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是一种涵养,是人的良好道德行为的具体体现。在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礼记》中有这样的记载:“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可见,在古代,人们就以礼自别于禽兽。古人认为,那些不讲礼仪的人,就是道德有瑕疵的人,甚至可以称之为“衣冠禽兽”。
什么是“礼”?熟人之间在路上不期而遇,相互致以问候,这是礼仪;亲戚之间有红白喜事而相互走动,这是礼仪;在饭桌上,宾主之间相互谦让,相互敬酒,这是礼仪;身体有恙,住院治疗期间,友人带着花篮和水果前来探望,这也是礼仪……
如果仔细品味“礼”,其实还可以分出“大礼”和“小礼”。所谓“大礼”,比如国与国之间的礼节交往,举办奥运、世博的礼节等等,便是“大礼”。所谓“小礼”,比如学生对于师长的尊敬,子女对于父母的孝敬等等,便是“小礼”。“小礼”,更多的是人们内在情意的外在表达。
杨时是北宋时期一位很有名气的才子,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
当时,有两位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他们是兄弟俩,名叫程颢和程颐。这兄弟俩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被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很仰慕程氏兄弟的学问,就投奔到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四年后程颢去世,杨时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四十,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
有一年冬天,天上下着鹅毛大雪,杨时读书时碰到一个疑难问题,便冒着刺骨的寒风,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的时候,看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但是却睡着了。杨时怕影响老师休息,没有上去打扰,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杨时脚下的积雪已经有一尺深了,身上也落满了雪,整个成了一个雪人。老师忙把杨时请进屋去,为他讲学。
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由此可见,知礼,便是知人情。在很多时候,情是礼的内在表现,有情的地方才有礼的存在,有礼的地方,人家才能感受到你的情。礼,虽然是外在的形式,但是在很多时候都是因情而发。只有当你知礼的时候,人们才会觉得你懂得人情世故。因此,知礼、懂礼,用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这样,人家才会觉得你知人情。当你把礼仪做到尽善尽美的时候,对方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你浓浓的情意。有“情”而无“礼”,情再深,对方也感受不到。朋友往来,该懂的礼数你一窍不通,人家定然觉得你是一个不珍惜友谊的人,是一个不值得交往的人,是一个不懂得“人情”的人。
在公共场合中,更要表现出知礼。面对陌生人的时候,怎样让人家一眼看去就知道你是一个讲礼貌、素质高的人呢?唯有表现出礼仪。在该排队的场合,自觉地排队,不争不抢,谦逊有礼,即使你不说话,人家也会觉得你是一个有素质的人;当给别人带来不便的时候,礼貌地说一声“对不起”;当别人给予自己帮助的时候,真诚地说一句“谢谢”……即使和你相处不深,人家也大多认为你是一个善良可亲的人。
在很多时候,情是礼的内在表现,有情的地方便有礼的存在。知礼,便是知情。话到深处礼无言,情到深处礼无边。情是礼的血脉,礼是情的燃料。效行的礼是燃烧的情,永不熄灭,绵延不断。礼其实只是一举手、一投足,甚至是一杯茶、一句话,但是它们就像寒冷的冬天漫天飞舞的雪花中最晶莹的那一朵,感动着自己,也感动着这个世界。有了雪花的晶莹美丽,冬天的季节就不会寒冷。有了礼仪的温情,这个世界就有了更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