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李雅芬,笔名思洁,女,1965年出生,供职于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吴忠卷烟厂。业余爱好写作,发表散文、小说、杂文等约60万字。吴忠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宁夏杂文学会会员。
《扬子晚报》刊登了一篇“法国艺术家哭台”的报道,说的是江苏南京的一场高雅音乐会因为孩子蹦蹦跳跳,大呼小叫,以及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说话声,把想发挥最高水平演奏的钢琴家布菲气哭了,演出也被迫中断。
看了这则报道,让人不禁想说上几句。首先,这是“艺考热”惹的祸。大人们也许知道,小孩子活泼好动,根本就不可能安安静静地坐上几个小时,而且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也难以达到一定的水平。让孩子们听音乐,还不如看动画片专心,但家长还是要勉为其难地带他们去接受美妙的钢琴曲的熏陶,这反映了当今家长的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谁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明天的郎朗呢?所以,家长们要“熏”孩子,“熏”了,至少有机会、有可能让孩子成为音乐家。“280元的票价,买!咱为了孩子,什么都舍得。”“管他什么世界惯例,谁说看高雅艺术就不能带孩子了?咱这是在中国!”
再者说了,既然要带孩子去听音乐会,就应该告诉孩子,这样的场合是根本不允许吵闹的,跑来跑去,更是不行。孩子们之所以能闹到把音乐家气哭的地步,和成人的许多做法不无关系。比如听音乐会迟到的人是禁止再进入的,可一些人认为:“我买了票,迟到是我的事,你管得着吗?”全然不顾自己迟到给别人带来的影响。在音乐会中,大人们嗑瓜子的、交头接耳的……和这样的大人在一起,孩子们能不乱跑吗?大人们之所以有上述的表现,和他们对艺术、对音乐没有真正的尊重是分不开的。
在音乐家被气哭的过程中,手机铃声也是噪音之一。记得亚运会时,咱们的记者、教练的手机就曾经被报道过,说手机铃声最响的大多是中国的记者和教练。那时候,拿手机是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象征,让人羡慕一下自己的心理也是有的。而现在呢,手机已经普及了,可是使用手机的规矩还是不能引起国人的注意。“你强调不能开手机或者把铃声调到振动,与我何干?这是小问题,你能把我怎么样?”可是,你响,我也响,这噪音就不得了了。
说来说去,音乐家被气哭,还是大人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