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产生动机,满足员工需求能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那么,当员工的需求趋于淡漠时,小老板该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或者说,管理者如何让员工产生新的需求呢?“鲶鱼效应”其实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激励机制。小老板们可以通过引进一些生性好动、喜欢创新的人才来将整个组织的气氛调动起来,让组织中的每个人都有忧患意识,不断寻求新的出路,从而实现组织和成员共成长的双赢目标。
“小老板链接”
鲶鱼效应
在挪威,很多渔民去远海捕鱼,他们靠渔业为生。在他们捕捞的鱼中有一种沙丁鱼,活的沙丁鱼能卖到非常好的价钱、死的则不值钱,但由于沙丁鱼生性不爱动,捕来的沙丁鱼总是还没到岸,就已经被冻死了,为此渔民很是苦恼、但也习惯了廉价出售死沙丁鱼的生活。
有一个渔夫总有鲜活的沙丁鱼出售。他每次都获利颇丰,让其他渔民很是不解。有人认为是这个渔民没有跑到更远的海域去捕鱼,结果发现这个渔夫和自己一样在远海捕鱼回来;有人认为渔夫用木炭给鱼取暖,但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木炭的价格远远大于沙丁鱼能带来的利益,而且在船上烧炭,很容易将船烧着。渔民们议论纷纷,但是却没有一个渔民肯撕下脸皮去向渔夫请教,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渔夫有好的办法能保持鱼的成活,他也绝对不会告诉任何人。
这样的状况维持了很久,这个渔夫始终能够获得很高的收益,而其他渔民只能低价卖死沙丁鱼。过了很久,渔夫去世了。这个时候,渔民们迫不及待地去打开了渔夫的船舱,不过,他们发现船舱里空荡荡的,只有一条硕大的鲶鱼在里面活蹦乱跳着。渔民中的聪明者立刻明白了这个渔夫能保持沙丁鱼活着的秘密。
原来,沙丁鱼生性安静,被捞起来丢进船舱后,它们就静静地呆着,一动也不想动。天气很冷却仍一动不动,水面很快结了一层冰,沙丁鱼虽然觉得冷,水面结的冰越来越厚,沙丁鱼们就被冻死在寒冰中了。而鲶鱼则相反,鲶鱼生性好动,一旦被扔进船舱,为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它便会四处乱蹿、挤得沙丁鱼们不得不到处活动,希望能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在四处找寻和游动中,沙丁鱼保持了自己的体温,水也因为搅动不会结冰,才得以存活。
鲶鱼因其好动的本性,在与沙丁鱼的共处中无意间激发了沙丁鱼的求生本能,从而使沙丁鱼得以存活下来,这就是“鲶鱼效应”。
当一个组织的工作达到较稳定的状态时,常常意味着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降低,“一团和气”的集体不一定是一个高效率的集体,这时候“鲶鱼效应”将起到很好的“医疗”作用。一个组织中,如果始终有一位“鲶鱼式”的人物,无疑会激活员工队伍,提高工作业绩。医学界认为人们受到惊吓或刺激时,肾上腺会分泌出大量的激素,使人产生前所未有的能量和生存力。
“鲶鱼效应”是企业管理者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企业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把那些富有朝气、思维敏捷的年轻生力军引入职工队伍中甚至管理层,给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懒惰员工和官僚带来竞争压力,才能唤起“沙丁鱼”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二是要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管理观念,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市场大潮中搏击风浪,增强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大企业链接”
本田妙用“鲶鱼效应”
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企业充满活力,永葆青春?日本本田公司总经理本田先生陷入了沉思:上次他对欧美企业进行考察,发现许多企业的人员基本上由三种类型组成:一是不可缺少的干才,约占二成;二是以公司为家的勤劳人才,约占六成;三是终日东游西荡,拖企业后腿的蠢才,占二成。而自己公司的人员中,缺乏进取心和敬业精神的人员也许还要多些。那么如何使前两种人增多,使其更具有敬业精神,而使第三种人减少呢?如果对第三类型的人员实行完全的淘汰,一方面会受到工会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又会使企业蒙受损失。其实,这些人也能完成工作,只是与公司的要求与发展相距远一些,如果全部淘汰,这显然行不通。
于是他找来了自己的得力助手、副总裁宫泽。宫泽先生认为,企业的活力根本上取决于企业全体员工的进取心和敬业精神,取决于全体员工的活力,特别是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活力。公司必须想办法使各级管理人员充满活力,即让他们有敬业精神和进取心。
宫泽给本田讲了一个挪威人引进鲶鱼使生性不爱动的沙丁鱼成功存活下来的故事,引起了本田极大的兴趣。本田听完了宫泽的故事,豁然开朗,连声称赞这是个好办法。
宫泽说道:“其实人也一样,一个公司如果人员长期固定不变,就会缺乏新鲜感和活力,容易养成惰性,缺乏竞争力。只有外有压力,存在竞争气氛,员工才会有紧迫感,才能激发进取心,企业才有活力。”这时本田接着说:“那我们就找一些外来的‘鲶鱼’加入公司的员工队伍,制造一种紧张气氛,发挥鲶鱼效应。”
随即,本田先生进行人事方面的改革,特别是销售部经理的观念离公司的精神相距太远,而且他的守旧思想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下属。必须找一条“鲶鱼”来,尽早打破销售部只会维持现状的沉闷气氛,否则本田公司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经过周密的计划和努力,终于把某公司销售部副经理、年仅35岁的武太郎挖了过来。武太郎接任本田公司销售部经理后,凭着自己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和过人的学识,以及惊人的毅力和工作热情,受到了销售部全体员工的好评,员工的工作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活力大为增强。公司的销售出现了转机,月销售额直线上升,本田公司在欧美及亚洲市场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本田先生对武太郎上任以来的工作非常满意,这不仅在于他的工作表现,而且销售部作为企业的龙头部门带动了其他部门经理的工作热情和活力。本田深为自己有效地利用“鲶鱼效应”的作用而得意。
