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史家之绝唱
释典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作者司马迁。司马迁(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开始漫游全国。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承父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完成了《史记》的撰写。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52万余字,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其中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史记》内容包罗广泛,体大思精。不仅写了政治、军事,也写了经济、文化;不仅写了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也写了下层社会各色人等。这种囊括古今各类知识、各家各派文化于一炉而加以融会贯通的气魄,是前无古人的;司马迁自述其写作此书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种打通一切领域,自立学术章程,总结一切规律以求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宏伟目标,也是前无古人的。
《史记》中饱满了司马迁的主观思想感情。鲁迅曾说司马迁“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
今译本有岳麓书社1987年版的《白话史记》。
《史记》与企业管理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史记》不仅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史学价值,而且蕴含了非常丰富的管理思想。
司马迁的通变观。
司马迁作《史记》的目的是为了“通古今之变”(《报任安书》)。
“物盛而衰,固其变也。”在司马迁看来,“变”是事物的属性。大到一个朝代,小到一个人物,都是一个盛衰荣辱的变化过程。
司马迁有独特的洞察力,他善于从事件的内部,发现催促事件走向反面的基因。如项羽的失败。项羽当年“分裂天下,而封诸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但在这浮华表面下面正是衰败的真正原因:(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为人专横、残忍、猜疑,在关键时刻优柔寡断。更为可悲的是项羽对自己的弱点毫不知晓,到死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失败,还说:“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司马迁评论他说:“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事物都有一个由盛而衰的过程。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司马迁就有了深沉的危机感。
西汉经过70余年的休养生息,到武帝即位时,社会已是一番盛世景象:“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但司马迁依然在这盛世里看到了颓败之危机:“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士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物盛而衰,固其变也”。
当“变”成为常态时,领导者如何让组织顺利地应变呢?这就涉及到了司马迁关于领导者素质的论述。
司马迁论领导者精神。
司马迁通过对史实的描述,对帝王将相个性品质的深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领导者的品德修养、情商素质等方面的许多真知灼见。
在司马迁看来,“变”是一种历史客观现象,应对变局就是领导者的必要素质。如何应变呢?司马迁答案是“承敝易变”。
客观环境改变了,组织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不然,组织的存在就会发生危险:“秦离战国而亡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无异也”(《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能够取天下而不能守天下,原因是他仍然用取天下的方法来守天下,不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方法,不创新,结果民心背离,到二世就灭亡了。
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中的论赞,充分表述了他的“承敝易变”思想:“周秦之间,可谓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谬乎?故汉兴,承敝易变,使民不倦,得天统也。”自周衰,经过春秋战国数百年战乱,可谓文敝已极,世道需要质厚的调养。而秦的苛刑暴政,恰是天性刻薄者所为,有违质厚之道,与社会需求相抵触。秦以暴兴,不能救时弊,最终为民众所唾弃。所以汉朝兴起,顺承社会的需要,一改秦时暴政,对天下百姓行忠厚之道,使人不至于倦怠,实现了天道循环的正统。
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郭淑新教授在《论司马迁的“通变”思想》一方中这样写道:
“把‘承敝易变,使民不倦’说成是‘得天统’,这无异于把它说成一条‘通变’的标准。也就是说,‘变’不是无条件的,要针对‘敝’而变,‘变’的结果是‘使民不倦’。”而这也正是一位合格企业领导者的通变思想核心。
除了通变创新精神,司马迁还对领导者提出了“九德”的要求。在司马迁看来,一个合格的领导应该是具有非常品质的人,他“宽而栗,柔而立,愿而共,治而敬,忧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实,强而义”(《史记·夏本纪》。也就是说只有具备了宽厚而严厉,柔顺而能自立,忠诚而能办事,有治理的才能而又能谨慎小心,驯顺而又坚毅,正直而又温和,简易而又能辨的人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这就是所谓的“九德”。
