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自己,认知自己,才是成功的首要前提。如果一个人总是无法看见自己的不足,那么他则无法正确地看待自己,同时我们也要保留自己的特色,挖掘自己的闪光点。
第18天正确地看待自己
有一位漂亮的长发公主,自幼被巫婆关在一座高塔里,巫婆每天对她说:“你的样子丑极了,见到你的人都会害怕。”公主相信了巫婆的话,怕被别人嘲笑,不敢逃走。直到有一天一位王子经过塔下,赞叹公主貌美如仙并救出了她。
其实,囚禁公主的不是高塔,也不是巫婆,而是公主认为“自己很丑”的错误认识。我们或许也正被他人所蒙蔽,比如父母、老师说你笨,没有前途,你也就相信了,此时的你不正如那位长发公主吗?
有人认为得了不治之症是人生最大的悲剧,也有人认为没考上大学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其实,我们最大的悲剧与不幸在于我们活着却不知自己有多大的潜能和应该做什么!所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自己,认识自己的优势,不断改进自己的劣势!
第19天看清自我的得与失
有一天晚上,丘吉尔应邀到广播电台,发表一则重要的演说。
因为车子送修了,所以他出门后,就随手叫了一部计程车。
丘吉尔客气地说:“司机先生,可不可以麻烦您载我到广播电台。”计程车司机摇下车窗,伸出头来说:“先生,很抱歉,我不能载您去。请您另外叫一部计程车吧!”
丘吉尔疑惑地问:“为什么呢?难道您不载客了吗?”
计程车司机很不好意思地回答:“不是啦!因为广播电台太远了,如果我载您去,那么我就来不及回家打开收音机,收听丘吉尔的演讲了。”丘吉尔听了之后,感动地从口袋里掏出5英镑交给司机。
司机看到丘吉尔给他那么多钱,兴奋地叫着:“先生,上来吧!我载您去广播电台吧!”
丘吉尔诧异地问:“那么您将无法收听到丘吉尔的演讲了!没关系吗?”
计程车司机打开后车门,说了句:“去他的丘吉尔,现在您比他的演讲重要多了。”
后来,丘吉尔在演讲时总会讲述这个故事,一方面娱乐听众,一方面消遣自己,并借机提醒自己,千万不能自以为自己是一个有名的人,要看到自己的缺失,因为有些时候自己是经不起考验的。
从此之后,丘吉尔在人前也就变得更加谦虚了,不但尽量地充实自我,不让自己成为徒有虚名的名人,而且试图增加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及知识,以面对未来更多的挑战及考验。
人们总是容易注意他人的过失,并习惯将他人的错误装进自己的心中,久久无法放下,但是,却压根忘了自己背后的缺点。
第20天创造你的价值
这是一个规模很小的食品公司,生产资金只有十几万元。但老总却很有信心,在单位的文化墙上写着“要做这座城市辣酱第一品牌”的豪言壮语,时刻激励着员工的信心。
辣酱上市之前,老总寻思着给辣酱做宣传广告。他不停地到处打探,试图发掘出哪里有便宜而且实惠的广告位置。经过反复寻找,他终于看好一个城门路口的广告牌。
那里是一个十字路口,车辆川流不息。但有一点遗憾,路人行色匆匆,眼睛只顾盯着红绿灯和疾驶的车辆,在这里做广告很难保证有很好的效果。老总打探了一下价格,几万元,老总很满意,于是就租了下来。
员工们以为第二天就能看到他们的辣酱广告了。然而,第二天,他们看到广告牌上根本就没有他们的辣酱广告,上面赫然写着:“好位置,当然只等贵客。此广告位招租88万元全年。”
这样的价格该是这座城市最贵的广告位了。天价招牌的冲击力似乎毋庸置疑,每个从这里过路的人似乎都不自觉地停住脚步看上一眼。渐渐地,很多人都知道了这个十字路口有个贵得离谱的广告位虚席以待,甚至当地媒体都给予了极大关注……
