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李白也住烂尾楼
“现在的学生真是不好教啊,几岁的娃娃个个居然都会上网了,真是见多识广,包罗万象——老师要是稍不注意,还容易被他们给网起。”韩中明一进办公室就嚷嚷道。
“师傅,遇到什么事了?让你老人家如此感慨。”琳琳笑着问韩中明。
“我昨天布置学生回家预习预习李白的《静夜思》,结果今天一抽查,还弄出了一个新问题来。”韩中明还没说完,就喝了一口茶。
“要说就说完,不要整半截留半截。烦人得很。”常梦举最恨别人来不来就卖关子。
“继续说呀,韩师傅。”魏东明也想听听韩老师到底遇到什么问题了。
“有个学生居然告诉我说,李白家的房子是烂尾楼。你说气人不气人?”韩中明说道。
“嘿嘿,有意思,那个娃娃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常梦举问道。
“他说,李白一天到晚爱喝酒,喝酒就需要菜,酒钱加菜钱,这样一来,每天的开销就不小。”韩中明转述着。
“人家说的有道理啊,他不是斗酒诗百篇吗?人家分析得有根有据的,没错啊。还有呢?”常梦举问道。
“他说,李白不是真正的公务员,收入不稳定,也肯定不高,这样他就没有多少存款,只有买低价房。”韩中明又喝了一口水。大家都望着他,等他继续说下去。
“结果运气不佳,买到烂尾楼了。”韩中明说道。
“唉,这个就有点牵强附会,说不通了。”常梦举遗憾地说道。
“你别急,老常,先听我说完。”韩中明说。
“接着说。”常梦举示意韩中明继续。
“人家是有诗为证:为什么李白的床前会有明月光?唐朝又没有玻璃,都是木窗,月光怎么进的房间?”韩中明问道。
“嗨,也是哈。”常梦举附和着。
“说明根本就没安好窗户嘛。”韩中明说道。
“哦,这就有点烂尾楼的意思了。”常梦举说道。
“为什么李白会怀疑月光是地上霜?为什么李白可以在房内举头就望明月?”韩中明连连发问。
“你们说为什么?青年人。”常梦举转问魏东明和琳琳。
“不清楚。”两位摇头说道。
“一是门没装好,所以经常遭白头霜打,习惯了;二是屋顶还是敞开的,月亮就在头顶上。”韩中明解释道。
“哇——,有道理,有道理。所以才气得李白思故乡——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嘛。分析得好,有哲人思想,孺子可教也。”常梦举连声说道。
“你们说,这网上的东西,咋就乱七八糟——这书还咋个教?”韩中明说道。
“你咋个处理的呢?韩专家。”常梦举问道。
“我只有说那是网上的恶搞,请大家一笑了之,还应该以课本解释为主。”韩中明无奈地说道。
“这就是老将遇到了新问题。但是,你这么处理,就有点强迫学生认同的意思,不太妥。”常梦举说道。
“那有啥办法,我总不可能顺着他的意思去嘛。没辙了,小伤无大碍嘛。”韩中明说道。
“韩师傅,其实你应该抓住那个‘床’作为突破口,问题就好解决了。”魏东明建议道。
“你说说,怎么突破——这个‘床’莫非还有别的解释?”韩中明问道。
“魏明伦就曾经讲过,《静夜思》中的“床”应为井栏讲。而且从我们国家的考古发现来看,我国最早的水井都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为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就像四堵墙,就跟古代的床几乎一样。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正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就你的姓。《说文》解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的意思。”魏东明有理有据地说道。
“哦——,这么一会事啊。哎呀呀,中国的文化,就是博大精深啊。今天算长见识了,谢谢了,小魏。”韩中明兴奋地说。
“是啊,知识是学不完的,我们这些老东西也应该经常上上网了。”常梦举感慨地说道。
“对,今后遇到这类情况,我就‘搁置争议,下来收索’,免得压制学生的思想。”韩中明说道。
“师傅,我们也学到了这一招。”琳琳接过韩中明的话说道。
“现在学生上网,总体上说是好事情,但也应该一分为二地看。现在网上是玉石俱下,鱼目混珠,还是要引导学生有甄别地学习,不要动不动就恶搞,起码的依据还是应该有的,老是天马行空,也要不得。”常梦举说道。
“是啊,现在什么都恶搞,什么都戏说,弄到一些孩子都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历史了。”韩中明说道。
“好了,我还有第三节课,也该上《静夜思》,但愿我的娃娃些也能提出这类问题——那就该老常出—彩—了—。”常梦举学唱京剧一样,一拐一闪地,拿着课本就出去了。
“嗨,原来老常一直都喜欢比我晚上一节课,还有这种好处啊。难怪他老兄是个省专家,我整了这么多年,还是个市级的,窍门居然在这里。”韩中明如有所悟地说。
“师傅,不是吧,你们还要留一手?”琳琳问道。
“开玩笑的,常老的火候就是比我拿得稳一些。”韩中明严肃地说道。
“韩师傅,你说美国人登月时,发现月球上已经有人的脚印了,是不是真的是嫦娥留下的呢?”魏东明故意问道。
“去!少来弯酸我——哦,别急,小—朋—友,韩老师帮你在网上查一查,就知道了。”韩中明一边拖着一个腔调,一边认真地打开电脑,作出一副要收索的样子。
“哈哈——哈哈。”三个人都同时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