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22500000004

第4章 沟通互动的心声:发生在亲子间的故事

父母怎么成了孩子的"头号敌人"

电话约定之后,一位女士坐在了我的面前,开始讲述她的教子难题——

我们的儿子今年14岁,可麻烦了,让人不知怎么办好了!孩子原本在市里读书,老师说脑子挺好,就是不努力,成绩很糟,还和几个外面社会上的男孩混在了一起。一次我们外出,回家后发现了家里的烟头。经询问证实是他的几个小哥们来家里抽烟扔下的。我们刚批评几句,孩子就借口出去了,一走一天。我们很是着急。晚上,他的几个小哥们把他送了回来,让我们不要打他。后来,又有几次孩子对我们说谎,离家出走。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他越来越没有满意的时候,越来越不拿父母的话当回事,越来越谁也不怕,常常说"我怕谁!"而且还要挟父母,你越怕他不上学,他越拿不上学吓唬你,你越怕他离家出走,他越拿离家出走吓唬你,一不高兴就说:不行,我就不上学,不行,我就走……

我们真怕孩子形成反社会人格。为了切断孩子和那几个小哥们的联系,我们就把孩子转学到了姥姥家所在的县城。可他更不好好念书,不好好听课。更严重的是前些天又打了同学,惹了很大的麻烦。这几天在家里倒是老实一些……

我这个人脾气急,可以说是争强好胜的那种人,是恢复高考自己考学来到城市的。孩子的父亲在机关工作,特别老实诚恳。我们对孩子可没少教育,总是教育孩子学好,对孩子的期望很高,真的费心不少。可是孩子怎么这样?我感到我所得到的和我所付出的太不相等了……

"不,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哪一位父母都不会蒙冤——你得到的东西一定是对你的付出的回报。"面对这样素养较高的女士,我直言相告说,"就是说,孩子长成个什么样子,一定是他所受到的全部影响因素的结果。在这些因素中,家庭教育首当其冲,而母亲的影响又是重中之重。作为孩子的父母,可能是个很好的人,很出色的工作者,但不一定就是一位好父亲好母亲。不错,没有几个父母专门教孩子学坏。但这只是教育的一般方针和原则问题,家庭教育的效果往往不是由此就简单决定了的,常常取决于具体而细微的教育措施方法策略以及教育艺术等等。我的意思是,孩子发展成这个样子有其必然的因果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成这样的?在家庭教育上特别是早期教育上有没有应该反思的东西?"

孩子的母亲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

"孩子从小在姥姥身边长大。姥姥对孩子非常溺爱,凡事都由着孩子。孩子想要什么就哭,即使见身边没人已经止住了哭声,一见到姥姥又继续狠命地大哭。只要他一哭,要什么姥姥就给什么。当时孩子小,我们也没在意。孩子上小学了才和我们一起生活。我对孩子要求高,性子急,孩子已经六七岁了,什么也不行,我就对孩子一百个看不上。我一面和孩子没完没了地讲道理,一面又替孩子做好多事。比如,刚上学那会儿,我看孩子系鞋带那么慢,总是急得赶紧给他记好,好送他上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看孩子写作文磨磨蹭蹭地就着急,于是,孩子的作文都是我来口授,孩子记录。就这也不行,孩子还是一无是处。我就更经常地讲道理,可是我们的话越来越不灵了。我们居住的楼房上下电梯,进家后防盗门一关,就是一个封闭的小世界。家里没有伙伴,我们就最大限度地满足他物质上的生活。可是谁知父母却成了他的'头号敌人'。我还想到了和孩子写信的办法,也不管用……"说着,孩子的母亲递给了我一封写给孩子的有十来页的长长的信。

至此,孩子的病根基本明了——成人没有为孩子做好人格奠基工程。具体说来,一是"隔代教育"给孩子码歪了最初的人格基石。事情就是这样,孩子还是在不会思考的时候,就会找到牵着成人的鼻子走的"法宝"了。那是成人亲手交给他的。这个男孩要挟成人的法宝就是不良的隔代教育赐予他的。孩子学会要挟成人,实际上是在孩子心灵上码歪了人格的最初一层基石。比如,孩子不知什么叫克制欲望,因为在他的生活中不曾有过欲望不能满足的时候,比如,孩子不知什么叫有所规范,因为在他的生活中一直可以为所欲为,比如,孩子不知什么叫关心他人,因为他的生活中从来都是别人来满足他……心理科学的结论是,孩子六七岁之前,已经为他后来的人格奠定了基础。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很有道理。二是"包办教育"加剧了孩子人格基础的倾斜。为孩子人格奠基不是单靠耳提面命,重要的是给孩子生活的机会。母亲从给孩子系鞋带到给孩子口授作文,如此许许多多的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在生活中必须经历的磨炼的机会和汲取必要的精神养分的机会,也就是剥夺了孩子学习做人的机会。这样,必然使孩子已经偏移的人格基础更加倾斜。三是"过渡教育"进一步扭曲了孩子的人格基础。家庭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最大限度地淡化教育氛围,是让孩子在没有觉察到受教育的情境下受到教育。可是,父母对孩子学业的急功近利和期望值过高,母亲急躁争强好胜的心态,没完没了的讲道理,必然地导致了过渡教育。至于给孩子写信,原本是亲子交流的一个渠道,但是,母亲为了满足自我宣泄的需要(心理咨询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案例,父母对孩子的所谓教育其实是一种自我宣泄,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孩子,这根本不是真正的教育。)一写就是十来页,心态情绪化和语言成人化的长篇说教,也是一种过渡教育。过渡教育只能适得其反,让孩子排斥和抵触。四是"环境教育"也不利于孩子的人格健康。现代化的钢筋水泥的高层建筑,封闭的生活空间,对孩子人格健康的不利,正如缺乏阳光空气水份的生存环境对人的生命的不利一样。孩子幼年和童年生活中这诸多原因,让孩子的人格基础倾斜了,孩子的人我关系观念出现了偏差,于是父母对孩子失去了应有的影响力,于是家庭教育陷入了困境。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过去我们一直找不到在孩子的教育上哪里出了问题,现在看来真是不冤枉,孩子所以成了这个样子,确实是对我们的付出的一种'回报'。"听了我上面的分析女士十分感慨地说,"那么您说,我们怎样才能把孩子的人格改造好?具体说,是让他和姥姥在一起还是和我们在一起?是把他锁在家里免得和外面的人学坏了,还是送他去一个学校?孩子已经十来天没有上学了,现在我们都急死了,您给我们出点主意好吗?"

"心理咨询师不能开出一个简单的药方,保谁照方拿药就可以让孩子成才。"我说,"但有些问题是肯定的:一是孩子已经出现了成长障碍,只能由父母来承担这样的麻烦,所以,孩子还是和父母在一起好。二是学校是孩子生活的最好的环境,所以不能把孩子锁在家里。三是给孩子汲取心灵养分的机会。心灵的成长单靠口头说教不行。比如现在就该给孩子一个好好的反思的机会,父母不必为孩子的上学先急死了,应该让他先着急,让他心灵有所触动。这是孩子的人格得以矫正,人我关系得以理顺,父母的影响力得以恢复的契机。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当父母的要好好地反思过去,才能办好现在的事情。虽说没有灵丹妙药,我们今天的沟通,肯定对孩子以后的人生会增加一份幸福。"

"别说以后,现在对我们就是最大的帮助,谢谢您!"女士告别的时候对矫正孩子的人格有了几分信心。

女孩怨恨父母为哪般

在心理咨询来信中,一个女孩给我讲述了一个沉重的故事——

马老师,我是个17岁的女生。从上小学开始似乎同学们都看不起我。这些就因为我的家庭。我家里生活很贫困。父亲是个老古板,不舍得花钱。母亲在我上三年级时下了岗,也和我父亲一样,舍不得不花钱。他们对我很苛刻,甚至穿的衣服都是妈妈的,让我像个"小老太婆"。所以我不愿意出屋,不愿意见亲戚,或许是我的虚荣心太强了,我总在睡觉时偷偷地哭。

于是,我总是祈祷老天让我快死,要不让父母死。自己长大了,对父母的恨更增加了。我常常问自己为什么不能自杀。他们太可恶了,早晚有一天我会弄死他们,然后花掉家里所有的钱玩个痛快再自杀。当然我不会这样做。

到了中学,也许大了,没人再欺负我。但还是因为父母的"把守",原先挺好的朋友也生疏了,几个要好的同学曾经一个学期也不理我。爸爸经常骂我,骂得相当难听。妈妈也不说话。有时妈妈还向爸爸告状,让爸爸说我。有一次我考试得了全班第一,可他们两人没有一点的称赞,还说是好学生疏忽了没考好,才让我得了第一。我真的受不了他们这样。搬家时,爸爸把我的电子琴扔了。虽然电子琴已经音不准了,但这是爸爸给我买的唯一一件玩具,我非常珍惜。可他怎么就舍得扔呢!而且扔在地上狠狠地踩了一脚。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他们不把我弄死?!弄死我,我解脱了,他们也就痛快了。就这样,我有什么话都不和他们说,宁愿闷在心里。我总希望我不是他们亲生的,早晚有一天亲生的父母来了带我脱离苦海。我可能很幼稚,但我真是这样想的。

说实话,父母有时待我也很好,尤其是父亲。我有时也很心疼他们,知道他们不容易,我要努力学习来回报他们。但他们又时时让我有怨气,让我恨他们,恨起他们来,总想让他们快死。所以我现在很珍惜自己心里的"和平时代"——我心里不恨他们的时候。

好了,我的恨都写出来了,心里也痛快多了。可能信写得很乱,条理不清,但这是我的真实的想法。希望您帮我消除心中的怨恨。谢谢您!

一个痛苦万分的学生 淼焱

这是多么让人心悸而可怕的故事!怎样才能化解女孩心中对父母的怨恨?怎样才能改善他们的亲子关系?我怀着沉重的心情给女孩回信——

淼焱同学:

你好!你用了一个笔名,似乎是随便地写来,但是从你的笔名这两个字,马老师看出你心中苦水很多,怒火很大,马老师很理解你的心。

现在,你的痛苦不只是恨本身,更重要的是你体验到了恨,可是究竟自己为什么恨父母,你自己也不难于说清。看了你信的前半部分,马老师准备和你说:怎能因为家里条件不好,父母舍不得花钱让你穿上好衣服而那么恨父母?因为父母不能满足自己物质生活的需要而恨父母的女孩,不是太自私,太不知道体谅父母了吗?读到后面,马老师才知道你所以恨父母的真正原因,不是物质需要的不满足,而是因为父母对你的感情缺乏理解,对你的心灵缺乏关怀,对你人格的缺乏尊重,一句话,是父母没有满足你的精神需要。如果在你被人看不起而自卑的时候父母能够给你宽慰,如果在你渴望和同学交往的时候父母能够给你理解,如果在你有了好成绩的时候父母能够给你鼓励,如果在你们亲子之间交流的时候父母能够给你尊重,如果在你热爱着一个玩具的时候父母能够给你体谅,即使家里物质条件再艰苦些,你也会感到心里暖暖的,你会为亲情而感到幸福,你就不会那么恨。你说是吗?

马老师知道,你不是一个坏女儿,你知道怨恨父母对一个女儿来说是一件太痛苦的事情。你不愿意,不,是非常不愿意这样怨恨他们。你说父母有时待你也很好,尤其是父亲。你有时也很心疼他们,知道他们不容易,要努力学习回报他们。你说很珍惜自己心里的"和平时代",也就是心里不恨他们的时候。这正表明你渴盼着浓浓的亲情,渴盼着亲子之间彼此关爱。可是你感到没有得到这些,于是,你有了怨恨。

那么,你该怎么办呢?

不错,你的父母的确有应该反思和改进的地方。单就你这方面说,马老师建议,首先,你可以自我宣泄。在你心中的怨恨太重的时候,你可以写写日记自我倾吐,也可以面对一个虚拟的画像尽情表达。这样的自我宣泄可以让你的心中恢复"和平"。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心中的情绪宣泄出来了,也就心绪平和了。

然后,你可以做以下几方面来自我调适。一是多替父母着想。爱孩子几乎是父母的天性,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有些父母不能或不会很好地表达自己的爱。因而让孩子不满和怨恨。想想看,爸爸妈妈是不是不会爱你?你就要长大了,长大了意味着什么?长大,就是学会不单只会为自己着想,还会替别人想想。替你父母想想,你们家里条件不好,母亲又下岗了,你知道做父母的心里该有多么不好受?妈妈让女儿穿着自己的衣服是多么地无奈?长大了的你,难道忍心一味责怪父母不能给你创造富裕的生活,而不去替他们分担忧愁吗?再有,父母也是人,和你一样也会有他们的不足。难道长大了的女孩只是学会了苛求父母吗?二是多感念父母对你的付出。想想你一个小小的生命长大成人,得有多少父母的关爱?细细品味,你会感受到好多好多父母曾经给你的关爱。三是帮帮父母。一个好女儿,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最好的方式是竭尽自己的能力,为生活艰难的父母帮一把手,出一把力。也许给爸爸洗一件衣服,给妈妈洗一次碗,都会让艰难中的父母露出舒心的微笑。亲情不是等来的。已经长大了的女儿应该主动创造家庭的温馨了,四是和父母说说心里话。有了前面的几步,你们的亲子关系就会融洽起来。这时,你找适当的机会,经常和父母说说心里话,信息的沟通会促进感情的交流。有了感情的交流,父母会为女儿的懂事而不再愁苦,而看到希望;你也会感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心是那样深,感到家庭是那样地温暖。尽管家庭条件不会一样,父母的脾气难免不同,但是,只要有了亲子之间的理解和彼此的关爱,家庭就会有幸福和温馨。

怎么样,现在你心中流淌的苦水和升腾的怒火正在化解和消失?换个笔名吧,这会让你心中的世界多一份"和平"。马老师一定能听到你的好消息,是吗?

