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印鸣官气加之身,一言法为官谨言诺
文房四宝于手,可书千般法理。真正的文人从来都会敬重书写工具,当他们养出第一缕文气的时候,会从书写工具中感受到情感与历史的传承。而王湘养出正气后从书写工具中感受到的,却是权柄。
王湘事先有过许多猜想,许是忠义,或是胜邪,唯独没有权柄。
前世,王湘有过迷妄,浩然塞天地的正气承载着权柄,真它喵在逗我。极致璀璨然后死亡,这是正气的轨迹。王湘也有过尝试加入国家机器,毕竟,权柄,这是男人的浪漫。可惜,完全没用,那时候正气和官气的契合极小,就好像两种不同的体系,或许,只是迷信和科学的对立,总之毫无意义。
一笔惊风雨,一笔动天地,一笔泣鬼神,一笔写春秋,一笔尽死生,历代名家对于书法有了太多解释。而王湘的书法却是,“法、术、势”。于书法一道,王湘历久难以惊风雨,只好归究于个人天赋和时代变迁。对处女座而言,琴棋书画又怎可缺失?于是王湘便自以为取巧,不再追求泼墨生烟的情感具现,而是引法入儒,表现“法、术、势”的霸道威严。
泼墨大写意,王湘笔下的安民令,仅是“约法三章”。汉高祖兴龙,自约法三章起。《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约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百姓愿意信服。约法三章既简陋又严苛,若是放在太平时节,只会是场笑话,但在乱世,却有足够威慑。仅仅三章,一方面是方便理解传播,另一方面却是为求信任。说来悲哀,在封建的乱世,对百姓宽厚只会失去信任,百姓不相信有人会对他们这么好。为了求生,施粥棚与工地,他们更愿选择后者。罗斯福为人称颂的以工代赈,又何尝不是这种悲哀?
虽说约法三章,但只是说明县令大人注重治下,谁若以为仅需遵守这三例,那只能说天真,取死之道也。
铁划铜钩安民令,长枪大戟平戎策,王湘的手书,没有才子名士的个性挥毫,满是军政的端正堂皇。世语,字如其人,不无道理。或许,浩然正气注定要为权柄而璀璨。
左右,捕头李玉堂初通文,见通告上书约法三章,字字铿锵,大为震惊。李玉堂暗暗叹服,世家子弟,果无简易之辈,未及弱冠便有此等手段才情,但约法三章,龙兴之契,是不是太过了?脸色晦明晦暗,不知如何开口,又自觉自己太过敏感,只是一县之地,内忧外患不断,正值王朝一统时,何来霸业王图,只好作罢。
王湘看这安民令,手书气势不凡,唯缺一点官威支撑,不由一笑,大有宝刀未老感。县令大印于手,正气官气激荡,似有千钧于肩,非养气之人不可感,一县之重如此,更何况江山社稷?
持印而下,安民令这才算是正式完成。官印堂皇,看似破坏书法美感,但王湘的书法,讲究“法、术、势”,正正是官印威严弥补其缺,毕竟,现在王湘威望不足,所书有威严貌而无威严气,难以撼动心神。
大印压下,官气为之昌盛。那一瞬间,整个大堂变得更为肃穆。手下人不识气数,只以为是县太爷官威赫赫,不由更是恭谨。
书写好安民令,接下来便是让手下人跑马通告。金华县虽不是什么名郡大州,县衙却也有几匹马料理,便于沟通。而前任县太爷正是在走马治下的时候被黑山骑突袭,落得个死无全尸。另外山高路险,数十骑的贼人来去无踪,相传还有异术作祟,也就谈不上剿灭。
得到命令,手下捕快便跑马通告,官气加持,人马都显得精神,效率自然可观。街道,行人大多情绪低落,连日的阴晦天色仿佛笼罩心头,影响心绪。跑马出,众人避,衙役声声高呼,第一次向民众传达新任县太爷的命令,约法三章的消息迅速传播,一石激起千重浪。事实上,无论识字与否,民众大多知晓约法三章的传说,自然更容易理解信服。再加上传言中新任县太爷年少多才,气度不凡,更是为事件增添几分神秘。
风乍起,吹皱一池碧水,关于县太爷的流言煽动了民众的兴趣,总之,民兴则气盛,本为黑山骑惊慑的民气也有所回升,官气也有所恢复,在整个金华县缓缓流动,镇压邪气妄念。
县衙,办公处,王湘正在默默地处理积滞的政务。没什么要紧事,大多是因长官缺失而不得决断,吩咐手下处理便是。感知自身,正气,官气都愈发磅礴,这就是权柄的力量,众望之所归。王湘有一种幻觉,如果全县百姓真心信服,或许可以做到一县之内,有我无敌,真正是鬼神辟易。
不再理睬那幻觉,透过官气监察县,气运流转,在一些府邸受阻,却也正常,好歹也是气运昌盛,更是发觉几处修阴徳的居所,想来也有些奇门术士,得找个机会拜访一下,好处理阴阳事务。官气流转至黑山,却是屡屡被阻,妖邪乱舞,比望气时的感觉更为惊骇,想来是有作法掩饰,其心可诛啊。至于金华寺,完全无法探究,也不敢探究,正气冥冥之中视警,内有大恐怖。
无奈之下,王湘只好默默惦记那些怪异之地,下田村,金华寺,还有,金华王府,正正是自家府邸。
金华寺,王湘的窥视之举显然引起暗中人的警惕。某室,供奉着三幅壁画,烟雾缭绕不可视,红烛,油灯,小池,数僧在不断叩首念经,身上佛光愈发明亮。本应庄严大气的佛光,偏偏显得妖异。“快了,快了。兰兮,若兮,兰若兮。阻我为佛者,作地狱刹罗观。”隐现的佛音,如男似女,当真佛陀三千身乎?
下田村,伏羲堂,一男子恭恭敬敬地上香,奉得天师像,降得恶鬼身,正是茅山道人。对于探查,感受到气息堂皇,显然是正道同仁,男子毫无掩饰意,脸色如常,当真是方正道人脸。急促的敲门声传来,“师傅,出大事了,出大事了,县上的任老爷来人说请你明天去县上喝茶。”中年男子再没刚才的威严,连忙掩饰被惊吓的失态,大声呵斥:“文才~~你这个混账,叫什么叫?”一顿拳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