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在用人问题上有许多精辟之论和过人之举。但是,他对魏延的处理,却不能不说是一大失误。
魏延慕刘备之名,在长沙杀了上司韩玄,救了黄忠,投奔刘备。但孔明一见魏延就要把他杀掉,理由是:“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其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由于刘备的保护,孔明当时未杀魏延,但是却一直对他抱有成见,另眼相看。平时有什么硬仗、险仗以及诱敌诈败、记不了功劳的仗多派魏延去打,而对魏延多次提出的军事建议却不屑一顾。
孔明对魏延一贯不满,魏延不会没有觉察,但他始终听从孔明的指挥。平西川、争汉中、擒孟获,魏延屡建战功。北伐中原时,魏延是孔明帐下一员大将,曾斩王双、战张郃、诱司马,功绩无人可比,但孔明全不念其功劳。尤其错误的是,孔明死前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便断定身后魏延必反,暗中安排马岱斩杀魏延。
孔明斩杀魏延,不是出于个人恩怨,而是源于他思想方法上的不足。用现在的话来说,魏延是一个开拓型的人才,孔明的思想则倾向于保守。并非思想保守的人和开拓型的人必不能共事相处,问题在于,孔明坚持用他的思维去衡量别人,以至于对不同性格的人产生了误解。
又如,校尉廖立非常自负,自认为他的才能只逊于孔明,感到怀才不遇而出怨言。孔明闻其怨谤之言,并不去细察其人的长处和短处,而是根据自己头脑中固定的思维模式立即将其撤职,废为庶人。
用同样的思维模式去看魏延,自然处处看到他的毛病,魏延因为自己的作战方案不被采纳而发泄的某些怨言和牢骚,就有可能被看做心术不正、身后必反的征兆。一想到魏延若反则无人可制的情况,谨慎一生的孔明于是定计斩杀了魏延。
魏延被杀,可以说是定势误差的典例。
由此可以看出,定势误差是指人们根据过去的经验和习惯的思维方式,在头脑中形成了对人或事物的不正确的看法。这种错误,在考核中是经常出现的。例如,一些年轻的考核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总认为老年人墨守成规,缺乏进取心,压制年轻人;而一些老年的考核者则按照自己的经验,总觉得年轻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举止轻浮。在这种思维定式的影响下,做出来的考核结果必然会发生偏差。
既然定势误差会给考核工作带来消极的影响,那么,在考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必须根据被考核者的实际情况,客观地做出判断;而不能按照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思维模式,来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