你的大朋友 马志国

给女孩的信发出去了,可是我的心久久难平。

女孩的怨恨是多么可怕的一种感情!在我的心理咨询个案中,孩子抱怨甚至怨恨父母的情况并非绝无仅有。虽然我都尽力地化解了孩子们对父母的怨恨,但是我这里还是想请我们为人父母者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谁洒下了这怨恨的种子?是我们为人父母者自己。也许,为人父母者有我们的道理,但是,让儿女怨恨父母,不能不说是我们当父母的失职啊!这样的失职往往酿成了家庭的悲剧。这样的家庭悲剧不是天方夜谭,就在我们身边上演着啊!我不知道怎样和女孩的父母联系。如果女孩的父母能看到此文,我想,一定会有深深的感触和追悔,一定会积极的行动起来重新营造家庭的温馨。

不知过了多久,在好多好多的读者来信中我又发现了上面那个女孩的来信。她在信中表示了对我的感激。她说她的心中已经恢复了持久的"和平时代",她说她对父母的怨恨之情正在化解,她说她不再用那个笔名。不错,信的末尾署名"温馨"。

看着她信末的署名,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家庭的温馨。

一场"母子战争"的心理探源

电话里传来一位母亲急急的声音:"我打了好几次电话了,您可要帮帮我。不知怎么回事,我成了儿子的仇人,读到您的一篇心理咨询文章,可算找到救星了……"

哪里有"救星"?但可以肯定这位母亲遇到了不小的麻烦。于是,约定好时间后我们坐到了一起。我知道了一段独特的母子之间的故事——

我儿子今年19岁,刚刚参加过高考差一点没上线,现在正在补习。我们娘俩的矛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也说不清了。只记得高考前他在家里复习那段日子,因为复习时间抓得紧不紧,我们就开始有了冲突,先是说,后是吵。孩子一看电视,我就闹,孩子说也得调节调节脑子。于是,我们的冲突就越来越大。

按说,孩子从小是挺听话的。高中三年他长期住校,我们的接触就很少了,我也很少管他的事。哪知道,到这时候怎么娘俩就说不到一块了?一说就吵,一说就吵,吵的没办法,我躲出去住了好些日子。现在想想正是他高考复习的日子,我这当母亲的躲出去真对不住孩子。

有时候,他闷了就在院子里踢球,我看着不顺眼,就吵,有时候,他弄个电视来回换频道,我也闹。

那回,孩子说爬山虎该剪下来了,我不同意。傍晚,他搬过梯子自己动手,要我帮忙,我一概不管。这下,他可真火了:知道我最喜欢花,就把我养的花全给倒了出来,用剪子剪;知道我迷气功,就把我听课的片子全给烧了。最后,他给他爸爸写了一个条子,已是晚上9点多钟的时候离家出走了。我哪里放心,就在后面悄悄跟踪。走不多远,他发现了我,我央求他别这样,就为这点小事。孩子却一脸的痛苦不堪:就这点小事?!

您说不是这点小事,还是什么。我真闹不懂。

后来,才知道他在外面读高中时有一个很要好的女同学,生活上还挺互相关心的,我不在家时来家里住过,他爸爸说女孩挺懂事。女孩也差几分没考上,说好一同补习。最近孩子听说她没补习,显得特别烦躁。这我才往谈恋爱上想,我也是够心粗的。

孩子坐卧不宁的,我就说先安心补习,谈恋爱的事以后再说。虽说他口头上同意,可心里还是烦,还是跟我过不去。有一次他又出走,走出好远好远。后来说是想起爸爸才不忍心而回来的,您说我多伤心?

那次,我们母子又生战火。他又把我的花连倒带剪全糟蹋了,还把我练功的书扔水里一本,埋地里一本,剪坏一本,烧了一本,剩一本撕了一半压在我枕头底下,说是"金、木、水、火、土",压我枕下的就叫做给我"木头脑袋"一本——他一烦了就说我木头脑袋,不懂,不理解他。我说:你们现在多幸福,怎么还天天找事;他说:我们还幸福?!这孩子也内向,有话不说。这回,我可真伤心了,孩子呢,也委屈,他在那屋哭,我在这屋哭。您说忙了大半生,到头来母子怎么成了仇人?

说到这里,这位母亲眼圈红了,禁不住热泪滚滚。我表示了对这位母亲的深深理解,问道:"您多大岁数?"

"虚岁50,周岁49."

我笑了:"您不用急。你们母子目前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段。'母子战争'的根源是母亲的更年期遭遇了儿子的青春期。母亲的更年期容易情感失控,儿子的青春期又躁动不安。于是,稍有冲突,就引发战火。这是在许多家庭都会发生的故事,只是您家中的母子战争激烈了一些。说来您的确是太粗心了,孩子又很内向,于是孩子的心事没处诉,没人知。您想,他高考失利,心理正值低谷,又加上与女友的关系的麻烦,有很多很多的情绪重负需要有人来为他分担,母亲该是最好的人选。可您又对此全然不顾,业余除了养花、练功,只知道盯住孩子的学业,孩子的确很痛苦哇!并不是妈妈哪句话错了,哪件事错了,而是妈妈对儿子的内心世界的漠然不知,使儿子不满。于是,在更年期与青春期引发的母子战争便不段升级。"

"怎么办呢?"这位母亲深有所悟之后在寻求办法。

"在你们家庭的故事中,我怎么没有见到另外一个人物登场呢?"我商量着说,"如果合适,找时间我和孩子的父亲谈谈好吗?"

第二天晚上孩子的父亲和我坐到一起。大致印证了有关情况后,我建议,让当父亲的赶紧到"一线"上来,让当母亲的暂时"退居二线"。父亲也感觉到父子关系还不错,只是不知怎么谈好。

"请坚持两条原则:一是平等,二是利他。比如,我们现在的谈话绝对不会顶牛,因为我们是平等的,我不会对您有丝毫的命令,纯粹是平等地研究商量的。亲子之间的谈话也该如此。儿子已经长大。父子之间完全平等地如两个朋友间的交谈,而且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如此平等而利他地与儿子交谈肯定会架起心桥的。等到父子的心走近之后,您很容易地就可以把母子的心拉近。请您充满信心扮演好当父亲的角色,别再'坐山观虎斗'了。"我建议说。

后来,那位母亲又打来电话,说孩子好多了,说他们的母子战争开始平息。我为他们家庭的和平而由衷地欣慰。

由于不方便,我没有见到这个男孩。但在这里我想告诉他,你的母亲来访时说,目的只有一个:只要孩子不出事,只要孩子平安,为了孩子,我怎么都行。你听,母亲虽然也痛苦,但她一切是为了你的幸福。想到此,还有什么不可以谅解妈妈?母子连心,请你进一步走近你的妈妈吧。

女儿为什么以母亲为敌

电话约定之后,一位女士来到心理咨询室,满脸愁容地开始她愁苦的故事:

"马老师,您快帮帮我吧!我的女儿怎么把我当敌人一样?她有心里话只和爸爸说,和我根本就没有交流,我根本不了解她,不知道她到底心里想什么。那次她中午放学没有回家。我不放心找到了学校,只见她一个人坐在教室里摸眼泪,眼睛红红的。我担心地问她究竟出了什么事。怎么问她一个字都不说。您说,我心里是多么难受?不管吧,心里不放心,管吧,她什么也不和我说。没办法,我只好一边摸眼泪,一边往回走。前不久的一天晚上,我来到她的屋子,想和她好好聊聊。您猜她怎么对我?她说:'到我的屋里干什么?不就是说学习吗?越说我越不学!去,去,以后不要到我屋里来!'您说,我心里该多难受……"

女士泪水涟涟,说不下去了。

"孩子多大了?从什么时候这样的?"我在女士稍稍平静后问道。

"孩子今年14岁,读初二。"女士恢复了心态说,"孩子小时候自律很强,很少用人管,学习很用功,成绩非常好,总是在学校前五名。临毕业了更努力,自己考进了重点中学。考进中学后不再受宠,那么多的尖子生她找不到感觉了。老师有时候批评,她不能接受,对老师有意见。"

"你们一家三口平时的家庭关系怎样呢?"我问。

"孩子的爸爸是当老师的,好性子,非常宠爱孩子,总是和孩子说说笑笑,孩子不听话他也不着急。孩子有什么事就爱和爸爸说。我想有他爸爸我也就省心了,所以孩子的情况我不大过问。有时和孩子说话也很少夸孩子,总是说她的缺点。我还脾气急躁,一见孩子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就着急。孩子的爸爸看到孩子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不直接批评,背后对我说,你当妈妈的来管吧。于是,我就着急上火,就闹孩子,有时候还打她。每年都打过几次。最近一次就是在不久前。不知怎么回事,我打她时她一次也不哭,越打越不哭……"女士的脸上满是茫然。

"现在孩子的爸爸呢?"

"孩子的爸爸最近去援藏了。过去我不管孩子的事,孩子爸爸一走我再不管怎么行?孩子的学习要是坏了怎么办?我就想和孩子拉拉近乎,总想和孩子在一起谈谈。可是孩子却更加不和我交流,而且拒绝我进她的屋子。有时候我就电话里把孩子不听话的情况告诉她父亲。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我还是得和孩子拉近距离。孩子和别人说,自从爸爸走后妈妈突然对我好了,让我更感到可怕。您说,孩子怎么拿我当成了敌人?"女士又提出了这个问题。

至此,我总算基本弄清了母女关系紧张的缘由:一是升入初中后女孩没有很好地调整心态,在众多的强手面前失去了受宠的感觉;二是女孩进入了第二反抗期,正是和成人闹独立的时候,喜欢和成人对着干;三是家长只关心学习,没有真正关心孩子的心灵;四是母亲的脾气太急,加剧了孩子的对抗心态。但这不是根本原因。

导致母女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是这个三口之家的家庭关系出了严重偏差。一方面是女孩父亲没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位父亲只会唱"红脸",只会对孩子说好听的,只是和孩子进行娱乐性的交流,缺少"教育角色意识",把对孩子的批评教育全都推给了母亲。一方面是女孩的母亲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也没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位母亲只会唱"白脸",只会对孩子说难听的,只是和孩子进行管教性的交往,没有感情的交流,"教育角色意识"过度,甚至打骂相加。正是这种家庭关系的偏差导致了女孩亲父疏母的心态,形成了女孩对母亲的对抗甚至敌视的态度。这样的家庭角色关系很容易导致孩子出现心理学上说的"恋父情结"。

"这样说,不单是孩子眼下的学习让人担心,弄不好还会有大麻烦?"女士有所警醒。

"正是这样。"对女士的的说法我表示了肯定,"的确,教育孩子的事常常不是个考试分数的问题,而是孩子如何身心健康成长的问题。"随后,我提出建议:一是和女儿拉开一段心理距离,突然之间的亲近感对谁都是难以适应的。二是不要只关心学习和分数,应该多就生活和感情进行一种轻轻松松的交流。三是不要再对孩子简单急躁,更不能打骂相加。四是多给孩子肯定的评价,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五是不要向孩子的爸爸告状,那样只能让孩子更讨厌妈妈。女士表示接受。

最后我说:"最为重要的,是调整父母与孩子的家庭角色关系。增进母女的感情交流,消除女儿对父亲的感情依恋。当然这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相信经过共同的努力,妈妈会成为女儿的朋友。"

后来我又见到了那个女孩。基本上印证了前面的情况后,我们进行了会话沟通。女孩有所领悟,抹掉泪水后露出微笑,表示愿意合作,改进母女关系。

很久后的一个周六晚,那位女士拨通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伴随她快乐的笑声传来好消息:"马老师,女儿开始和我谈心里话了!真谢谢您!"

女儿和母亲说说心里话,竟是如此地来之不易!怎能不好好珍惜!

亲子怪胎:"母子互恋情结"

不管谁信不信,心理咨询中有过这样真实的个案——

一个17岁男孩在电话中述说了他与母亲之间的事情。显然,那个男孩有深重的罪恶感,不然他是不会打电话来的。在他父亲出差不在家的情况下,他和母亲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情……

一名18岁高三男生近来怎么也学不进去,原来十分优异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他已经不能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正常对话,经初步诊断是精神分裂症。而据陪同他来咨询的亲友说,他完全是被母亲"害"的:因为他的母亲与父亲情感不和睦,母亲一直与儿子同睡一床……

曾有一位大学生在咨询中说,他对母亲有强烈的爱恋。一次,他在给母亲的茶水中放进安眠药,想与母亲发生性关系,因药量小而未起作用,母亲默默地拒绝了他,他便退却了。可是他从此假期不敢回家见母亲……

也许上面的事例是特殊的。可是,男孩对母亲有依恋倾向的事实却有相当的普遍性。目前,在有些家庭中,独生子与母亲的关系容易过于亲密。尤其是在父亲工作忙碌忽视妻儿的情况下,有些男孩与母亲事实上成了感情上的"情人"。

这不简直是"母子乱伦"吗!

