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图书馆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扩展和深入。自学将是大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学习没有捷径可走,自学更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怎样花最少的时间学到最多的知识?在讲究效益的今天,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利用图书馆。如果你能熟练地使用图书馆,那对你毕生的学习和工作都获益匪浅。比如,你如果能熟练掌握查找图书目录,就能毫不费力地了解各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资料,你学会检索工具书,就能比别人更迅速方便地收集全世界的科学文化各方面的动态和成果。因此,学会利用图书馆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的。
为了使读者了解使用图书馆的基本知识、有关规则和方法,本章将主要围绕利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基本问题进行介绍。
第一节 利用图书馆的基本知识
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馆藏品类繁多、数量充盈,要学会如何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它并非易事。下面就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作一介绍。
一、进馆须知
l。进馆首先了解什么
踏进图书馆的读者大都是为利用图书馆所收藏的文献资料。怎样才能最快地找到这些文献资料?首先要懂得图书馆所特有的语言———文献资料的排列检索语言,其次要了解该图书馆的具体规模、文献资料收藏范围以及具体藏书的位置。因此,进馆首先要看该馆为读者编写的说明性文字、图例、指南或其他辅导内容。如关于如何查找目录及有关分类排架的知识说明,反映全馆藏书、阅览及其他服务点的指南等。它们的作用不亚于大海中的灯塔。在浩瀚的书海中,这是你初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里的文献必须具备的要诀。
2.借阅书刊要掌握哪些要点
进馆借阅书刊要掌握三个要点。①各种文献资料的存放场所。要知道每种文献资料按着图书馆的服务体系需要放置的地点。如图书放在哪里、期刊报纸放在哪里、光盘等等各放在哪里。这一点各图书馆的结构不尽相同,一般图书馆均以平面图或其他书面材料帮助你了解。②本馆所使用的分类法。要懂得本馆所使用的分类法,明了图书资料的分类号和索书号。分类号是图书馆按图书分类法把各种图书资料按学科区别开来的一种符号;索书号则是图书馆把每种图书具体排列以供检索的次序号。分类号是索书号的一部分。因此,只有了解了索书号与分类号你才能顺利地找书和借书。③会查图书馆目录。只有会查找目录的读者,才是真正会找书、会利用图书馆的人。图书馆目录揭示了图书馆所藏的全部资料,你掌握了查目录的手段,那么图书馆对你来说就没有任何秘密了。
二、图书分类的基本知识
l。分类法的用途有哪些
图书馆的藏书卷帙浩繁。要使众多的书刊资料排放有序,取还有据,并准确地问读者反映和提供所需资料,就必须将书刊科学地、系统地进行分类和组织,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书刊资料分类。书刊分类所依据的就是按学科及其分支科学地排列的表———图书分类法。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的分类法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图书经过分类之后,形成金字塔形的知识体系,然后再去组织分类排架、分类目录和进行其他科学管理。
2.《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介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于1971年正式开始编制,1975年出第一版,1980年出第二版,1990年又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第三版,1999年出第四版。它的列类比较详尽、科学,标记较为清楚,被各类型图书馆广泛采用。
《中国法》的基本结构也是根据毛泽东同志关于知识分类的论述,并结合图书的特征,分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A)、哲学(B)、社会科学(C—K)、自然科学(N—X)、综合性图书(Z)五个基本部类,并在此基础上扩展为22个大类。其序列为: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B 哲学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
《中图法》的特点是:
(1)这是我国最新编制的一部大型综合性的图书分类法。它既适合综合性大型图书馆的需要,又照顾各类型图书馆和情报资料单位类分图书和资料的需要,为全国图书资料统一分类编目创造了条件。
(2)对于具体科学的理论类目下(哲学、社会科学),有必要按观点区分的,则可使用“总论复分表”中规定的观点区分号“-8”(资产阶级理论及其评论研究)加以区别。