一个月后,“爽口”牌辣酱的广告登了上去。
辣酱厂的员工终于明白了老总的心计,无不交口称赞。辣酱的市场迅速打开,因为那“88万元全年”的广告位早已家喻户晓,“爽口”牌辣酱成了这座城市的知名品牌。
老总把单位文化墙上原先的口号擦去,换成了“要做中国第一品牌”的口号。一位员工问他:“我们还不是这个城市的第一品牌,为什么要换呢?”老总意味深长地回答说:“价值只有在流通中才能得以体现,但价值的标尺却永远在别人手中。别人永远不会赋予你理想的价值,你必须自己主动去做一块招牌,适当地放大自己的价值。”
一个人的成就如同一座座高峰,只有永不满足,勇于追求卓越的挑战者,才能从一个顶峰走向另一个更高的顶峰,去领略那无限的风光,展现无尽的人生价值。
第21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一天,大象找到统管动物世界的山神,要求在动物世界中找点事情干。
山神说:“现在动物世界中最好的职位空缺是宰相,其地位和权力仅次于大王一职。我很信任你,就去担任宰相一职吧。”
不料大象却说:“我不想当宰相。”山神很生气,心想,给个宰相都不愿意当,太牛气了,于是说:“你就去担任开荒大臣一职吧,爱干不干。”
“太好了。”大象高兴极了,“我一定会干好的,请你放心吧。”
山神想,真是怪事,大家都觉得开荒大臣是最苦最累的差事,谁都不愿意干,它是不是中邪了。
大象当上了开荒大臣之后,就紧锣密鼓地组织动物们去开荒。它的力气非常大,而且长着又长又好用的大鼻子,正好都派上了用场。在开荒过程中,它总是身先士卒,处处冲在前面,为大家做出了榜样。大家团结一心,很快就将一片荒坡变成了良田,并种上了多种作物。秋后,庄稼丰收了,动物世界的粮仓被装得满满的。
大象的出色表现,让动物们心服口服。山神被大象的精神所感染,于是他找大象谈话。大象道出了心中想法:“在我看来,找职业,最好的不如最合适的。宰相一职,虽是很好的职位,但是根本不适合我,而且我也不擅长。而开荒是我的特长,我干正合适。所以,我认为自己的选择是十分明智的。”山神听完了这番话,心悦诚服。
别人眼中最好的位置,不一定就适合你,而你觉得合适的位置,才会是最好的。有些人总是在谋求不属于自己的位置,这样只会令机遇从手中溜走!
第22天你是老虎而非山羊
一只小老虎被一头山羊收养了,从此小老虎喝着山羊的奶,跟着小山羊玩,尽力去学做一头山羊。然而,尽管这只老虎怎么努力去学,它仍不能变成一头山羊。
它的模样不像山羊,它的气味不像山羊,它还无法发出山羊的声音。其他山羊开始怕它,因为它玩得太粗鲁,而且它的身体太大。这只老虎退缩了,它觉得被排斥,觉得自己很差劲,但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一天,突然传来一声山动地摇的巨吼!山羊四散奔逃,只有小老虎端坐在岩石上不动。突然,一个庞然大物靠近了小老虎,只见它身体强悍,目如铜铃,它分明是一头巨兽。
“跟我来!”入侵者以一种不容抗辩的口吻说。
小老虎没有惧怕,跟着巨兽走入丛林中。最后,它们来到一条大河边,巨兽低头喝水。“过来喝水。”巨兽说。
小老虎也走到河边喝水,它在河中看到两只一样的动物。
“那是谁?”小老虎指着自己在水中的倒影问。
“那是你——真正的你!”
“不,我是一头山羊!”小老虎抗议道。
突然,巨兽拱起身子来,又发出一声巨吼,整片丛林为之摇动,等声音停止后,一切都静悄悄的。
“现在,你也吼一下!”巨兽说。
最初很困难,小老虎张大嘴,但发出的声音像呜咽声。
“再来,你可以办到!”巨兽说。
最后,小老虎终于吼了出来。
“现在,”那头大孟加拉虎说,“你是一头老虎,不是一只山羊!”
