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势真谛: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道家始祖老子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哲理名言:“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这句话其实道明了优势的真谛:那就是要充分挥洒自身的优势,必先要有自知之明;惟自知才能自胜,惟自胜才能发挥优势,惟发挥优势者,才能最终强大,以至无往不胜。
“自知者明”,换句话,就是人贵有自知之明。
所谓自知之明,是中国历史人物总结出来的精粹,指的是一个人要有客观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和洞察事物的能力。人能够做到自知之明,就不会囚于物质,不为利益所诱,也就不会丧失自我,个人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理解自己,才能充分发扬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才能自我完善、自我实现,从而创造出自身的社会价值,成就伟大的事业。
中国历史上在凡通达世情的人都有自知之明,他们善于用自知去把握人生成功的机会。
《汉书·高帝纪》记载,刘邦击败项羽后,在洛阳开庆功宴,他要群臣评说战争胜败原因,有人答道,“项羽量小妒人,陛下赏罚严明。”刘邦说:“你只说对其一,却不知其二,若说运筹帷幄,出谋划策,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守后方,安抚百姓,筹集军粮,我不如萧何;统率大军,攻城略地,出奇制胜,我又不如韩信。他们都是难得的盖世英杰。
而我能够重用他们,发挥他们的才能,这是我得天下的主要原因。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还不能重用他,这就是他失败的原因。”
刘邦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又能客观地认识他手下的文官武将,正是有自知之明,才成就伟业。
据古书记载,公孙仪任春秋鲁国宰相,因为爱吃鱼,国人都争着送鱼巴结他,公孙仪拒绝接受。他说:“正因为我喜爱吃鱼,所以才不受鱼”。他自知“爱吃鱼”是个人嗜好,而不受鱼是他的“自知之明”,他明白“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软”;他还明白“人一走茶就凉”
的道理,身为宰相,有许多人奉迎送礼,一旦罢官,好鱼抑或不好鱼都会没人理会。为求利丢了乌纱,得不偿失。
仕途险恶,没有先见之明的人,必然是自以为是、自鸣得意、居功自傲、利令智昏,一旦为官,难免不遭祸患。可惜,能如严光那样有自知之明的人实在少啊!
据《汉书》记载,严光与刘秀少年同游。后来刘秀当皇帝,命他入朝为官,他却躲了起来,他视“荣华富贵”如“草芥尘埃”,他深知“伴君如伴虎”。依他刚直的性格难免触犯龙颜,与其彼时遭罪,不若现在隐居山中。
严光确实是个深解处世之道又有自知之明的贤人。
“自胜者强”,用古人的话解释,就是“欲胜人者,必先自胜”,要敢于向阻碍自己前进的势力挑战,敢于向自我封闭的困境挑战,他们相信自己有力量,能够从禁锢中解脱出来,寻找机会,主动走出去。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典型例子,就是“毛遂自荐。”
有人把这个成语贬义化,但如果追查史料,会发现毛遂的成功不仅因为“自荐”,还因为“自胜者强”作基础,没有真才实学的自荐才是虚张声势,哗众取宠的举动。从毛遂自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人勇于为自己的创造机会,施展才能的重要意义。
孔子曾周游列国,到处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也是一种“自荐”,只是由于当时处于战乱纷争之时,诸侯争霸,有谁肯弃干戈施“仁政”?因此孔子走投无路,四处碰壁,只得自觉由从政转而从教。在《论语·子罕》中记载:“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访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孔子主张将玉卖出去,他等待识货的人来。“美玉”好比一个人的才能,“贾者”就是能赏识才能的人。有“美玉”去寻找“贾者”,就是有才能的人去寻找施展自己本领的机会;孔子由自己的经历而发感慨说“我待贾者也”。
人贵有自知之明,无论严光还是毛遂,无论是公孙仪还是孔子,审时度势,或退或进,是成大事之道。
把握机会并能运用历史经验成大事的人具有这样的特质:能够自我分析和反省自己,所以他们能够准确地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这种特质本身就是人生的大优势。
2认清自己才能把命运掌握在手中
要想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就要先认清自己的真面目。也只有明确自己的优势所在,自己才能决定该做什么,该从哪些方面努力。
美国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在他所举办的成人教育课堂中,经常讲到下面这个故事:
有一天,一个流浪汉来到我的办公室,要求与我谈谈。他说,昨天下午他本已经决定跳进密歇根湖,了此残生。但不知是谁,也许是命运之神,把一本我多年以前写的书放入他口袋。
这本书给他带来了勇气和希望,并支持他度过昨天夜晚。他还说,只要他见到这本书的作者,他相信一定能帮助他再度站起来。我问他,我能替他做什么。
