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朝官员集体出城的消息在一大早的时间里就已经传遍了整个长安城,这一下子就成了帝都中最重大的新闻。人们纷纷在猜测,这些平日里养尊处优,非同等闲的上层人士,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值得全体出动?
而没过多久,一种看似不是空穴来风的消息便很快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个消息和事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出入,主要的内容便是说要来一个十分重要的人,而这个重要的人,很可能会在未来领导这些大臣。百姓们是这样窃窃私语的。
长安开始变得骚动不安起来,所有人都预感着将有一件大事即将发生,这里面自然也包括着在城中一直觊觎皇位的齐王三兄弟。
在和大臣们的周旋中,齐王三兄弟渐渐感到自己的底气越来越不足,这与陈平与周勃不断的搪塞推脱有关。原本他们以为在灭吕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他们继承这个皇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为此刘襄还轻易地遣还了他的军队,一心等待着登基。但后来的情况却让他们心中犯起了嘀咕,变得越来越不安。
“为什么大臣对此感觉无动于衷呢?”
齐王三兄弟想不通这个道理,因为他们根本就没看穿大臣们心中的真实想法。他们不只一次前去暗示过陈平周勃等人,但得到的结果永远是一个看似同意,但却很敷衍的承诺,丝毫不能让人的心坚定起来。
齐王三兄弟想对此有所争辩,甚至也想过要撇开大臣们自己决定登基事宜,但他们却发现此时的他们已无力办到此事。此刻的他们现在在京城除了拥有一份招牌式的头衔之外,别无什么可以为他们带来实质性利益的东西。而确切的说,他们也无需采取激进的手段,因为这容易被人扣上叛逆的罪名,而失去之前所有的努力。总而言之,齐王三兄弟此刻是怀揣着一颗紧张、担忧又焦躁的心在静观事态的发展变化。
朝中还是有一些大臣在暗地里联系齐王兄弟的,不过这些大臣基本上都是属于朝臣中不掌握实权的一类人。他们对齐王的效忠也仅仅是出于一种对现实状态的考虑。早日向未来的“主子”示好,岂不是对自己将来的仕途有利?然而,接触不到朝臣权力中心的他们却预知不到未来的发展。这种看似聪明的举动却在无形中给他们的未来制造麻烦。
相反的,齐王三兄弟虽然对此十分焦躁,然而期间有不少朝臣前来示好,则被他们认为自己“即位”有效,只是时间问题罢了。一切的一切,都在极力地抚慰齐王兄弟那颗不安的心,让他们没有立马做出激烈的举动。
……
长安城门大开,一支规模不大,但却“含金量”十足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城中迈进。一支临时组建的护卫军在嘶鸣的马蹄声与脚步声中迅速地在前方开道,以确保这支队伍的安全性与权威性。此举令城中毫无准备的百姓着实乱了手脚。但是很快,他们便一如平时显贵人物出来一样,恭敬地守候在街道两旁。
所有人都在驻足凝望,这个似皇帝开道的大人物究竟为谁?
……
这支重量级的队伍在城中缓缓地前进,为首的是衣着华丽威严的代王刘恒。他的身后,紧跟着宋昌与张武,然后才是陈平与周勃,以此类推下去。
刘恒骑在马上,不时四下向城中各处望去,想要看看这个令他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
两边是早已排列好的护卫军,他们威严的握着长戟,严格限制周边的居民闯入这个临时开辟的官道,从而保障这些权贵们的安全;百姓们安静地站在街道两侧,虽表情各异,但无数双好奇地眼睛都在向那个最前面的人望去,一副崭新的面孔让他们感到威严,但却倍感亲切,因为刘恒在望着这些百姓的时候,不时露出了一些微笑。
街两旁是整齐的屋宇,虽不是很大很豪华,但却非常的干净,可见这里经常被人打扫;两旁栽种着一排排整齐的树木,给京师增添了不少自然的景色,让人阅后心情倍加舒畅;众人前行的这条大街虽然临时被开通成了官道,但从周边熙熙攘攘的声调与周边百姓的行装上可以知道,这里非常的繁华,一别于刘恒生活了十几年的代国城市……
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再联想起自己的未来,刘恒再一次的露出了微笑。这次微笑和之前几次的一样,被位于街道两边的百姓们看见,并再一次的被当做这位新人给人的平易近人的表现。
……
跟在刘恒与宋昌、张武的身后,陈平与周勃许久没有说话,但他们的眉头一直是深锁着的,这表明他们心中有很严重的心事。
“陈大人……”周勃一路上憋了许久,终于开口小声地叫了声身边的陈平。
“唔……”陈平也轻声答应了一声。
“陈大人,我怎么觉得情况有些不对啊?”周勃怕说话的声音过大被前面的人听见,便故意用手遮挡了一下。
“……”陈平没有回答周勃的提问,因为他发现前面的宋昌似乎故意放慢了些马匹行进的速度,现在的宋昌离他们俩的距离很近。
陈平轻轻地摇了摇头,意思是告诉周勃此刻不便说话,还是先看看情况再说。周勃见陈平摇头,便也不再提问,继续憋着一肚子说不出的感觉,默默地跟在刘恒等人的身后,朝为代王准备的官邸前进。
代王的官邸是临时准备的,因为陈平周勃等人的原先计划是直接在渭桥上得到刘恒对当皇帝的支持,然后就入宫举行登基大典,其间该如何做事如何说话,他们之前都进行过精心的准备,但是现在看来,原先的这些计划是实现不了了。
这可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不知从何时开始,陈平与周勃便觉得自己的行动开始不受自己思想的控制,反而在受到刘恒的控制。刘恒拒绝在渭桥接受皇帝的符节,他们没有办法处理,因为暗地里要扶持刘恒为帝的计划已经在百官面前公示,强行暗地处理的话,他们便会背上“僭越”的罪名。无奈之下,他们只得按照刘恒的意思走。
刘恒充分利用了自己在身份与血统上的优势,成功打破了陈平周勃想要对自己的制约,他心里很明白,如果之前他接受了周勃暗地里奉上的符节,那自己则将在未来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给他符节的人。一个“明”,一个“暗”,的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皇帝的未来。在暗地里接受,则表明即位的不合法,就像当年的秦二世胡亥一样。但如果在明地里接受,哪怕是不合法,也会被华丽的包装成合法。刘恒很明白其中的道理。
……
代王的官邸到了,众人停下了马步与脚步。
刘恒整了整身上的衣服,望了望官邸前挂着的“代国”标识,然后转身对身后黑压压的一片官员说道:“今日天色已晚,寡人也有些困倦了,咱们有事明日再说,如何?”
