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中篇上部轉身存用圖
諸道士苦心修道,讀經念真,朝暮朝禮上香,或一日三時,或一日六時,或一日兩時之者。如此用心,或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或畢一生,皆無所得,老病枯滅。或即絕榖棲山,燒丹鍊藥,年數深遠,都無神靈,何以憑託。如此之子,滅渡至多。若不的門,有何可據。若憑於齋戒清高,絕妻棄子者又衆,不論道釋,此子更多,總無一人得延生延命,長生人世,何況覓於昇雲鴐龍,上為真人。今釋氏典云:今生修來生,所有所受,不可為憑。
註:佛經云:今生修,來生受者,非也。我大道猶不許起念,要國王大臣之心,恐要永固其身,何必捨今生驕富之心,歡求來生重報。此言妄極,不可信為。須求受至道之門,修行至道之要,今生而見,為道君臣,豈不全於身心,在道今道在此,身心俱修,取不敗壞之體,豈不妙也。
此說因緣,下教
註:佛經多說因緣,此下人及無知女子,多一說死生答報之因,誘於愚布施。
不可。上人奉行,道說自然,天生地育。既天生地育,水火而始成身,長成人身,乃至於老死,亦是天地水火而始滅。故生滅之本,三界之中,事事皆在自然,非在修種。
註:佛經重修種之言,不受自然之教。
但以直於身心在道,道種因福,亦在此身心。萬行內修,豈關外種。
註:真人修身心,不修土木塔廟。真人鍊身心,不鍊金石。事事在自然之教也。
故上真用法訣,不出一身之內,弘彌天地之間。
註:舍弘圖之說也。
後聖君告西王母小女曰:汝少讀書,長大事人。後數年,見人讀《老君經》始學讀,乃識文字。既識文字,如身中神名遍知否。因聞說知神,乃授此轉身幽思結心印訣之法。
註:正是此流珠之內訣法也。
後大神通,卻教王母。
註:母先但能長生,乘龍行天地,呼即可龍駑,不能自攝龍鶴師子。今起念雲龍滿天,兵史暗地,母子俱得,今號仙王也。
又再下授天師,令以精思,兼考召之法,法成身受考召中正法之師。此世天官,亦同大郡守主之任,身法不輕,百日一思巡。
註:巡檢世之妖神祟鬼精邪,令不為人祟。
十日一存用。
註:用者,思存用法,觀世界恐有惡精邪神龍鬼,妄為祟害於人,及天地中,常恐有毒炁,濁亂於人物。又恐日月不明,星宿不行,風雨不時,神 鬼欺人,如此等事,是其一。其二即自理身,常令三魂七魄俱正,正炁常行,精魄分明,可以長生。
生之如圖,日月分明,星宿內照。
註:存七星俱入五臟之內,鎮守身神。欲存出道父之形狀如圖也。
或在軍陣,或在山草,或作大禁之所住止,閉炁一息,禹步十二跡。
註:此禹步十二跡,四步十二跡,主十二支,并十二月是。
太上老君授禹,禹因傳世,謂之禹步。左手持道父,
註:父者,陽也。男以左手持忽起,起訖,便思存之,如人,頭戴蓮華冠,紫服,在左手中,漸漸上頭心前,如自身。存長短自身,存長九丈,紫衣,四邊兵將執戈戟,左青龍,右白虎,玄武朱雀,羅列五雲容。即右捻鬼目,神目,虎狼目,惡人刀支目,以朱塗之。左右手相對於心前,即叩齒三十六通,開目而祝。
存身為考召法師,
註:今對奏請,為考召使名也。昔太上老君,堯舜時為務猶子,往西國二百五十年,內化明王達利為佛,使無極子為考召法師,彼號曰觀音,理世人疾病,無夭傷之人也。
兵將左右羅列如圖。
註:圖在《金鎖流珠經》中。如法巡遊於世界,口中吐大風雲,彌滿天地,行道之命也。
捻訣呪曰:
天明明,地靈靈。吾為考召主,先天地始生。巡為天地使,立為天地兵。禍惡逢自滅,福德見自生。非但禁虎狼,兼亦攝五兵。神龍不敢神,妖邪不敢靈。指山山為崩,指水水為竭。指石石走轉,指日日為明。吾身行坐衛,從有三百六十萬兵。隨吾手指,指則風火雷電,立即自生。急急如律令。咒畢,捻訣。
