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功意味着孜孜不倦
几年前,有一位学者兼编辑家在编辑《西方名作》一书时,应约撰写102篇文章,分别论述这些名作中提出的观点。这项工作花了这位学者两年半的时间,加上其它一些工作,他每周都要干整整七天,那时如果听任自己先拣自认为最易阐述的文章入手,那么这项工作是决不可能完成的。奉行他自己的规则,决意严格地按照字母顺序进行,决不允许跳过任何一个自感费解的观点。这是这位学者得以成功的基础。另外,这位学者始终坚持每一天都首先完成困难较大的工作,再干其它的事。实践再次证明,这条原则是行之有效的。
有时疲乏感更难对付。这时,我们并非不愿开始工作,可进展好像总不顺利,工作中的障碍似乎不可逾越,不论我们多么努力,却屡遭失败,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加重的精神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全力以赴地工作——然后就托付于无意识的灵感。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主编者在筹备该书第十五版时,需给原书中按字母顺序排列的词条搞一个专题分类目录。这种搞法尚无先例,日复一日,主编者搞出的方案都不理想,他几乎疲乏厌倦到极点了。
一天,这位主编者再也打不起精神,便将这个问题为什么不可解决的理由一一列出,试图让自己相信,这些看起来解决不了的问题,事实上的确难以解决。症结在问题本身,不在作者。然后,他多少松了口气,往安乐椅里一靠,睡着了。
大约过了个把小时,他突然醒来,脑子里涌现出一个清清楚楚的方案。以后几周的工作每一步都证实了,这个出自于无意识头脑的解决方案是正确的,尽管主编者工作的紧张程度丝毫不亚于前一阶段,但他却未曾感到些许倦怠和疲乏。失败曾那样使人沮丧,如今成功又如此令人振奋,主编者当时正体验到现代心理学家称之为“潮涌”般的快感。与之相类似,在生活赋予我们的所有欢乐之中,有什么能比成功地发挥出自己的才能更令人鼓舞呢?它激发出的能量使我们再接再励,精益求精。
有时候,障碍不在问题本身,而是来自社会环境,或者看上去是如此。他人似乎多多少少地妨碍我们获得成功。然而,正如莎士比亚所写的:“过失,亲爱的布鲁斯特,不应归咎于这个世界,而应归咎于我们自身。”我们有什么理由谴责他人,却将自己受到误解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呢?成就一桩事业意味着去做必须做的一切,包括赢得他人的合作。
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那种莫名其妙的、非体力的疲劳现象当成雷达——预警系统,然后,去追寻产生疲乏的根源,找出我们掩饰着的、不愿承认的失败。接着,我们就应分析这一失败的原因。在极少数情况下,其原因可能是工作确实太难做,非我们能力之所及。
如果是这样,我们尽可以承认事实,退避三舍。然而,有时阻力也许仅仅在于我们拒绝正视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我们专心致志于手头的工作,拿出全部智慧与决心,再求助于无意识的灵感,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我们应确信,人必须追求成功,这一需要乃是人之天性。我们并非想给成功下什么定义,只是要说成功是与连续不断地优异杰出的成绩、艰苦卓绝的努力以及随时解决问题不可分割的。成功是当一个人发挥出人的聪明才智时所感受到的兴致勃勃、欣喜愉快和“潮涌”般的快乐的体验。
成功意味着永远孜孜不倦。
2奋斗是成功的起点
伟大的成功和业绩,永远属于那些富有奋斗精神的人们,而不是那些一味等待机会的人们。
应该牢记,良好的机会完全在于自己的创造。奋斗是成功的起点,如果以为个人发展的机会在别的地方,在别人身上,那么一定会遭到失败。机会其实包含在每个人的人格之中,正如未来的橡树包含在橡树的果实里一样。
25岁的时候,雷因因失业而挨饿,他白天就在马路上乱走,目的只有一个,躲避房东讨债。
一天他在42号街碰到著名歌唱家夏里宾先生。雷因在失业前,曾经采访过他。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夏里宾竟然一眼就认出了他。
“很忙吗?”他问雷因。
雷因含糊地回答了他,他想他看出了他的际遇。
“我住的旅馆在第103号街,跟我一同走过去好不好?”
“走过去?但是,夏里宾先生,60个路口,可不近呢。”
“胡说”,他笑着说,“只有5个街口。”
“是的,我说的是第6号街的一家射击游艺场。”
这话有些所答非所问,但雷因还是顺从地跟他走了。
“现在,”到达射击场时,夏里宾先生说,“只有11个街口了。”
不多一会,他们到了卡纳奇剧院。
“现在,只有5个街口就到动物园了。”
又走了12个街口,他们在夏里宾先生的旅馆停了下来。奇怪得很,雷因并不觉得怎么疲惫。
夏里宾给他解释为什么要步行的理由:
“今天的走路,你可以常常记在心里。这是生活艺术的一个教训。你与你的目标无论有多遥远的距离,都不要担心。把你的精神集中在5个街口的距离。别让那遥远的未来令你烦闷。
”
作任何事情都如上面的例子一样,只要你不气馁,鼓起勇气,振奋精神,就能走向你要去的目标,达到你人生的成功,这就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的起点就是奋斗。这个过程需要我们每个人自己去把握,去实实在在地走过。
3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年轻的板球投手看上去每个动作都准确无误。上步正确、没有犯规、目标也盯得准、投球平稳,眼看着球适时滑入1—3坑,而没有撞倒5号杆。结果怎么样?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为什么不是好球?
