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太湖平原北部,江苏省南部。水以北为阳,南为阴,江阴市处于大江南部,即大江之阴,又简称澄。江阴既是苏南地区苏州、无锡、常州这个金三角的几何中心,又是上海和南京相连的正中心。江阴的文字记载史有2500年,建城史则有1731年。处在江尾海头,长江的咽喉,江阴历朝以来都是江防要塞、兵家必争之地。
要地鸟瞰
江阴市位于苏南,长江下游南岸,总面积为987.5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水域面积分别为811.7平方公里、175.8平方公里。水域部分的长江水面就有56.7平方公里。沿江深水岸线长达35公里。长江江面在江阴段最为狭窄,江阴因此自古便是扼守长江咽喉的“第一要塞”,明朝、清朝两朝都先后在江阴建筑了大量炮台以及其他重要的防御工事。长江江阴段最窄之处江面仅1200多米。作为一个军事重地,自古以来行军作战,两军相争,守江的话江阴便必守不可。吴淞口后的由海入江的的第二道江防咽喉便是江阴要塞,素被称为“锁航要道”。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9年4月21日发起的渡江战役便是东面打到了江阴,西边打到了九江。在这场战役中,江阴要塞起义对解放军顺利渡江起重大作用,为其铺平了道路。
风云变幻
江阴是一个军事重镇之地。黄山雄峙江干,地势险要,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宋有名的大将岳飞、韩世忠以及明太祖朱元璋均曾在江阴大量屯兵,击破敌军。清朝初期,江阴的群众自发守城,抵抗清军81天,击破清军24万。清军破城之日,江阴的义民无一人降伏,男女老少全都投井自尽,可歌可泣,悲壮英勇。江阴城区,民运巷内的四眼井见证了江阴“忠义之邦”的悲壮历史。后来,太平天国的将士在江阴市华士镇歼灭的八百余名由戈登率领的英国洋枪队常胜军也是依靠了江阴民众的配合。
在抗日战争的初期,中国军队与日寇激战二个多月,惨烈无比,便是在江阴海空,血水染红了江阴。江阴作为抗日战争时期长江江阴段的主战场,发生在这里的著名的江阴保卫战战是中国海军史上最惨烈的一次战斗。从1937年8月16日开始到1937年12月2日江阴防线失守,江阴保卫战前后总共持续了108日,是我国抗日战争历史上少见的陆海空三栖战役,也是抗战期间唯一的一次海军战役。曾经多年威名远震中国海疆的中国海军第一、第二舰队,主力全部沉在江阴,只有一部分是在烟台自沉,是中国海军自中日甲午战争以来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江阴保卫战阻止了日本侵略军沿着长江向西进攻,有力地粉碎了日军妄想3个月灭亡中国的阴谋,保护了处在长江下游军事机关以及工矿企业,让他们安全转移到四川的大后方,为国民政府争取了时间和空间,并且为抗日战争这场持久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兵家必争
江阴地处江尾海头,黄山滨江而立,长江至此江面最狭处仅1.5公里,“锁航要塞”的凶险地势浑然天成,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江阴的最早的军事建筑是春秋战国时,吴国在江阴的席帽峰垒筑的峰火石室。江阴炮台的原型来源于明崇祯八年的黄山“炮堤”。明代末期,官场政治腐败,当朝的海防不堪一击,倭寇在中国沿海前后横行霸道了长达数十年,百姓自然是首当其冲地屡受倭寇侵害。为了国家的安定着想,有见识之士上奏恳请朝廷,在黄山的大石湾和小石湾修筑“炮堤”,大大打击了倭寇的嚣张气焰,使他们攻占江阴城的狼子野心一直无法得逞。由此,历经明、清、民国三个时期的300多年,构筑了以黄山为核心的沿江要塞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