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孩子到他们自己的群体中去
①两三岁的孩子,像妈妈的小影子一样,整天跟在妈妈屁股后面,寸步不离,其次最亲的人,就是爸爸。在这个年龄,妈妈、爸爸整天对孩子絮絮不休地说着话,给他讲故事,教给他怎样称呼长辈、熟人和朋友,还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在这个年龄,父母对孩子最初的社会化影响最大。对这一点,无论普通老百姓,还是心理学家、教育家,都没有什么争论。
当孩子长到五六岁时,情况稍稍有了点变化。有的父母会说,孩子变得“自己有主意了”、“不那么听话了”。举一个人人都不会反对的例子:假如您的孩子不爱吃某一种食物,您无论怎么说他都不听,但如果让他跟五六个同年龄的孩子一起吃饭,那几个孩子都吃这种食物,而且吃得很欢,结果怎么样?同样地,一个一到医院打针就大哭的孩子,妈妈劝大概不太管用,但如果让他和几个同年龄但不怕打针的孩子一起打针,他会怎么样?
这真是一种神奇的力量,这里有人的社会化的深奥原理。
孩子挑食,本来不是一种社会行为,人人生来有自己的口味、爱好,无可厚非。但是,当妈妈、爸爸怎么劝,他还不吃的时候,已经有了一点社会行为的成分。父母看到孩子不喝牛奶,不吃鸡蛋、肉,不吃蔬菜时,急得恼火、生气,孩子却无动于衷,他的行为造成了别人的痛苦,挑食行为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当他看到别的孩子都吃这种食物,自己也跟着吃的时候,这种行为就更属于社会行为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孩子是一到同伴中,就吃,回到家里,还是不吃。吃与不吃这种食物,对孩子有了社会意义。如果他在孩子中不吃而别人都吃,他也许怕别人笑话,也许要显示自己不比别人差,也许什么也没想,只是对同龄伙伴的单纯模仿。不管怎么说,是同伴这个“社会”终于改变了他的口味,改变了他挑食的习惯,而家庭这个“社会”则对他无济于事。
再举一个很多人熟视无睹的例子。一对夫妻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从广东调动工作到了北京。这对夫妇的普通话说得不好,即使要说,也是带着浓重的广东口音,把“吃饭”说成“七饭”,把“是不是”说成“细不细”等等。他们在家里完全说广东话,对孩子也说广东话。可是非常奇怪,当孩子长到三四岁时,说的却是一口北京的普通话。他在跟别的孩子抢玩具时,绝不会把“这不是你的”说成“界不细你的”。当他长到十五六岁时,他就更是像别的孩子一样,说着满口北京“京片子”的话了。
语言学家大概不关心这种现象,但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关心。他们把这种儿童说话口音从父母的方言向当地同龄孩子口音的“投降”看作是由于群体社会化机制在起作用。并且因此认为,当儿童长到一定年龄时,周围群体的力量会慢慢超过家庭的影响力,而占据主导地位。
这样的例子在世界历史上多得很,其中最典型的是美国夏威夷岛上外来移民的语言演变。19世纪初,一批移民来到夏威夷开荒、种植甘蔗。他们来自各地,有不同的母语。最初,为了相互交流,他们创造了一种从语言学角度看很不完善的“皮金”语。这种语言没有介词、定冠词,动词不变位,也没有固定的词序。大约一百年后,移民的后代又创造了一种新语言“克列奥尔”话。这种语言发展相当完善,可以表达非常复杂的意思和思想。“克列奥尔”话的产生过程很有趣。当最初创造了这种话的年轻人回到家里时,跟他们的父母仍然说“皮金”语,但一出家门,就和同伴讲“克列奥尔”话。而他们的父母一直到死,也没有几个人会讲“克列奥尔”话。
今天,仍然可以看到类似的现象,十三四岁的中学生,有他们自己的一套东西。从穿着、发型、说话的口气和用词,到所爱好的音乐和形形色色的各类明星,他们大多不会回到家里跟父母滔滔不绝地讲这些事,他们越来越觉得跟父母没有共同语言。他们也不会傻到经常干多数同学都恨的一些事,如向老师打小报告。一旦一个班的学生都认为某个老师不好时,他们会齐心协力地和这个老师作对,背地里说他的坏话,给他起外号。现在已经当了父母的人,青春年少时大多有这样的经历。
②我们对孩子的影响力有我们自己想的那样大吗?有些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威望很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么本人有很高的成就,要么有个性的魅力,要么有高尚的德行,但上述任何一种条件都不能构成在孩子心目中有威望的充分必要条件,因为还缺一个基本条件:能够和孩子像朋友和伙伴那样地交流思想。就是说,只有孩子觉得父母在某种程度上和自己周围的同龄伙伴一样时,他才能真正地和你讲真话,和你交流,你在他心目中才有威信。
在那些父母子女矛盾重重的家庭,除了其他形形色色的原因外,一条带共性的原因是,父母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影响力小于孩子的同伴,他们努力地向孩子施加影响,从穿着、发型、打扮,到兴趣、爱好、职业前途,都处处不放弃自己的“统治权”。如果他们的观念陈旧,他们的价值观和情趣恰恰跟孩子的群体不一致,他们和孩子的矛盾就是不可避免的,无法克服的。所以希望这样的家长还是放聪明些,想想自己的青少年时代,该向孩子妥协的事,就痛痛快快地妥协吧!须知,您的这条“胳膊”是无论如何也拧不过成千上万的青少年这条“大腿”的。
如果自己的孩子还小,您也应该“风物长宜放眼量”,当孩子慢慢长大时,您自己也应该慢慢地寻找自己在教育、影响孩子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感觉”,放心地让孩子在他们自己的群体中去完成他的社会化。
(2)当前孩子们的一系列心理缺陷