在司马迁的领导观里,领导者之“德”比“才”更重要。“德”是领导素质的核心内容,无德比无才更可怕。有了德,领导者才能得到组织成员的爱戴,才能使组织成长、发展。他在《史记·夏本纪》中写道:“祗台德先,不距联行。”意思是领导者只有先敬德修业,使百姓感其德,这样,天下的百姓就不会违背他的行政措施了。
司马迁对领导者的情商素质也极为重视,他认为领导者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帮助他广结善缘。中国是一个伦理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连结社会的基本纽带,所以一个人的情商高低往往意味着他领导能力的高低。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情商呢?司马迁认为应该以爱心为基础。这个著名的例子就是张良捡鞋。《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年少时路过一座桥,见一老翁故意把一只鞋扔到桥下,老翁叫张良帮他捡鞋,而后还让张良帮他穿好。少年张良见他年事已高,就恭敬地按其要求做了。其实,这是黄石公在考察张良的品质,正是张良乐于助人的爱心使黄石公将《太公兵法》传授于他,使他成为一代名将。
每个人都是社会人,尤其是领导者,其社会关系更复杂,社交面也更广阔,良好的社会关系也更重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司马迁在对史实的精彩记述中充分表现了他自己的领导观。虽然其涉及的多是农耕社会的帝王将相,而现在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他们的某些特质仍然是现代领导所必备的,仍然值得现代领导者好好体悟。
大家眼中的《史记》
史家之绝唱,无韵离骚。
——鲁迅
《史记》中的管理智慧
1.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译文]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2.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它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史记·周本纪》
[译文]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河流一旦溃决,所伤害的人一定很多,老百姓也是一样的。所以治水的要疏通河流,使流水畅通;治理民众的人要开放言论,使民众敢说话。
3.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史记·秦始皇本纪》
[译文]秦经历战国到统一天下,然而治道不变,政令不改,这正是夺取天下与治理天下的方法没有什么不同。以独夫的身份战胜天下,他的灭亡是站立可待的。
4.彼可取而代之!——《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我可以取代他!
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
6.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鲁周公世家》
[译文]我洗一次头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餐饭,三次吐出食物,起来接待士人,也还担心失去天下贤人。
7.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史记·晋世家》
[译文]提拔外面的人才,不拒绝自己的仇人,推荐家人不回避自己的儿子。
8.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狡兔死了,出色的猎狗就遭到烹杀;高高飞翔的飞禽光了,优良的弓箭就收藏起来了;敌人被消灭了,谋士也要被诛杀了。
9.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史记·郑世家》
[译文]因为权利而结交的,权利一尽交情也就疏淡了。
10.有高世之功者,负遗俗之累;有独智之虑者,任骜民之怨。——《史记·赵世家》
[译文]凡是有高出世上功业的人,就要承受背弃习俗的牵累;有独特智谋的人,就要听任傲慢民众的埋怨。
11.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史记·赵世家》
[译文]追求最高道德的人不附和世俗,成就大功业的人不找凡夫俗子商议。
12.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史记·魏世家》
[译文]家里贫寒就想求贤妻,国家动乱就想求贤相。
13.抱薪救火,薪不尽,则火不灭——《史记·魏世家》
[译文]用木材来救火,木材不烧尽,火就不会灭。
14.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史记·孔子世家》
[译文]富贵的人是用财物送人,品德高尚的人用言辞送人。
15.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士不必贤也,要之知道;女不必贵种,要之贞好。——《史记·外戚世家》
[译文]洗澡不必非到江海去,主要是能除去污垢;骑马不必是有名的骏马,主要是善于奔跑;士人不必都要超出世上一般人,主要是应懂得道理;女子不必是出身高贵,主要是应贞洁美好。
16.能言者未必能行,能行者未必能言。——《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译文]能说的人未必能做,能做的人未必能说。
17.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史记·商君列传》
[译文]能够听从别人的意见叫做聪,能够自我省察叫做明,能够自我克制叫做强。
18.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史记·商君列传》
[译文]一千张羊皮比不上一领狐腋贵重,一千个随声附合的人比不上一个人正义直言。
19.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史记·商君列传》
[译文]表面上动听的话好比是花朵,真实至诚的话如同果实,苦口相劝、听来逆耳的话是治病的良药,献媚奉承的话是疾病。
