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岸夷当夜被送到邳郑父家中。里克在这里与屠岸夷会面,告诉他:楚国已经知道晋献公死亡。“布德施惠”“结好诸侯”和重贡周天子来巩固王位的楚成王熊恽,觉得这是一个与齐桓公叫板的好机会,已经出兵。里克说:我们的任务是把好朝堂与内宫的事。
商量的结果是,屠岸夷负责在给晋献公送丧时,解决“二五”!
里克没想到,楚军在晋国都城的外城遭遇到优施强烈的抵抗,楚军根本无法攻入外城,更不用说内城的王城与朝堂了!
当荀息召集一班文武官员草草为晋献公送葬时,左司马梁五与东关五以为屠岸夷还是他的人,一点没防备。屠岸夷趁着出殡,上前拉住梁五与东关五,挥刀结果了他们的性命。士兵们一见,队伍大乱,四处逃窜,屠岸夷跳在一块石头上,高声呼喊着:大伙不要慌乱,我奉老大夫里克命令,杀除奸党,为太子申生报仇,迎接重耳回国,愿跟我的就站过来!
早早就将骊姬与优施等人的罪行明昭天下的里克,此刻完全争取到了城中民众与将士,并控制了朝殿与后宫。荀息见状,把卓子拉在身边,对里克说:我奉晋侯遗命,立奚齐为国君,奚齐被杀,现在立卓子为君。你想杀他们,请你让我完成使命再杀他,可以吗?
里克:不行!晋国不能让野种杂草存生!说着,挥手上前将卓子砍于殿前。
骊姬急叫优施。优施此刻却在外城,怎么也进不来!
里克冷冷地对荀息说:你不会把那个妖姬护着当母后吧!
荀息:我当然不会。接着,无奈地说:里克啊,你的任务完成了。我的任务是不是也算完成了?说完便要离开。里克说:大夫别走,你是托孤大臣。晋国一日无主,你的任务就没有完成。
既然这样,请将军与我一起商量对策。荀息邀里克到一边坐下商量。商量的结果是分两队人马前往城外,请重耳与夷吾,他们谁先回来,就扶谁登基。
荀息:重耳大啊!
里克:非常时期,顾不上了。你要说晋献公的儿子,城里还有,但你能找到吗?杀他头也不会来做这位置的!
荀息只好同意,立刻派人潜出城去。
这时有人说,骊姬不见了。里克下令寻找,结果,在一口井边寻到了正要投井的骊姬,立刻把她抓来,命令全城的屠夫到场,将剥去衣裳的骊姬活活放在案板上,让屠夫们一刀刀地先割肉,然后将她剁成了肉泥……
里克派人通报楚王的同时也与夷吾与重耳联系。重耳接到消息,立刻带兵前往,没想到在城外遇到了优施的抵抗,重耳兵败退走。
夷吾接到里克的信件,但吕甥坚决地阻止了他的回国行动。吕甥与另一位随从郤芮说:国内并不是没有晋献公的血脉,这样匆匆去,必定是灾难!
夷吾问他们怎么办?
吕甥说:目前靠我们近的是秦国,借强国的威力回晋国,眼下只有这条路。
于是,夷吾让郤芮用厚礼贿赂秦国,并约定:假使我夷吾能回到晋国,愿把晋国河西奉献给秦国。夷吾同时让送信的给里克一封信说:假使我真能即位,愿把汾阳之城封给您。
秦穆公接到夷吾的求援信,立刻派军队护送夷吾回晋国。
夷吾当上了晋国国君,即晋惠公。
不久,狐毛、狐偃兄弟收到重耳的舅父、狐氏兄弟的父亲狐突写来的信,信上说,晋惠公从秦国回到晋国后立刻与郤芮商量说,重耳在外面笼络诸侯,迟早是晋国的祸害,不如趁早除掉。郤芮推荐勃鞮去除重耳。勃鞮曾受晋献公之命到蒲城谋害重耳未成,现在让他去,正是理由。
重耳得知后,与大家商量离开北狄。
狐偃、赵衰说:现在天下数齐国最强,各国诸侯纷纷依附,还是去投奔齐桓公吧!
