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入乡随俗。”中华民族历来倡导世界各民族之间团结、友好、互相尊重,随着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交往的加深,更需要我们对对方的风俗礼仪与禁忌有所了解,这样有利于彼此的沟通、理解,促进和平、共进。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在这些重大节日来临之时,都要举行重大活动以示庆祝。但总的来说,各民族共同过的节日有以下几种。
1.春节
春节是中国的农历新年,是我国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它处在秋收与春播之间的农闲季节,用来庆祝往年的丰收,祈祷来年的昌盛。民间称之为“过年”。“春节”的叫法始于辛亥革命后。1913年,当时的内务总长朱启针在政府报告中说:“拟清家阴历元旦为春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
虽然“春节”指的是农历元旦,但过年的活动从腊月(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就开始了。家家户户都向灶王贡献味道香甜且十分粘牙的灶糖。传说灶王每年这天上天禀报人世的功过,腊月三十晚奉行回来赐福或降灾,人们供灶糖让他粘牙,无法说出坏事,以便获得吉祥。
祭灶后,要将家里院里彻底打扫干净,象征着清除过去的陈迹晦气,叫“扫年”。还要贴剪纸、挂年画,在门上贴春联和“福”宇用来避邪求祥,“福”要倒贴,取“福到家门”之意。
除夕,又叫“大年三十”,即春节的前一天,是春节间最重要的一段时辰,在这天晚上,要接回灶神,全家共吃年夜饭。不同地区年夜饭品种也有差异,大部分地方习惯吃饺子;有的地方兴吃面,恭祝长寿;有的地方吃年糕,取“年年忌”之意,还有的地方要吃鱼,而且不能吃完,以示“年年有余”……全家喜气洋洋共同守岁,辞旧迎新,子夜时分,钟声一响,立刻家家户户鞭炮齐鸣(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火灾隐患现在许多城市已禁放鞭炮),喜庆气氛达到高潮。
大年初一,男女老少都会穿戴一新,长辈往往给小孩子分发“压岁钱”,祝福其健康成长。机关、单位领导等通常组织团拜活动,向员工祝福。
大年初二是出嫁女儿回娘家拜年的日子。直到初四人们都忙于走亲拜友,十分热闹;大年初五称“破五”。节间不能打破碗碟,万一打了,要齐道“岁岁(碎碎)平安”。不能动剪刀等禁忌现已解除,商店营业,农家可以重新点火做饭。
春节期间,许多地方组织赶庙会,举行舞狮、踩高跷等富于民族特色的游艺活动,为人们过节增添了许多丰富的内容。
2.元宵节
“元”是第一的意思,“宵”是夜晚。元宵节指的农历元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1个月圆之夜,因此也是一个十分隆重的日子。西汉文帝为庆贺戡平诸吕之乱正式设立“元宵”节,到东汉明帝时,因崇尚佛教,遂命土庶百姓在这一天晚上挂灯敬佛,后代沿袭了这个传统,故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花灯节”。
正月十五人们都要吃“元宵”或“汤圆”,“元宵”是用糯米粉包着各种馅滚成的圆子,取“团圆”的意思。
“元宵”节晚,乡村城镇,到处张灯结彩。各地举行盛大的灯会,各式各样巧夺天工的花灯映得元宵之夜格外绚烂。近些年,北方一些城市还兴起了冰灯、游园活动,更增添了一份异彩。除去大型的灯会,各家各户也都在门口挂上彩灯。
赏灯的同时,往往还要进行“猜灯谜”活动,即将各地谜语写成彩条系在花灯上,供人猜度取乐,这是一种极有趣味的习俗,不仅增加了节日气氛,还能增长人们的知识。
民间过节还要“闹红火”(或称“闹元宵”、“闹灶火”),在宽敞地方击太平鼓,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表演各种歌舞杂戏,热闹非凡。
3.清明节
清明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5个,通常逢在阳历4月5日左右,这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转暖,空气清新,阳光明媚,是出门踏青的好时候,同时也是祭扫墓地的日子。相传春秋的时候,晋公子重耳流亡到魏国,被困,饥饿难耐。他手下的一位忠贤之士介子推看在眼里,便偷偷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烤熟了给重耳吃,这才救了重耳一命。后来重耳回国登了王位,做了晋文公,封赏时却把介子推漏掉了。介子推并不怨恨,他背上老母隐居到山西绵山。重耳醒悟后立即派人前去寻找,后寻不得,便放火烧山,心想孝顺的介子推一定会背老母出山的。没想到,母子两个骨气刚强,宁愿被烧死也没有出来。晋文公十分后悔、哀痛,遂命在这一日不准生火,只能吃冷食,称做“寒食节”。