小老虎开始了解到,为何自己跟山羊玩时总感到不满意。原来那个时候它没有认识到自己原来是一只老虎。
人常常会认定自己是什么样的,却无视于如此认定是否正确,就像文中的小老虎。殊不知,这种认定却对许多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第23天自省迸发潜能
美国某连锁超市的创立者曾经是一个街角杂货店的普通雇员。
他在一家自助餐馆中就餐的时候,突然开始了这样的思考:我真的只能做一个普通的店员吗?就在就餐快要结束的时候,他突发奇想——自助餐馆的形式同样可以用于杂货店!尽管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这样不可行,甚至对他冷嘲热讽,可是他认为这绝对是一种极佳的经营方式。后来,他坚定地实践着自己的目标,最终这种自助式超市概念使他成为现代超市之父。
拥有自省就等于拥有一个砍伐树木的锐利斧头,就看你如何利用这把斧子为自己砍出一条路。许多成功人士都早已知道从内省中吸取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只不过把自省和自我激励结合得天衣无缝。
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长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省挖掘新的想法,发挥自己的优点,通过不懈的努力去争取成功。
第24天认清自己,防止迷失
猴子偶然间拾到了海狗的一套服装。于是,它将那套服装穿在了自己身上。它照了照镜子,发现自己很像海狗。它走到大街上,许多动物见了它,都说:“瞧,那是海狗,一位游泳健将,本事可大了。”
一开始,猴子觉得大家夸的是海狗,并非自己。自己穿上海狗的衣服,并不意味着自己变成了海狗。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夸奖猴子的动物越来越多。一些动物组织还请猴子去演讲。猴子想,海狗有什么了不起,我这只猴子的本事也是不小的。想到这儿,它便答应了各动物组织的邀请。它很擅长演讲,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精彩极了。它的演讲不时赢得雷鸣般的掌声。当然,它只能说自己是海狗,不能说自己是猴子。它心里说,就是真让海狗来演讲,也根本达不到这个水平。
日子久了,猴子发现自己的一举一动真的与海狗差不多了,心想,莫非上帝把自己变成了一只不凡的海狗?
一天,又有动物组织来请猴子演讲,猴子有些累了,于是说:“别找我了,我是一只猴子,不是海狗。”那位动物组织的头领很不高兴,它说:“你是海狗,那还有假?你说你是猴子,哪有这么出色的猴子。你名气大了,架子就大了,还说自己是猴子,想唬我们,太不仗义了!”
听了这番话,猴子感到很高兴。于是,它就给那家动物组织作了演讲。当然,效果是很好的。猴子暗想,大概这是天意。自己想变回猴子都难了,索性就把自己当成海狗吧。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猴子整天扮演着海狗的角色。
这天,猴子在大海中的船上给一家动物组织演讲。猴子兴致勃勃,讲得眉飞色舞,并不时地赢得动物们的热烈掌声。显然,它的演讲又一次获得了巨大成功。演讲完毕后,猴子觉得兴致未尽。于是,它忽然心血来潮,说要当场为大家表演游泳绝技,动物们当然求之不得。于是,大家纷纷为它呐喊助威。此时,它已经把自己是猴子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它真的以为自己是一只神勇无比的海狗了。于是,它突然跃起,扑通一声就跳入海中。猴子很快就被淹死了。海龟看着猴子的尸体,惋惜地说:“忘记自己是谁,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呀。”
每一个人都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定位,这样,在面对生活的种种诱惑时,才不会迷失自己。
第25天参考他人的评价改变自己
人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类人,他们身上有些缺点实在令人很厌烦:或爱挑剔、喜争执,或耍小心眼、好嫉妒,或懦弱,或浮躁粗暴……这些缺点不但影响着他们的事业,而且还使他们不受人欢迎,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许多年过去了,这些人的缺点仍丝毫未改。细究一下,这些人心地并不坏,他们的缺点未必都与道德品质有关,只是他们缺乏自省意识,对自身的缺点太麻木了。
本来,别人的疏远,事业的失利,都可作为对自身缺点的一种提醒,但都被他们忽略了,因而也就妨碍了自身的成长。
了解那些经常与你接触的人对你的评价,是一个人了解自己情绪的重要途径。你可以邀请父母或者其他经常与你在一起的人用一些形容词描述你的特点。
不过,他人对你的看法只是供你作参考的。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来自他人的破坏性批评会对你有不利的影响,这时就需要你认真分辨,不要让一些错误的评价影响你对自己的信心。
当我们自己无法看清自己的时候,那么就可以通过他人的评价来审视自己,继而进行自省,千万不要觉得厌烦或者觉得跟自己没关系而置之不理,这样只会让自己变得麻木不仁!当然,同时我们还要认真分辨,防止他人的污蔑!