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母子乱伦",应该说其中的心理学原因有很大程度的"恋母情结"。

恋母情结最初是弗洛伊德提出来的,他认为在性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孩子的性要求要在亲近的异性家长那里得到满足。女儿会对父亲发生爱恋,爱父嫌母,叫作恋父情结。儿子会对母亲发生爱恋,爱母嫌父,叫作恋母情结。弗洛伊德的这一学说后来受到了人们的批评,认为他的这一说法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我们也不能把恋母情结看作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理论,不能把它绝对化。但是我们又不能完全否它。特别是就我国目前的家教现实看更是如此。可以这样说,"恋母情结"在我国当今的家庭中似乎有蔓延之势,似乎我们要为当年的弗洛伊德老先生提供事实依据。

为什么我国当今家庭中"恋母情结"有蔓延之势?

近年来,由于独生子女增多,男孩子尤其被格外娇宠,家长一时一刻不敢放手,生怕孩子出什么意外。如果只是在意孩子身体健康还情有可原,而问题出在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和养育方式上:有的男孩子一直与父母同睡一床,甚至父母的性生活也不回避较小的孩子;还有的男孩一直与母亲同睡一床,而父亲被冷落一边,以至青春期刚刚到来便出现许多问题;有些中年的母亲还会将母子间的亲昵津津乐道,比如说到儿子必须抚摸她身体的某些部位才能入睡,或是说到儿子如何离不开妈妈,"赖"在母亲的床上不走,她们的口气中似乎是认为孩子在"撒娇",没有意识到这有什么不好。

可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尤其在十一二岁之后,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随着性意识的萌动,难道男孩子会对母亲——一位成熟的女性的身体无动于衷吗?如果青春期朦胧的性冲动指向自己的母亲,难道不是我们现代人的一种莫大的悲剧吗?

由此看,我们今天家庭中的"恋母情结"的成因,与弗洛伊德对"恋母情结"成因的有所不同。我们今天的"恋母情结"是错误家教的产物,或者说是由于母亲对儿子的过分爱恋造成的,套用弗洛伊德的话,也许可以说是母亲的"恋子情结"诱发了儿子的"恋母情结"。所以,对这种现象不妨叫"母子互恋情结",这是我们要特别当心的一个亲子关系的"怪胎"。

"母子互恋情结"的后果是可怕的。极端的危害便是酿造成如前文事例那样的悲剧。由于"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在家庭中即使已经发生类似的事件,一般不会向外人透露。但据有关的心理咨询的调查,类似的个案不在少数,在保密性较好的电话咨询或通信咨询中时有发现。更为普遍性的危害是严重影响男孩子的个性发展。由于母亲过分的爱怜,男孩的心理幼稚,依赖性强,孤僻不合群,不会与同龄人交往,缺乏男孩子的阳刚之气。在我的家教咨询中就遇到过几个长不大的男孩。他们都是大小伙子了,心理上却跟几岁的娃娃一样,幼稚得很。经了解,他们有一个共性:都是和母亲一个床上摸着母亲的乳房睡觉长到十多岁的。当他们的母亲为孩子长不大而忧虑的时候,我简直有点为她们庆幸呢:他们的儿子到底没有把自己朦胧的性意识的对象指向自己的母亲呀!

相反,总观我们的家教,还是看到更多的中青年的父母特别是那些母亲们是睿智而富于远见的:他们对3岁以上的孩子就开始培养其独居一室的习惯;他们对孩子说:你长大了,要上学了,应该有自己的小天地,给你布置一个属于你的小房间吧,要锻炼能够一个人睡觉,不要再依赖父母;他们态度坚决,教育得法,孩子的独立性逐步增强,并很快适应这样的要求;他们特别是哪些母亲们懂得怎样才是对孩子的真爱。

走出"母子互恋情结"的误区,让我们都来学会给孩子以真爱吧。

女孩的"恋父情结"

一位家长朋友给我写信介绍了他们家中让人困惑不解的故事——

马老师:

您好!

我是一位孩子的母亲,也是您的忠实的读者。今天有个问题请教您。我的女儿从小就表现出亲父疏母心理,和她父亲特别亲近,却不大愿意和我在一起。那时没拿这当回事。随着岁月的增长,现在女儿已经十多岁,是一名中学生了,进一步变得恋父厌母,并表现出爱的独占欲。就说那天,她父亲出差回来,给她带了些吃的、用的。她高兴地搂着她爸,吻个没完;后来,她看到她爸也给我买了衣料,便大吵大闹。我和她爸一时傻了眼,面面相觑。我们感到很奇怪。我女儿这是病吗?应该怎么办?

您的一位读者 王兆霞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事,一幕悲剧发生了,人们还不知是为什么。这位母亲讲述的故事就是这样的极容易演变成悲剧的剧目。这虽说不是很多,却也时常在一些家庭上演。因而让不少家长感到困惑和担忧,这位母亲的来信诉说的正是这样的困惑和忧虑。于是,我趁晚上有空当即给她回信——

王兆霞朋友:

你好!

像你女儿这样亲父疏母的情绪,心理学上叫作"恋父情结"。恋父情结最初是弗洛伊德提出来的,他认为在性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孩子的性要求要在亲近的异性家长那里得到满足。女儿会对父亲发生爱恋,爱父嫌母,叫作恋父情结。儿子会对母亲发生爱恋,爱母嫌父,叫作恋母情结。弗洛伊德的这一学说后来受到了人们的批评,认为他的这一说法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我们也不能把恋母情结看作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理论,不能把它绝对化。但是我们又不能完全否它。一般说。女孩在3~5岁时常会表现不同程度的恋父反母,但大多会随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消失。如果到了青春期前,还表现对父亲的情爱独占欲,那就成了问题了。心理学研究发现,恋父情绪的形成有两条轨迹:一是恋父情结多出现于父女相依为命,或父女过于亲近而母女亲近不足的家庭,这是客观的环境方面的原因;二是恋父情结者性格多内向,且多有娇气,这是主观的个性方面的原因。

恋父情结的症结是女儿无法与父亲实现心理分离。结果往往很糟糕:会阻碍女儿与母亲和同龄人的感情交流,进入青春期后会妨碍与同龄男性的交往,进一步会影响到与同龄男性的恋爱结婚,即使结婚了,夫妻感情也难深笃,有的往往为此而酿成婚姻和家庭的悲剧。

你们对此问题有了今天的重视是可喜的。对有恋父情结者,最好是及早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应该说在一些家庭中对此还没有足够的重视,甚至有的家庭丝毫不以为这是个应当防范的问题,还为此而津津乐道。现在,你们的孩子已经十多岁了,当务之急关键的是对孩子进行社会性别角色再教育,促进其性别角色的进一步的社会化。具体做法,一是帮孩子解决认识问题。可以给孩子讲解,可以和孩子讨论,可以介绍给孩子一些有针对性的读物,可以引导孩子学习别人的性别角色表现,等等。二是帮助孩子学会正常交往。一定要逐渐减少女儿与父亲接触的时间,摆脱她对父亲的依恋,增进她与母亲接触的时间,帮助她走向同性同龄伙伴,进而走向异性同龄伙伴。

相信你们全家合作,共同努力,一定会为女儿将来的婚恋幸福铺一条洒满阳光的路。

您的朋友 马志国

孩子没有了完整的家

现在,这位来访者也是一位中学生的母亲,一位满面愁容的母亲。

从她艰难的诉说中知道,她万般无奈之下选择了离异,本想专心养育孩子,倒也心静。谁知几个月过去了,孩子并不让人省心。见孩子整天心事忡忡,学业也在退步,心里真不知如何是好。

"没有合适的人商量,知道您是心理咨询专家,想请您给出出主意。"她强做笑颜地恳求说。

单亲家庭的子女的教育,的确有其特殊。由于父母的离异,单亲家庭这种特殊的家庭结构,对孩子的心理及学业闹不好都会有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广州市对分布在市区的800多户单亲家庭进行调查,发现子女有情感问题的(包括孤独、烦躁、冷漠、自卑、逆反心理等)占74%,子女学习处于中、下水平的占77%,子女品行表现属于中、差的占75%。

一位初中女生在日记中写道:"自从父母离婚,虽然母亲在物质生活等方面对我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我仍常常感到一种自卑。孤独和失落。我无法和别的同学一样,得到父亲那种强有力的鼓舞和支持,也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自豪地谈论有关爸爸的事情。因此,我总是感到自己是那么怯懦,是那么没有自信……"

看来,现在这位来访的单身母亲也遇到了这样的麻烦。

"孩子知道您离异的缘由吗?"我问道。

"几个月了,我一直没跟孩子提过这事。"她说,"我看孩子心事挺重的,这个周末,我们娘俩做了一次长谈。我跟孩子解释为什么跟他爸爸过不到一起,不是妈妈不体谅他,是实在没有办法,希望他理解妈妈。经过谈话,孩子心里的压力好像减轻了许多,他表示不怪妈妈,要争气当个像样的男子汉。从离婚后,就这一天在家里我有了笑容,孩子也有了笑容。"

我赞许道:"您能以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诚恳耐心地解释他的父母离异的原因,求得孩子的理解,这是明智的,必要的。因为孩子总要面对这一事实,面对他人可能的询问。他心里不知一点原委,只能是困惑、自卑、压抑。已经是中学生的孩子了,了解父母离异的情况,心中有数,既有助于孩子的理解又能保护其自信。你们母子的笑容告诉您,您做得对头。"

也许因为受到赞许,这位母亲的话也畅快了许多:"我跟孩子讲,你爸爸怎样怎样坏了,怎样怎样没出息,你不用想他,要争气,长大不做他那样的人……"

"这您可就过头了。"我拦住她的话说。

大人之间的许多是是非非,孩子还不一定全能弄明白。婚姻的死亡也不一定就是给其中的某一方的人格判了死刑。就血缘关系说,亲子关系是改变不了的。况且事情都在变化,即使孩子的父亲或母亲真的走过人生弯路,也有重走正路的可能。亲情是割不断的。大人之间的恩怨不必转嫁给孩子。大人之间情断了,也不妨父母双方跟孩子都存亲情。所以,说明离异的缘由,不必制造孩子对父亲或母亲的敌意。

说道这里我问:"您说是吗?"

"我也是气糊涂了。您说得对,怎么着也是孩子的爸爸。"她笑而转忧,"可是这孩子学习怎么办?"

"别急,学习问题只是个现象,或者说是第二位的。"我的话题一转,"第一位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随后我提出建议。

离异的单亲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上应注意两点:一是充实孩子的生活弥补亲情不足。比如,负责带孩子的父亲或母亲,不论多忙,也应抽空多跟孩子活动交往;还可以引导孩子多交同龄朋友,促他走进伙伴中去。二是注意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在孩子人格形成中,父爱与母爱有无法替代的作用。缺少父爱,孩子就会形成'偏阴人格'也就是容易表现得懦弱、多愁善感、自卑、缺乏毅力、果断性不强等;缺少母爱,孩子又会形成所谓'偏阳人格'也就是容易孤僻、冷淡、缺乏爱心和同情心,没有安全感等。因此,对于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来说,要特别留意弥补孩子因缺少父爱或母爱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见女士点头表示赞同,我说:"比如您的孩子,可以有意识地让他多接触一些成熟的负责的成年男子,像叔叔、舅舅、男老师等,还可以让孩子多看一些表现男性优秀品质的书籍和影视,一旦孩子丢掉自卑,扔掉包袱,乐观而自信地面对生活,学习的退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您说是吗?"

"对,对。就为孩子生活了,做多少事我都愿意。跟您说句实话,我不打算再婚了,一心只惦着孩子。"这位母亲实话实说。

"一切为了孩子,自然是孩子的幸福。是否再婚是您的权力。但请注意一个事实,单亲家庭的孩子,特别是跟母亲的孩子,确实有一些表现得软弱和缺乏生存能力。这与大人一心扑在孩子身上,给予过多的呵护不无关系呀!一心只惦着孩子,是该教他学会自己走人生路。这才是真正的爱护。再说,也不该为孩子迷失了自己。您说呢?"

在这位母亲消退愁容告辞之后,我想,离异是一种无奈;离异之后忘记孩子的教育则是一种失职。这位母亲的孩子是幸福的,因为这位母亲没有忘记:孩子没有了完整的家。

如果父母和儿女吵起来

一位家长朋友在求询来信中,用了很长很长的篇幅讲述了他们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冲突和争吵。信的末尾,她问我:象我们这样父母和孩子的争吵是不是很糟糕的事情?良好的家庭氛围是不是不能有亲子之间的争吵?我们亲子之间的争吵是不是说明我们的家教很失败?