註:訣在左手第一指,都監及遊鬼目,遊鬼目在四指第一節。
太上老君授十二跡禹步於黃帝,
註:廣成子時授帝也。
堯舜之代授禹,禹傳世人也。
老君曰:夫求長生之道,皆須步綱捻訣,并及救人制鬼,伏神龍虎豹之法,瘟毒疫癘之處,五兵之中,皆能獨身迴出。亦能禁制,亦能令眾兵出害。此法微妙,不可得聞。見聞見者得通神,神人衛護。得此法皆須是明師,先傳經法籙,後乃經三年、兩年後,方始傳此法訣。此法訣皆以口傳授,一一依科法度。不得一時三卷、五卷併傳。皆別言他事,破除傳日,即三事、兩事作口訣,一一傳是。依前聖後聖之科,便喜前聖後聖大道君至尊之心。知不妄洩,師弟俱得真仙。豈非師之不妄傳,弟子志能請授。
夫修求至道,皆以傾心頓首,謹信再求,不可言言求師,即分付如此。世上凡師,以順人情,妄傳輕洩道法
註:上古大仙,傳經法籙畢,令修求三千日外,方可傳引要法訣,風今以見忘人修求,命在旦夕,所以奏請教戒,并以觀試三事五事,得遇心志不移,志求長生,願得濟世,不泄非人,遇人乃許,便口傳授。本不傳於文字,為其志道之人,皆有健忘之疾,記錄不習,地府因此奏天曹上帝道君及後聖君知,恐真人聖師下。口口傳,弟子不得仙。罪責及三官將,是天地水三官所害而死。不是其人妄卻口訣,修奉無路,所以不得仙。於是前聖老君,便令掌法訣真人光妙音,撰習引訣,引入道門。於此結習一十五卷,付授穆天子及諸聖人,修求之門。盛世知有後聖君,又勑王方平撰述三十卷,傳授諸天及洞天。或有出世得傳者,張天師、張沖虛、李延年、李少君、李八百、李景祐、李法舟、李常仙、李仲甫、茅盈兄弟三人、元少康、真元子名仙、韋仲寬、朱少陽、樂巳、東方朔、尹喜、徐甲、徐察、徐迴、是甲子、介象、李不極等數百人,皆習此道,而一一得為真人,自相繼習,為道講錄十五卷。從上古盤古之代,結習繼代,至於今時也。
之罪。
註:昔黃盧子葛越,在少室山中,忽有一志心求道者,不遇師。囗 忽通越,求越為師,越許之。遂還家,得金帛,頓求受之。越告卿,早死罪也。夫道法先傳籙法,後授靈書法訣。卿太急逑,罪及吾身。遂不與授。此人而去。後果有神人下告越,卿甚能用道心,無有輕洩也。太上老君告黃帝曰:幽思轉身,告命萬神。
註:告命萬神者,是身轉綱紀之步,一十二跡是也。以告身中萬神,三魂七魄,五藏百脈,千筋萬靈之神,令正定各、王所司,行生布炁。興法動禁,與天地神,陰陽之神,日月星象神,合成一體,往往如此。於甲子日,或六甲日,一年,道靈使兵。二年,去千毒,攝萬兵。三年,而仙道成。子但行心之處,行住坐外,常存本師,元不通靈。
合通天地,自得成真,本命為首,
註:本命日常行思存如圖,一年便通神,神鬼畏敬。一年之後,使天地萬神,皆應心口,無不如意。
歲歲言功。行之一年,加五靈。二年,法備為真人也。三年、四年,上清漸親,上感玉女,中遇神人,下攝萬靈,無不追身。行此之法,無不成真。後聖君告上元真人李方期曰:卿欲言功受考召,
註:考召法,治一人病差,是一切。三千人,是三千功。
欲得通神幽,
幽,靜也。
思轉身。
註:步綱之跡,事須轉身。古人言之轉身,即今之步綱是也。
欲得成真,步躡速頻。如此行修,上界天真,再告言卿。若行道功勤稍熟,身有故不得行,心存行之不絕,即得。亦如身行步之法,驗靈其一也。
註:上古仙人,皆是心存之。夫人行法精久,心自存記入心,作念便是,即不為難也。
長存行之,子孫相係,功加六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