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的遭遇,相同的情怀,曹植恍若自己就是放逐沅湘之畔的屈大夫。他在屈原那里找到了共鸣,他从屈原身上找到了上下求索的信念和力量:“履先王之正路,岂淫径不可尊!知犯君之招咎,耻干媚而求亲”,“宁作清水之沉泥,不为浊路之飞尘”。
但曹植十分清楚,他又不同于屈原,他遇到的不是楚怀王,而是他一奶同胞的兄长。正是这个兄长让他怨不得,说不得,更惹不得!他内心的纠结、憋屈、郁闷,是屈原所不能及的啊!
尽管仿楚辞抒情,托屈原说事,但泄愤了一通之后,竟又变回了他自己本身,甚至怀疑起自己来了:“亮无怨而弃逐,乃余行之所招。”本来是斥责昏君群小,到赋的最后变成了自我检讨。
其实,这正是曹植苦苦思量后的一番用心:苦也诉了,气也出了,人也骂了,事也明了,但又不得不表明一种态度,也许这一切都是因我而起,是我招惹的麻烦,所以无论怎么处置我都无怨。
然而,不屈的曹子建岂肯向无情的命运低头!他在无奈、隐忍和悲愤中期待天恩……
六
上苍终于大开法眼了吗?还是曹植的诚心感动了天地?他蜗居雍丘等待,没有等到兴兵伐吴的捷报,但是等到了皇帝的光临。
广陵江边的寒意,冷却了曹丕伐吴的雄心。黄初六年(225)冬,曹丕收兵回朝,自故乡谯地过雍丘,来到曹植封地。
此时的曹丕,大概预感到自己所剩时日有限,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既然路经此地,到旧都许昌巡视,固然要播洒下些皇恩甘霖,施舍善意。何况,与吴蜀相比,曹植毕竟是自己的同胞兄弟,他现在应该知道自己怎么做方能获得皇上满意和放心。看来,除了死亡,没什么不能原谅的。
曹丕见到受他几番折磨的胞弟,似乎表示歉意,即给曹植增户五百,见曹植衣服穿得单薄破旧,遂赐衣十余服,作《诏雍丘王植》。毕竟是皇帝,出手也大方。
突如其来的浩荡皇恩,令曹植受宠若惊,他在《黄初六年(225)令》中记下了皇兄丰厚的恩赐和他胸中澎湃的别样的感动。他开头这样写道:“吾昔以信人之心,无忌于左右,深为东郡太守王机、防辅吏仓辑等枉所诬白,获罪圣朝。身轻于鸿毛,而谤重于泰山。赖蒙帝王天地之仁,违百寮之典议,舍三千之首戾。反我旧居,袭我初服,云雨之施,焉有量哉!……机等吹毛求瑕,千端万绪,然终无可言者!”
诚然,兄弟君臣之间关系的改善,是以曹植的低头让步开始的。曹植自负身怀利器,却没有施展的余地。而机会,只有可能来自对自己没有好感的皇帝。只要曹植还存有报国的雄心,就不由他不放下身段。低声下气一次接一次地求试用。昔日他最受父王宠爱时,哪个有胆子谤他?恃才傲物是可谓有实力,何言为轻狂?今天他如此示恭示谦全都是为了成就一番报国大业。所以当他被徙封雍丘王的时候,便借上京的机会,“上表献诗”,对皇兄毕恭毕敬,歌功颂德。对曹丕来说,当初把亲弟弟逼上生死线,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冷落,也似觉尴尬,所以“还过雍丘,幸植宫”是为曹植也为自己提供台阶,他衔接得天衣无缝。可曹植固然对曹丕恭谦,但是对往日之相待依旧痛愤,所以他继续写道:“然卒归不能有病于孤者,信心足以贯于神明也。昔雄渠、李广,武发石开;邹子囚燕,中夏霜下;杞妻哭梁,山为之崩:固精诚可以动天地金石,何况于人乎!”