这是心理咨询中我经常和家长朋友们讨论的问题。于是,我在回信中详细地谈了我的看法:

您梦想拥有一个从没有争吵的温馨的家庭吗?这真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可是您的这一愿望只是一个浪漫的幻想。在家庭这样的人们的共同生活中感情很有重要的地位的情境中,如果把一切烦恼和愤怒都装进一个大袋子里,把袋口系紧,袋子随时都会破裂,造成更大的危害。所以,我们提倡公开解决亲子之间的争吵。宁愿每天吵架,也不要彼此无话。争吵不是失败。它一面有益于孩子的成长,孩子会从中学会争吵,不再只是摔盆打碗,学会重新言归于好;一面能让您保持年轻,您为自己的立场辩护就可以保持心灵的活性。

所以,问题不是能不能有争吵,而是应该怎样争吵。因此,如果您和孩子争吵时能遵循如下规则,您的家中一样会充满阳光。

规则之一:摆平等了再争吵。

每个人都享有同样的发泄烦恼和愤怒的权利,谁也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如果孩子还小,生气或发火都是不得当的。但是,面对十几岁的孩子,您可以大声而激烈地说出对他的举止的看法,因为他已经知道如何为自己辩护,有平等的争吵的能力了。不能让孩子在家中当金口玉言的小皇帝。

同样,我们也必须给孩子说话的权利。女孩子有时候会害怕大声斥责人的爸爸。妈妈应做出个样子以证明别人是可以对抗他的。如果您的先生在吹胡子瞪眼的时候,您是不是也有些害怕呢?那么请您为了您的女儿拿出所有的勇气来保护自己。您将看到这对您也是有好处的。

规则之二:该发泄时就发泄。

不管孩子做了什么错事,总要求父母保持好脾气,这是完全不现实的,而且也是不正确的。孩子们必须体验一下他们的行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否则他们的言行以什么为指南呢?孩子完全能理解那些出于生气或愤怒而说出的激烈言辞,与那些冷静的教育措施相比,这还常常易于被他们接受。这样的一次爆发可以让他们看到,爸爸或妈妈对我是认真的。没有比无所谓的态度更糟糕的了。将您的不快表达出来,要比无所谓的态度好得多。如果孩子大为光火,他们当然也可以将这种情绪表现出来。

生气时因一时冲动而说出口的话,没有经过仔细思考,也不比认真推敲。在绝大多数时候并非针对个人,说话者是借此表达他当时的感受,并不是有目的的攻击。当然说话以对方能接受为好。擂墙拍桌子确能让人感到轻松,家具和邻居受得了自然可以,不然,您就会找到较为和平的方式。

规则之三:使用对等的武器。

您知道,在拳击中,轻量级的运动员是不会和重量级的运动员进行比赛的。在比赛中为了防止伤到他人,危险的武器都经过处理,例如在击剑中,剑尖都被去掉了锋芒。您在选择"武器"时必须让孩子可以接受。对于一个不善言辞的孩子,利用吹毛求疵来获胜,是不公平的。当一个人因激动而不知说什么才好或者容易口吃时,向他说一大堆伤害人的话,或者因此而嘲笑他,都是不妥的。

规则之四:防线以内是禁区。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理防线。人可以忍受这条线以外的攻击,不会因此感到不公平。但在这条线以内却非常敏感,那里常常隐藏着特别容易受伤的地方。

在争吵中,他人的弱点是块禁地。如果亲子在家里密切相处,彼此自然就会了解对方那些易受伤害的地方——弱点、自卑感以及怕别人触摸的旧伤口。人们将那些脆弱的部位暴露给他人,正是对他人信任的标志。但对方如果有目的地攻击那些部位,就实在不可原谅了。在公平的争吵中不能嘲笑他人,也不能用狡猾的言辞将他人逼入困境。否则就不能再彼此交换意见,孩子得到的只是自我防卫意识或者想报复的念头。自尊心受到攻击的人会不由自主地想用卑鄙的办法进行反击,使争吵演变为"残杀"。所以,争吵一定不能攻击人的自尊心。

在争吵的时候,请您如拳击运动那样创造一个'缓冲区'。比如,当您的女儿在激烈的争吵以后,哭叫着将门憧上,躲回她的房间,那么您就应该让她安静下来,不要因余怒未息而穷追不舍。为了不再暴露自己的弱点,为了能让自己平静下来,并重新整理自己的思想,您的女儿需要这个距离。而且有时您自己肯定也是如此。

规则之五:就事论事不论人。

和孩子争吵最好是就事论事。如果在争吵中对孩子的下意识的动机或者性格特点吹毛求疵,那么,您的目的就不是想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了,您是在向他显示:"我能看透你,我比你更了解你自己。"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持您的优势,这是不公平的,而且也不利于孩子的人格发展。因为孩子的性格的可塑性非常大。

规则之六:陈年旧帐翻不得。

当您在争吵的时候,您应该只处理新近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如果您在每次争吵的时候都要"重温"以往的纠纷,那么,一次有意义的争吵就会变成毫无意义的重新招来旧日烦恼的吵架。

和孩子重提那些陈年旧帐是毫无意义,因为今天的他们已经和一年前的他们不一样了——不同的兴趣、不同的爱好、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心态。因此,还去指责他们在一年前或者更早以前所犯的错误,就是一种不公平了。

规则之七:有意识地开始争吵。

许多争吵是无意中开始的。这虽不可完全避免,但并不就是件好事。当时机较为有利于一个公平的争吵时,有意识地开始一个问题的争吵,也许会更好一些,甚至会带来快乐。在轻松的气氛中,人们可以进行很有意思的争论,在这种争论中,每个人都会将自己的立场或对他人的攻击加以美化,每个人都很重视他人的立场,有幽默感,乐于进行这样的争论,不会轻易感觉受到他人的侮辱。这样有些一直在暗中作怪的东西就可以用轻松的方式说出来。

规则之八:第三者在场话好说。

对于那些一直尽力保持公平争论的人来说,在有第三者在场的情况下进行谈话是非常有意义的。第三者会负责让大家注意遵守规则,以致让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权利,没有人会受到伤害。在第三者面前没有人会轻易地攻击对方,每个人都会尽力自律。同时,争吵双方都想尽力让第三者也能理解自己的意见,这将大大有助于澄清争端。

规则之九:别用沉默气对方。

"我不想吵架。"有人会这样回答一个具有挑衅性的意见,并坚决不开口。这种方式并不比一个攻击性的回答更友善,因为它让那个想争吵的人失去了争吵的可能。他会继续生气,而且恨得想撞墙。

因为对方的沉默而被剥夺进行公开争论机会的人,不能坦率地为自己的愿望和需要而争论的人,一般都会在"挑衅政策"中寻找心理平衡。所谓的挑衅,是一些为了达到目的而进行的小小地不断地挖苦和影射。而另一个人呢,脸皮会越来越厚,耳朵也会相应地越来越聋。这样下去会慢慢地把气氛彻底破坏,反而任何事情都得不到改善。

第十条规则:不分胜负同善后。

怒气冲天的时候理直气壮,事后平静下来,会觉得很抱歉。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收回自己的话或者表示歉意。这样就不会留下久久不能平息的伤痛和疤痕。所以应该共同善后,借此机会大家还可以再一次心平气和地商量将来如何避免。也许,慢慢地在您的家里会形成一种默契:当怒气消散以后,彼此一笑,随着大家的笑声,所有的阴云都烟消云散。

一次公平的争吵,是为了让他人知道自己生气了和为什么生气,为有争议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有时让步和坚持一样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因为这时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立场。所以,常常应该亲子双方不分胜负,皆大欢喜。

畸形的"母爱"吞噬了花季女孩

小A某中学的三好生,父亲早逝,又无兄弟姐妹,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对她的爱自然是无可怀疑的。但是,这种特殊情况下的母爱却发生了畸变。

母亲像防盗一般地严防女儿与同龄异性接触,动辄便进行体罚。还是初中毕业前,女儿参加了校团委举办的舞会,她认为"楼搂抱抱"不成体统,扇了女儿耳光;女儿与男同学互赠毕业照,她认为要人家相片"不要脸";女儿到校上晚自习,她尾随到校,趴在教室窗外监视,发现与女儿同桌的是男生,而且不时还有男生找女儿"啼啼咕咕",便在大庭广众之中歇斯底里地命令女儿"不准同男生说话!"闹得满城风雨,羞得女儿无地自容。

升入高中后的一天,女儿与全班同学去春游。一女生突发重病,她和同学们轮着背病者回校,又转送医院,一直忙到深夜11点,精疲力尽,男生用自行车送她回家。母亲劈头就骂:"深更半夜骑在男人的车屁股上,还抱着别人的腰,街上哪个没看见?我替你害臊,不如去死,做出这样丢人的事……"随之喝令:"脱衣服,我要检查你的身子,看你还是不是姑娘?"女儿说:"不!"她便发疯似地动武,乘女儿晕倒无力反抗之机,剥光女儿衣服,粗鲁地捏女儿乳房,掰开女儿的腿,甚至用手电筒朝女儿最隐秘的地方照射……

当夜,小A偷偷回到学校,写了长达3000字的遗书之后跳崖自尽……

心理学研究认为:青春花季是人生发展最重要的阶段,从幼稚走向成熟,生理的迅猛发育,尤其性的成熟,惊醒了"孩提之梦",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滋生着强烈的独立愿望,内心充满着独立性与依赖性、闭锁心理与寻求理解、期望很高与能力不足之间矛盾,心理剧烈动荡。因而处于"多事之秋"。这时最需要的是尊重、理解和引导。

小A的日记中写道:"……我的泪水慢慢干了……她不理解我,不给我自由。妈妈,你为什么要跟踪我、监视我、辱骂我,无缘无故地折磨我?……"

小A在遗书中写道:"……我感到自己被强奸了,失去了尊严,失去了贞操,失去了做人的资格……"

显然,小A的自杀是长期经受母亲的人格侮辱的"爆炸"。小A是被畸形的"母爱"所扼杀的。由此看来,这不仅仅是一个青春期教育问题,而是一个怎样爱孩子的问题,是一个家庭亲子关系模式的根本性问题。

有心理学家从亲子心理学角度把亲子关系模式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专制型"。这些父母的信条是"照我的话做,因为我是家长",对孩子管得过严,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自己的要求,不愿让孩子提出任何与自己不同的见解。这种亲子关系模式下成长的孩子,大多心怀不满,反抗粗暴,畏缩内向,不信任人。

二是"放任型"。这样的父母的信条是"随你便"三个字,对孩子要么放任不管,要么百般溺爱,对孩子没有要求。这种亲子关系模式下成长的孩子,大多不善于自立,没有独立性,缺乏好奇心,没有责任感,自我中心,能力低,缺少冒险精神。

三是"民主型"。这些家长的信条是"要你这样做是有道理的",在孩子的心目中有一定威信,对孩子有控制力,父母提出的正确要求能为孩子所接受。同时,父母非常注意鼓励孩子的独立性和进取心,当孩子与父母意见不一致时,父母也鼓励孩子要有自己的见解。这种亲子关系模式的核心是尊重。在这种亲子关系模式下成长的孩子,大多思想活跃,性格开朗,自信,有能力,独立性强,能够自立,自我克制,善于与人团结合作。

当然,现实生活中属于上述三种典型的亲子关系模式不多,多的是混合型。不管具体的亲子关系模式如何,都应把"尊重孩子"作为基本准则。有了尊重,许多的家教难题都比较容易找到答案。

小A母亲家教的惨败,就在于她家庭中极端的"专制型"的亲子关系模式,近乎疯狂的任意践踏孩子的人格,摧残孩子的自尊,对孩子没有了丝毫的尊重。就是这种极端的亲子关系模式下的畸形的"母爱",在把孩子的精神和肉体无情地吞噬之后,家长也自食了一颗难咽的苦果。

也许,这个故事是一个特例。但是不容否认,我们的现实的家教生活中,不尊重孩子的现象还是较普遍存在的。但愿这个令人痛心的家教故事给我们以警醒。

一个"温柔的陷阱"

一位家长朋友找到我,为难而又迫切的说:"真不好意思,想请您到我家里一趟,多麻烦了!"

不敢说有求必应,但心理咨询的经验告诉我,这样的请求只能答应——肯定这位母亲的孩子遇到了难题。

果然如此。走在路上,这位母亲一边蹬车一边诉说,告诉我她的女儿读初二,昨天说什么也不想在原学校上学了,真不知如何是好,只好请我费心。一边说不好意思,一边擦眼泪。这是怎么回事?凭经验和直觉,我意识到孩子是遇到了压力。在路上,我就跟这位母亲做初步调查。她说,没有给孩子什么压力。这不,刚考完试,谁还没说什么,她就不肯上学了。

走进这个家庭,的确给人一种祥和温馨的感觉。好像是不该对孩子形成什么压力。见到了女孩的父亲,谈话中,也感到他和孩子的母亲一样文雅。随后知道这位父亲在一所中专学校当校长。这样的父亲似乎也不会给孩子制造压力。他说,的确没给孩子制造过压力,考完试只是劝孩子别着急,下次努力。好奇怪,还是没有压力!

到底怎么回事?我继续思索着。

在了解到孩子是个文静听话也知道努力的女孩子后,我开始了和孩子的直接会话。在做了一般情况的了解后,我问她:"你不想在原学校读书了是有什么压力吗?"