从此,本田公司每年都重点从外部“中途聘用”一些精干利索、思维敏捷的30岁左右的生力军,有时甚至聘请常务董事一级的“大鲶鱼”,这样一来,公司上下的“沙丁鱼”都有了触电式的感觉。
把忧患意识注入竞争机制之中,使组织保持恒久的活力,这是日本本田公司取得成功的关键。本田先生营造了一种充满忧患意识的竞争环境,激发起每一个人的进取心、荣誉感,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得本田公司又重新充满了活力。
还有一则草原狼的故事。澳大利亚某牧场上狼群出没,经常吞噬牧民的羊。牧民于是求助政府和军队将狼群赶尽杀绝。狼没有了,羊的数量大增,牧民们非常高兴,认为预期的设想实现了。可是,若干年以后,却发现羊的繁殖能力大大下降,羊的数量锐减且体弱多病,羊毛的质量也大不如从前。牧民这才明白,失去了天敌,羊的生存和繁殖基因也退化了。于是,牧民又请求政府再引进野狼,狼回到草原,羊的数量又开始增加。
需求产生动机,这是需求层次理论在管理学当中的精髓所在。安逸的生活会让人淡忘需求,也会让人不知所措。草原上的羊在失去了天敌之后,奔跑速度降低了、体质下降了,于是就给病菌提供了入侵的机会,羊群数量和质量的下降也就顺理成章。所以,要辩证地看待需求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环境能满足人的需求,它使人获得满足感;同样,环境也能降低人的需求,它让人丢掉奋斗的动力。所以,如何在安逸的环境中让员工具备工作动力,这是每一个管理者都必须面对的难题,这时要善于用逆向思维来考虑激励问题。成就感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需求动机,而成就感多来源于竞争,因为没有竞争、没有对比,成就和荣誉也就无法显现出来。因此,在缺乏竞争的环境中,领导者要学会制造竞争的氛围,以此来激励员工。“鲶鱼效应”和草原狼的故事展示了如何利用忧患意识来激励员工。
“鲶鱼效应”在管理中的应用,包括竞争机制的建立、能人的启用、领导风格的变革等等。竞争意识能够让员工爆发无限的潜能,同时也能为员工带来成就感。沙丁鱼生来就是沙丁鱼,这是不能改变的,但“沙丁鱼式”的员工却能够变成“鲶鱼式”的员工。俗话说“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有几个士兵不想做将军呢?追求工作上的成就感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特性,领导者要明白每一个员工都是有潜力的,他所要做的就是把员工的这种潜能挖掘出来,让他们从中获得工作成就感。“鲶鱼效应”给了这方面的启示,它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首先,领导者要把自己变成“鲶鱼”,他要雷厉风行,作风强势,严于纪律和制度规范,坚决“炒掉”无能的“沙丁鱼”。其次,领导者要把员工变成“鲶鱼”,领导要鼓励员工具有不同的观点、行为和习惯,张扬他们的个性,让他们具备必要的“侵略性”,以此来激发整个组织的智慧。当然,高层领导者还要拿捏好这其中的度,不要出现“个个是英雄、整体是狗熊”的现象,这当中,前者是原则,后者是艺术。最后,还应当制定出“鲶鱼式”的工作任务,即具有挑战性的计划、安排等。不合理、枯燥无味、没有前景、单调无聊的工作内容让人们感觉像一桶拥挤的沙丁鱼一样没有激情,不愿意在岗位上多思考多改进,以致慢慢地形成了集体惰性。如果能够把工作扩大化、丰富化的鲶鱼效应应用到工作计划的设计上,员工们就会产生激情和动力,各种工作难题也会迎刃而解。
动机管理属于西方激励管理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假设是,人是有需求的,通过满足人的需求能够有效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动机管理理论还认为,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要采用相应的办法来激励他们。与制度和惩戒相比,动机管理更重视从正面来激励个人,并努力让他们在愉悦的精神状态下工作。而且,它还强调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性,淡化了物质奖励对人的激励作用,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追求。在一个物质生活充裕、个性张扬的社会当中,这种认识极具现实意义,它帮助我们走出了传统管理当中对物质奖励的夸大性和片面性认识。一个组织要取得长远和高效的发展,就应当满足人在物质、安全、情感、社会认同和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而且随着低级别需求的满足,每个人都会产生高级别的需求,如果组织能够满足不同的人的不同需求,那么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会被有效激发出来。当一个人的需求处于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时,他的积极性会以最高的程度表现出来,这时,只要提供一个自由和必备的条件,组织就能获得最佳的收益。
动机管理理论虽然得益于心理学的发展,但在实践当中又过多地强调了人的心理对组织发展的影响,它没有看到当人的需求与组织目标不相符合时,或者说,当人的短期需求与组织的长远目标相互冲突时,即使满足了员工的需求,他们的积极性也不一定会被有效调动起来。毕竟,对于企业组织来说,它的首要目标是盈利,企业不会也没有能力满足员工的无止境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需求激励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所以,小老板在吸取动机管理精髓的时候,还应当从西方管理的其他理论当中吸收精华,以使组织能够顺利地发展下去。
“小忠告”
鲶鱼就好似一针兴奋剂,为死气沉沉的沙丁鱼群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激发了其潜在的能量。毫无疑问,如果没有鲶鱼的威胁,那些沙丁鱼的动力可能永远都不会被激发出来。对每一个生命个体而言,动力是内在的,谁都有,但却很少被激活。激活动力需要自己的努力,也需要好的适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