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84400000015

第15章 认识转向分第十(1)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①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②”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③佛土不?”

“不也,世尊。”

“何以故?”④

“庄严佛土⑤者,即非庄严⑥,是名庄严⑦。”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⑧清净心⑨:不应住⑩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

“何以故?”

“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①燃灯佛:梵文Dipamkara的意译,亦称“锭光佛”,其出生时身边一片光明,犹如明灯。他是佛教过去世的教主,也是释迦牟尼授记之师。笔者推测,从哲学发展史的角度来看,燃灯佛是佛陀的过去世教主,说明燃灯佛对本体的认识比佛陀的认识更原始,而燃灯佛的“燃”字,可能揭示了古印度存在着一种像赫拉克利特一样的认识,即认为宇宙是一团火。换句话说,燃灯佛当是以火为本原者。顺带说一句,宇宙大爆炸学说认为宇宙由原来的一个无空间、无时间、无物质的奇点,于0.3秒之内发生爆炸而成为今天的宇宙。而且宇宙今天还在向外爆炸发展。换句话说,大爆炸学说把宇宙看成是一团火,我们不管这团火有多大,它就是一团火。也即宇宙大爆炸说是以火为本原者。

②于法实无所得:佛教认为法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因燃灯佛对本体的认识属于“是”是什么的认识,没有办法告诉佛陀“是”是“无”,佛陀对“是”是“无”的认识是自己“悟”出来的。所以,佛陀在燃灯佛处便于法无所得。

③庄严:吕澂先生在《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认为:所谓庄严,如人的衣饰,是取材于身外的东西来打扮的。佛经中引用一些故事来譬喻佛经中的意义,称为庄严;如果以具体事物来譬如佛经中的意义则称为华鬘。可见,庄严应指修辞术,相当于用格义的方法去翻译、注释哲学。换句话说,庄严当指“是”是什么的追问方式。而不是旧说以布列众宝、杂花、宝盖、幢、幡、璎珞等以装饰严净道场或国土。

④何以故:追问了为什么不能通过“是”是什么的追问方式来追问“是”。

⑤庄严佛土:佛教认为,心常清净,不染诸相,就是庄严佛土。换成现代哲学语言,“不染诸相”即是“是”是什么中没有了什么。

⑥即非庄严:即非之后、庄严之前可能有一个定冠词指代“有相的”。有相庄严应指“是”是什么的追问方式。

⑦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通过这一三段论,佛教否定了有相庄严,也即反对具隐喻作用的语言文字。而以往认为无相庄严以戒、定、慧净化自心或他心,使之进入佛境,应即是括去一切什么的追问方式。因此,这一三段论论述了“是”如何是才是本经提倡的追问方式。

⑧生:认识,研究。

⑨清净心:是人人本具的自性,亦即不生不灭、清净不染,远离客尘烦恼,不住法、非法,超越能所对待、有无分别的本心。换成现代哲学语言,清净心是“是”向人显示出来的本源性、本然性的意义。再有,从希腊文的词源上看,思想与心灵具相同的词干,心为灵魂就是思想的器官。心是思想,清净心即正确的思想。

应如是生清净心:暗示了佛教把哲学思辨作为净化灵魂的一种活动。

⑩不应住:应相当于维特根斯坦的“不要去想”!

不应住……生心:即不从认识论方面来认识“是”。

应无所住生其心:就是括去了“是”的形式,让“是”所蕴含着的消息释放出来,让“是”活生生地显示出来,即“是”是起来,而人们通过“是”自身而得到领会。也即是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使人们直面于“是”本身。

有人:是如来的暗喻。由于“是”的如来常被当成为是者的如来,也许由此才出现了关于如来的身相有多大的讨论。

须弥山王:梵文Sumeru的音译,又称妙高山、好光山、好高山、善高山等,原为印度神话中的山名,佛教宇宙观沿用了它。须弥山位于须弥世界的中央,山形高大,高八万四千由旬,山顶住有帝释天,四面山腰为四天王天,周围有七香海、七金山。金山外有铁围山所围绕的咸海,咸海之中有四大部洲。由于此山在四天下之中,并且为众山之王,故称山王。在这里,佛陀以须弥山王作比喻,认为一个像须弥山王一样大的在时空中的具体存在,当然是很大的。

何以故:追问了为什么身如须弥山王就属于大。

非身:非之后、身之前可能有一定冠词指代“有相的”。非身即非有相的身。

佛说非身,是名大身:指出了非有相的身才是真正的大身。在部派佛教时,由于“是”是什么的追问方式,导致了“是”被当成为实体性的最大的“是”。“非身才是大身”即是否定了“是”是实体性的大身,而认为“是”的身相应是现象学意义上的现象。这应是第五品“如来身相,即非身相”的另一种说法。如我们今天的须弥山王是宇宙,宇宙再大也是有相的存在。今天的科学认为宇宙的大小是150亿光年,也即宇宙由150亿光年这一界限限定了它的大小,它便成为一个有相的宇宙。实际上,在150亿光年之外还存在着无限的虚空,由虚空及有相宇宙构成的宇宙才是真正的宇宙。但今天的人们常将有相宇宙称为宇宙,而将虚空当成为不存在。

【译文】

佛问须菩提:“你是什么看法,以前我在燃灯佛处,燃灯佛有没有告诉我‘是’如何是?”

