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开朗
开朗乐观是良好的性格特征,是充满朝气、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一个性格活泼开朗的孩子,总是对自己的能力充满着信心,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容易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并且喜欢参加各种活动。
欢欢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是个非常活泼开朗的女孩,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实际上,她的家庭条件并不好,父母都很清贫,而且文化程度不高,在学习上也帮不了她什么忙。尽管如此,她仍然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几乎看不到她有忧愁的时候。
爸爸经常带她去爬山,总是给山起上“语文”、“数学”这样的名字,跟她说:“你爬到山顶,就是把一门课程踩在了脚下,你就比山更强。爸爸小的时候,没有机会去爬知识的山峰,不过爸爸后来无论遇到什么事,都没有认输过,希望你也不要被它们打败。放心,爸爸永远在背后为你摇旗呐喊。你听风声,里面就有爸爸的喊声——女儿,加油!女儿,加油!”
我们知道,孩子所处的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个被周围的人特别是被父母、老师爱着的孩子,心理上得到了爱的满足,也就会心情愉快、充满自信。因此,父母、老师要给予孩子正确和适度的爱。缺乏爱的孩子容易有孤独感,也容易对自己丧失信心,并对周围的人也采取冷漠的态度。
◎父母要有乐观的思维方式
父母若想孩子拥有乐观开朗的性格,首先自己应该是一个乐观和风趣的人。孩子受父母的关爱最多,他会对父母的行为特质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模仿吸收。孩子不但吸收父母乐观的笑容或愁容满面的失落,同时也吸收了乐观或悲观的思想。倘若父母经常唉声叹气,疲惫不堪,遇事专挑不如意的地方钻牛角尖,经常用消极的观点评论事物,孩子耳濡目染,其举止也就会表现出忧心如焚,多愁善感,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带着无病呻吟的悲切。
很多心理学家都有同感:心情沮丧,时常表现后悔内疚的人,往往看不惯孩子天真烂漫、心情愉快的样子。他们常常错把孩子本有的乐观当肤浅,把自信与活泼看成鲁莽,经常加以指责。天长地久,孩子也养成了悲观的态度。因此,父母在培养、教育自己的孩子时,要以身作则,或者用其他方法来教育、引导自己的孩子拥有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心态,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乐观、开朗。
“父母应该做的事”
1. 通过榜样的作用,用自己乐观的思维来感染孩子。通过生活中细小的点滴,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乐观的生活态度。
2. 孩子是比较情绪化的,做父母的应多留心他们的情绪变化。当孩子有了苦闷,就要让他尽量倾诉、发泄其情绪,不要让他将委屈长期压在心头,更不要不问青红皂白地批评斥责。
3. 父母要经常和孩子一起游戏娱乐,孩子可以从中学到一些与人交往的知识和技巧,特别是能体验到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这样,他们在与同伴交往时,就会更轻松,也增强了与他人交往的信心。
◎让孩子快乐地玩耍
心情愉悦是性格乐观的基础,而玩耍则是孩子获取喜悦的重要途径。作为父母,我们要善于鼓励,帮助孩子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让孩子在快乐中玩耍,在玩耍中健康成长。
星星生性好动,对身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有一天,星星看到了摄影师的三脚架,很快就被这个“铁家伙”吸引住了。星星实在是太喜欢它了,小手不停地在上面摸来摸去,好像要把它拆开来才行。
过了一会,星星又发现了一个新玩意,一种顶端长了毛毛的植物,拿在手上就会有很痒的感觉。星星觉得这也很好玩,想让别人也来感受这种。于是,星星把它当成了新玩具,见人便往手上挠。看到别人被痒得大笑,他自己也高兴得忘乎所以。
还有一次,星星发明了一种玩大皮球的新花样。他把自己的肚子当成滑板,肚皮贴在球面,双手撑住地面,借助惯性向前冲。每次向前俯冲时,他自己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在球面上失去重心,东倒西歪。有时候,他还故意重重地栽倒在地上。可是,他似乎一点也不觉得疼。每次都摔得人仰马翻,浑身是土,可他不仅没有停下来,反倒玩得更加起劲。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不仅能够发现新事物,还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欢乐。从襁褓期开始,孩子就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即便是成年人看起来平淡无奇的事物,他们也会兴奋得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儿童在玩耍中发现自己的能力,比如搭积木、挖沙子、戏水等。通过对自己的认识,对周围环境的控制,由于不仅感受到喜悦,而且培养了自信心。由于对自己的能力有了足够的信心,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积极地去面对,主动想办法解决,成为一个乐观开朗的人。
让孩子自由玩耍,使他们对未知的世界感到兴趣盎然,这样就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心,促进他们对学习新事物的浓厚兴趣,产生探索新事物的好奇心,对任何事物都持有一种乐观、开朗的态度。
“父母应该做的事”
1. 通过鼓励或创造条件,和孩子一起在快乐、自由中玩耍,让孩子真正感受到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2. 作为父母,当然不能对孩子不加管教、听之任之,但是控制过严又可能压制儿童天真烂漫的童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作用。因此,父母不妨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
★育子必读:快乐的故事
童童的家里有一把三条腿长、一条腿短的木椅,坐上去摇摇晃晃。家里人都不愿意坐这把椅子,可童童偏偏喜欢:“这椅子真好,像坐在跷跷板上一样。”
有一次,妈妈带童童走一条坡度很陡、起伏不平的小路。妈妈担心他走得辛苦、走得累,他却兴奋地说:“这路真好玩,走起来像滑滑梯一样。”
一天晚上,妈妈带着童童去奶奶家。童童透过车窗看街道两边都是五颜六色的路灯,看得非常入迷。等快到奶奶家的时候,才知道因为妈妈没有事先打招呼,爷爷奶奶已经出门了。妈妈不停地自责,可童童却高兴地叫起来:“妈妈,太棒了,我又可以看一遍彩灯了!”
还有一次,童童突发高烧,妈妈和爸爸赶紧把他送到医院。在医院打点滴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吓得“哇哇”大哭,可童童却一声不吭,像个小大人一样安安静静地坐在那儿,伸出小手、闭上眼睛,乖巧地让护士阿姨扎针。输完液,临走时,他还主动向护士阿姨摆着小手说:“谢谢阿姨!”
妈妈看到童童乐呵呵的样子,就问: “童童,你怎么不怕扎针呀?我看别的小朋友都吓哭了,你怎么还这么乐呵呵的呢?”
童童毫不在乎地说:“童童不舒服,就需要扎针呀!不扎针,怎么好呀!那些小朋友害怕扎针,那他们就要好久好久才能好。我扎针了,虽然疼一些,可是我很快就会好起来,很快就可以开开心心地玩了。”
孩子,我要对你说
1. 孩子,爸爸妈妈要向你学习,学习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把简单的东西快乐化。
2. 快乐发自人的内心,你可以随时创造一种“我很快乐”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