这番话,与其表现的是自己的乐观与信心,倒不妨说是不需要他者可怜的决绝。这也体现了曹植的秉性与尊严。曹植的辞文,极少有顾影自怜,绝非其兄啼女怨妇者流,难怪史笔陈寿捉以“矫情自饰”形容曹丕,读来细想,不禁令人莞尔。
“今皇帝遥过鄙国,旷然大赦,与孤更始,欣笑和乐以欢孤,陨涕咨嗟以悼孤。丰赐光厚,资重千金,损乘舆之副,竭中黄之府,名马充厩,驱牛塞路。”不难看出兄弟和睦欢洽的背后,不过是曹植先抛后坠的酝酿。接下来,他笔锋一转,“孤以何德,而当斯惠;孤以何功,而纳斯贶。富而不吝,宠至不骄者,则周公其人也。孤小人尔,身更以荣为戚。何者?将恐简易之尤,出于细微;脱尔之愆,一朝复露也。故欲修吾往业,守吾初志,欲使皇帝恩在摩天,使孤心常存入地,将以全陛下厚德,究孤犬马之年……”
字字自责,却又字字偾张。想必曹丕读了脸上也会麻热。兄弟聚首,懂得察言观色的曹植在挑拣一堆好话里面潜伏着冷厉,公然抬出周公,把自己贬得无处容身,这饱含酸愤的一句句中,全是胸中难以发泄的对自己遭遇的不平,面对这一切的主策划和制造者,处下风又不甘吞声的曹植只有将愤懑转为对自己的无情贬责,曾经的他何曾有过?他可以不服奸小的诬白,却无力抗拒天子的不信,可以痛斥离间骨肉的群小,却不能诋讦皇兄一句。改变不了,似乎注定的血脉纠缠。谁又想到今日君臣之分既定,亲和孽相差多大?然而,即便低首,也不可以将茕茕孑立的自尊出卖,他的天性,划定他的底线。他可以在杨修面前恭谦地称“仆”,却定要在皇帝兄长面前骄傲地称“孤”。纵是枝头孤芳,也要恪守这一分凄零高贵。
但无论怎样,想来兄弟二人相见的场面,一定十分感人。毕竟近四十年的骨肉亲情,犹如冬日的暖阳,照耀着兄弟相聚的第一寸时光。
无论从何说,说什么,都已经不重要了。只要饱含亲情的一道目光,一个手势,一声问候,便胜却一世的抚慰。以往所有的委屈、怨忿、猜疑和忌恨都化作血浓于水的情义,所有煎熬的日子无须再提,所有美好的回忆都被唤起……这是人间最温暖的时刻,也是兄弟二人一生最后的欢合。
一幕手足相聚的人间喜剧,美得如梦如幻。
离开雍丘,曹丕御驾到许昌。行至旧都城下,忽听前行官禀报:城南门于晨时无故崩塌。曹丕惊闻,“心恶之,遂不入”,改道回洛阳。
城门崩塌是何征兆?是天谴,还是人怨?是神灵咒孽,还是死亡暗示?……也许戾气太重,油尽灯枯,曹丕回到洛阳就病倒了。
卞太后前往儿子卧榻的嘉福殿探望,看到在曹丕身边服侍他的女人,竟然大都是曹操生前所爱幸的歌伎宫女,非常诧异!便问道:“你们几时进宫服侍皇上的?”
有女子答:“先王‘伏魂’刚过就来了。”
卞太后这才知道,曹操死后七天招魂日刚过,仍在大丧之时,曹丕就将这些服侍父王的佳丽占为己有。
卞太后感到不可思议,更不可理喻,她望着昏迷不醒的儿子,在心里怒斥道:难道天下的女人都死绝了吗?吃别人剩下的东西你不觉倒胃口?父王的优长你未袭承,好色之癖倒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大丧未过,你如此作为,你的孝在哪里?你的义在哪里?你落到今天这副模样,是上天的安排,也是你自作自受得到的报应!曹冲的死,曹彰的死,曹熊的死,还有甄氏的死,你都脱不了干系!自立嗣事起,你对子建百般嫉恨,嫉恨他的才华,嫉恨为父对他的宠爱,处处为难他、贬斥他、诬陷他,若不是老身为他求情呵护,他也成了你刀下的冤鬼!你挥皇权,扬天威,可你作为人子心里还有兄弟情义、夫妻情分、人伦之理吗?你既不忠亦不孝,你的所作所为都要以折寿来赎罪!正值盛壮之年,你却过不去四十这道坎啊!
