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过去了,经营部租了一间40平方米的农民房作为办公室,面积扩大了六七倍。又一年过去了,经营部发展成为深圳市纺织工业公司下属的一家科级企业——深圳市纺织工业供销公司。公司买了一辆铃木摩托车,已经升任经理的黄汉清经常骑着它东奔西忙。
1986年3月,供销公司由农民房搬到了泰山大厦三楼,公司开办了中外合资企业丰盛服装厂和内联企业深圳天津飞鸽自行车装配维修中心,开始由单一贸易走上了拥有实业的工贸结合的道路。公司将内地厂家不符合外贸收购要求的零码牛仔布,在深圳按外商的要求进行精加工、深加工,制成各式各样的牛仔服装,销往海外;又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在国内加工成品再打进国际市场。他们还把国内十多个省市的300多个厂家代表和8个国家、地区的100多位客商请到公司,成功地组织举办了全国纺织品定货会。1986年,这个小小的没有进出口权和出口配额的供销公司为国家创汇3000多万港元,人均逾百万元,居全国同行业之冠。1987年,这家只有45人的小企业创汇额达到11亿港元,人均240万港元,成了“创汇大户”,黄汉清被誉为“创汇能手”,被评为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之一。
当然,黄汉清和金田的创业过程决不像写的这般简单和轻松。就像牛仔只能在银幕上潇洒一样,生活中的牛仔如同苦力,是无论如何也潇洒不起来的。
打工者是很难潇洒的。你每天都要为生存而苦斗。
1987年,深圳正普遍实行承包责任制,供销公司虽然也与主管公司签订了承包合同,但黄汉清已经从实践中看到了这一改革不彻底和不完善。他不愿意维持现状,更不想跟在别人后边爬。他开始酝酿对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
但是,上级主管单位不同意他们搞什么股份制,并且把带头“闹事”的黄汉清的经理职务给撤了。在那时的中国,股份制和市场经济之类还属于绝对的资本主义和洪水猛兽的范畴。事情到了这一步,就是想再缩回去也不行了。他们决定自己干。大家给新公司取了一个新的名字——金田。他们希望,这将是一片象征收获的金色的田野;或许,它还有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的意味也未可知。
1988年3月8月,金田轻纺工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注册净资产220万元。员工们将自己的命运与这个前途未卜的企业拴在一起,把个人多年积蓄的血汗钱拿出来入股。
股东会投票选举黄汉清为董事、董事长。没有上级来认可,结果就到公证处进行公证。黄汉清董事长就这样也许是中国大陆第一个没有经组织部门用红头文件任命的企业领导人。
公司成立了要去注册,这却难住了工商局的官员。在营业执照上所有制性质一栏中,谁也不知道这个金田公司算什么类型。中国大陆对企业所有制的分类一共有三种:全民、集体、私人。而作为股份有限公司的金田,有四种股权:国家股、社会法人股、职工集体股、职工个人股。而就是说,他们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这至关重要的一栏总不能空着吧。不知是谁突发灵感,于是就写上了这样一句万无一失的界定:“股份(全民——集体——私人)”。
公司要刻公章,这也犯了难。在中国,公章的规格要根据单位的级别来确定,其直径、字号包括周边的宽窄都丝毫不得乱来。可是,金田公司却偏偏是一个没有行政级别的单位。
无上级、无主管单位、无行政级别的金田公司虽然诞生了,却形如“怪胎”。就像那个小猴子,没娘没爹,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号称“齐天大圣”,玉皇大帝的编制序列上却没有他的位置。文件停发了,党政会议不让参加了,贷款指标、原材料指标、招工和提干指标都没有了,甚至出国考察的名额也没有了……所有原来那些“顺理成章”的东西现在统统不翼而飞。他也正是这些最艰难的日子,使黄汉清和金田人更深切地体会到,生活中本来就没有什么顺理成章,生活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自然享受的,而是一种你必须时时刻刻努力去争取和维护的权利。
生活就是一场不断的斗争,就是一场没有暂停和结束的残酷拳击。被击倒之后你只能自己再爬起来。除非你被无情地淘汰出局,变成一个失败的旁观者。越是胜利者,越是要不停歇地被迫接受更高级别的更严峻的挑战。
后来,美国FORTUNE杂志1993年11月刊登又一篇黄汉清的专访,文章写道:
1988年2月,黄汉清将一家国营制衣厂改造成为中国第一批股份制公司之一——深圳市金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某些共产党高级领导还对市场经济抱怀疑态度的时候,如果改造失败,那将会有什么后果呢?那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黄动情地说,“但我找不到别的路子能使公司兴盛起来。”