季隗毕竟已经与重耳生活了十二年,现在,重耳因为夷吾派人来刺杀他而不得不离开。他对季隗说:晋国要来人杀我,我在这里待不下去,你跟孩子们要好好保重,如果我二十五年后还回不来,你就不必等我了。
季隗哭泣着说:男子汉志在四方,何况你是晋国的公子,放心走吧,什么二十五年,那时我都成老太婆了,还改嫁什么……
重耳一行上路不久,掌管盘缠行李的人偷偷带着大家的盘缠溜了,让大家一下陷于绝境。去齐国,先得经过卫国,没盘缠,一路上吃尽了苦头,走了好多天,才来到卫国。守城门的人问他们是哪里来的。
赵衰:车上坐的是晋国公子重耳,要到齐国,请开门借个道。
守关士兵听说是晋公子重耳,便飞马快报卫君。刚刚参加过葵丘会盟归来的卫文公姬毁没忘掉当年卫国修建国都时晋国不肯帮忙的事,又听说重耳是逃难来的,坚决不肯开关放行。
魏犨闻后怒道:姬毁真是个小人,等着瞧吧!
赵衰叹息道:蛟龙失水,还比不上蚯蚓呢。我们就咽下这口气吧。
刚刚结束葵丘会盟的齐桓公回到国内,屁股还没坐热,听说晋国内乱,立刻亲率诸侯联军赶往晋国。临行时,管仲提醒齐桓公,晋国公子重耳如果能回到晋,是能够担当重任的人。齐桓公记下了,率师日夜兼程赶到高梁(晋邑。今山西临汾附近),秦军和夷吾这时也到达了晋国边境。齐桓公左看右看,未见重耳,只有夷吾,明白当年自己经历的故事又在晋国重演了,不想多介入,便留下隰朋配合秦军一起护送夷吾回晋国,灭掉优施等乱人,自己离开。刚刚有过葵丘会盟的齐桓公在秦穆公的心目中还是有些威力,他与齐将隰朋商量立夷吾为晋君。隰朋提出,此事应报周天子定。秦穆公立刻派人赶往成周向姬郑汇报。姬郑派宰孔与大夫王子党前往晋国。
“四月,周襄王使周公忌父会齐、秦大夫共礼晋惠公。”[5]
再说,重耳一行朝齐国走,有一天,他们饿着肚子走到中午,来到一个叫五鹿(今河南濮阳东北)的地方。他们看见一群农夫正蹲在地边吃午饭,重耳让狐偃跟他们要点吃的。农夫们说:我们哪有多余的给你们吃呀?
狐偃:不给饭吃,就把碗借给用一下好吗?
一个农夫说:倒是怪可怜的。说着,捧过一块土坷垃来,笑着说:吃这个吧!
魏犨大怒,挥拳就要打,狐偃赶忙拉住魏犨,接过那块土坷垃来,露出笑脸道:公子啊,这可是个吉祥的兆头。咱们弄点粮食那么不易,要想占领土地,可就更难了。你看,这老伯把这土给我们,还不是上天赐给我们土地嘛!快快拜受才是。
重耳听了这番话语,便拜领了这块土坷垃。
没有要到饭吃,重耳几乎饿昏,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做了一罐肉汤,重耳吃完后,大家又继续逃难。这就是介子推割股啖君的故事。
就这样,重耳一行饥一顿、饱一顿地总算到了齐国边境。
管仲听说重耳来到,赶紧派甯戚到关外迎接。重耳一行在关口巧遇归来的齐桓公。齐桓公见了重耳,观其面相,一番交谈,喜欢得很,立刻快马通知管仲赶到驿站。管仲见了重耳,也觉得重耳有晋献公遗风。为人豪爽的齐桓公大摆酒席给重耳接风。席间,齐桓公见重耳只身一人出来,便提出让自己侄女姜侍候重耳。重耳大喜过望。介子推却拉了拉他的衣襟,重耳有过在蒲城的遭遇,心里明白了,赶紧抱拳致谢,嘴里含糊不清地说了什么。齐桓公有些不高兴地说:你嫌我侄女丑?你没见过,焉知她美丑?说着,就把侄女姜召来。姜真是楚楚动人,朝宴前一站,满屋生辉。重耳看呆了,他还没见过这样美的女子。
齐桓公:你意下如何?我侄女芳龄十六!可配得上你这糟老头?