卞太后瞥了儿子最后一眼,拖着悲愤而又悲伤的身影,一步一摇头、一步一叹息地走了。
黄初七年(226)五月丙辰日,即公元二二六年六月二十八日,曹丕病危,立二十一岁的儿子曹睿为太子。次日(丁巳),曹丕驾崩于嘉福殿,从他出生日即汉中平四年(187)冬算起,卒年三十九岁。
当日,太子曹睿即位,大赦天下。
惊悉曹丕驾崩的噩耗,曹植五内俱焚,失声大恸。皇兄留给他最后的温情,还在记忆中发酵。他无法不悲伤,自父王死后,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得到亲哥的眷顾,难得在雍丘兄弟二人相会,多舛的命运刚刚向他露出一丝微笑,就突然消逝了,不见了,永远也看不到了。
作为兄长,在世时与弟弟明争暗斗,大打出手,就是死了,也让这位难弟心神不安——只为了临死前向他表示的那么一点善意。
在接到噩讯的同时,朝府百官典选曹植为皇兄写诔文和祭辞。为何让他来写,外人不得而知,只有颇居一番心计的内情人才晓得其用意。当然这主意出自曹丕“挚友”。
曹植当即挥毫,竭尽心力写下了《文帝诔》,极言文帝驾崩对国家社稷的巨大不幸,他甚至表示愿“追慕三良,甘心同穴”。称颂以魏代汉是“受命于天”;称颂曹丕圣质非凡,品性“其刚如金,其贞如琼。如冰之洁,如砥之平”;称颂曹丕又是那么贤明,“心镜万机,揽照下情”;大赞曹丕招贤纳士,爱惜人才,为政以德,举止有节,威仪天下,八方来朝,以至天昭祥瑞,应天承运。
无法不相信曹植的真诚,他为这篇哀悼文煞费苦心。思来想去,他必须这样写。因为他大概看破了那些绞尽脑汁者的用意。
写好了诔文,曹植便收拾行李,套好车马,准备携妻儿一起赴洛阳吊丧。但是,他去不成。遣使官只带走了诔文,却下令不让他前行。曹植从遣使官那麻木的表情里似乎又读出一点血腥的味道,如果说曹丕在世,他的后半生想有所建树已不可能,尽管他在《七步诗》中向曹丕暗示外人专权篡位的警告,但曹丕已被狭小心胸和权欲遮蔽了双眼,而眼下曹丕已故去,又是哪些人对他继续进行排挤打压呢?当年他想去祭父王于河上,朝中博士宦官以庶子不得祭宗庙为由,不让他去;眼下皇帝驾崩,作为亲弟又为何不让前去吊丧?是皇兄临终前钦嘱,还是那几个被皇兄视为心腹的谋臣另有企图?
无限哀思寄何处,默默无语两眼泪,欲祭无处,魂兮何在?
不去就不去吧,皇兄在雍丘留给他的那缕微笑,让他追思,让他缅怀,让他真真切切地念之又念。
古老的阴阳五行学以“天、地、人”三界相互影响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来推算人的命运。有相术师言,人与人岁数相差六岁,乃为“大冲”;相差五岁,则为“相害”。甄氏比曹丕大五岁,曹丕比曹植大五岁,他们依次相差五岁,莫非他们命中注定一辈子纠缠于恩怨情仇之中而彼此相克相害?
如果人生在世确有“命中注定”之说,曹丕一死,曹植的流年运势应该发生变化,那么往后的日子等待他的又会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