经过股份制改造,金田公司开始走上一条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道路。这是一条如同走钢丝的道路。这是一条迅速发展的道路。
往下,我们就以数字为主看一下金田公司的路标。
1988年年底,金田公司净资产由220万元增加到687万元,盈利545万元。
1989年2月28日,金田股票作为深圳“老五家”之一公开发行,452万元的金田股票供不应求,又增发70万元。当年公司净资产增加到1711万元,利润611万元。
1990年,金田公司以贸易出口1717万美元的实绩,跨进“全国进出口额最大的500家企业”
行列:全年实现利润1160万元,比上年增长113%。
1991年,金田公司拓展房地产开发,进军欧洲和北美市场,以出口总额4120万美元再次名列“全国进出口额最大的500企业”;公司全年利润3610万元,比上年增长211%。
1992年,金田公司实施面向全国沿海的“半月形开发计划”,资产总额1018亿元,为深圳市综合实力最强企业集团第25位;实现利润7415万元,增长105%。
1993年4月,公司向境外发行金田股票3800万股,全年实现利润13042万元,增长749%。金田房地产公司跻身“中国房地产效益百强”第23位。
1994年,金田公司总资产达到248亿元,利润总额14236万元,在“中国上市公司实力百强企业”中名列第47位。
金田公司创业13年,国家股现在为852万多股,相当于开办费的1700多倍。股份制改造7年,总资产增长1127倍。
经过十几年闯深圳的风风雨雨,从一个打工者到一个大型跨国企业的董事长,黄汉清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生命的价值。
1995年4月初,在新加坡的“面对21世纪的中国企业”国际研讨会上,一位中青年男子走上讲坛,他的语调平静而又自信:“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金田公司的迅猛成长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金田公司的今天,也没有我黄汉清的今天。”
到今,金田公司又走过了五六个年头,在新的世纪里,我们听说金田又有了新的更大的发展。黄汉清仍在攀登着他人生的一个一个高峰。
6从坎坷走进阳光
我们经常提到的是“命运”这个词,那么,什么是命运呢?其实,命运就是我们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各种遭遇。人的命运一帆风顺的很少,可以说,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都是曲折的,这是一种自然规律。所以,只要我们懂得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被任何困难所击垮,当然,我们更不会因自己的成功而沾沾自喜,因为,挫折也好,成功也就,它们都只是一种过程。
他,是一个在贫困中长大的苦孩子,他的人生格言是“我希望别人走在我的前边,但我不能忍受落在后边。”
苏英奇的家乡是辽宁省开元县的庆云堡,他出生在那里的一个农民家庭。打出世以来就没过上几天富裕的日子,嚼着苦涩的野菜来品味人生的苦孩子,在生命中有着强烈的奋斗欲望和征服性格,这一点要比从小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孩子更显突出。
苏英奇来到人世不久,几乎还没记住父亲的音容笑貌,他就因病去世了。父亲撒手人寰,脱离了人间的苦水,但是却把痛苦重重压在了活着的人身上。
苏英奇六岁那年,母亲改嫁了,小英奇哭喊着:“娘,娘……”那真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时刻。十二岁的姐姐把年纪幼小的弟弟搂在怀里,俩人哭作一团,这俩孩子,好命苦啊!
从此之后,在那坎坎坷坷、弯弯曲曲的山路上,潺潺流淌的小溪旁,无论是上学、打柴、挖野菜,姐弟俩都是相依为伴、相依为命。
1956年,小英奇已经15岁了,长得虎虎生气。
姐姐已经到了该出嫁的年龄。于是,常见村子里的老奶奶大婶子小嫂子来找姐姐,说要给她找个婆家,可是姐姐总是怜爱地看着尚未长大成人的弟弟说:
“再等等吧,等弟弟再大些吧!”
懂事的小英奇眼睛湿了。
为了不再耽误姐姐,一个冬天的夜晚,他默默告别了姐姐,下决心自己去闯世界。
姐姐卖了家里的一部分口粮,给弟弟做盘缠。
苏英奇先到了抚顺,然后又去了遥远的大兴安岭,想方设法,终于在伊春市翠峦林业局当上了临时工。
从苦难中长大的孩子,老实、顽强、勤劳。别人三天干完的活儿,他一天就干完。有时累得连走路的劲都没了,他也要超额去完成任务。他为人宽厚、乐于助人,他用真挚的情感与拼命的劳动,赢得了命运的机遇。
1957年,他被破格录用为正式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