(3)标记符号采用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制。即用一个字母标志一个大类(如:B哲学),以字母的顺序反映大类的序列。在字母后用数字表示大类下类目的划分(如:B0哲学理论、B1世界哲学、B2中国哲学等)。由于工业技术包括的学科较多,发展迅速,其二级类目用双字母标志(如:T工业技术、TB一般工业技术、TD矿业工程、TF冶金工业等)。
(4)数字的编号制度,使用小数制,即首先顺序字母后的第一位数字,然后顺序第二位,以下类推(如:B1世界哲学、B12、B13、B14、B2、B20、B22等)。分类号码的排列,严格按照小数制的排列方法(13、191、20、21、8)。
3.《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介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科图法》,1954年开始编制,1958年正式出版,l974年2月出自然科学部分修订二版,1979年出社会科学修订二版。1994年12月出第三版。《科图法》也是遵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并结合中国科学院系统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而编制的。它的出版是我国图书分类史上的一件大事,特别是它的编制原则和自然科学部分的类目给编制各种分类法打下了基础。
《科图法》把类目分为五大部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00)、哲学(10)、社会科学(20—49)、自然科学(50—71)、综合性图书(90)。在此基础上扩展为25个大类。其排列顺序为:
00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0 哲学
20 社会科学
21 历史、历史学
27 经济、经济学
31 政治、社会生活
34 法律、法学
36 军事、军事学
37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41 语言、文字学
42 文学
43 艺术
49 无神论、宗教学
50 自然科学
51 数学
52 力学
53 物理学
54 化学
55 天文学
56 地质、地理科学
58 生物科学
61 医药卫生
65 农业科学
71 技术科学
90 综合性图书
《科图法》具有以下特点:
(l)为编制既能适合大型综合性图书馆又能适合专业性图书馆用的统一大型分类法做了有益的尝试,主要是在设置类目时考虑到专业馆的需要。类目中采用了交替、参见等多种办法,使集中与分散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2)标记符号采用纯数字符号,不附加任何基本符号,单纯简洁、易记、易写。编号制度采用顺序和层累相结合的混合编号制度。号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顺序数字,从00—99分配到5大部25个大类及其主要类目中;第二部分采用小数制,即在主要类00—99为两位数字以后加小数点“·”,小数点后基本按小数体系配号,以容纳细分的类目。但为了使类目具有较短的号码,各细目的安排一般不受位数的限制,也不严格要求号码代表类目等级。同时,在编制技术上还采用了双位法、借号法和交替等方法,使号码组配灵活,伸缩性、助记性强。
(3)自然科学部分的类目比较详细,系统性较强,基本反映了当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总之,《科图法》是我国图书分类法中思想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三者结合得较好的一部大型的综合性的图书分类法。它自产生之日起,便受到图书馆的重视,至今还在我国图书馆界占有重要的位置。
4.索书号的用途是什么
索书号,顾名思义就是可凭此号寻找图书、索取图书。它是反映每种书刊具体存放架位的排架号码。它由两部分组成:分类号和书次号。分类号主要作用是将每种图书的类别分开,并各自归纳到统一的类号下去。这样每种图书就会有各自独特的代号———索书号,易于排列和寻找。
5.书次号的形态有哪些
作为索书号的组成部分之一的书次号,在各图书馆中的形态是不同的。有的图书馆用书名或著作者姓名的拼音加序号作为本次号(称著者号);有的采用图书进馆后被分人各类号中先后的次序给以序号而成的书次号(称种次号);有的采用图书到馆的年月简化而成的书次号(称年代号);还有的把图书进馆后图书馆给每册图书注册的财产登记号作书次号(称财产号或册次号),也有的将书名或著作者的四角号码作为书次号等等不一而足。
6.索书号的位置在哪里
索书号是查找文献资料的依据,那么在哪儿才能发现它们呢?通常索书号图书书脊(书背)的下方。索书号中除分类号有各种不同的排列方式外,书次号不论以什么形式出现,其排列方式均严格按字母顺序或整数数序排列。
7.图书如何进行分类排架
图书经过分类之后,把内容相同的图书聚在一起,内容相近的连在一起,在书库中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排列在书架上。整个书库的每排书架都是按分类法大类排列的。每一架图书的排列都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同一内容即同一分类号的图书,按着书次号的大小排列,小号排在左边,大号排在右边。读者了解书库图书分类排架的结构与顺序,对于开架借阅十分重要。
8.如何使用代书板
