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文化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的一个公益性服务机构,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作为文化信息传播的载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用和地位越来越明显。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一、图书馆网络建设为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互联网的出现,虚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出现,标志着图书馆工作从传统单一的服务中走出来,拓展了更多的服务途径,逐步实现图书馆的自动化和网络化管理。图书馆网络建设为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发挥图书馆丰富的资源优势,为文化共享工程提供充足的源泉
公共图书馆各具地方特色的馆藏资源,为文化共享工程提供了充足的源泉。作为市支中心、县支中心的图书馆,在做好本身网络化、自动化管理的同时,结合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因地制宜,明确任务,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共同协助实施,既要做好现有的资源整合,又要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数据库。市级支中心向基层提供文献及编目数据,采集舞台表演、知识讲座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专题片等视频资源。县级支中心利用馆藏资源建设一批满足农村需要的讲座、戏曲、图书、专题资源等,对科普知识、农业技术进行整合。例如茂名市在“十一五”期间,提出了共享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计划完成“茂名市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茂名市冼太夫人文化数据库”、“茂名市民俗文化数据库”、“茂名市水果、农业数据库”、“茂名市石油文化数据库”、“茂名市旅游信息数据库(网)”6个数据库的建设。这些数据库资源很大程度来自于公共图书馆的丰富馆藏。数据库的建成,基本上完成了茂名市文化信息的共建、整合、查询和服务,实现地方特色文化的共建共享。
三、图书馆的专业人才为文化共享工程提供有力的保证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图书馆特有的专业人才,无疑可为文化共享工程提供有力的保证。为了搞好共享工程这一民心工程,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以人才来保证共享工程的顺利实施。如广东省实施共享工程培养人才的做法是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坚强后盾,不定期派出专职老师和专业技术人才到各地进行业务培训,上辅导课,从理论学习到上机操作,要求从事该项工程的工作人员业务操作水平必须过硬,持证上岗,自上而下形成一支专业人才队伍。几年来,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资源建设、软件开发、网络服务、信息咨询等方面的技术人才,逐步形成省级分中心、市级支中心、县级支中心、乡镇和村基层服务点的管理队伍。从而保证了文化共享工程网络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
(200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