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叫恩重如山。如果一个人有恩不报,尤其是在显达之时,昔日恩人有求与己时,无论事情大小,违法与否,若犹豫不决,不肯施手相助,便肯定会被人戳脊梁骨,骂为狼心狗肺,忘恩负义,猪狗不如。而全然不顾事情的原委与对错。
报恩并不错,是人之常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闪光点,是为人的基础。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返哺之义。兽犹如此,何况人乎?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任何时候,报恩都应建立在自愿、公平的基础上,而不应视报恩为天下第一要务,把报恩当做还贷款一样的任务。否则,报恩的结果将会是一人获利,给社会造成不公甚至动乱。
中国人对“报恩”的重视,实际上源于一种“人情交易”思维。在人情交易的思维模式里面,人与人之间,除了平等的身份之外,还有一个促进双方关系的重要方式,那就是施恩与报恩。一旦你援助了他人,给他人以恩惠,你就会成为这个人的恩主;而受到恩惠的人,则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回报施恩者,给施恩者以超出恩惠本身的回报,以此来维系人情,维持人际关系的平衡。
这种思维方式,是中国在农业社会时期的社会现实所产生的一种思维。在那个时候,互相帮助,帮助之后获得对方的回报,就和播种收割没有什么区别。施恩者是对回报有预期的,而受恩惠者也必须回报,久而久之,社会就在这样的关系中循环,每个人都不吃亏。但是,援助他人、给他人以恩惠,本来就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自愿而无所求的行为,同样,如果怀有感激之情,通过任何形式都可以回报,不一定非要像还贷款一样地报恩。
在中国的古典小说和戏剧中,常常会有这样的场面,一位大官或员外手捻胡须压低声音道:“某某,这么多年来,我待你如何?”“大人待我恩重如山!我愿为大人赴汤蹈火,肝脑涂地,在所不辞!”“好!有一件事需要你这么这么办。”于是乎,某某便义无反顾领令而去。其实大家都知道,所谓的密令大都是去干一些杀人放火违法犯禁的勾当,于是世间便又多了一桩血案。但即使此,几千年来中国的老百姓对报恩行为,就像崇尚皇权、追求清官意识一样,一直都是津津乐道,赞赏不已,即使是一直深受其害。
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教育对报恩这种意识和行为只有不辨是非的褒扬和颂扬,从来没有一丝的否定。传统的中国典籍中,一方面是颂扬报恩行为的故事连篇累牍车载斗量。另一方面,对所有报恩意识不强烈的人和行为一概斥之为忘恩负义。“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反映了每一位国人对有恩不报的人和行为的极度愤慨和不屑。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下,导致了上至达官贵族,下至贫民百姓,每一位中国人在内心都遗传有一种与生俱来不辨是非的报恩意识。
由此看来,就能解释为什么许多当权者能经得起金钱关、权力关、美女关的考验,能坚持原则,能够做到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但一遇到曾有恩与己的老上级、老亲戚、老朋友、老同事有求与己时,便很容易在人情关上败下阵来,便把苦苦坚持的原则丢到九霄云外。因为他从小受的教育就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有恩不报非君子”、“恩重如山”这些片面的报恩意识,这些意识早已左右着他的行为。
其实,仔细分析起来,要改掉报恩的“还贷款”行为,也并不困难。
“感恩”与“报恩”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感恩”是面向一切世人,“报恩”则是针对个人。“感恩”所崇尚的是公平,是利人利己。“报恩”所崇尚的是特权,是损人利己。一旦你把针对某个特定目标的报恩,转变成接受援助之后回馈社会的“感恩”,那么事情就会简单得多。
2003年的大河报(有这样一则报道:
连续四年的夏天,他们都来到这里。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他们不仅带来了优异的成绩,而且带来了远大的志向—— 一面珍藏的巨幅国旗,在河南富立达公司董事长王德扬的手中徐徐展开,16位受助贫困大学生纷纷伸出双手将国旗慢慢托起。面对鲜艳的国旗,16名受助贫困大学生热血沸腾,纷纷表示要发奋学习,报答恩人,报效祖国。昨天,发生在富立达公司的这一幕,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动不已。
2000年8月24日,本报以十年寒窗,付诸东流?为题,对来自南阳市贫困山区的16名被高校录取却没有学费的特困学生的处境进行了报道。报道刊出后,河南富立达公司董事长王德扬捷足先登,承诺资助40万元,作为16名贫困大学生4年的学费。
今年是16名贫困大学生进入大学的第四个年头,再有一年他们将学成毕业。昨天,16名贫困大学生来到富立达公司,向大家汇报了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将来的打算。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读书的王延平说,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并担任班长。由于学习刻苦,思想进步,他已于今年6月成为中共正式党员。西北工业大学的戈胥说,她已于2002年成为中共正式党员,英语考过了六级,计算机考过了三级,并拿到了学校一等奖学金和专项奖学金。16名贫困大学生都表示要报考研究生,争取继续深造的机会。他们说:“我们是贫困的大学生,但也是幸运的大学生,是富立达公司、大河报、南阳市团委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贫困大学生们的发言,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很是欣慰。
(受助贫苦大学生优异成绩报恩人,大河报(2003年。)
大学生们没有简单地去“报恩”,而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学习,想要用自己的行为回报社会,造福社会,这就比单纯的报恩行为要有意义得多。
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22岁的华中农业大学2003届本科毕业生徐本禹,被提名为央视2004“感动中国”人物20名候选人之一。
这位自称所做的事只是源于“朴素的报恩心理”的年轻人,勤工俭学每月50元的报酬,43元捐给山东一个面临辍学的小学生;学校发的300元特困生补助,200元捐给了“保护母亲河”活动;别人资助他的500元,分别寄给了两名贫困生;获得6000元国家奖学金,2400元留给了系里的老师,定期寄给沙市的某孤儿做生活费……。大二那年,徐本禹来到贵州山区一个名叫狗吊岩的地方。因为他在报上看到:那个至今水电不通的村子里有着许多渴求上学的孩子。
在那个不通公路,不通电话,晚上只能点油灯照明,寄信要走18公里崎岖山路的地方,他孤身一人支教,一待就是好几年。徐本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可以说是“小事”,他获得“感动中国”提名,首先告诉我们:感动别人感动中国甚至感动世界,并不一定需要是惊天动地的“壮举”,凡人小事,只要有“爱”的进驻,那就是最大的“感动”。
徐本禹穷大学生的身份与“感动中国”之间的巨大反差,讲述了一个浅显的道理:为仁行善并不一定是富人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行善方式或有不同,行善能力或有大小,然而善举背后那颗贮满“爱”的心一样伟大。
徐本禹并没有做一个简单的报恩者,因为他知道,恩是无法用回报来计算的,他怀着感恩的心,去照顾、帮助那些同样需要援助的人,这种感恩行为,就已经突破了中国思维传统中的“人情交易”,而是把自己放在更大的社会之中,履行自己的感恩回报。
还是让我们来回味一下,“感动中国”节目对他的一段评价吧:“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