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忙过后,水稻泛青,日渐漫垅。屋背山纤纤竹林里扶摇直上的春笋,在日甚一日的暖晴中褪去麻色的外套,抖擞枝蔓,出落成亭亭玉立的竹姑娘,在初夏煦暖的和风中青发飘逸,神采飞扬。
每当这时,张师傅约定俗成般如期而来。他领着几个徒弟,挑着大大小小的锯子和三三两两的木工具箱,晃晃荡荡地来到了大秀村。
张师傅来自闽赣交界的宁化石壁。忙完自家农事,他便走村窜户,开始新一年的做篾生涯,闽赣交界的四里八乡都是他行艺的范畴。那时,张师傅四十出头,高大魁梧,乌黑浓密的眉眼,棱角分明的脸庞,几分英俊,几分豪气,他一米八几的块头,站在乡亲中间显得鹤立鸡群。他技艺精湛,为人朴实厚道,深得乡亲们的爱戴。每个屋场数十户人家,张师傅一家三天两天的轮流着做,每做下来,总得消磨数月。
清晨,天刚麻眼,张师傅便领着弟子早早起床,来到大厅开始做活。他手执厚背薄嘴的锋利钢刀,一手抬起一根硕竹的顶部,用力劈一刀,再用其他刀背将夹在竹肉身的刀往下锤。竹顶两节于是剖成上下两瓣,他一脚踏住下半,一手使力掀起上半,霎时,“霹哩啪啦”一通撕裂的爆响,竹子彻底被撕成两半,真可谓“势如破竹”。他用长柄的V型刀铲,铲划掉竹腔的痂节,再用篾刀旋去竹身的节筋……
张师傅坐在小矮凳上,面前摆着一条五尺凳,支放剖好的薄篾和细篾。拇指和食指缠着胶布,在篾刀一进一退中娴熟地剖篾。破出的篾分三等:篾青、篾黄、和篾屎。徒弟们蹲地双手翻飞,呼噜哗啦麻利地织着谷箪箩筐。张师傅手抓一扎数米长的篾青,使力一甩扬,欣长的篾条发出哗哗啦拉的喧响,青光闪闪,好似婀娜曼舞的青蛇。
篾屎用处不大,被丢弃在厅外坪场上。我们将它编押成粗糙的篾筛,编好的篾筛差强人意,可用来晒田鱼干、磨菇、红椒等。大人们将篾屎拗成半人高,扎两度,捆成一把,放在茅厕的门背,用来揩屁股。小孩大多怕用这粗砺的篾屎。
修补旧簸箕时,那更换下来的浑圆外圈,更是伙伴们的至爱。一手翻滚着篾圈,走到哪里,滚到哪里,无论下坡上坡,照滚不误。因有了它的飞滚相伴,伙伴们的行走变得更加疾速而富有情趣。
有时,张师傅去到别村做活,抵达我村时,已是寒风劲厉的深冬,张师傅和弟子们依旧早起。他每年扶带新弟子,有时一天分成两批,三人帮这家,两人帮那家。有个大弟子长得酷似邻家运台叔,他跟随张师付多年,自己早已出师,他常帮着教导刚上路的新弟子。
相对于木匠和泥水匠而言,篾匠工钱甚低,尽管工钱不多,张师傅依然做得一丝不苟。篾匠也有他们自己的潜规则,一天内大致要完成多少任务(制好的用具),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张师傅早早做完自己本分事后,忙着教这帮那,指导弟子,完成当天的任务。有时任务完成,时间尚早,张师付便帮人家多编些篾制小用具。
寒风凛冽的清晨,山上杉松凝着厚厚的冰冻,令人手脚冰麻。我和伙伴们提着篾火笼,时而坐下身来煨脚,时而将手覆在火笼的铝格罩上灸烤。张师傅和他的弟子们却顾不得冷,有个十余岁的小弟子也在兢兢业业地忙碌着。那天清早,那位酷似邻家运台叔的大弟子剖篾时,锋利的厚背篾刀不慎划破了指头,霎时,鲜鱼直流,滴淌到地上的篾条上,十分吓人。大人们赶紧回家寻摘旧屋门背后郁结的陈灰蜘蛛圈,敷在伤口处,然后再用老虎牌药膏将伤口缠裹。平素,人们受伤时便往伤口敷些烟丝或火柴盒砂纸以止血。冰天雪地,伤口流血是异常疼痛的,这位坚强的大弟子,忍着疼,稍稍休息了一小会,又开始照常编作。
有时,大厅里人们燃起篝火,大人小孩纷纷围拢,一边添烧着篾屎篾丝和篾绒,一边听张师傅讲些艺途的趣闻。众人围着暖烘烘的篝火,不着边际地闲侃着。寂凉如水的乡村时光缓缓流逝,有些慵懒,有些散淡……
张师傅编手艺精湛,他编制的谷箪、簸箕、糠筛、米筛、蒸箅、箩筐,筲箕等等,都相当细致美观、耐用。
每餐饭桌上,弟子们沉默少语,甚是拘谨。他们极少喝酒,偶尔不留神被主人倒入谷烧酒,弟子便几口喝尽(师付面前受约束)。只有张师傅陪着父亲推杯论盏,对饮小酌。弟子们只顾埋头匆匆啃饭,最好要在师付之前离开桌席(这是对师傅的尊敬)。
张师傅性情和蔼,忠厚善良,和许多乡亲结下深厚友谊,每逢大寿婚庆还会相互往来。
打工潮涨,乡亲们的日子愈发红火,纷纷盖起了窗明几净的平房,乡村也翻开崭新的历史篇章。收回的谷子直接晒在了水泥屋顶,篾制的谷箪渐渐隐退,张师傅从此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消失在乡村小路上。
乡情缱绻,往事如昨。多年未见张师傅了,每当忆及屋背山绿浪起伏的竹海,便会想起他,还有他的一班弟子,是他们陪伴我走过年复一年的青葱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