“你的球没有力量,”他的教练说,“因为你浅尝辄止而没有坚持到底!”
高尔夫球教练、棒球、足球教练以及经理人员、工头儿和监工每天也常说类似的话。
“不坚持到底所以你才输!”
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发生,你可遵循以下两条原则:
第一,充分利用初步胜利。战争中最后的胜利属于有能力和有远见,会利用最初优势的指挥官。
一旦突破了敌人防线,敌人开始撤退,彻底消灭敌人的时机也就到来了。面对敌人乱作一团的溃退,我方必须进行坚决迅速的追击。
商界,也是如此。把西服卖给对方以后,不要就此止步。接着把和西服配套的鞋袜、领带、衬衫和帽子也卖给他。
汽车行业最大的利润并不是卖掉汽车时挣到的。精明的推销员坚持不懈,让顾客买下全套豪华附加设备(包括立体声收录机和有前后两个喇叭的调频无线电以及按钮控制的天线)从中赚取更大利润。
这一坚持到底的观念不仅适用于商业,也适用于对他人的把握。如果以极大的干劲坚持到底,你可以充分利用最初的成功保证全面胜利。
第二,确保不断成功。如果发挥聪明才智,并为长期成功做好准备,你将有足够的后劲坚持到底,确保不断成功。
比如,新的音乐团体总是昙花一现。每百个团体中只有一两个开业一年后还存在。为什么?正像一个颇受欢迎的晚间节目主持人曾经说的:“他们只有几个人,不会给观众更多的花样。开始的四五首歌唱得非常精彩,但之后就再也拿不出什么像样的歌了。”
如果坚持到底,确保不断成功,你可以避免那类死亡陷阱。这需要额外努力并坚持不懈。
处在权力顶峰时不要自鸣得意,认为自己确已成功。你必须继续关注人们的需求,不断地满足他们,那么你的领导职位和对他人的把握才可得以巩固。
政治家如过于妄自尊大而忽视了选民的需要就会被淘汰出局。而精明人先是不断满足本州或本地区选民的需要连选连任,进而发展到专门从事政治。比如,说到佛罗里达州的国会议员,人们自然会提起克劳德·佩珀,就像提起软饮料人们马上想到可口可乐一样。
4奇迹创造在坚韧之中
一个生活的勇士,会永远含着微笑,从容地走进生命旅程中的风风雨雨,在那里留下伟岸和义无反顾的身影。
某人的母亲29岁那年患甲状腺肿大,脖子上因为手术留下一圈难看的疤痕。记忆中,她当时时髦漂亮,经常用一串珍珠项链遮住这个疤痕,跟父亲出门玩到半夜才回家。
39岁那年,她又因子宫癌在医院住了一年多。出院后,母亲变了很多,她不再苗条,也很少笑,经常帮人做衣服到深夜,好像所有的时间都在忙着赚钱。而父亲却永远只是拈花惹草。
在母亲的努力下,家里状况越来越好,母亲却在59岁那年癌细胞扩散,在切除半边的乳房后,她的身体经常因为无法平衡而摔倒,但她却活得很起劲,经常去爬山、旅游,并在海边盖了一幢楼房,整天花花草草地忙个没完。
年前跟母亲谈起她的变化,她沉静地说:“年轻时只想守住丈夫,整天跟着他走,等发现自己的男人已经无法收心,才发现你们还没有长大。现在你们已经长大了,我想我终于可以为自己活了。”
站在廊前眺望着大海,她说:“能活着真好。”
缺乏坚强毅力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每一位成功者的调查发现,他们对待人生也好,对待事业也好,其共同点就是都有着坚韧的毅力。下面一个例子也说明了同样的问题:
有一个青年画家,由于功夫不够,生性草率,画出来的画总是很难卖出去。他看到大画家阿道夫·门采尔的画很受欢迎,便登门求教。
“我画一幅画往往只用一天不到的时间,可为什么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
门采尔沉思了一下,对他说:“请倒过来试试。”
青年人不解地问:“倒过来?”
门采尔说:“对,倒过来!要是你花一年的工夫去画,那么,只要一天工夫就能卖掉它。”
“一年才画一幅,这有多慢呀!”青年画家惊讶地叫出声来。
门采尔严肃地说:“对,创作是艰辛的劳动,没有捷径可走的,试试吧,年轻人!”
