荥阳是当时西汉的中枢地带,是连接首都长安和崤山以东的重要中转站,占据此处可以给占有者带来两大好处。
第一,可以获得极为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以便给军队运送物资和补给,同时也能卡住长安向外发展,因为长安所在的关中之地,是四面包围的一个地方。第二,荥阳附近有当时国家储存粮食的地方,叫做敖仓。这个地方自古就很有名,当年汉高祖刘邦便是在占据敖仓获得了当中秦朝政府储存的军粮才稳固了自己的实力的。因此,可以说吴王刘濞等诸侯王将目标锁定在此,是一个相对很正确的主张。
但是,想法虽然很好,但具体做起来却是还有些困难的,而最大的原因便是在荥阳之前有一个诸侯国在硬生生地挡着吴楚联军的路。这个诸侯国叫做梁国,他的大王便是本章的主人公,汉景帝刘启的亲弟弟——梁孝王刘武。
刘武是刘启的亲弟弟,他是汉文帝和窦太后生的第三个孩子。窦太后一共给刘恒生了三个孩子,两男一女,长子刘启继承了皇位成为了汉景帝,而小儿子刘武则得到了一个王国,成为了一方诸侯。
虽然现在天下大多数诸侯国都是刘姓皇族占据,但经过了几代的繁衍,他们之间已经没有之前的那种血脉亲情,只不过都是姓刘而已。这就给皇帝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问题,那便是不能完全相信这些诸侯王。
而正是因为这个念头,所以刘启才会采纳晁错的建议去削他认为的不能信任的诸侯王。但这当中也有特殊的,梁孝王刘武便是其中之一。
由于和刘启是亲兄弟的关系,那毫无疑问刘武是会站在自己哥哥这边的,纵使他对哥哥不满,刘武也不至于反自己的母亲,因为窦太后就住在长安。而实际的情况是,刘武和朝廷的关系,是更加的紧密和亲切,这一点也是其他诸侯国所不能相比的。那么,梁国和朝廷的关系,究竟亲密到什么地步呢?
我们从窦太后这位老人家讲起。窦太后真可谓是大富大贵的一个人,一生生了三个孩子,一位公主,一位皇帝,一位王侯,这是常人无法羡慕的,按理说她应该对此无甚不满,但实际是她还是有遗憾的。
窦太后的遗憾便是她觉得她这两个儿子的待遇有些不公。窦太后相比之下是更喜欢小儿子刘武的,而刘武也是从小很亲自己的母亲,对母亲百依百顺,非常的听话和孝顺,这更加加剧了窦太后对他的宠爱。只可惜,他是窦太后的次子,上面还有一个哥哥,无法继承皇位,这一生最多也只能做一个王侯,这让窦太后心中多少有些不满和遗憾。所以,这份遗憾就被窦太后转换成了任何的补偿。她穷尽一切手段极力地给刘武送去好处,小到金银财宝,大到土地荣耀,反正能给刘武的,窦太后都会尽力给他。刘武如果有什么想要的,窦太后也会尽力的满足他。至于他的哥哥刘启,虽然对母亲的这种偏爱心中多少有些疙瘩,但自己已经当上皇帝,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支持母亲的做法,让她开心。所以,刘启也会时不时的给刘武一些好处。如此,得到皇太后和皇帝双重照顾的刘武,待遇能和其他诸侯王相比吗?
史书记载,刘武是当时最有钱的诸侯王之一(当然了,他没有首富刘濞有钱……)。他所在的梁国(大部分位于现在的河南省),是当时天下土地最富饶的地方。而从他土地上得到的财宝再加上皇帝和太后赏赐的,刘武的财富竟然达到了以百巨万来统计的程度,且他的财富比中央都多,也就是他比当皇帝的哥哥还有钱。
而有钱的基础之上,刘武也喜欢住的宽敞舒适。他用这几乎花不完的钱大肆的扩充自己的王宫和首都,大范围的建筑新的宫殿以供自己居住,这个工程的占地面积就非常的广。同是,他还给这些新建的宫室搞现代化的装修,例如修建了非常复杂的复道(一种在空中连接宫殿的通道),好不壮观!
对此,刘武还不觉得满足。他在极力把自己的物质享受提高的同时,还不忘提高自己的精神享受。他发布招募令,招募天下的一些豪俊之士,例如后来的大文学家枚乘、司马相如,政论家邹阳等等,都在这一时期投靠到刘武的门下,整天和刘武在一起游乐,好不快活!