重耳无以言对。
介子推出列代重耳回话说:禀告齐伯,我主大喜过望,不敢轻使公主。如若愿意下嫁,我主则可领赏。
齐桓公:看你重耳还是一谦谦君子。好!那就择日成亲。
重耳做了齐桓公的侄女婿。齐桓公拨给他们二十多辆车马,派专人接待。
七
葵丘会盟使齐桓公地位如日中天,齐桓公成为“国际警察”。哪里有问题,齐侯与齐师的身影就出现在那里。
周襄王三年(前649),王子带与惠后密谋,串通伊川、洛水一带的戎、狄族之兵攻入成周,焚毁东门,争夺王位。情急之下,周襄王急召天下诸侯勤王,离成周最近的秦穆公与晋惠公立刻兴兵伐戎。齐桓公派管仲率兵前往与秦、晋之师会合并戍守周室。
年已八十有一的管仲靠其智慧与决策果断,击退了戎兵,并生擒王子带。管仲立刻让甯戚派数人扮作生意人,秘密带王子带潜逃去齐。
这件事还是被姬郑知道了,他召见管仲,先是以上卿之礼,管仲推辞不受。姬郑问他何故。管仲有点不高兴地回答:天子之言,不能随便。诸侯尚是卿,而我只是相国,哪能授上卿?这种规矩乱了以后,对于王室是不好的,对我也会产生不好的后果。姬郑一下子明白过来,内疚道:请相国理解孤家的莽撞。那么,以什么礼遇才适合于您这样德高望重的贤臣?管仲说:如果检点我这几十年的功过,充其量给个下卿,就已经很高很高了,就这个,我还要得到齐侯的认可,方能接受!
姬郑:那就顺从您的意愿吧。说完,立刻让宰孔派人送信至齐桓公。接着,他又说道:我还有一事想请教您,如果王子带逃往齐国,是不是齐国会培养他,让他成为替齐说话的人呢?
言下之意,谁都能明白。
管仲大义凛然道:天子在上,臣替齐侯说句公道话。如若齐侯想替代周,这种事难道办不到吗?齐侯光明磊落,提出“尊王攘夷”,现在又提高到“尊王攘夷大一统”,都是旨在维护周王室的绝对权威,这一点,请您不要怀疑。如果说王子带去齐,那是最好的去处。他若到别国,能否被人利用谋划反叛之事,夷吾不敢说。到齐国,那就是尊为客人而奉养,于您不就除去了威胁吗?何必非要像别人那样容不下他而诛之?夷吾向齐侯提出过,处理国与国之间的这类事,我们一定要从人性、友爱、仁德上去做。
姬郑听管仲如此说,倒也没什么话好说了。
但姬郑与管仲都没想到,护送王子带的甯戚在执行这次任务的途中不幸因病故去。
[1]见《史记·殷本纪》。
[2]见《左传·僖公五年》,大意为:太伯和虞仲都是太王的儿子,太伯不从父命,因此没有继承周朝的王位。虢仲和虢叔都是王季的儿子,当过文王的执政大臣,对周王室立下过功勋,记载他们功绩的盟书在盟府里保存着。晋国将虢国都要灭掉,对虞国还能有什么爱惜?再说晋国爱虞国,这种爱比桓叔和庄伯的后人对晋国更亲近吗?桓叔和庄伯的后人有什么罪过,而晋献公把他们都杀掉了,不就是因为他感到他们是一种威胁吗?至亲的人因为恃宠而威胁到晋献公,而且还要把他们杀掉,何况一个国家对他的威胁呢?
[3]见《左传·僖公五年》,大意为:我听说过,鬼神不随便亲近哪个人,只保佑有德行的人。所以《周书》上说:上天对人不分亲疏,只帮助有德行的人。还说:五谷祭品不算芳香,只有美德会芳香四溢。《周书》上又说:人们的祭品没有什么不同,只有有美德的人的祭品神才会享用。照《周书》这么说,君主没有德行,民众就不会和睦,神明也不会享用他的祭品。神明所依凭的,在于人的德行。如果晋国夺取了虞国,用他的美德向神明进献祭品,难道神明会不享用吗?
[4]《左传》称晋文公十七岁而“有士五人”,五个人是谁,《左传》没有言明,杜预注称就是跟随他流亡的狐偃、赵衰、颠颉、魏犨、胥臣。《史记》记载五个人是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犨。
[5]见《史记·晋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