清明节主要的活动就是扫墓和踏青。
旧时,清明节时人们纷纷前去亡故亲友祖先墓前修缮、供奉、怀念、祈祷;现在,人们往往前去公墓、烈士墓、先烈纪念碑进行祭扫活动,哀悼、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清明时节,万物逢春,人们三五成群,结伴春游踏青,舒活筋骨,按传统习俗还要荡秋千、放风筝,还要插柳戴花,传说这样可以避邪驱凶,红颜不老,还可预知天气、消灾解祸。
4.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或五月节。
古时候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因为天气转暖了,“五毒醒,不安宁”。“五毒”指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潮湿的气候容易滋生疾病,所以人们在端午节要把菖蒲、艾草或大蒜头等挂在门上,据说可以起到净化空气、驱祛病毒的作用。人们身上都要带上香包,内装雄黄、艾草等药材,大人要饮雄黄酒,小孩子则将酒抹在前额、耳、鼻等处,还要在手、脚、脖颈上挂上五色丝线避邪。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惯源于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相传农历五月五日是屈原投江的日子,楚国百姓找不到屈原的遗体,便向江里投粽子,希望水中的蛟龙、鱼鳖等饱食粽子,以免伤害屈原遗体。这一风俗沿袭后世,便形成了包粽子、吃粽子的习惯。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活动。传说越王勾践被吴王打败,卧薪尝胆数载,回到祖国,于五月初五操练好水兵,一举消灭了吴国。后人为纪念他的胜利,便在每年这一天,挑选年轻力壮的青年举行龙舟竞赛。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端午节是氏族社会时期古老民族的祭祀活动,划龙舟是一种“图腾祭祀”,要边击鼓边划船祭神。
不管哪种传说,端午节都寄托了中华民族对龙的喜爱和作为有气节的龙的传人的自豪,以及显示出克服自然危害的信心。
5.中秋节
中秋原名“仲秋”,“仲”是居中的意思,农历七、八、九月为秋季,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中间,故名“仲秋”。
“月到中秋分外明”,一是因为秋高气爽、空气清新,另外因值秋分前后,昼夜时间等长,月亮受太阳光直射,看起来又圆又亮,令人赏心悦目。
圆月象征亲人团聚、合家团圆,这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传统。中秋之夜,全家团坐赏月,摆上秋蟹、石榴及糖果,饮酒说笑吟诗作画,共度佳节。
吃月饼也是必不可少的习俗,月饼形圆如月,也叫“团圆饼”,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和祝福。
自古诗人多吟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如今,求学、差旅在外的人逢中秋,要写信或打电话问候家人,表达自己思念家人,希望团聚的心情。
6.其他节日
中国民间还有二月二日“花朝节”、七月初七“乞巧节”、九月初九“重阳节”腊月初八“腊八节”等传统节日。新中国成立后,又有“元旦”、“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八一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等新生节日,一般都组织社会性的庆祝活动。
中华民族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也有各自独特的节日,如瑶族的,“赶鸟节”,壮族的“花王节”和“歌墟节”,苗族的“姐妹节”,傣族的“泼水节”,回族的“开斋节”,藏族的“冒顿节”,彝族、白族的“火把节”以及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等,这些节目在各个少数民族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中皆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