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戏
“歌仔戏”在福建被称为“芗剧”。它是在福建龙溪的曲艺“锦歌”,民间舞蹈“车鼓弄”、“采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至今约有300年的历史。它的雏形是“采茶戏”。据连横的《台湾通史》卷二十三“风俗志”演剧条载:“采茶戏者,出自台北,一男一女,互相唱酬。”“七子班则古梨园剧,唱词道白皆用泉音,而所演者,则男女之悲欢离合也。”在郁永和的《台湾竹枝词》十首中,有一首描写台湾演剧:“肩披髯发耳垂珰,粉面朱唇似女郎,妈祖宫前锣鼓闹,侏儒唱出下南腔。”郁永和是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奉命入台湾采矿的。由此可见,明末清初的台湾就有晋江地区的“七字班”(即今“梨园戏”)。“侏儒唱出”的“下南腔”,估计就是梨园戏。
戏曲音乐与地方语言血肉相连。歌仔戏的雏形既来自龙溪锦歌、采茶戏、车鼓弄。郑成功有不少著名将领是龙溪人,他们的部属也都是当地子弟兵。收复台湾之后的大量移民,特别是康熙时的残酷“禁海”时期,龙溪地区沿海居民逃奔台湾者不可胜数。因此,在其它戏曲剧种,如“正音”和“白字”戏的影响下,他们把说唱形式的“锦歌”糅合“采茶”、“车鼓弄”进行演唱,始成“采茶戏”。在形成“歌仔戏”之后,其主要的音乐曲调都是由锦歌中的“四空仔”、“五空仔”、“大调”、“背恩仔”等,根据剧情与人物性格、思想、感情的需要,创造性地改变乐曲的节奏,发展而成自己独特的“七字调”、“哭调”“什念调”。唱腔和道白,则基本上是龙溪、厦门语音合成的台湾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