她想想说:"是。"

看来孩子的感觉跟父母不一样。就是这样,孩子的感觉常常跟大人的感觉不同。

"那么,压力来自哪里呢?"我问。

孩子说不清来自哪里,说好像谁也没有怎么给她压力。我们就换一种方式,让女孩讲讲跟学习有关的让她记忆深刻的小故事。于是,孩子给我讲述了围绕她的学业发生的一串故事:

我爸爸当校长,他的同事们都特别关注孩子的念书。听说我考入重点学校,他们单位的人都夸我,说我学习好,有出息,肯定会考个好成绩。那天家里来了几位叔叔,又夸了我一顿,爸爸嘴上一个劲地乐。

我考进现在的重点学校后,我们整个大家庭都欢天喜地的。那次回老家,叔叔说为我庆祝。他说,咱家还没出过一个大学生,这回,你考进重点中学,咱们全家这回就指望你了。我知道叔叔最喜欢我。

暑假里我去北京姨妈家。姨妈在一所大学作思想工作,对我的前程特别关心。说要我好好学外语,"你姨姐出国了,你还不好办?"我知道,我的几个姨姐都挺棒,我一直很羡慕她们。我真想跟姨姐一起出国。

妈妈到年龄挺大才有我这个女儿,对我更是疼爱。她总是把我跟姨姐比:你大姨说了,学好英语,跟你姨姐一起出国多好,就是不出国,你二姨姐现在当导游也很体面。她们都大学毕业,我的女儿哪点比不过她们。我知道,妈妈对我抱着很大很大的希望,我只有努力,拿高分,考大学,才对的起她。前些天,同学们说有一部最适合我们看的电影,可又快考试了。我央求妈妈。妈妈答应我说:看电影可以,这次考试可要拿个好成绩哟!

爸爸一向对我很好。每次考完试都很关心我的名次,态度倒是温和的。最近这次考试前,爸爸说:你这次要是考个好名次,爸爸就专为你买一台电脑。可我这次考得却很不理想。

……

听着女孩的讲述,我越来越清晰地感到,她承受着一种巨大的压力。只是这种压力是无形的,或者说是一种不明来源的压力。这种压力更有危害。

时下,不少家长都对孩子的期望值偏高,这是一个通病。说它是一个通病,"病"就"病"在无视这样一个最明显的事实:天上只有一颗太阳。我一直赞赏这样的观点:群星也熠熠生辉。家长的过高期望值给孩子带来的是压力,也只能是压力。这种压力并不能很好地转化为动力。

问题是当一种压力是有形而又能明辨来源的时候,也许危险不大。因为人心理上有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孩子们几乎天生地会运用这种机制来保护自我,那就是以各种方式来对抗压力。相反,当压力是无形的或说是不明来源的情况下,孩子只隐约间感受到压力,却无法运用心理自我保护机制,也就是无意对抗,无法对抗,不知道跟谁跟哪一股力量对抗。结果只能是越来越痛苦地试图承受,任凭压力来挤压自己的心灵,还在那里想着是自己对不起父母,对不起亲友,对不起所有的人。打个比方,这种无形的压力恰似一个温柔的陷阱,让人无法防卫。因此说,温柔的陷阱危害更大。由于家长的确并非有意制造压力,所以,最终也会跟孩子一样掉进温柔的陷阱。那是多么可怕。这个女孩的心灵就是掉进了这样温柔的陷阱,正在苦苦地挣扎。

我们沟通的结果是,女孩的心灵跳出了温柔的陷阱。

我跟女孩的父母讲了上面的意思和与女孩沟通的情况,并说明孩子已经同意继续在原校读书。女孩的母亲真是热泪盈眶了。

我想,那泪水中一定包含着对有意无意间营造了温柔的陷阱的追悔。

我企盼着为人父母的朋友们少些这样追悔的泪水。

为什么父母和儿女沟通这样难

电话铃响过,一位朋友约定要跟我谈谈他的孩子的问题。

他的孩子出了什么问题?

见面后刚刚坐定,顾不上老友相见的许多许多话题,朋友急切地直奔主题:"老马,你说,这孩子怎么这么难于沟通了?你看,这是她的作文。"

接过作文,但见字迹清秀,第一印象挺不错。再看内容,大意是说:我躺在自己的屋里,时时眼望与父母的屋子相隔的那扇小窗,似乎心与父母的心隔得很远。父母对自己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不理解,我多想打开那扇小窗。文中记下了父母对孩子不理解的几个故事。

"你看,明明是她不求上进,不知拼搏,还闹个大人不理解她。"朋友满腹的愁苦,跟我讲述着他和女儿之间的一个又一个故事。

听着朋友的诉苦,我笑了:"原以为什么特别的难题,听你说了那么多孩子的不是,原来就是一个教子观的问题。你说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教子观?"

朋友说"愿听教诲",我也就"好为人师",大发了一番议论。

一是我们必须时刻明确,孩子到底是孩子。不错,我们这一代人是艰苦奋斗过来的。以朋友你来说,恢复高考后下了狠劲咬紧牙关一路拼搏,走进了大学的校门。又不断拼搏有了现在的境遇。可这是成人之后的事。想想我们的童年,我们的少年,是远比今天的孩子多一份自由和幸福的,我们可以去摸鱼,我们可以去钓虾,我们可以去抓特务,我们可以去挖老鼠,我们可以有多彩的生活。可是,我们长大成人了,常常忘记了自己的童年,常常迷失了童心。我们过早过重地让孩子们背负着功利主义的重压,我们逼着他们读啊,写啊,我们简直是在剥夺孩子的应有的童年生活。孩子到底是孩子,我们应该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心感受世界。如此,我们会跟孩子的心多几分相通。

二是我们应该认清,大多数孩子都是平常的孩子。由于一言难尽的原因,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每位家长都盼孩子成龙成凤。可天下凡事"第一"只有一个,大多数人都是所谓芸芸众生。就拿我们来说,不错,我们都有自己奋斗的足迹,我们不还都是芸芸众生之一吗?你总看孩子成绩不理想,你这当父亲的奋斗大半生不也还是平常人一个吗?科学一再告诉人们,无论就影响人成才的智力因素来说,还是就影响人成才的非智力因素来说,其发展水平很高的人总是少数。现实的情形是,大多数孩子都是平常的孩子。对平常的孩子也该抱有期望,期望本无错。问题是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脱离孩子的实际,不仅父母因得不到满足可能有过激言行,而且由于不可能被孩子接受,反而成为孩子成长的消极因素,孩子可能表现出行为上的反抗乃至形成心理上的障碍。因此,我们需要以一颗平常心来设定对孩子的期望值,促使孩子循序渐近,逐步达到目的。这样,亲子也会多些相通,多些理解。

三是我们必须看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最近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天生其人必有其才,天生其才必有其用。这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过去拿一个分数作为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已经有了不少教训。我们应该从多元化的价值观来看待孩子的发展。这样,我们就会看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的一面。就拿你的女儿来说,她正直、诚实、善良,这已是为人之本,你不是也为此而欣慰吗?再说,她的写作水平较高,有明显的文学特长,这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对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视而不见,却非要以高期望值,以一个分数,来把孩子瞧贬了,挫伤孩子的积极性,造成亲子冲突,这是多么不合算的策略?我知道这么一件事:一个学生在报纸上发表了习作,这该是令人高兴的。可他的家长却骂他不务正业,这是多么偏颇的态度啊!我们需要的是发现并珍爱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抓住它,发展它,让它发扬光大。这样,一来可以使孩子形成某一特长,二来可以由此带动其它方面的发展。

"看来,孩子的问题,其实是我们大人的问题,是我们的教子观问题。君以为然否?"我见朋友轻松了许多,最后来了一点幽默。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朋友并非玩笑。

过后,又遇到了这位朋友:"怎么样?"

朋友告诉我:"好多了,可以沟通了,看来是得研究教子观。"

男孩的"病根"在哪里

电话约定之后,40多岁的父母陪着人高马大的儿子和我坐到了一起。

父母先介绍了孩子的一般情况:小学一直是尖子生,初中也一路领先,中考时靠自己的分数迈进重点中学。高一过后,名次开始下滑,高考时以10分之差落榜。后来在一所高中插班补习,很快跃居年级前10名,可到期末时名次又下滑100左右名,闹得现在又不想翻书了。他们问我,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心理出了什么毛病?该怎么办?

把孩子的父母安排到另一个房间后,我和孩子进行了单独会话:"高中毕业后,上大学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你不愿意再继续这种生活,完全有理由走向社会了。说说你的真实想法,我来做你父母的工作。"

"不是这样的。"他说,"插班复读是我同意的,我期望那种高考榜上有名的快乐。走上社会去做各种实际的工作,我都不愿意,都怕做不来,还是学校的生活好。可又很厌烦整天读书的这种枯燥的生活方式,觉得这样真没意思,所以又不愿意翻书……我特别没有自信,我怕干也是白干……"

"就是说你即不想刻苦拼读,又不想离开学校。"我接过话头说,"那么你做为一个已经成年的青年,本该自食其力的时候,就这样白白的消耗父母的心血和汗水?"

"我也知道这样不好。"他接下去说,"您说,我现在再干还行吗?"

"这个问题我们回头再看答案,现在先让马老师猜猜你这些年的学习历程。"我分析说,"在10多年的学校生活中,你虽然有过那么多的好成绩,却很少品尝过流血流汗之后的那种甜美。也许,你高考后插班复读的第一次考试排在年级前10名,是你很少有的一次拼搏之后的成功感。"

"你怎么猜得这样准?就是高考失败后,我才想到该拼一拼了。以前很少拼。"他承认说。

"你曾经有过的好成绩,更多的是靠了你的天赋,用心理学的话说是靠了智力因素。随着年龄的升高,需要掌握知识的增多,竞争对手的增强,到重点高中里,你光靠脑子聪明这点老本就不行了。事实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单靠聪明可以成功。成功的背后总离不开汗水和心血——也就是所谓的非智力因素:勤奋,顽强,刻苦,坚毅等等。"说到这儿我话锋一转,"不过这从另一面也就给你了刚才那个问题的答案:你很有潜力,你能行,只要你肯刻苦努力,就能把潜在的能力挖掘出来变成现实的能力,你就会成功。"

"我对学习的兴趣上不来怎么办?"

"做为一个青年,不能做事单凭兴趣,更应该凭责任感。强烈的责任感会迫使你去学习,随着学习的投入,逐渐会产生兴趣。还是那句话,要不你就选择退学,去做你感兴趣的事,要不就得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担起一份责任,完成好你的学业。"我直言相告。

"好,我来试试吧。"他的言谈中虽有一点自信,好像还不是劲头很足。

"刚才谈的可以归结为三点忠告。"我说,"一是自信,人常常会成为自己想的那样的人;二是拼搏,天上不会调馅饼;三是负责,这是一个人真正长大的标志。一个聪明善良的青年,再有这三条,必定成功。"

见这位年轻的朋友终于挺直了腰,我介绍给他一些书刊,请他读一读。

随后,我又跟他的父母做了恳谈:"您的孩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心理障碍,可以放心。"随后我直言相告,"可是,您的孩子好像没有真正长大,心理很幼稚,心理年龄没有赶上实际年龄,性格很软弱,这是问题的关键。"

家长认为分析得不错,让他们困惑的是:"这是为什么呢?"

孩子的父母陷入沉思的时候,我插说了一个小故事:一位朋友找到我,诉说他的孩子如何大把大把地花钱,别的孩子在学校里一个月二三百,他的孩子却要花千八百,穿的是名牌,用的是名牌,电脑、BP机、摩托、都买高级得,可孩子还是不满足……

"这病根在大人身上。"听到这里,两位家长朋友异口同声。

"对,问题出在孩子身上,根源在大人身上。这是家教研究家教实践得出的共同的结论。"我肯定说,"您的家教存在什么问题呢?是不是对孩子过分保护,过分关心,过分溺爱?——恕我直言了。"

"您说的没错,孩子到多大的时候还跟我睡一起呢。就是现在,有时侯还想让大人抱抱呢。"母亲抢着说。随后,父母一起回顾了孩子的养育:孩子从小我们就怕他这样怕他那样,很少让他出去玩,整天跟个女孩子一样待他。什么活也不让他做,到现在也不会洗衣服,更没吃过别的苦,当妈妈的更是疼爱有加,什么都替孩子做,这么大都很少自己买东西,遇到事很少自己拿主意,更不敢让他自己去闯。到头来,孩子老实是老实了,现在想想,是我们误了孩子……

"你们能想到这一点很好"我由衷地说,"时常有些家长朋友等到孩子这样那样的毛病形成了,找到我想讨一服灵丹妙药,立刻治好孩子的病。却常常不去想孩子的病根在哪里。有位儿童心理专家说得好,'正是在家庭里,往往可以找出儿童行为、性格特征和道德面貌的根源'。正因此,我总是不得不提醒家长朋友们对自己的家教进行反思。孩子已经长大,您把他当个男子汉,他才能成为男子汉。这样,且不说他学习如何,肯定可以顶门立户,可以自己开创自己的生活,这才是孩子和您家庭的一大幸事啊!"

