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的南桥的《知识不是力量》这一书名稍作改动,变为“有力量的不仅是知识”作为本书序言的题目,是表示对他此书观点的不完全认同。
首先,不能全盘否定知识的力量属性,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话肯定是对的。虽然有知识不一定有力量,但是完全没有知识,力量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只是我们现在的教育片面地理解了这话,把整个教育变成了只有一个知识维度,形成了知识教育,从而出现了“知识不是力量”的现象,很多早慧儿童的成长缺陷就说明了这点。那么,除了知识力,还有什么是比知识更强大的力量呢?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有力量的不仅是知识,行动力、创新力、想象力、思考力、领导力更是同等或者更强大的力量。
苹果总裁乔布斯能够改变全球人的生活方式,是因为他的创新力和对自己理想执著追求的坚持力;
我国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三出三进中南海,最终能够谱写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篇章,是因为他坚韧的耐挫力和卓越的领导力;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因为他与众不同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
正因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了人的发展是多维度的,我们对人的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开始逐步走向多元,评价理念与方式得到改进。但是,在改革历经十年以后,升学和高考制度越来越明显地成为课程改革的最大阻碍。所以,改革评价方式和高考方法,打破一考定终身的魔咒,就成为彻底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
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层面的教育工作者都需要从改变评价观念开始,身体力行,为开创一条更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道路付出不懈的努力。
这其中,学校需要成长,教师需要成长,只有学校和教师成长了,才会有学生真正的成长。而学校和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政策制度和科学教育理念的有效引领。于是,我们开福区教育评价研究团队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应运而生,并开始一步步成长,走向茁壮。
团队的成长带动了大批评价研究教师的成长。我们边研究,边实践,摸索着前进,从教育评价的各个层面开展研究活动。投身于各项研究活动,老师们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教育教学行为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涌现了很多或感人或理性的教育故事。
课程改革始自课程标准的制定,继而到教材编制与课程实施,再以课程评价作为下一个课程循环的逻辑起点。因此,判断“评价与标准一致性”就成为评价课程改革整体效果的最重要手段之一。2012年新课程标准规范了学业成就评价的设计理念,提供了维度框架,限定了内容范围和认知要求。它引导教师把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目标更好地贯彻在课堂教学中,保证优良的教学质量。于是,我们开始了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再研究,采用课堂观察等技术,根据教师发展需要,对教师的课堂深入研讨。因为课堂是体现教育公平的最小单位,我们共同穿越的所有课程的总和,包含了我们论及教育时所能想到的一切。而教育的根本,是指向孩子们的。
是的,教育的根本是指向孩子们的。于是,在研究中,我们对孩子们的综合素质评价有了新的认识。正如前文所述,“有力量的不仅是知识”,之所以要对孩子们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就是要打破唯知识论的传统价值观,从而能够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它更多关注学生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聚焦个性,建立可供选择的开放性的评价体系。我们从学生体质、思维品质、兴趣爱好、学识、才能、个性、人际交往、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若干方面去描述一个人的素质,从课堂学习、课外学习、跨学校、跨社区、跨文化学习经历,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学习活动过程记录与作品,课外阅读书目等不同维度收集素材的评价框架。其中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维度都从不同角度展示着个性风貌,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我,从而自信地走向未来的人生。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每个人的成长都要经历不同时期的疼痛和蜕变,才能慢慢走向人生不同的晴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像准备破茧而出的蛹,需要逐步用自身的知识和智慧丰满羽翼才能破茧而出,成为美丽的蝴蝶!教育评价研究之路是一条铺满鲜花也满布荆棘之路。作为教师,尤其作为教育评价研究教师,我们更需要有破茧重生的勇气,用自己的成长带领孩子们一起成长。让我们幸福地见证孩子们褪掉原有的青涩和顽劣,在阳光下抖动轻盈美丽的翅膀,幸福地飞翔吧!
朱锦双
2013年3月于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