就当前我国情况来看,独生子女在人格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着心理缺陷。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相比较可以看出,他们的主要特点在于“独”。在分析独生子女心理缺陷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相比较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也具有自身的优势。例如,在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方面非常强,思维独立,具有批判精神;自信、富于同情心;有较强的平等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积极的休闲态度,兴趣爱好广泛等。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他们人格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缺陷。
①自尊、自傲与自卑的矛盾心理。
自尊、自傲、自卑心理的交错发展是我们人类心理活动的一个特点。这一特点对独生子女来说表现得尤为明显。自尊心是推动青年不断上进的一种动力,一般来说,年轻人的自尊心、自信心都较强烈,他们珍视荣誉、顾惜名声、自信好胜、勇于进取,他们希望能在别人的心中具有一定威信,惟恐被别人轻视、小看,但是相互间不服气,又不情愿受社会规则的约束,因此,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公平的意识,在组织团队活动中很难统一大家的想法。由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相比较来看,独生子女具有更强的自尊心。他们从小就生活在父母、亲朋的赞誉之中,始终将脑袋高高地昂起,长期形成自认为自己才是最好的意识。同时,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位置,家长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会过多地关爱,造成他们生活一帆风顺,丧失自主精神、自立能力的形成条件和机会,形成一种“优势心理”和自傲心理,致使自我评价发生偏差,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弱点、不足,很少意识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盲目陶醉,一旦发现与想象不符,会导致他们产生一系列复杂心理,心理上从自傲滑向了自卑。这种极不成熟的心理恰恰反映了独生子女不能客观公正地给自己定位。
②失去依附后的恐慌心理。
由于独生子女从小就得到周到的关心和照料,普遍存在劳动观念薄弱、娇气等缺点。在上一代“苦了谁也不能苦了孩子”的观念影响下,他们一直生活在父母绵绵不断的宠爱里,处于被照顾、被关怀的角色,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从而形成心理上的依赖感;同时,由于家长的过分“保护”,他们一直生活在父母设置的封闭型的圈子里,主要范围在家庭、亲友或要好的同学间,造成他们接触面太窄,实践机会少。尽管他们的人际交往无甚异常,但却是畸形的。在环境、角色变换时,他们的优势就丧失了,心境并没有来得及与环境的改变取得同步转变,于是他们就会变得无所适从,由此产生一种恐慌和逃避心理。所以就出现了有许多参加高考的独生子女不愿报考外地学校的现象,理由很简单,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这充分暴露了与他们自信相反的一面——对失去依赖的恐慌。
③人际交往的冲突心理。
独生子女交往能力较弱,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偏低。由于家庭教育失当,非常多的独生子女长期生活在没有伙伴的环境中。同伴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人际交往对象,也是认识自我、认识真实的社会生活,学做一个社会人的重要途径。在多子女家庭之中,同胞是最好的同伴。兄弟姐妹之间的行为往往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学会了照顾他人、关心他人,学会了分享与协调等一系列的交往能力、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而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失去了天然的同伴,他们必须走出家庭才能找到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但由于家长们对孩子的过分关注,几乎没有人肯放手让自己的孩子与同伴一起自由来往。因而,他们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实际上仅仅局限于学校,在教师的直接或间接的监控之下进行。教师虽然能够意识到让独生子女学习与同伴交往技能的重要性,但由于教学计划与精力的局限,不可能给他们提供充足的交往机会和时间,同时也就无法使他们借助交往行为的自然后果去提高自己独立的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而以言语为主的教导只会导致他们口头上会说出许多与同伴友好相处的原则,真的遇到麻烦就会变得手足无措,要么向教师、家长求助,要么独自闷在心里。这不仅不利于他们的社会性发展,而且危及他们的心理健康。
④怯懦脆弱的意志心理。
在顺境中长大的独生子女往往缺乏上几代人那样坚定的信仰和执着的追求,常常表现出意志薄弱,感情脆弱,遇到难题或畏惧不前,或张惶失措,遇到打击或一蹶不振,或沉沦、消极。在意志的自觉性、自制性、果断性、坚毅性方面表现不足。例如,有的独生子女大学生被老师批评、考试失利、同学之间发生矛盾、被他人误解等都会使他们产生低沉、悲观、颓废等消极心态,更甚者会产生退学、自杀等念头,造成不良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