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全连开展了“群众性练兵”,学习郭兴福练兵法,开展了天天练“三五枪、三五弹”活动,出现了很多军事能手,神枪手谭其成步枪速射一分钟射击60发,平均每秒一发,发发命中九十环,全连紧急集合达到三分钟,全连全部按前带、后留要求拉出。千里野营大拉练,全连在急行军昼夜兼程中,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作风达到检验,在三十二小时内行军作战二百一十华里,表现了抢占金汤桥,要桥不要命的精神。连队练成了“夜老虎连”,被誉为“思想红、作风硬、技术精、战术活”的先进单位。
1968年11月,奉军委指示,这支英勇善战的部队调防云南,离别了四川。
滇西南山脉连绵,森林茂密,气候变化大,一年有雨季,旱季。水灾火灾常有发生。69年2月,苍山马耳峰山林起火,连队六次上山,苦战五昼夜,扑灭了大火;丽江云岭老君山发生大火,经三十六小时的急行军,翻过大雪山,奋战四昼夜,同友军一起把山火扑灭,保住了可贵的原始森林。八月中旬驻地宾川山洪爆发,全连奔跑二十里,赶到城关公社白塔大队,战士们奋不顾身,跳入水中与洪水搏斗,抢救出群众八十多人,转移了被淹社员四十八户三百多人。战士们一不怕死,二不怕苦,明知水急火势猛,偏向洪水火海冲,不少同志被烈火烧伤,但无一人退出战斗。用麻俊坤“打断双腿坚持战斗”精神坚持到最后胜利。
驻防云南一年,部队又接到调防河南的命令。
1969年3月,有过一场中苏边境的珍宝岛战斗,那时苏联在我边境陈兵百万,战争有一触即发的感觉。中央军委让我们担负战略预备队任务,所以紧急调防,开进中原。
将军说,那时候他是七连指导员,在那个“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特殊年代,听从党指挥,带着七连官兵由滇入豫,进驻中原。
将军如今已是军区首长,他说永远还是七连指导员。
他说我们是1969年10月17日受命,三天内做好一切出动准备,24日8点从宾川乘汽车出发,10点到广通火车站换乘,战士们全部坐的闷罐,虽然途经了云、贵、桂、湘、鄂、豫六省,行程三千八百公里,历时九天,什么也没有看见。只是到达洹水河边,看见了水中的鸭子,战士们才知道来到了安阳。这时师团都改了番号,连队还是三营七连。
他说部队到达河南后,我们处在机动作战位置。从思想上,认识到我们的任务是,东西南北,哪里需要哪里去,但当时作战的重要对象是苏联军队,战场重点是放在“三北”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部队对苏联军队的编制装备,新的战术发展,都进行了解,对苏军装备中的坦克、飞机、导弹性能,使用原则也进行学习。
他说那时各级都在制定方案。机动方案,留守方案,反空袭方案,通信保障方案,后勤保障方案,连队将各种方案汇集为“战备方案一张表”,连队首长人手一张,达到都能按方案指挥,战备物资除三分四定外,还作了取拿顺序规定,简易信号规定,人、马、枪、炮、弹药、车辆都作了定人、定位、定责、定法。对此还定了检查制度、翻晒制度、送修制度、报告制度、请示制度、开封制度、基数制度、领换制度、保管制度,对战备物资,各连还设了战备库、库内、小包为前带,提包为后留。标签齐全,堆放整齐,每班还置有单独野炊的战备小锅,菜盆、勺、铲,各级从团长到副班长,都指定了代理。
他说这些事情年轻人是不知道。连队进入中原后,先是二级战备,又转入一级装备,连队二个小时能出动。听说苏军善搞突然袭击,苏军大的进攻前,常动用战略飞机,远距奔袭,把对方城市和重兵集聚地,用飞机和中远程导弹打瘫痪,而后地面部队进攻。所以我们研究对付苏军有一个过程,就是藏走打,搞好藏就要挖隐蔽工事。那时候我们整天挖防空壕,挖猫耳洞。毛主席说,“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是有战略背景的。
他说设想敌对我城市投掷中小原子弹后,疏散区要在杀伤半径外,我们选择了离营区十五公里外的杨家洞地区各条大雨沟内,以班或排为单位挖掘了窑洞式掩蔽部,全连构筑五至十个。窑洞的门口,人住进去封闭,只留小门洞底还挖了小坑道连接,有厕所、伙房、土坑、排气空。不光能藏能生活还能通信联络,进出方便,隐蔽安全。
他说那时候战略思想主要是防御,积极防御诱敌深入,所以我们连队在平时训练中,体现进攻的意识不够,恐怕与我们长期防御敌人进攻我们也有关系。
将军说后来一直搞**********,有的战士从当兵就没搞过军事训练,入伍一二年的兵,几乎连枪都打不准。到中原后各级都办教导队。连队也开始进行打坦克,打飞机,打空降的应急训练,70年11月,我们在汤阴瓦子岗地区,进行有坦克飞机和空降兵协同作战战术演习。
从此后,反复练走打吃住藏。三打技术动作炊事员也要练。那时候每年团里都要进行进攻演习,后来又转入夜训,经过一年多训练,连队被评为夜老虎连。集团军在方庄进行比赛,七连获得夜间训练、火箭筒射击两个第一。军授予“学习硬骨头六连先进连队”。
他说这个时期出过1971年的“9.13”事件。
七连也出过一期“司务长自杀案件”。
这是七连历史上的唯一案件。在那个特别讲政治的年代,这对七连是一个沉重打击。将军把这件事当作一生的教训,走到那里说到那里,很多年后他从西藏军区回连探亲,还向战士们谈起这段往事。
1976年,粉碎“******”。
1977年,《连队基础训练方法二十条》印发连队试行。七连被评为“硬骨头六连”式连队,李达副总长观看射击表演。
1978年,三总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全军把科学文化教育列为教育训练的一项内容。指导员罗传武和饲养员赵雨谈心。你说这些都是从连史照片上看到的。
将军说,当时的七连从干部到战士都在学习这样一个声音:“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在争取到的时间里,不管两年也好,十年也好,都不要浪费……要加紧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将军说,他要看看现在的连队,看看七连的今天?
