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京城“纸馅包子”事件最终以“虚假新闻”收场,导演这起“闹剧”的北京电视台聘用记者訾北佳等六人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先说做人这个层次。人世熙熙,皆为利来,人世攘攘,皆为利往。能处心积虑挖空心思“制造新闻”,无非名利二字。人活着就得吃饭,追求利益和名分也属正常。但一个人无论是记者还是普通的小民,获得名利应该用正常的手段,用奋斗、吃苦耐劳以及孜孜以求的精神去获得。古时的人还讲究不饮盗泉之水,不食嗟来之食。追逐名利也得守着做人的底线。可是现在有些人,道德已经到了警戒水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洪水还没有冲破大坝,自身已经暗伤满布,管涌随时可能发生,这是非常危险的。再稍微往高说一点,记者连起码的清高都没有了,还算什么知识分子?可世道变了,人心坏了,为了名为了利,别人能做的事,知识分子为什么做不得?小和尚摸得,阿Q为何摸不得?
再说记者的职业道德。导向是新闻的根本,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新闻媒体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连电视小品里的钉鞋匠都知道不卖给别人钉子,是守着自己钉鞋匠的“道儿”,这道儿,就是每一个行业的职业道德。现在为了吸引眼球,获得名利,我们的记者已经不守这道儿了,有新闻上,没有新闻制造新闻也要上!勇敢的程度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本来现在看娱乐新闻已经够倒人的胃口了,今天某某明星与某某同居,明天旧情人相会在某某地。脸上擦个小伤就要说成是生命垂危,过一段时间再高调出场,互吹互骂原来都是为了适应观众的窥视心理。现在连批评新闻也有了娱乐的味道,真让人匪夷所思。广大的受众被如此地愚弄,让我们还能相信谁?虚假新闻的存在是新闻界的耻辱。虚假新闻干扰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也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最后再说法律。守不住做人的底线,守不住道德的底线,总得守法吧?制造虚假新闻,这是法律法规、新闻纪律和记者的职业道德所不允许的。对无中生有,胡编乱造,搞虚假新闻、制造虚假新闻和发布虚假新闻的媒体和人员理应严肃处理。对于以好奇、出名为目的,扰乱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可以施以治安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纸馅包子”的新闻,给消费者造成了恐慌,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和从事饮食行业业主的利益,扰乱了北京市饮食行业秩序,损害了北京市食品管理部门的形象,公安机关已经对制造虚假新闻的訾北佳等六人进行了刑事拘留,这是他们应得的下场,但不是处理了这几个人就能杜绝所有的假新闻,所以给制造假新闻的人以惩罚,对他们进行处理后,还应该有更多的思考和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