刘武在梁国过的是如此多姿多彩,而当他到京城去朝觐天子的时候,过的也不简单。每当他快到长安之时,总会有刘启特意派出的使者带着皇帝的马车和随从来迎接他,然后换乘皇帝的车驾去皇宫。到京城之后,一般的诸侯王都是住在自己的馆驿之中,但刘武则可以住在皇宫之中,并且出行可以和刘启坐同一辆车,可以睡刘启睡得床。
诸侯王的朝觐一般结束了就要回自己的国家,但刘武可以特殊。他可以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想在京城待多久就待多久。陪同他一同入京朝觐的官员,也可以自由出入宫廷,毫不受制(按照规定,除了皇宫的宦官外,别人是不能随意进出的)。总而言之,刘武是所有诸侯王中的特殊者,他的待遇是无人能比的。
但在这里就有疑问了,难道刘武仅仅是因为是皇帝的亲弟弟,就可以如此丝毫不受规矩和礼节的约束,任意胡来?这样的话,皇帝的尊严何在?
其实,事情远没有表面上的那么简单。刘启虽然也很喜欢这个弟弟,但因此就给他弟弟如此高的待遇是不可能的,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窦太后的原因。上面说了,窦太后是很喜欢刘武的,她只要刘武开心她就开心。那作为儿子的刘启,自然要让娘开心了。但刘启也在这中间考虑到,自己作为皇帝必须是要带头表率孝道的,西汉的皇帝谥号前面全都加了一个“孝”字,这就说明汉朝是以孝道治理国家的。纵使窦太后的这种行为有些过分,但刘启必须硬着头皮接受,并且不能表现出丝毫地不满。
第二,政策上的原因。虽然是亲兄弟,但刘启更加看重的,其实更是刘武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政治原因。天下的诸侯王血脉是越来越远了,关系也越来越淡薄,这和分封制中分封同姓,然后通过这种血缘关系的纽带来维系统治的宗旨不符。所以说,刘启必须在这众多的王侯中挑选几个作为自己的心腹,让他们保卫中央。和自己关系最近的刘武毫无疑问是最佳选择,所以刘启不能和刘武闹翻,他必须小心翼翼的维系这段亲情,从而稳固自己的统治。
另外,自打刘启有了念头要削藩之后,他便在心中一直担心诸侯王会因此生变。所以说,过分地讨好刘武,也是出于这个战略上的考虑。因为一旦天下有变,挡在函谷关前的梁国,便是朝廷最好的挡箭牌,可以给中央争取宝贵的时间。让刘武对自己感恩戴德,记得自己这个哥哥给他的恩惠,这样他便会死心塌地的忠诚自己。和这个战略意义相比,刘启为此付出的金银财宝,为此付出的皇帝尊严都再微不足道了。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刘启这个事先的考虑,是正确的。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再次转回到梁国和吴楚联军的战场上来。刘濞由于知晓其中的关系,所以他一开始就没打算把刘武当做拉拢的对象,而是直接将其当做了敌人。他率领着吴楚号称五十万的联军,杀气腾腾的奔到梁国的城下,对梁国发动了疯狂地进攻!
刘武对诸侯王们的叛乱起初也是很震惊的,但他也的确有两把刷子,不是那种只知享乐的纨绔子弟。而此时刘启先前对刘武那备受宠幸的待遇也得到了回报,刘武得知叛军起兵之后当即下令梁国全国备严,准备迎战。吴楚联军抵达城下之后,刘武随即派兵迎战。
这顿时让刘武的形象高大了许多,但实际的情况却让人大跌眼镜。刘武气势雄浑的第一仗,便以惨败收场!梁国的棘门(一处地名)被吴楚叛军瞬间攻破,刘武派去棘门迎战的数万军队登时全部战死在了棘门!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瞬间让刘武手足失措!
但叛军的速度显然完全超出了刘武的想象,在攻破了棘门不久,吴楚叛军便径直杀奔了梁国的首都睢阳!
面对气势汹汹已经快抵达城下的叛军,刘武再次派出了梁国两支精锐部队前去迎战。但很可惜也很可怕的是,这两支精锐部队也在瞬间就被吴楚叛军击败,梁国的士兵全都吓得丢盔卸甲地跑回了城中,不敢出来应战。
这种情况刘武之前从来都没有遇见过,他也压根没想到叛军的战斗力竟然会如此强悍!两次梁国拼劲全力的战争悉数惨败,这也瞬间击溃了刘武的斗志。面对城下滔天的叛军,刘武下令全城死守,不准出城迎战!
就这样,七国之乱中梁国这边的战争首先打响了,但这只是三路叛军中的一路,还有另外两路叛军。但就在这个时刻,却偏偏没有见到他们的踪影,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他们临时放弃了叛逆的想法,还是遇到了其他的什么事情?而作为矛盾的中心地朝廷,又是怎样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