代书板顾名思义就是代替图书的板。在开架借阅的情况下,读者要直接进人书库,面对书架挑选图书。书架上的图书是按着一定次序排列的,读者尽管对分类排架有所认识,但在挑选图书时,从书架上取出的图书,浏览之后再放回原处,需要仔细辨认索书号才能找到原来的位置,有的找不到原来位置,就将图书随便一放,往往造成乱架。为了防止上述现象发生,用板代替图书,在选书时将板插在被挑选的图书架位上,若所选图书合适,则将代书板抽出即可;若所选图书不合适,则将图书放回原架位,取回代书板再在书架上另选图书。读者在进库借书时一定要懂得如何使用代书板。
三、图书馆的目录知识
1.如何使用分类途径查找图书
读者在基本理解分类法的基础上,在开架借阅的图书馆,通常就可以按着大类目粗略地在书架前寻找资料。
当你走进图书馆,仅知道自己要寻找的是某一学科的资料,并不知道具体的书名和作者时,你就该使用图书馆书目数据系统的分类途径。分类途径是按图书内容的学科体系组织起来的,供读者从学科角度按类找书。由于图书馆的索书号也是按同样的学科体系组织起来的,它的次序与图书排架次序基本相同,是一种很直观的查找途径。你只需掌握了某图书馆采用的分类法及其分类法中所需资料的分类号,就可以检索图书。
找分类目录的过程是先掌握所需资料的分类号,不能确定某资料所在的详细类号的话,粗略的类号也可以。使用分类途径查找图书的关键是熟习分类法,即使牢记简单的大类号也获益匪浅。
2.如何使用书名途径查找图书
当你仅知道一本书的书名,既不知它的索书号或分类号,又不知道它的作者时,你使用书名途径查找是一个最方便的途径。只要你在图书馆书目数据系统的书名途径下输入书名,就可以输出该书的分类号、作者、藏书位置、馆藏数量、是否全部借出等信息。
3.如何使用著者途径查找图书
当读者知道某一学科方面的著作是某作者所著,但具体书名不知道,或知道其中的一部,还需要对其他著作进行研究,就需要使用著者途径查找图书。只要你在图书馆书目数据系统的著者途径下输入著者名,就可以输出该著者所著图书的分类号、作者、藏书位置、馆藏数量、是否全部借出等信息。
第二节 文明利用图书馆
大学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信息已成为一种战略资源的今天,要求现代人才不仅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较精深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具有诸如独立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能力、知识调节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创造性人才。图书馆作为综合化教育的重要环节,被称为“第二课堂”。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确保图书馆工作的正常进行,需要制定各个工作环节的规章制度和对读者进行文明利用图书馆教育。读者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是读者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从指导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角度出发,本节主要列述读者文明利用图书馆的基本常识和公德。
l。尊重图书馆工作人员
在图书馆工作中,馆员与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馆员热情地为读者服务,读者真诚地尊敬馆员,这是崇高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社会风尚所要求的。广大图书馆员热爱图书馆事业,热爱读者,通过自己逐日的艰苦劳动把人类文化的结晶搜集、整理并保存起来,广泛地提供给读者。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使图书馆员以一种特殊的重要身份,跻身于人类进步之中。他们把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幸福,甘当人梯,默默奉献,“为人找书,为书找人”。他们平凡的工作,使多少人成才,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他们以馆为家,视读者为“上帝”,尽心尽责,敢抓善管,竭诚服务,正是为了维护读者的根本利益。作为读者,应该尊重馆员的劳动,支持馆员的工作,绝不能随便发火,甚至出言不逊,故意刁难馆员。馆员和读者之间不仅是在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活动交流感情,增进友谊,增长知识才干,共同完成读书———这一创造性的劳动任务。
2.遵守有关规则
俗话说:“出国问禁,出门问俗。”各种类型的图书馆,都根据自己的性质和任务制定了相应的规则。读者要想得心应手地充分利用图书馆,就要熟习和了解这些规则。比如,读者入馆应注意哪些事项?每天何时开馆、闭馆?怎样使用图书馆目录?使用借阅证的规定是什么?借书数量、期限是怎样规定的?哪些书能够借走或只限在阅览室内阅览?对丢失、损坏书刊资料等违章行为有哪些处理办法等等,都应做到心中有数。在借书处和阅览室,一般都张贴有关借阅规则,读者可自行浏览,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询问工作人员。
3.爱护公共财物
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属国家财产,受法律保护。爱护文献资料人人有责。任何人不得将其侵占或损坏。
应该说,绝大多数读者都能够自觉遵守阅览道德,不仅爱护文献资料,而且还帮助工作人员维护公共秩序,对有不轨行为的读者及时劝阻或向工作人员提供情况,使公共财产免遭损失。
然而,也有读者无视公共纪律,在他们身上出现了不良的借阅行为,其主要表现有:
一是乱画。有的读者在阅读中感到有好的景物描写、人物刻画及描述时,不论句子还是段落,不是自己动手抄下来,而是加上圈圈点点,显示自己独具慧眼,引起别人的注意。在许多书刊资料上,都留下了这种读者的“成果记录”。对这种现象,工作人员要及时制止。
二是乱批。我们常常看到,在一些书刊资料上,毫无意义地被人加上了批语,有赞美也有贬斥,更有甚者是借题发挥,加上一大批随心所欲的胡言乱语。如果再用上一些污秽言语,就更显得可鄙。对犯有这种毛病的读者,工作人员要给以严肃的批评教育。
三是偷窃。有的读者个人主义膨胀,根本不考虑他人使用资料的迫切心情和公共财产的完整性,表现出极端的利己和懒惰。他们对自己所需的书刊资料,不是进行认真地阅读,把精华部分进行摘抄或拿去复印,而是乘工作人员或其他读者不备之机,将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的书刊资料“开天窗”或撕页来据为己有,留下的是残缺不全的东西。还有个别读者把自己喜欢或有用的书刊资料偷走,实在令人气愤。对这些“害群之马”,工作人员一定要严加防范,发现线索,一抓到底,坚决惩处,以维护读者利益,维护书刊资料的完整,供大多数读者正常使用。
4.保持环境安静
图书馆不是影剧院,而是藏书、读书、用书的场所,需要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绝大多数读者都能够自觉维护图书馆的阅览秩序,搬移桌椅轻拿轻放,不高声喧哗。然而也有个别读者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时常“开小会”,走路啦啦响,以至于干扰了其他读者的学习思考,引起了其他读者的不满。因此,读者之间应互相体谅、照顾,自觉保持肃静,以保证大家能够专心致志地看书学习。
5.注意清洁卫生
整洁的环境,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杂乱无章是阅览室和书库中最忌讳却又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因此,保持阅览室和书库的清洁,使之成为有利于学习的场所,有着特殊的意义。
阅览室和书库是图书馆中人员最多的地方,一个人随便丢下一片纸屑,一天下来就烂纸遍地。保持整洁的环境,光靠工作人员去做是不够的,还需要广大读者自觉维护。读者一进图书馆就不准随地吐痰,乱扔果壳、纸屑或在墙上、桌椅上刻画等。这是社会公德所要求的,也是每个人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的反映。
6.关心馆舍安全
安全工作是图书馆的一项经常性的综合性的工作,必须引起工作人员和广大读者的高度重视和警惕,努力做到万无一失。图书馆收藏的大量文献资料和许多木制设备都是易燃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也日趋受到重视,图书馆的现代化设备越来越多。有些珍贵文献和高档设备,可以说是价值连城,需要妥善保管、利用和维护。常言道“水火无情”。不出问题,皆大欢喜;出了问题,后悔莫及。因此,对各类文献资料和设备,除了图书馆工作人员加强管理外,还希望和要求广大读者主动关心馆舍安全,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入馆;不得在书库和阅览室内抽烟、玩火;不得随便拨弄各类电器和水暖开关,以防患于未然。只要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广大读者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就能够有效地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第三节 利用图书馆的技巧
大学生对图书馆有了正确的认识和利用图书馆的常识之后,还有必要掌握一些图书馆运作的规律和利用图书馆的技巧。
一、正确处理借与阅的关系,要以阅为主,以借为辅
大家知道,我们已经步入信息社会,图书的品种每年按几何级数增加,图书的价格迅猛上涨,目前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20倍以上,而图书馆的购书经费增长十分有限,所以购书量逐年下降,而学校招生人数逐年大幅度上升。因此,图书馆的借书供需矛盾十分尖锐。面对这种现实,图书馆不得不采取“压外文保中文、压复本保品种、压图书保期刊”的对策。首先是复本量减少了,一般图书的复本为1—3册。针对复本少的特点,图书馆把借阅关系从过去的以借为主、以阅为辅调整为以阅为主、以借为辅,优先保证阅览。大学生们一定要了解这种变化,凡借书处暂时借不到的书,尽量到学生参考书阅览室去阅览。
二、正确处理新书与旧书的关系
这里说的新书是指近年来购入的书,这些书印刷技术精湛、纸张上乘、装帧美观,内容新颖,阅读起来当然舒适。这里所说的旧书是指前些年,主要是指20世纪80年代及其以前购入的书,不是指内容陈旧过时的书。常听同学们抱怨图书馆新书少旧书多,其实,任何图书馆都是这样,美国国会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北大图书馆也不例外。新书多旧书少的是书店,不是图书馆。
书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人类长期实践、创造积累起来的知识记录。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还是继承前人的优秀文化遗产,过去的书中不乏大量的优秀精品,即使新购进的书,其中也有不少是过去精品书的再版。大学生在校期间从大量的过去的书中选择精品来读,对于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是十分重要的。更何况对于历史、古典文学等专业越古老的版本的图书越具有学术价值。因此,大学生们决不能盲目地排斥旧书,而应该合理而充分地利用大量旧书。