“在他说话的时候,我从头到脚把他打量了一遍,我不得不坦白地承认,在我内心深处,我并不相信我能替他做些什么。他脸上沮丧的皱纹、眼中茫然的神情,他的身体姿势、脸上十天未刮的胡须,以及他那紧张的神态,完全向我显示出,他已经无可救药了。但我不忍心对他这样说。因此,我请他坐下来,要他把他的故事完完整整地告诉我。他说得很详细,其中要点如下:他把他的全部财产投资在一种小型制造业上。1914年,世界大战爆发,使他无法取得他的工厂所需要的原料,因此他只好宣告破产。金钱的丧失,使他大为沮丧,于是,他离开了妻子和儿女,成为一名流浪汉,他对于这些损失一直无法忘怀,而且越来越难过。到最后,甚至想自杀。
“他说完他的故事后,我对他说:‘我已经以极大的兴趣听完你的故事,我希望我能对你有所帮助,但事实上,我却没有能力帮助你。’
“他的脸立刻变得苍白。他低下头,喃喃地说道:‘这下子完蛋了。’
“我等了几秒钟,然后说道:‘虽然我没有办法帮助你,但我可以介绍你去见本大楼的一个人,他可以协助你东山再起!’我刚说完这几句话,他立刻跳了起来,抓住我的手,说道:
‘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请带我去见这个人。’
“他会为了‘老天爷的份上’而做些要求,这实在是很令人鼓舞的。这显示他心中仍存在着一丝希望。所以,我引导他来到我的实验室里。和他一起站在一块看来像是挂在门口的窗帘布前。我把窗帘布拉开,露出一面高大的镜子,他可以从镜子里看到他的全身。我用手指着镜子说:
“我答应介绍你跟他见面,就是这个人。在这世界上,只有这个人能够使你东山再起,除非你坐下来,彻底认识这个人,否则,你只能跳到密歇根湖里,因为在你对这个人作充分的认识之前,对于你自己或这个世界来说,你都将是个没有任何价值的废物。’
“他朝着镜子向前走了几步,用手抚摸他长满胡须的脸孔,对着镜子里的人从头到脚地打量了几分钟,然后后退几步,低下头,开始哭泣起来。我知道我的忠告已经发挥功效了,便送他离去。
“几天后,我在街上碰见了这个人,我几乎都认不出也来。他的步伐轻快有力,头抬得高高的。他从头到脚打份一新,看来很成功的样子,而且他也似乎有些感觉。
“他解释说:‘我正要到你的办公室去,把好消息告诉你。那一天我离开你的办公室时,还只是一个流浪汉。但是,虽然我的外表落魄,我仍然替自己找到了一项年薪3000美元的工作。想想,老天爷,一年3000美元。我的老板并且先预支了一些薪水给我,要我去买些新衣服,还让我先寄一部分钱回去给我的家人。我现在又走上成功之路了。’
“‘我正要前去告诉你,将来有一天,我还要再去拜访你一次。我将带去一张支票,签好字,受款人是你,金额是空白的,由你填上数字。因为你介绍我认识了自己,幸好你要我站在那面大镜子前,把真正的我指给我看。’
“那人说完话后,转身走入芝加哥拥挤的街道,这时,我终于发现了:在从来不曾发现‘自立’价值的那些人的意识中,原来隐藏了伟大的力量和各种潜能。”
一个人没有认清自己的真面目,不能深明自己的优势所在,就不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也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3自知者明:失败者大多不自量力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公司的中层干部,他受聘担任某一公司的总经理。当时,他曾和朋友商量去与不去的问题。他的朋友认为朋友当总经理,自己也沾光不少,所以积极怂恿他去。而他本人也认为当总经理很光彩,所以兴致勃勃前去赴任。但是,一两年后,这家公司进展却不顺利,在这种情况下,竟传出追究总经理责任的风声,使他不得不辞去职务。
原因何在呢?事实上,是他不适合当总经理,因此才会失败。他还和以前一样,始终是某公司中层干部的样子,原先他认为总经理由他担任,应该游刃有余,朋友们又纷纷怂恿他前去,也就怀着无限的憧憬赴任,却没想落到这步田地。
如果当初不管朋友怎么劝诱也不为所动,认为目前的工作非常适合他,也就不会有今天失败的下场。总经理在一般人的眼光里,的确有非常高的地位,收入颇丰。但是总经理有总经理的职责,自己能否胜任,必须事先考虑。然而他丝毫没有衡量自己的条件,逞一时之快接下工作,结果难免失败。像这种例子,社会上比比皆是。
由此可见,了解自己的优势、个性、特质,是非常重要的。戴尔·卡耐基认为,自我认知,是处世最重要的态度,有了自知之明,才不会失败。无论旁人如何劝诱,也要坚持原则,认真考察一下是否适合自己的个性,惟有如此才不会导致失败。同时,自己认为是对的,就应坚持下去。即使工作地位低,得不到旁人的称羡,只要是适合自己优势的,原本普通平凡的工作,也会感到有意义,进而产生神圣的感觉。
社会的发展与繁荣,必定要依靠每个人员的配置都能达到适才适用,才可以实现。在这样的社会里,工作效率才会高,对于个人来说,也只有这样才会获得幸福。
在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拼命地工作,纵使以世俗的眼光或通常的想法来看,它并不是高尚的职业,但如果它适合你,让你能专心愉快地工作,我们相信,在这样的一份工作中,你肯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欢乐与满足。
问题是如何寻找自己适应的工作?这是相当困难的。自己要正确评价自己,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你今天要从事一件工作,必定先自问自答,你是否适合这个工作?你们公司是否适合这个工作?并且究竟有没有做这种工作的实力?然后做一个综合的判断。有时候心里想做一件工作,可是想做与可不可以做,是两码子事,并不是相同的。因此虽然自己想做,也得看这工作是不是适合自己,自己有没有这种实力来做。可是对于自我判断、自我评价并不一定能完全正确,常常自己对合适与否下不了判断,那只有请教周围的人,也就是请教那些有生活阅历的人。
“我现在很困扰,很想做这件事,可是对自己或公司的实力及适应性都不太清楚,依您的看法应该怎么办呢?”