“没有,世尊。”

“‘是’应以戒、定、慧净化自心或他心,即用‘是’如何是的追问方式来追问,而不能通过‘是’是什么的追问方式来认识,才是真正的庄严。”

“因此,须菩提,应该这样来认识“是”:不应该从实体来追问,也不应该从声、香、味、触、法等来追问,应该排除‘是’是什么的追问方式,而追问‘是’如何是。

须菩提,譬如有人,他的身体像须弥山王那样高大,你认为他的身体是不是很大?”

须菩提回答:“很大,世尊。”

“为什么是大身?”

“佛认为超越了有相的大身,才是大身。”

【评析】

从第九品的概念辩证运动过程中,可以看出许多本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概念,常被赋予日常语义,造成一个词具有了二义,这应是印欧语系哲学在寻求形而上学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范畴时所遭遇到的困难。这一困难造成任何文本都是双重文本,第一个文本是传统解释所坚持的文本,是为意义、理性、真理服务的。第二个文本则与第一个文本不同,是传统阅读永远不能识别的文本。然而,阅读接受第一种文本包含着第二种文本的符号的缝隙与印迹,后面并非前者的反面,而只是前者稍许位移的相似物。这一情况,可能是印欧语系由于(动词)构词的原因所造成。如西方哲学中的tobe,当讨论tobe是什么时,必须把tobe转化为名词being,由此而使being既可以表示“是”,也可以表示是者。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等词,可能本来是动词,而当它们作为主语时便须将其转变为名词,由此它们便既是“是”,也是是者。佛教哲学中同样存在着一个词具有“是”和是者两重意思,如何区分一个词的两个不同含义,佛教哲学提出了三段论即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众所周知,《金刚经》中,由于三段论的存在而成为争议的经典,儒家还以此作为攻击佛经不可读的依据。像顾亭林,在《日知录》上就叫学生不要读佛经。说佛经就是一桶水,一个是满的,一个是空桶。一会儿倒过来,一会儿倒过去,倒来倒去就这一桶水,倒来倒去等于没说。以往人们认为三段论从逻辑上讲,它违反了矛盾律:同一事物在同一情况下不能同时属于又不属于同一主题。如“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这一句最有名的佛经,就被认为违反了矛盾律:在肯定主题“般若波罗密”同时又否定“般若波罗密”。历代经论者从佛经的本义实相及法性空、假名等方面入手,力求对这三段论作出合理的解释,但所有的解释似较迂回曲折,有牵强附会之嫌,一直未能令人信服。笔者认为,要读懂三段论,我们首先就应该“般若波罗密”——换个角度来认识它。

三段论的一般句式:“……者,即非……,是名……”,如“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即是一个典型的三段论。其中的第一句和第三句“庄严佛土者,是名庄严”就是第九品所讨论的同一律。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即非庄严”,它究竟否定了什么?笔者以为,它否定“相”!有什么理由支持佛陀在第二句中否定有相?笔者以为,这可能在“即非庄严”句中存在着一个印欧语系语法特点。

同类推荐
  • 我可能得抑郁症了!

    我可能得抑郁症了!

    一个患有重度抑郁症兼焦虑症的创业女性,被爱人抛弃、被合伙人欺骗陷入生活谷底时,遇到了暖男骆无穷,一起展开了一场关于如何保住公司并与抑郁症对抗的傲骨之战。
  • 华西纪事2006:回望吴仁宝

    华西纪事2006:回望吴仁宝

    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庞瑞垠同志撰写的《华西纪事——2006:回望吴仁宝》一书,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了。
  • 脍炙人口的中国词赋(上)

    脍炙人口的中国词赋(上)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仆后继,绵延百代。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奇迹。
  • 是你在歌唱?是我在遐想?:叶赛宁诗选

    是你在歌唱?是我在遐想?:叶赛宁诗选

    本书收入叶赛宁的206首抒情诗,多为名篇佳作。叶赛宁的诗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在我国得到广泛的传播,他的诗饱含醇厚的俄罗斯民族的文化底蕴,散发着俄罗斯田野泥土的芳香及炽烈的诗人情怀,洋溢着意象艺术创新所带来的奇特艺术魅力。当代著名诗人多里佐对叶赛宁及其诗作给予了这样的评价:“他属于那些也许几百年才产生几个的诗人,他不但进入了俄罗斯文学,而且已经进入俄罗斯的风景,成为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指点江山