看着一家三口告别时的笑容,我默默地为他们祝福。

孩子乱花钱,让母亲陷入困境

家庭教育中的心理问题真是说也说不尽,这不,一个男孩的妈妈又来信提出了一个不少家长都关心的问题——

马老师:

您好!您的心理咨询文章,我每期必读,受益很大。现在有个问题求教。我有一个男孩,今年11岁。为孩子的花钱问题我感到陷入困境。孩子上三年级以来,要钱的次数越来越多,因为学校经常收钱,我也就习惯了,孩子要钱我就给他。后来不知不觉发现我钱包里的钱少得快了,有几次感觉钱少了许多。问孩子孩子不承认,直到有一次有确凿证据,他才承认。批评之后他表示要改,可不出几天老毛病又犯了。到后来孩子想方设法骗钱,学校要书费30元,他和爸爸要80元,军训费3元,他和姥姥要50元。孩子还和同学随便借钱。前几天他爸爸又发现钱包里少了200元,孩子最近带回家一辆120多元的一辆遥控赛车。由于一时还不能证实就是他拿了家里的钱买的,我们正在发愁,不知如何是好。万般无奈给您写信,请帮我们想想办法,我真诚地谢谢了!

一位学生家长 张素华

钱,的确关系着孩子的心灵的成长,它既可能给孩子的心中增加一份营养,也可能是侵蚀孩子心灵的一种毒素。该给这位朋友怎样的帮助呢?我尝试回信如下——

张素华朋友:

您好!您来信谈到的问题首先是一个"钱的启蒙教育"的问题。

家长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钱的启蒙教育呢?

一是正确地让"钱"走进孩子的心中。

孩子在花钱的事上出了问题,大多与家长的教育有关。有的家长在孩子面前过分渲染钱的作用,有意无意地灌输了"金钱至上"的观念;相反,有的家长则在孩子面前对钱讳莫如深,给钱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这都不可取。应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以适当方式让他们懂得:一方面钱是有用的东西,生活少不了它;一方面钱是劳动所得,是父母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比如,对六七岁的孩子可以给他看看您每次领回的工资,再给他讲一讲有关的道理,就可以使孩子对钱由感性认识而逐渐有点理性认识。记得早些年上映的《牧马人》这部电影中,女主角许灵芝对孩子进行这样的钱的启蒙:钱是妈妈干活换来的;别人的钱再多也不要。让"钱"正确地走进孩子心中,是为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奠基。

二是适当地把钱放到孩子手上。

从来不让孩子的手沾钱,或乱往孩子手上扔钱,孩子往往不是独立生活能力缺乏,就是心灵受到腐蚀。所以,给孩子手上的钱要讲个适当。一是适时。从孩子多大给零花钱?针对孩子心理发展情况,一般到中年级时可以开始给零花钱了。因为从这时起,孩子多少能为今后的打算而暂时克制自己,就是说钱到了他手可以"计划"使用了。而在此之前,最好是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给,不要让孩子手上有零花钱。在什么时间把钱递到孩子手上?一般可逢年过节给,也可以在父母发薪时给,应避免随有随给或随要随给。二是适量。给孩子多少零花钱才合适?总的原则是在考虑孩子实际需要和家庭"财政状况"两个方面的前提下就低不就高。在这点上,美国的首富洛克菲勒的做法也许对我们有可借鉴之处。洛克菲勒作为世界上头一个拥有十亿美元财富的富翁,给孩子零花钱似乎不成问题。然而,他却认真地当成个问题明确规定:给零花钱每周7~8岁三角,9~10岁五角,11~12岁一元,12岁以上才二元。他还发给小册子让孩子记支出账,以备审查。凡钱账两清、用途正当的下周奖五分,否则减五分。他的子孙中没出过"败家子",他们家族在资本主义剧烈竞争中能站稳脚跟,不能不说与怎样给孩子零花钱有很大关系。

三是合理地教孩子花钱。

怎样教孩子花钱才算合理?一是引导。对孩子花钱,您可以当当"参谋",指导他养成良好的花钱习惯。二是自主。引导不等于命令。给孩子的零钱还是应由孩子自己做主来买什么。这样可以培养孩子逐渐养成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如果孩子只是一味地接受大人的价值观,只敢买家长认可的东西,长大后很容易形成依赖性人格,缺乏主体性和独立性。三是检查。让孩子自主不等于放手不管。不论家长多忙,也要抽空来了解一下孩子零花钱的去向。前面谈到的洛克菲勒让孩子记支出账的方法虽然不一定要照搬,但那种关注孩子钱的去向的态度是极可取的。因为钱可以造福,也可以致祸。时常检查一下,可以保证钱的正面的教育功能,促使孩子幸福成长。

现在再看您孩子的情况。

大凡孩子在花钱上出了问题,都与家庭钱的启蒙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对照前面三点您也许已经有了领悟,孩子问题的根源在于您对孩子的钱的启蒙教育的失误。一是孩子小时候该给他怎样的关于钱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做得不够,二是该怎样为孩子零花钱把关,孩子要钱就给在钱的启蒙上是一个大忌,三是当第一次发现孩子的小手伸进父母的钱包时,没有把工作做到位,凡事的第一次都是十分要紧的,又何况发现的时候就孩子方面说已经不一定是第一次了,四是没有一个专人来负责给孩子钱,这是造成孩子乱花钱的重要原因,五是没有管好家里的钱,在钱的启蒙做得不够的前提下,再不管好家里的钱,这应该说更是父母的一种失职了。对孩子钱的启蒙重要的不是讲道理,而是要行动,是培养习惯。因为从心理学上说,孩子的童年教育就是养成性教育,就是良好习惯的培养。而习惯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上面几点归结起来失误就在于没有给孩子提供"做"出良好习惯的条件和机会。相信您能冷静地听完我上面的分析,而不至于恼火:看,问他怎么教育孩子,反倒批评起家长来了!在我的心理咨询实践中一再证实,毛病在孩子身上,病根常常在大人身上。这是一条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事情常常就是这样地让人如此地尴尬。

您关心的一定是该怎么办。

如果您能有了冷静地思考,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大半。因为您势必会选择必要的对策。这里想对您说的是,现在扭转虽然要麻烦地多了,但还来得及。上面的几点失误大部分是可以重新补课的,特别是后两点:一是一定坚持由一个人负责给孩子钱。这一点非常重要却又不是那么好做到的。因为孩子的祖辈及各方亲友由于角色不同常常是不容易完全和父母行动保持一致,而每一次的不一致都把孩子往邪路上推一把。二是一定管紧家里的钱。您信中说的"把家里的钱管紧也不是良策",是一个明显的认知误区。许多孩子成了"三只手"就是从偷家里开始偷到外面的。您的孩子虽然还没有这种情况,但您没预感到这样的危险吗?至少,孩子乱花钱的毛病就是您家里的钱管得不紧,给孩子提供了养成坏毛病的土壤啊!所以我建议您在采取其它措施的同时千万要把家里的钱管紧,千万要管紧!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在花钱上除了毛病的孩子,"培养"了他这毛病的那些钱最初都是来自家里,不论是要的,骗的,还是偷的,总而言之是来自家里的。既然是来自家里的,父母又怎能推托得掉那份重大的责任呢?

好了,相信经过您的努力,您的家庭会走过"钱"的困扰。

您的朋友 马志国

以钱代教:一个家教的误区

有些事似乎是那样让人困惑不解。

某地发生一起特殊绑架案。一女孩被人绑架,罪犯写给女孩母亲恐吓信,说要用10万来换人。这位母亲后来才发现,罪犯竟是女孩的亲哥哥,自己的亲生儿子!母亲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还是个孩子啊!平时家里给他的钱够多的了,他山珍海味吃个够,酒吧舞厅玩个够,一万多元的高级玩具眼都不眨说买就买下了,他怎么还要用绑架妹妹的手段要钱呢?

这位母亲困惑不解。

一位"款爷"决定要为孩子成才投资,将50000元人民币一下子划入还在念初中一年级孩子的账上。这下孩子可真是"抖"起来:起居饮食,全由保姆侍奉;提书包,做值日,写作业,一律花钱雇同学效劳;同学谁惹他不高兴,票子一扬就有人来给他当打手……结果这孩子品学兼劣,差点混到法院里。他父亲大出意外:你怎么这么没出息?在你身上花的钱还不够多吗?

这位父亲也困惑不解。

这位母亲和这位父亲的困惑不解算是极端的例子。但是,心理咨询中我们发现,让不少家长困惑不解的钱越多孩子越不成器的现象却是较普通的现象。

据某地住宿制学校对学生的调查发现,总体上看学生的品学发展状况与学生的家庭富有状况正反比。就是说,除个别情况外,一般说家里给钱少的学生往往品学好,家里给钱多的学生往往反而品学差。该校有两个品学存在问题十分严重的学生,经调查一个学生的月生活费为六七百,另一个超千元。而该校学生的平均生活费为200多元。

于是,心理咨询中不少的家长们困惑不解:钱没少花,孩子怎么反倒没出息?

其实,这无需困惑不解,这是势所必然,这是我们的家庭教育陷入误区的必然走向。

钱,可以造福,也可以致祸。

单说孩子的发展,钱也有两重性。把孩子养大成人,不能靠喝西北风。吃饭穿衣上学读书,哪一样都要用钱。钱可以为孩子的成长带来较便利的条件。可是,走向极端,指望以钱代教,以为只要肯花钱孩子就会发展得好,就陷入了严重的误区。在我国家庭教育中,这个误区是那样危害着孩子,父母们有的用钱当成打开孩子心灵的万能钥匙,有的用钱来补偿因繁忙而对孩子未尽的养育之责,有的用钱让不大听话的孩子乖巧些,有的用钱来鼓励孩子考出好成绩……到头来让孩子跟父母一起品尝了苦果。

责任在谁?不在孩子而在父母。下面是几个真实的镜头:

——开学报到的日子,一位母亲塞给儿子一大把票子,恐怕孩子不会花钱似地说:"花,别怕,千万别屈着,想买啥就买啥,听见没有,花没了打电话,妈给你送来。"

——两位家长凑到一起,找到了知音。甲说;如今就这一个,不能委屈孩子,挣钱干什么使,还不全是他的。乙说:是啊,我们小时候没这条件,现在咱有了,该让孩子享受。

——有位家长给孩子来送钱,请老师转交,一掏就是几张百元大票。老师表示这样不妥,家长很有大家气度:这点钱,没事,哪次回家比这都给得多!

不少为人父母者就是这样,一面亲手用钱来戕害着孩子的心灵,一面还在那里困惑不解。

可以说,孩子手上钱太多只能致祸。

因为成人不仅要花钱,而且要挣钱,对钱能有效全面的认识。可孩子还只是消费者,他们只懂得花钱,不懂得挣钱。所以中外有远见的家长都在给孩子钱的问题上认真把关。而我们陷入误区的家长们表达父爱母爱的唯一选择,就是金钱上的给予,慷慨地不失时机地给予,甚至是不加思索地狂热地比学赶超地给予!父母片面地以钱代教,必然使孩子由被动消费很快地变成主动消费,必然养成孩子消费无度,贪得无厌的心理,养成只会消费不会创造的人格,必然导致品德学业的全面滑坡,导致心灵的畸型,到了极点,就不仅仅是没出息,还会酿成一幕幕令人痛心的悲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过去如此,现在如此。

"成由勤俭败由奢。"治国如此,育人如此。

用金钱编织的奢侈的安乐窝中养育不出大写的人。困惑不解的家长朋友,让我们走出家教的误区吧!

小小学童何以成"杀手"

14岁的小路是个初中生。父亲为了让他有更好的学习环境,花高价把他从城郊中学转到市重点中学。在这高手如云的重点中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他一下子退到了四十几名。他感到苦恼和不安,觉得对不起为了他上学而终日劳累并背上沉重债务的父母。他本想努力把成绩提上去,但就是注意力不能集中,上课总想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他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老师和同学对他歧视,由不满发展到怨恨,甚至冒出了想要"杀他几个"的念头。理智又告诉他"杀人犯法",是害人害己的行为,便努力控制自己。谁知大脑好像故意与他作对一样,他越是理智地控制自己,想杀人的念头反而越来越严重,他更加焦躁不安,认为自己是家庭与社会的一个危险品,担心自己万一哪一天不能自控,将会在人世间留下一场令人震惊的悲剧。苦恼中他很想得到解脱,但又不知道谁能够帮助他,直至从报上看到心理咨询师写给学生的通信咨询文章,才写信请求"救救这个'社会危险品'"……

还有更残酷的事实:有的学童成了杀害同学的凶手,走进了他们原本不该去的地方。

小小学童为何心中怀杀机?