你这样请教他,因为他是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者,他也许会说:
“我认为最好不做,因为你现在一切很顺利,何必介入到那种事情中去,很危险,最好还是不做,这样的选择是比较聪明的。”
如果你能接纳,那就决定不做。如果虽然他这样劝告你,但你还是很想做,一时拿不定主意,那就得再请教第二个人,如果两个以上的人的答案都相同,而你自己又没有十分的把握,认为有风险,那就只好作罢了。
但也存在着另一种情形,自己不能断言确实能够成功,但想起来也有某种程度的把握,为慎重起见请教他人,虽然甲与乙两人都说不要做。可是自己确实很想做,也有相当的把握,这时候你就应该坚持自己的看法。但正因为别人都警告过你说有危险性,所以虽然自己有点自信,你还是会特别小心翼翼地进行工作。
工作有大小,而我们个人的能力有强弱,因此,一切不要为私心所左右,一定要考察自己的才能和优势。这是生活在今日社会的个人的责任。今天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是密切相连的,谁也不能一个人独自生存。在这种社会里,做了适合自己个性的工作而走向成功,不单是你个人的幸福,同时也是对整个社会做出贡献。
如果不合适,硬凭个人的感情或欲望来从事工作,失败的机会就会很大,这不仅是个人的失败,连周围的人也会受到波及,甚至于对整个社会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如果所有的人对这件事都有很清醒的认识,在这种认识之下,采取负责任的行动,那么,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才有发展的希望。
4自知测试之一:你有自我认识能力吗
你想真正地认识自己吗?心理专家准备了下面这一系列的问题。看过以后,大声说出你的答案,如此,你就能听到自己真正的声音;不断训练,你会真正地了解自己。
①你是否经常抱怨“心情不好”,如果是的话,是什么原因?
②你是否经常吹毛求疵,小题大作呢?
③你是否经常在工作中犯错误呢?如果是的话,为什么?
④你说话是否很尖酸无礼?
⑤你是否故意避免和任何人结交?如果是的话,为什么?
⑥你是否经常为消化不良所苦呢?如果是的话,是什么原因?
⑦你是否觉得生活忙碌无用,前途无“亮”?
⑧你喜欢你自己的职业吗?如果喜欢,为什么?
⑨你是否自哀自怜?如果是的话,为什么?
⑩你是否嫉妒那些卓越的人?
你大部分时间在想什么?想到失败还是成功?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信心是逐渐增加还是逐渐丧失?
你是否能从所有错误中获得宝贵的教训?
你是否允许某些亲戚或朋友为你担心?如果是的话,为什么?
你是否有时候兴奋万分,有时候又沮丧不已?
谁对你最具有启发性的影响力?是什么原因?
你是否容忍你能够加以避免的消极或沮丧性的影响力?
你是否对你个人的外表毫不在乎?如果是的话,那么是什么时候的事?为什么?
你是否学会了如何“排除你的烦恼”:使自己忙碌得没时间去烦恼它们?
如果你让其他人替你思考,你是否会称自己是个“无用的懦夫”?
有多少原来可以避免的烦恼困扰着你,为什么你会容忍它们?
你是否借助酒、药物或香烟来“镇静你的紧张情绪”?如果是的话,你为什么不改用意志力来控制你的情绪呢?
是否有人经常对你责骂或抱怨?如果有的话,是什么原因呢?
你是否拥有一项明确的目标?如果有的话,是什么目标?你打算如何来实现它?
你是否感到恐惧的苦恼?
你是否有办法保护你自己,不被其他人的消极影响力所破坏?
你是否须利用自我暗示,来使你的意识变得积极?
你最珍视的是什么:你继承的财产,或是你控制自己思想的特权?
你是否违背自己的判断,而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
今天是否为你的知识宝库增添了任何有价值的事物?
你是勇敢地面对令你不愉快的环境,或是躲避某种责任?
你是否分析你所犯的所有错误与失败,从中获得教训?或是你认为这不是你的责任?
你能够举出你最严重的三项缺点吗?你采取什么行动来改正这些缺点?
你是否鼓励其他人带着他们的烦恼来求取你的帮助和同情?
你是否从你日常的经验中挑选出对你的个人成就有帮助的教训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