    指点江山

    本书精选毛泽东诗词36首,从言志、战争、爱情、友情、乡情、咏物、山水和建设等方面,解析诗词的丰富思想内涵和高度艺术成就,同时从诗、书、画、景等入手,结合马泽东诗词背后的故事以及对这些诗词的赏析,展示了马泽东的伟大精神世界和革命领袖风采。
热门推荐
  • 时天悖

    时天悖

    伐纣之战过后,来自周朝一个小贵族的所获得的奇遇,遇见上古时代的大能。似乎命运给他开了个玩笑,当他对眼前的生活勉强将就时,老天给他打开了一扇门,一扇他能得到全世界的门。得到多少就必然付出多少代价,只是代价往往不为人知。且看来自周朝的小流氓在上古时代如何翻天覆地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让生活更快乐的哈佛实用心理学

    让生活更快乐的哈佛实用心理学

    《让生活更快乐的哈佛实用心理学》从哈佛大学进行的心理课程出发,通过精彩的心理测试、有趣的故事以及科学好玩的实验等,让人们轻松地体验从其他大学或心理学机构学不到的趣味心理课,从而让人们在简单的学习中得以升华,重新审视自身的心理、行为模式及人生走向。
  • 葬汉

    葬汉

    “黎民之天下,惟有德者据之。”魂穿到西汉末年的王风坚信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有德者。出身外戚之家的王风,有个立志“当圣人,做周公”的叔叔王莽。他也只有努力让自己当个人们心目中的“亚圣“了。“高调做人,更要高调做事。”就是他的座右铭。他有才,号称学富五车,著述等身。(虽然他多半都是抄的)他有貌,身高八尺余,肤白美须髯。(虽然他穿了增高鞋,粘的假胡子。)他不爱财,仗义疏财,乐善好施。(虽然他假仁假义,看人下菜碟。)他不贪色,不蓄伎,不11。(虽然他只是不11而已。)这是一个腹黑的现代人混迹西汉末年的奋斗故事。
  • 诸天万道我为尊

    诸天万道我为尊

    诸天十法界,万道我为尊!庞渊魔佛同修,心魔为本,真龙为身。誓要横扫世间一切罪恶与苦难,诛魔神败天尊,打破命运枷锁,登临万道之巅。
  • 冰玄丹帝

    冰玄丹帝

    灵天大陆,灵气塑造万物,吸纳灵气的人被称为灵修者,然修炼困难,炼制天材地宝成为丹药的就是大陆上最高贵的职业,炼丹师。少年坠崖后,遇见了隐世的冰皇,从此他开始修炼灵气和炼丹一道,双属性体的他,走上了前所未有的炼丹和冰灵气强者的道路。而他能否留下掌控玄冰的丹帝传说?
  • 斗罗大陆之羽神

    斗罗大陆之羽神

    唐羽这个斗罗的资深读者带着系统重生到斗罗世界并成为了唐三的哥哥,唐羽表示,“我的撩妹专用草呢?我的喵喵锤呢?我是不是你亲生的啊?”唐昊:“不是,你是我捡的。”唐羽:“淦。”
  • 我老婆是恶魔

    我老婆是恶魔

    故事简介:欧阳伊沫,父母因为一场车祸双亡,她被一个组织的老大收养,训练成黑道第二杀手地狱修罗女,后来得知自己有一个哥哥,同样是紫色眼眸,同时也得知自己的父母是被别人害死的,决心替父母报仇,却在一次意外遇见男主角寒熙银和他的弟弟寒熙夜,他们俩兄弟也是小时候父母双亡,被养父收养,训练成第一和第三杀手,养父告知他们的父母是被地狱修罗女的父亲杀死,寒熙银决定父债女还,暗暗准备报复,却在报复中爱上伊沫,就在自己在如何选择的时候得知事情真相。想知道到底是什么真相吗?想知道伊沫哥哥是谁吗?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享受这虐心又温馨的爱情故事之旅吧。
  • 欢迎来到幸福车站

    欢迎来到幸福车站

    成年人的崩溃时间到,请拿好号码牌,依次崩溃。
  • 灵弃世界

    灵弃世界

    “世间为何如此险恶?”“险恶的不是世间而是人心”明晓轮回却不可破,预见因果却不能改有人天生为王,有人出身贫贱即使贫贱又如何,逆袭成王又何难怕只怕一切都是为他人做了嫁衣……“我曾经反抗过、挣扎着想跳出这无尽的因果轮回,到头来才明白原来我只是空有这一身本领……”“现在我以性命起誓:就算跳不出这轮回,我也将亲手夺回那本该属于我的一切……”“如诺不能,我要这般逆天之能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