一是暴力影视的影响。如今的影视录像,暴力打斗与血腥杀戮,几乎已至见惯不惊的地步。由于儿童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是模仿,而且还不能正确判断是非善恶,只能以成人对待事物的行为态度以及后果,作为衡量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标准。影视中的暴力镜头容易使儿童形成这样一种观念: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为了生存,就要学会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由于儿童从暴力影视录像中接受了"暴力英雄",形成了"暴力至上"的潜意识,在以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会采取暴力方式。

一是不良家教的作用。不少年轻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也热衷于向孩子灌输"暴力意识"。孩子们从父母那里不断地接受一种"复仇式"家庭教育: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如果与同伴发生争执后大哭大闹,成人会赶紧跑过去在孩子同伴身上做几个虚假的"打击"动作。一边做动作一边说:"你看,你看,我打他了,别再哭了。"我们常常还可以见到蹒跚学步的孩子跌倒后,年轻的父母会又急又惊地跑过去将孩子抱起来,并以"这路不好,我把它砸了"等言语哄孩子不哭。这种哄骗似乎真的有效,它的确能使获得暂时的心理平衡。但这却是一种危险的教育。有些父母惟恐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人欺负,甚至直接地告诉孩子"别人打你,你也给我打"。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实际上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发展。在这种教育气氛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将挫折的责任推向别人并设法报复,反复强化,就容易使孩子遇事不考虑别人,爱推卸责任,报复性强,崇尚武力,形成"攻击性人格"。更有些孩子的攻击性人格就是直接受家长的人格特征的影响。经对最近几年发生的学生残害同学的案件的分析,发现大多有明显的家长人格方面的诱因。

可见,面对屡见不鲜的学重杀手,应该好好地反省一下我们的影视文化和家庭教育。关于暴力影视,在某些成人和影视商家看来也许具有一定的消费价值,完全取消暴力影视制作和播放也不可能。但是我们应尽量减少暴力影视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改进我们的家庭教育。我们应当看到,随着社会的现代化,片面的"暴力至上"式的匹夫之勇,无论就社会而言还是就个人而言,都不再是强者的形象了。家长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用"正当防卫"来抵御他人的攻击或暗算时,还应引导孩子学会以"非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避免诸如前述的种种不妥当的家教方式,以防止孩子形成攻击性人格或反社会人格。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家长以自身的行动作出表率。因为永恒的规律是,人格最好塑造人格。

两代人的心理误区酿成家庭悲剧

5年前,小A读高三的时候,结识了比他小几岁的初中女孩小B。说不清到底先发端于谁,反正两个人开始了交往。

很快,小B的妈妈知道了他们俩人的事。这天,妈妈满脸阴云地对小B说:"刚刚念初中,十四五的孩子,就开始搞对象,像什么样子?"尽管小B再三的解释说他们没有搞对象,可是妈妈哪里肯信。"必须断绝来往!"妈妈下了最后通牒。

家里的简单禁止令好象起了作用,妈妈看不到他们交往了。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小B的妈妈上了孩子们的当。

也许,小B妈妈说对了一半:十四五的孩子还没到谈恋爱的年龄。可另外的一半也是真实的:十四五的少年正是要和成人唱"对台戏"的时候。少年正是由童年走向成年的过渡阶段,他们要试图由依赖走向独立,但是,他们还把握不好什么是真正的独立。于是,他们就表现为"闹独立",凡事都喜欢跟成人唱"对台戏",这便是所谓"逆反心理"。逆反心理与独立性的不同在于:后者的行为决策基于自我认知,是自己作出的决定;前者的行为决策则以对方的态度为转移,是从对方态度相反的方向来作出决定的。"逆反心理"再加上"禁果分外甜"的心理作用,小B与A的交往开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是,他们又不敢公开的跟父母对着干。然而,这种秘密的交往却把他们引入一种更神秘更具诱惑力的境地。他们就这样悄悄地开始了名符其实的恋爱。

转眼,小A高中毕业后当了兵。小B初中毕业上了高中。

两个人不在一起了,小B的妈妈也就更放了心。

可小B的妈妈哪里知道他们俩人一直藕断丝连,长期的地下"活动"已经培养了他们的"深情厚意",简单的禁止反而成了它他们感情深入发展的"加速剂"。

小A到了部队不久就给小B写来一封长信。

鸿雁传情,两个人的心越来越近了,越来越紧了。

小B读高三的时候,已经是19岁的大姑娘了。潜意识里妈妈几年前的话现在复活了,并且有了顺理成章的理解:几年前我是个孩子,还不能谈恋爱;现在我已经成人,我有资格恋爱了。于是,她有意识地向妈妈公开了与小A的关系。这当然也有小A的意思。

与其说是妈妈偶然发现,不如说是小B有意安排。这一天,妈妈看到了小A给小B的信和小B给小A的将要写完的回信。这下,妈妈如临大敌,又气又急又恼,叫来女儿,摆开了要长谈深谈要谈清楚要谈到定与小A断绝交往的架式。她哪里想到女儿这回是有备而来。一个是想断绝男女交往,一个是想明确恋爱关系。由此已经可以想见,这番母女对话该有多么不融洽,多么不顺利。又何况母女双方恰巧都处在各自特定的年龄段。小B正值青春期,躁动不安,容易冲动,是这个年龄孩子的最大特点;小B的妈妈50左右岁,正在更年期,情感波动大,难于自控,是这个年龄女性的明显特点。女儿的青春期遭遇母亲的更年期,稍有冲突就容易引发"母女战火"。今天,小B与妈妈的观点又是那么的对立。一番母女对话很快演变成一场"母女战争",而且,"战火"迅速升级。

母亲把两封信撕得粉碎:"如果你不和他断绝关系,就和我断绝母女关系。"

女儿毫不示弱:"我已经不再是孩子了,与我喜欢的男友建立正式的恋爱关系,是我的权利,谁也不能干涉。"

母女对话在母女战火中中断。

正好在外工作的父亲休假在家,分别做了很多工作才算平息了这场家庭战火。小B想,爸爸和妈妈的说法也有道理,自己正读高三,的确很关键;再说,真的跟家庭断绝关系,自己怎么生活?还是先退一步吧。妈妈也缓和了态度,表示只要暂时放下来,等高中毕业就不再干涉。

又一次风波总算暂时平息下来。

可是,似乎平静的水面下却潜伏着更危险的旋流。

小A的信一封接一封,更多更急。因为他感觉到小B的态度有了变化,有点由热变凉了。他知道自己即将退伍,小B也将高中毕业。如果小B考进大学,怕是到那时更是好梦难圆。于是,小A请假离队,在一个双休日的下午,悄然找到小B。小B态度的改变原本就是迫于家庭的压力,很少自觉地成分,在内心深处对小A一直怀着深深地恋情。意外的相见,使小B心中本来就很薄很脆的没有多少抵御能力的那道防线一触即溃。而且,小A爱情的冲击波又比过去强大了不知多少倍;小B春情躁动的力量也使她比过去有了更多的渴望。于是,那天晚上,在一个静静的去处,两个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有了从未有过的让人刻骨铭心的肌肤之亲的体验。小A向小B提出,让家里同意确定他们的正式恋爱关系。小B表示赞同。

刚刚走进春天的两个年轻人,性子太急了。人生需要办许多事,这许多事都不一定错。但是,办每件事都需要把握好时机。人生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各自不同的发展任务,超前或错后都会导致人生发展的畸变,遗恨终生。两个年轻人的爱情之花不合时宜的超前开放了,这预示着人生悲剧的必然性。

小A归队后,不久,就提前退伍到一家工厂当上了一名工人。小B陷入了更深的矛盾之中。小A的来信让她难以割舍那分情。可是,她的成绩一滑再滑。她还不肯彻底放弃学业。她也非常清楚,妈妈如果知道了他们的关系,会跟她闹得死去活来。她也试探过妈妈的态度,想在毕业前确定恋爱关系根本不可能。而且,妈妈也不会同意女儿嫁给一个工人。怎么办?

这时候,如果小B能得到合适的人(比如老师或心理咨询人员)的有效的帮助,也许会有更好的办法。遗憾的是他们一直没有寻求他人的帮助,只在一个封闭的圈子里转。

在万般无奈之下,小B选择了暂时断交,于是,给小A写了下面的信:

亲爱的小A哥:自那天分手后,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你,恨不得随你而去。可是,妈妈和爸爸就我一个女儿,他们毕竟是疼我的亲人。如果我真的随你而去,真不知道他们会怎样。现在根本不能和他们谈确定恋爱关系的事。我矛盾极了,我该怎么办?要不,我们先断绝来往。如果我们有缘,以后我们再相聚;如果我们无缘,就把爱留在心中,你就是我今生今世最爱的好哥哥……

永远爱你的小妹

小A的回信很快就到了:

我最最亲爱的小B:这些天来你知道我是怎样的想念你啊!我们怎能断绝关系?这世间我不会再爱别的人……

我真希望你能从家里逃出来,永远地离开那个家,只有我才能给你愉快和幸福……

没有你,我没法安心工作,我没法生活……我知道你是爱我的,你心里只有我。是你的妈妈在破坏我们的爱情,我恨你的妈妈,她是我们爱情的拌脚石,让我们一起来搬开她,真的,我恨她。如果你顺从了你的妈妈,我也……不,你不能那样……

我等你的消息。

最爱你的小A

面对小A的来信,小B矛盾极了。她鼓起勇气跟妈妈谈了他们的意思。妈妈一看,原来到现在俩人不仅没断,反而得寸进尺,还要来确定什么恋爱关系,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

小A知道了等来的是这样的消息,如坐针毡,冲动之下给小B的妈妈写了一封信。虽然他努力用理智来控制自己,但是,不难想象在这种情况下,以这样的年龄面对这样的事情,他信中的话是不免温情不足,火药味倒是很足的。他的信触怒了小B的妈妈,不但没有起积极作用,反而势态弄得更糟糕。小B的妈妈在回信中把小A痛责一顿,把几年来对女儿的不满一股脑发泄在小A身上。

很明显,小B妈妈的做法表现出来的是严重缺乏理智的不健康的心理。假如她这时候向合适的另外的人,如小B的爸爸或心理咨询人员求助,假如她能对自己的心态和年轻人的心态有一定的了解,也许会有别的选择。然而,小B的妈妈却以自己的畸变的独断和偏激继续诱发着一场惨痛的悲剧。

小B妈妈畸变的心态诱发了小A心态的更剧烈畸变。

这一天,有人发现小A身带凶器潜入小B的家中。家里只有小B和妈妈,思想和行动上都毫无防范。小A的出现虽然让母女俩有些意外,但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小B的妈妈只是被对立的情绪所左右,没有唤起应有的警觉和机智。小A是有备而来:要么定下婚事,要么鱼死网破。因此,不过三句话,小A与小B妈妈便势如仇敌般唇抢舌箭。小B不知怎样是好左右为难。小B妈妈一把拽过女儿揽进怀中:"她永远是我的,你想得到她是痴心妄想。赶紧死了这条心!"小A闻听此言,眼中露出凶光,拔出凶器扑向小B的妈妈。一刀刺去,正好刺中慌乱中扑过来想阻止他的小B腹部。小B惨叫一声扑倒在地。小B妈妈惊恐中找东西准备反击的一瞬间,小A猛扑过来,朝小B妈妈脸上身上连刺数刀。小B看到妈妈躺倒在血泊中,猛然起来要和小A搏斗。小A这时候已经昏了头,红了眼,穷凶极恶地向小B刺来……正在这时候,邻居报警之后警察已经赶到。小A连刺小B四刀后疯狂地扑向警察,刺伤一名警察夺路而逃,没跑几步被当场抓获。

小B母女俩深受重伤,经全力抢救总算保住了性命,却也留下累累伤痕终生残疾。

小A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幕悲剧留给我们太沉重的思索。小A的结局固然是咎由自取,但是,他不过是悲剧中一个可怜的角色。是谁导演了这场悲剧?如果小B的妈妈不陷入心理误区,能以健康的心理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不是站在对立面简单的禁止,而是与少年一路同行,年轻人是不是会接受成人的指导而不是一意孤行?如果两个年轻人不陷入心理误区,能受到应有的青春期教育,形成健康的心理,学会以性道德来把握性生理性心理的走向,是不是会选择一条健康的青春之路?如果我们的社会给人类的性文化以更科学的更健康的心理氛围,是不是会避免这样的悲剧的发生?

愿小A小B一样的年轻的朋友会由这悲剧有所警醒。

愿小B妈妈一样的家长朋友更会由这悲剧有所警醒。

愿全社会的人们都会由这悲剧有所警醒。

角色扮演,好端端女孩成"病人"

电话预约之后,母女两人来到了心理咨询室。由于心理咨询工作的特点,我只能分别会话。于是,很有点女强人气质的女士首先讲述了前来求询的由来:

我的女儿今年已经21岁,中专毕业两年了。小时候,让人很省心的孩子。还有点胆小内向。读中专的时候,她开始头疼,脑子有点乱,我就让她回家休学了。休学期间,正好她爸爸急症去世了。她爸爸犯病的时候就她一个人在家。后来孩子的病好像又重了。这些年我外面开一个公司,家里还要照顾孩子,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咳!(果然是位女强人,可女强人也有软弱的心。随着一声长叹,女士的泪水不能自已地滚落下来。)现在,孩子就整天的呆在家里,我看越来脑子越钝,手脚越笨,寡言少语,晚上睡不好,什么事也做不了,连自行车也不能骑了。我不敢让她一个人出去,到哪里都是坐我的摩托。休学的几个月后复学,总算毕业了。这几年我带她跑了几个城市的不少医院,吃了不少药,可怎么越吃药病越重了?