食堂门前,七连官兵齐刷刷地列队,撕破嗓子连续高喊:“连队光荣我光荣,我为连队添光荣!”
面对这一场景,团长李长清向他介绍说:“每次开饭前七连官兵都要呼喊这么两句口号,这早已成为连规了。”
七连还有一条连规:荣誉室里交班。连长、指导员调整变动,不论是从外单位调入的,还是本连土生土长的,上任后第一件事,都是由前任带着到连荣誉室进行“思想交接”。翻开连史,一页一页地讲传统;面对锦旗和奖状,一面一面地讲来历。
几十年来,连队官兵都一直十分珍惜前辈们创下的荣誉。新兵入伍,第一堂课就是讲连史,学唱《“英雄连”连歌》。他们抢占金汤桥的1月14日定为“连荣日”,每年的这一天,都请老首长回来讲传统。连队平时进行训练和外出参加集体活动,都高举“英雄连”的旗帜。执行重大任务出发前,都组织全连在荣誉室宣誓。指导员郭泽利说:“‘铁拳’不能”在我们手中变软,连旗不能在我们手中褪色。”
七连官兵常说,战场上的第二,就意味着失去胜利的希望和生存的权力。
“当尖刀,打头阵,争第一”是连队鲜明的传统作风。在班里,他们争个人第一;在连队,他们争班、排第一;一出连,就争连队第一。
前年冬天,在上级组织的军事演习中,七连所在团担负12公里纵深穿插任务。这是一个寒天飘雪、呵气成冰的日子,全团三个步兵营分三路同时出发,七连担任三营的前卫。当他们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强行军,到达533高地下面时,全连官兵已精疲力尽。4班战士赵杰痔疮发作,血顺着裤腿一滴一滴地往下流;7班副班长张世功,本来就是带病参加演习的,此时发高烧脸上象燃着火,红彤彤的,双腿无力直“打摆”;打着连旗的战士简邦刚巧又崴了脚。就在此时,其他两个营的前卫连队也先后从不同的方向赶到山脚下,眼看就要抢先占领高地。
这三个前卫连队都是提前到达山脚的,按演习规定的时限,即使最后一个到达山顶也可以过关,然而,七连的官兵哪有见了第一不抢的先例?只见战士党员战立同一把从简邦手中夺过连旗大吼一声:“七连的跟着连旗冲!”顿时,全连官兵士气大振,架着几名病号,齐声高喊着“金汤桥连,第一!突击英雄连,第一!”一鼓作气冲上山顶,第一个把红旗插上了制高点。
有一年团组织群英比武,战士李邦奎代表七连战士参加400米障碍比赛,随着发令枪“嘭”的一响,小李象离弦之箭“弹”了出去。在跳跃壕沟时,由于动作过猛,右脚的胶鞋甩到了沟里。但他毫不犹豫和停顿,咬紧牙关,光着脚板在用煤渣和碎石铺成的跑道上向前猛冲,心里默念着“我是七连的兵,一定跑第一”。结果他以1分30秒的成绩夺得了全团第一。跑完后,看着小李被石尖扎得血肉模糊的脚掌,在场的团政委激动地赞誉他:你夺的第一,不仅是军事上的第一,更是个作风和意志上的第一。
七连的官兵认为,只有全面素质过硬才算真正的第一,搞单项冒尖是站不住脚的,军事训练方面,他们项项成绩在全团都是顶呱呱的,在政治理论学习方面,他们政治笔记和学习心得在全团数量第一,质量也是第一。在改善连队物质文化生活方面,他们创下了全师的6个“第一”:第一个购进台球桌,第一个拥有放相机,第一个自购卡拉OK机,第一个建起俱乐部,第一个建起的图书室藏书种类和册第一。在后勤建设上他们伙食在全团调剂的最好钱粮双节约,营房营具完好无损。在作风纪律建设上,他们几十年无事故、无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