说罢,刘恒便摆手向众官做了一个散去的手势,然后缓步走进了府邸。
众官见刘恒这般说道,不少人一下子便犯起了难,因为他们不知道现在该如何是好。之前在渭桥的时候,陈平与周勃突然说让刘恒登基就已经让他们措手不及,等到刘恒说先入京,然后在这到代国官邸的一路上,大臣们也是心中复杂的。这里有着他们对事情突然发生的惊愕,也有他们对刘恒此人的担忧。毕竟,这里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刘恒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众人开始骚动不安了,窃窃私语的声音开始在人群中响起,不过却没有人迈开要离开的脚步,因为众人都在看两个人的行动,他们怎么做,众人就怎么做。
陈平与周勃跟众人的表现一样,对刘恒让众人回去的决定感到惊讶,但当他们看到刘恒身边的近臣宋昌与张武并没有丝毫的举动,依然是站在官邸门口的时候,他们便明白了刘恒刚才这番话的含义。说白了,刘恒这是在摆谱了。
让刘恒登基的话已经说了出来,陈平周勃无法收回,此刻他们只有一鼓作气的拥戴起刘恒,不然的话他们是既会得罪齐王兄弟,也会得罪代王刘恒。刘恒让他们散去,难道他不想做皇帝吗?其实不然,陈平周勃明白,这和当年高帝推辞众人的拥戴为帝的情况是如出一辙,只不过是换了个形势罢了。
想到这,陈平与周勃的脸色沉了下来,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十分默契地跟着刘恒进去的脚步走了进去,宋昌等人没有阻拦。
众官见陈平周勃非但没有离开,反而跟着刘恒进去,就知道事情不会就这么简单的结束,于是他们便一股脑的跟着陈平等人一起进去,原本地方本就不大宽敞的代王官邸,一下子就变的非常拥挤。这个过程,宋昌等人依旧没有阻止。而等众人差不多都进去之后,他们也跟着进去了。
刘恒对众人跟着进来的举动“十分惊讶”,他说道:“你们这是……”
“大王在上,”陈平跪下言道,“当今皇帝刘弘,其实并非高帝子孙,乃吕氏孽党所立,实不当继承汉室之宗庙!而大王乃是高帝现存的最年长之子,是继承高帝遗业的最佳合法人选,故臣等恭请大王,顺天心,应民意,继帝位,以保我大汉江山永固!”说罢,陈平便命人再一次的献上皇帝的玉玺与符节,然后磕头在地。
众人见陈平此举,也一股脑地跟在他的背后齐齐跪下磕头喊道:“恭请大王顺天新,应民意,登帝位,以保我大汉江山永固!”
“这……你们啊……”刘恒假装一副十分为难的样子,说道:“刚才寡人不是说了吗,有事明日再议,可你们怎么……”
“启禀大王,继帝位一事非同小可,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故臣等冒死恳求,还请大王准许!”陈平回答道。
“唉,高帝之遗业是何等重要之事,想寡人是无力担当的。”刘恒依旧“矜持”道,“还是请各位大王另寻贤能吧……”
大臣们再一次的像刘恒恳求,但刘恒依旧拒绝。如此再三,“不得已”的刘恒这才“勉强同意继帝位。群臣顿时山呼万岁,庆贺大汉王朝新一任的帝王诞生!
……
刘恒的政治作秀可以说是做的非常到位的,和当年的刘邦没什么两样,但我们也不得批判这种政治作秀的虚伪性。然而在这虚伪的背后,却暗藏着刘恒精心的政治策划在里面,他通过一系列十分高明的手段,成功地将被动转为主动,将登基变为“顺天心,应民意“,这反映出了刘恒做人做事老练的一面。
但是就在众官对刘恒山呼海拜,而刘恒也沉浸在这登基的喜庆浪潮之中的时候,似乎大家都忘记了另一派人的存在。这一派人,和刘恒一样,都是这个皇位的觊觎者。刘恒的登基毫无疑问伤害了这些人的根本利益,他们能够就此善罢甘休吗?
果不其然,就在刘恒入京,他要继承帝位的谣言满天飞的时候,齐王三兄弟们也听到了这个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