现在,需要和女孩直接交流了。女孩高高大大,白白胖胖,虽有些懦弱和退缩的神情,也透着青春的光彩。不用过多的题外话,女孩就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

我早就想找个说话的人,总是想说点什么,可是一直没有一个人能真正理解我。在我的记忆中,父母经常吵架,我是在他们的吵闹声中长大的。妈妈是个能干的人,总是对爸爸不满意。后来,我读了中专。在学校里,老师挺喜欢我,让我帮助管理图书。这样我中午就很紧张了,帮助借阅图书。就在这时候,我感觉有些头疼。老师请来家长,妈妈就让我休学了。此后就是治病吃药。现在,我还是脑子很沉,心情不好,有时候干脆没有心情,没有反应。我的胃口也不好,晚上不吃药就睡不好觉。我感到自己越来越不行了,什么也做不了。妈妈说我的病好像越来越重了,不敢让我一个人出门,什么也不敢让我做。

我请她谈谈现在每天的生活状况。

女孩说:我每天就呆在家里,不出门,除了吃饭就是睡觉。我的病好像真的很重,连起床都很费力,特别不爱起床,很难很难的,总要到八九点钟才起来。吃过早饭就9点10点的了,看看电视就是午饭。午饭过后就睡午觉,一般睡到下午3点多,或者更晚一些。每天我只是饭后帮妈妈收拾收拾饭桌,别的什么妈妈也不让做,说我不行。我特别没有主见,也感觉自己什么也做不了,什么都不行了。没有妈妈照顾,我真不知道自己怎样生活?

从会话看,女孩绝没有什么严重的躯体疾病,为了证实我的判断,我问道:"你毕业以后从来没有想过去工作吗?"

"我做不了工作,真的,我什么也做不了。"女孩好像已经习惯这样的说法了,她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怎么工作不了?"

"我手脚不灵活,动作慢,脑子反应慢,骑不了车……"女孩列举了诸多困难。

"那么,你不可以在家里帮妈妈做些事吗?比如做饭。"

"我能做饭吗?我从小没做过饭,有病后就更不用我做饭了,我怕做不了,我怕会忘记了每一步都应该做什么,妈妈说要是忘了关煤气,会很危险的……"

"你可以从简单的饭菜做起,把几道工序写在一张卡片上,'照章办事',逐步练习,就可以避免忘记了。"我强调说,"就是说,你只要打算做事就可以慢慢做起来的。说到睡眠,你午休就睡到了下午三四点钟,晚上还怎么能好好入睡?至于早上不爱起床,可不是你一个人这样,谁都常常犯懒,特别是现在这样的冬天。只是别人不是病人,不爱起也得起,你却可以拿有病而赖着不起了。再说,所谓'动手用脑,心灵手巧',一个人长期什么也不干,手脚和头脑就会真的什么也干不了了。就是这样长期的'病人'生活让你成为'病人'的。你说是吗?"

"您说我的病是装出来的?您是说我本来没病?"女孩没有不满,而是疑惑中有一点欣喜,开始了似乎从来没有过的反思。

我为女孩的领悟而欣慰。

固然不能说女孩的病是装出来的,但女孩的确是没有什么大病。女孩最初的头疼可能是因为休息不好出现的紧张性头痛,女孩目睹爸爸的突然发病去世确实是一个精神刺激,而这些原本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都不至于到了现在这种状态。关键的是女孩的休学,以及休学后漫长的求医问药、吃药养病、无所事事的"病人"的生活氛围。她现在这副几乎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模样,用心理学的话说是长期角色扮演的结果。

角色扮演是指人们在各个不同社会角色的生活氛围中都扮演着各自相应的社会角色,从而逐渐地形成与该角色相吻合的外部行为以及内在心理的过程。角色扮演的结果是让一个人越来越具有相应的角色特征。其心理机制有二。一是内射作用。内射作用就是把外界的各种因素吸收到个人的内心,成为自己心灵的内在因素。人的角色特征都是这样逐渐从外部内化的结果,即学习的结果。长期的病人生活氛围和环境,太多太多的因素被内化到女孩的心灵深处,使她"学"到了越来越多病人的角色特征。一是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影响的方式,它是在无对抗的条件下,以无抵制的接受为基础,通过语言、行动、表情等,含蓄而间接地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我是病人,我什么事也做不了",这样来自他人和自我的消极心理暗示不断地长期地作用的结果,让女孩越来越像一个病人。再加上女孩机体的几近停滞的状态,按照用进废退的法则,各系统器官的确会有或多或少的停滞或退化。这又进一步强化了心理暗示效应,也就越发要扮演病人的角色。于是,女孩真的更像一个病人了。一句话,女孩的"病"是长期扮演病人角色的结果。扮演病人角色不同于装病。后者是有意的,是在意识层的心理活动,前者是无意的,是在潜意识层的心理活动。或者说,扮演病人角色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学会"了当病人。

我们常说长大成人,什么叫长大成人?一个人来到世上,最初只是一个自然人,主要的是生物属性。是人类社会的现实生活使人成为一个社会人,具有了社会属性,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就叫长大成人。谁想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废人,办法很简单,只要彻底剥夺孩子的现实的社会生活就足够了。这个女孩正值青春季节,正是生命旺盛的生长期,却长期地扮演了病人,停止了青春的生命不能或缺的一系列社会生活以及生命活动。于是,孩子的生命停止了生长,甚至要萎缩了。这才是女孩真正令人担忧的"病"!

当我分析至此的时候,母女俩都深受触动,深感警醒。

我继续分析道:那么,一个好端端的女孩为什么扮演成了一个病人?就是说为什么在你们的家庭中出现了这样的故事?具体说来,一是当年父母的冲突给孩子童年的心灵留下了一些阴影,使孩子形成胆小、无主见等退缩的人格;二是母亲的女强人形象常常有意无意地压抑或剥夺了女儿的心理发展,也促成了孩子懦弱、退缩、依赖等性格特征;三是孩子父亲的去世,使母亲的感情过分地附着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施爱太多,这过分的爱往往成为缠绕孩子心灵的绳索,严重束缚了孩子心灵的成长。正是这诸多的原因,母亲过重过多的爱就把孩子压倒在了"病床"上,让孩子失去了年轻的生命应该享有的社会生活和生命活动,长期地扮演了一个"病人",险些让孩子青春的生命萎缩下去。这是何等的可悲而可怕!

女孩深有领悟:"我不能再呆下去了,我要活动,要做点事情,是吗?!"当我看到无言地泪水从女孩母亲的脸上再一次静静地滚落下来的时候,也从女孩眼里第一次看到了闪烁的光。

"对,就是要活动起来,生命在于运动,心灵更需要活生生的社会生活注入鲜活的营养。"我接过女孩的话说。我很理解他们母女特别是母亲此时此刻的心情,人最终需要自救,但是也常常需要别人的扶助。即便女强人,也有需要扶助的时候。于是,我转而面对女士:"女孩过去的经历的确很不幸,但是你们已经开始了自救,这又是很幸运的。只要积极自救,孩子的未来有的是希望。"随后我提出建议:尽快让女孩活动起来,投入生活,这是生命的源泉。具体说来不妨分两步。第一步是由承担起一定的家务开始,第二步是找一个地方去上班,不为挣钱,是为治"病"。转而我对女孩说:"不要再当病人,不要再当小孩,自己要看得起自己,自己要给自己当家做主。只有积极地自救,你才能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健康可爱的姑娘,你才有自己真正的人生。一切就看你自己了。"

母女俩脸上挂满了笑容,因为她们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当我们握别的时候,看到了母女俩真的一辆摩托,我说:"母亲不要再把女儿带在自己的身后了,让女孩自己骑车,自己赶路吧。这也许才是真正的爱。"

大约过了半年的时光,我知道那个女孩不再扮演病人,已经找到了一份工作。又一个家庭驱散了阴云迎来了阳光!

每当这样的反馈信息传来,我总是感到对我是莫大的奖掖。

美好的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赶紧开创自己的新生活吧,一切还来得及!!我为他们母女祝福,也为天下的为人父母和为人儿女的人们祝福!

同类推荐
  • 12岁前,妈妈决定孩子的一生

    12岁前,妈妈决定孩子的一生

    《12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体例清晰,十一章相互呼应又彼此各自独立。从了解孩子的性格到掌握和孩子沟通的技巧:从挖掘孩子的潜能到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让众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妈妈们不用再为怎样教育孩子而犯难。身为妈妈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要帮助孩子从我们身边分离出去,帮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而有朝一日,他们完全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傲立于世。
  • 为什么你的儿子不告诉你?

    为什么你的儿子不告诉你?

    你的儿子十几岁了,即将成人,你还没来得及高兴,却发现儿子变得陌生:和同学、朋友甚至网友侃侃而谈,唯独对父母惜字如金,你问多了,他可能一句话把你顶得哑口无言。你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也无法知道。明明近在眼前的儿子,却仿佛远在天边。你会怎么做?软硬兼施,还是悲观失望,索性不闻不问?此刻,你又多了一个选择:读读赵子墨所著的这本《为什么你的儿子不告诉你?》。你会发现,儿子不说,恰恰是因为你没有正确地听。让儿子主动告诉你他的心里话,秘诀就在《为什么你的儿子不告诉你?》一书中。
  • 接纳孩子:犹太人的家教制胜之道

    接纳孩子:犹太人的家教制胜之道

    本书将犹太人的教子智慧与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相结合,告诉你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家庭教育法,让你的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快乐、聪明、健康地成长。
  • 父母一定要告诉女孩的80个性常识

    父母一定要告诉女孩的80个性常识

    父母眼里的小妞妞长大了,经常提出一些让人面红耳赤的问题,这些和“性”有关的问题到底该如何解答,在本书中你可以得到最科学、最生动的解答。女孩的性教育是个敏感而又不可回避的话题,它关乎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可掉以轻心。《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的80个性常识》一书,结合科学合理的分析,进而给出家长实用有效的指导方法。让家长坦然面对这些问题,引领我们科学地解读孩子的性成长,给出孩子合理的解释。告诉女孩生命的真相,让孩子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感恩父母。
  • 父母与孩子: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角色

    父母与孩子: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角色

    这套书与其他儿童教育书相比,可以说是一株奇葩,因为它的题材广泛,研究翔实。梅森的教育思想强调家庭和学校教育应该是儿童、父母和教师等人不断学习与成长的场所。读她的书,懂得一个道理:如果我们想要成功地教育自己的子女,必须不断地理解自我教育。梅森在《父母与孩子》中认为,在受教育方面,最重要的是要给孩子机会。只要按照孩子应走的道路去培养他,他长大以后就不会偏离这条轨道。父母应成为孩子的布道者,为孩子们的成长培养坚定不移的信心,按照孩子的思维规律来引导他健全心智的发育。尤其强调,优秀的品质需要培养,人格的培养是教育的主要任务。为了帮助父母养育出对社会有用的孩子,书中贯穿大量生动的事例和富有启发性的技巧。
热门推荐
  • 都市之极品捉鬼公子

    都市之极品捉鬼公子

    王小二,别人眼中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但他还有一重身份是捉鬼大师!他既吃上帝的宴席,也和恶魔做交易!米勒大天使说,他会被诅咒,下地狱!呵呵···下了地狱老子也是老大!
  • 想要你喜欢我

    想要你喜欢我

    初遇你,记住你那温柔的声音再次相遇,记住了你那温柔的笑脸陪在你身边,只是想要你喜欢我而已
  • 超凡武装

    超凡武装

    五行灵气相生相克,本只能吸收其中一种,但李沐却可以吸收全部的五种灵气。金属性灵气锋锐,木属性灵气稳健,水属性灵气温柔,火属性灵气狂躁,土属性灵气厚重,五种属性的灵气在他的手里面变化多端。“天才强者又如何?我掌握着所有的相生相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负星丞不负卿

    不负星丞不负卿

    谁不想在上学时期遇到个踩着天上掉下来的星星而来白马王子,或者黑衣骑士也行啊,她却摊上个只有帅气外表的小可爱呢?于是乎,在花路上,林卿最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 广陵涛尺牍

    广陵涛尺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灵武傲世录

    灵武傲世录

    灵之力,震天地!武之极,碎苍穹!沉寂多年,不鸣则已,一鸣必定惊天地、泣鬼神!一人一书傲视天下。武道一途乃:炼筋骨,纳元气,合阴阳,蜕凡体,步仙神,悟天道,修圣帝。……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新书上传,不翻遗憾。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病娇权爷超暖哒

    病娇权爷超暖哒

    秦烟从小寄人篱下,受尽欺辱。她一直以为自己很强大,直到夜半被赶出家门,遇到了救她一命的权聿寒,她才明白那些强大只是她自以为。众人皆闻云帝集团的当家总裁权聿寒性子高傲孤冷,不为美色所动,却不想他只对秦烟呵护有加、唯命是从。费尽心思把秦烟追到手后,权聿寒开始了无休止的宠妻生涯。[1V1,女主前期平平无奇、后期撒娇卖萌无所不能!]
  • 探索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探索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这是一本献给渴望探索新世界的青少年读者的百科全书。全书用通俗浅显的文字诠释出丰富而精彩的万千现象,让青少年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一个乐趣无穷、充满未知的知识世界。囊括天下万物,浩瀚无边的宇宙天地,精彩纷呈的地球故事,千奇百怪的生物世界,有趣深奥的自然科学,日益发达的高新技术,曲折生动的人类历史,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展示自然科学的神奇,探索人类社会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