三、正确处理图书与期刊的关系
图书与期刊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图书的内容比较系统、全面、成熟。要对某些门类的知识作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图书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但图书的撰写、编辑和出版时间长,传播信息的速度太慢,其知识信息内容常常比较滞后,一般只是反映五年前的研究水平,难以反映最新的知识信息。期刊的出版周期短,报道速度快,能及时反映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新动向,迅速传递最新知识信息,但知识的成熟程度比不上图书。期刊又可分为知识性期刊和学术性期刊。知识性期刊的作用主要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学术性期刊主要是刊载科研、生产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是期刊的核心部分。掌握图书和期刊的这些特点,合理地利用图书和期刊,对于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于图书和知识性期刊,打好自己的专业基础,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形成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高年级学生应该重视利用学术性期刊,接触一些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了解自己专业和相关学科的新动向,有利于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图书馆的知识性期刊仍然保持订购印刷型,而学术性期刊以电子型为主,期刊的品种达6000余种,学科门类齐全。欢迎大学生查阅电子期刊和期刊数据库。
四、正确处理印刷型文献和电子型文献的关系,重视利用电子型文献
印刷型文献主要指传统纸质文献———传统图书期刊。图书期刊主要是知识性读物。这是大学生汲取人类科学知识的主要来源。
电子型文献是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据库、网络信息的总称。网络信息主要是消息性、娱乐性信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迅猛发展,电子文献成为各大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重点收藏的信息形态。各种多媒体学习软件、中外名著、百科知识、百科全书等光盘已普遍进入高校图书馆。电子文献的显著特点是容量大、检索极为方便快捷,特别是多媒体超文本,它集文字、图像、讲授、演示、模拟实验、练习、复习、自我检查测验于一体,是印刷型教科书望尘莫及的。现代数字化信息的优势在于:
(1)将文献用数字化形式存储下来,并上网,便于读者用户使用;
(2)用户可以使用多个分布式多媒体信息资源,进行远程访问,真正实现四海一家、资源共享,大大扩展了信息获取范围,提高信息处理和利用效率;
(3)数字化的信息资源比纸质印刷型文献资源更便于检索,使用户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所需的信息。
数字化、网络化给印刷性文献带来的震撼性冲击和变革是史无前例的。传统的纸质印刷型文献的不足表现在:①一个馆收藏的文献资源有限;②用户必须亲自造访;③查找资料速度慢;④不利于资源共享。但这种变革并不意味着纸质文献因此而变得不重要或消亡。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学者也认为:“这种变革更像电视的发明,电视尽管起着主导地位,但与电影、广播、报纸共存,而不像汽车的发明,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完全取代了马车。”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印刷型文献仍然存在,主要原因如下。
(1)阅读纸质印刷型文献是人类几千年来形成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行为习惯,其本身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拿一本编撰出色、设计优美、装帧华丽的纸质印刷型读物在手,其特殊的文化审美价值是电子型读物等其他媒体所难以相比的,因此,纸质文献在图书馆仍会有很强的生命力,甚至永远有一部分纸质文献会在图书馆存留下去。
(2)出版物不会完全电子化。出版物是否电子化图书,受市场利润的驱动。
(3)电子图书、网上信息需要一定的外部设备和使用计算机及网上检索的知识技能,纸质图书则随时随地可以阅读。
(4)上网获取信息,需要交网络使用费、通讯费、数据库使用费、版权费等,而传统纸质图书则是免费的。
大学生们需要全面了解和认识纸质印刷型文献与电子文献的特点,使两者优势互补、扬长避短、有机结合。一般说来,需要反复研读的基础性知识,宜选用纸质印刷型文献,需要浏览的消息性文献和供检索的查阅性文献,宜选用电子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