青年画家接受了门采尔的忠告,回去以后,苦练基本功,深入搜集材料,周密构想,用了近一年的工夫画了一幅画,果然它不到一天就卖掉了。
5拓荒“金田”的牛仔一个有着远大理想的人,一个有坚定信念的人是不会满足于现状的。他们总是把自己目前的成功作为下一个成功的阶梯,他们沿着这个阶梯一步步地向上爬,一直爬到生命终结为止。
对于这种人来说,他们的成功不过是一种过程而已。
29层的金田大厦座落在深圳市南部的和平路上,它那华丽的镀金玻璃幕墙外观,即使在广厦林立的深圳,也别具风采。金田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汉清坐在他办公室里,俯瞰着近在咫尺的罗湖口岸和深圳河,界河对岸的香港尽收眼底。金田公司目前拥有248亿元总资产和遍布海内外的40多家下属企业。可是谁能想到,它的起点却是在一间6平方米铁皮房里的只有5000元开办费的小小经营部。从5000元到近25亿元,其间的跨度是13个年头。
那一年,黄汉清先生还是个28岁的打工者。
他生长在广东陆丰县海边的一个小镇上,小镇据说因为有60块大石头而名为甲子镇。他的父亲是一名锆矿的矿工。虽说矿工人家比镇上一般居民的生活多少还算好一些,但是使少年黄汉清刻骨铭心的还是一个“穷”字。在当兵以前,他就没有穿过一件没有补丁的衣服。父亲那六十几块钱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每个月才到月中,钱就花没了,剩下的日子只有靠借债打发。等发了工资,一大半就先还了债。然后,还只能是“寅吃卯粮”地过。有一次,黄汉清拿着母亲借来的5元钱去买米,却把钱丢了。那等于是丢了全家人的口粮。父亲打得他好惨,把腰带都抽断了。那顿打,黄汉清终生不忘;他的父亲也没忘。
16岁上,他虚报岁数参了军,半是为了给家里省张嘴,半是想到外边闯荡一番。当兵的第一年,他就当了班长,接着又当上了教导队的教员——自然是因为他的军事技术拔尖。但是,他提干的报告却接连几次都没能被批准,理由是:黄汉清居然说他想当官。那时的中国,几亿人都生活在美丽而虚伪的政治外衣之下。“心想事成”是不行的,只有表面上大公无私得比雷锋还雷锋,才能获得荣誉和随之而来的个人利益。结果,服役满6年的黄汉清还是回到了他的甲子镇。
回家后,黄汉清托关系走后门被安排在供电所当上了正式电工,月薪38元,每个月还交给父母10元。成了家又有了孩子之后,那个“穷”字又来了。实在没有办法,他到外地贩了一趟凉鞋,一双能有几分钱的利润,那一次竟然赚了100多元,经济状况明显改观。第一次经商成功,使那来之不易的38元的铁饭碗在他的心目中就不那么神圣了。于是1982年夏天,他穿着一身旧军装,来到了深圳。
那时的深圳,还远远说不上繁华。而对每一个打工者来说,深圳的感觉首先是失去了安定感的自由和没有了人身依附的失落,但毕竟,它提供了一个内地传统体制下不曾有过的机会,一种相对平等的施展个人才能的机会。
黄汉清走在深圳陌生而又新鲜的街市上,举目无亲,惟一让他感到踏实一点的是怀里揣着的那张条子。那是熟人辗转给他介绍的打工单位,那是他未知的希望。终于,在人民北路一间极不起眼的小铁皮房外,他看到了寻觅已久的那块牌子,上面写着:深圳市纺织工业公司经理部化工百货门市部。
黄汉清既高兴又有点失望。在深圳的茫茫人海中,他毕竟有了一个落脚之地;但是,这个名字很长的单位,实在是太小了。他眼前的这间铁皮房,大约只有6平方米,一张破旧的办公桌,简陋的柜台,还有堆积的杂货,显然,这间小屋既是办公室,又是仓库,还兼做门市。
这是一个刚刚组建的经营部,黄汉清加盟之后,员工总数达到了6个人。他们的全部家当是5000元人民币的开办费,还有一辆小推车,小铁皮房是从农民手中租用的,业务是单一的小型贸易,主要经营家用电器、化工产品、服装什么的,按照合同每年要向主管单位上交2000元。经理给黄汉清的脑袋上扣了一顶草帽,这是他得到的第一项福利待遇。
打工的生活艰苦而又单调。小本生意,惨淡经营。在那夏天热冬天冷的铁皮房里,用永远的微笑迎接着四面八方的顾客。拉着那辆吱吱呀呀的小推车,走街串巷,爬坡越岭,车上今天装家电,明天拉百货。
不知为什么,谈起那段打工生涯,黄汉清先生记忆最深的是卖牛仔布。实际上,牛仔布既不是当时他们经营的主要商品,也不是他个人的主要业绩。倒是有一次他到服役所在的肇庆一带成功地推销了一批折叠伞,使他从售货员被提升为一名业务员。那才是他到深圳打工生涯中最关键的第一步。但是,一谈起卖牛仔布来,黄汉清立即神采飞扬。
因为,铭刻在黄汉清心目中的是一种牛仔精神。
这种精神是拓荒者和强者所必备的精神。在中国还没有流行牛仔这一名词的时候,这种精神就是黄汉清的性格支柱;而在后来的岁月中,这种精神对于他更是比亿万金钱还要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