第26天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在日本的历史上有过两位伟大的剑手,一位是宫本武藏,另一位是柳生又寿郎。柳生又寿郎是宫本武藏的徒弟。柳生又寿郎由于年少荒嬉,不肯接受父亲的教导专心习剑,被父亲逐出了家门。于是受了刺激的柳生发誓要成为一名伟大的剑手,他独自跑到一座荒山去见当时最负盛名的宫本武藏,要求拜师学艺。
拜见了宫本武藏,柳生热切地问道:“假如我努力地学习,需要多少年才能成为一流的剑手?”
宫本武藏说:“你的全部余年!”
“我不能等那么久,”柳生更急切地说,“只要你肯教我,我愿意下任何苦功去达到目的,甚至当你的仆人跟随你,那需要多久的时间?”
“那,也许需要10年。”宫本武藏说。
柳生更着急了:“哎呀!家父年事已高,我要在他生前就让他看见我成为一流的剑手。10年太久了,如果我加倍努力学习需时多久?”
“嗯,那也许要30年。”宫本武藏缓缓地说道。
柳生急得快哭出来了,说:“如果我夜以继日地练剑,需要多少时间?”
“哦,那可能要70年。”宫本武藏说,“或者这辈子再也没希望成为剑手了。”
柳生非常吃惊,问:“为什么?”
宫本武藏答道:“因为你的两只眼睛只顾盯着前方的目标,已经没有时间看自己了。”
柳生听了,恍然大悟,最终成了一名一流的剑客。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就像这个剑客一样,如果双眼只盯着前方目标,而不是“留出一只眼睛”审视自己、警醒自己,就永远也不可能成功。
第27天不画别人的风景
美国画家怀斯画中的叙事感和抒情性是人们早就知道的,特别是他的不落烟尘和不落俗套更让人们喜欢。像怀斯这样一位怀乡写实主义绘画大师,理所当然有许多年轻人临摹他的作品。因为见多了蜂拥而来又蜂拥而去的临摹者,怀斯早已见怪不怪了。
林平的女儿却不这样,林平住在美国的西海岸城市,是一位极其讲究品位的华裔作家。一个周末,他们全家去咖啡店喝咖啡,轮流聊着一些各自的话题,不知怎么就谈到了“怀斯的村庄”。林平发表意见说,很喜欢怀斯的风景画,并希望正在读书的小女儿能够多多地临摹一些怀斯的风景画,听到这里,女儿却说,不,她不画别人的风景画。
别人的风景即使再好,也是别人的风景,即使临摹得再逼真,也不可能变为自己的风景,这是肯定的。因此我们要清醒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无论别人的风景有多美丽,就是坚决不去画别人的风景。
第28天自知之明乃人可贵之处
一天,乌鸦得到了一块肉,飞到树枝上,准备美餐一顿。这时一只狐狸闻到了肉香,来到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