20.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史记·商君列传》
[译文]依恃德行的人振兴,依恃武力的人灭亡。
21.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文理未明,不可以并兼。——《史记·苏秦列传》
[译文]鸟儿的羽毛还没长丰满,不可能凌空飞翔;国家的政教还没有正轨,不可能兼并天下。
22.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译文]羽毛虽轻,集聚多了,可以使船沉没;货物虽轻,但装载多了也可以折断车轴;众口诋毁,就是金石也可以销熔;谗言诽谤多了,即使是骨肉之亲也会销毁。
2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白起王剪列传》
[译文]尺有短的时候,寸有长的时候。
24.欲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有。——《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译文]有欲望而不知道满足,就会失去欲望;要占有而不知节制,就会丧失所有。
25.长袖善舞,多钱善贾。——《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译文]袖子长的人善于舞蹈,钱多的人善于做生意。
26.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史记·乐毅列传》
[译文]善于开创的不一定善于完成,好的开端不一定有好的结局。
27.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絜其名。——《史记·乐毅列传》
[译文]古代的君子,绝交时不说别人的坏话;忠良的臣子离开原来的国家,不雪洗自己的罪过和冤屈。
28.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知道将死而不害怕,必定是很有勇气;死并非难事,而怎样对待这个死才是难事。
29.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译文]谋求小节的人不能成就荣耀的名声,以小耻为耻的人不能建立大的功业。
30.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史记·吕不韦列传》
[译文]用美色来侍奉别人的,一旦色衰,宠爱也就随之减少,宠爱减少了,恩情也就断绝。
31.乘人之车者载人之危,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坐人家车子的人,要分担人家的祸患,穿人家衣裳的人,心里要想着人家的忧患,吃人家食物的人,要为人家的事业效死。
32.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勇敢、谋略使君主感到威胁的人,有危险;而功勋卓著冠盖天下的人得不到赏赐。
33.智者决之断也,疑者事之害也,审毫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办事坚决是聪明人果断的表现,犹豫不决是办事情的祸害;专在细小的事情上用心思,就会丢掉天下的大事;有判断是非的智慧,决定后又不敢贸然行动,这是所有事情的祸根。
34.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所有的事业都难以成功而容易失败,时机难以抓住而容易失掉。
35.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子视其所友。——《史记·田叔列传》
[译文]不了解那个国君看一看他任用的人,不了解那个人看一看他结交的朋友。
36.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非初不劲,末力衰也。——《史记·韩长孺列传》
[译文]强弩之末连鲁地所产的最薄的白绢也射不穿;从下往上刮的强风,到了最后,连飘起雁毛的力量都没有了,并不是他们开始时力量不强,而是到了最后,力量衰竭了。
3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译文]桃树李树不会讲话,树下却自然地被人踩出一条小路。
38.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译文]世上一定要有超越寻常的人,才会有超常的事情出现;有了超常的事情出现,才会创建异乎寻常的功业。
39.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史记·滑稽列传》
[译文]酒喝得过多就容易出乱子,欢乐到极点就会发生悲痛之事。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无论什么事情不可走向极端,到了极端就会衰败。
40.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史记·高祖本纪》
[译文]“唉,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刘邦见秦始皇出巡时说的话)。
41.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
[译文]如果说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则必胜,攻则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我却能够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项羽虽然有一位范增却不信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刘邦分析自己胜项羽的原因时如是说)。
42.周秦之间,可谓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缪乎?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史记·高祖本纪》
[译文]自周衰,经过春秋战国数百年战乱,可谓文敝已极,世道需要质厚的调养。而秦之苛刑暴政,恰是天性刻薄者所为,有违质厚之道,与社会需求相抵触。秦以暴兴,不能救时弊,最终为民众所唾弃。所以汉朝兴起,顺承社会的需要,一改秦时暴政,对天下百姓行忠厚之道,使人不至于倦怠,实现了天道循环的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