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最后的几十年,是在“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外戚、宦官、权臣互相专权的更替中度过的。最后是王莽从刘氏手中接过已是千疮百孔的汉政权,建立了“新”王朝。
王莽,字巨君。其父王曼,是王政君的同父异母弟。王政君入宫,被封为皇后后,使王氏王凤等五人同日封侯。但王曼因早死没有得到如此荣耀。尽管王曼早死,但王政君并没有忘记他留下的妻、儿,她对孤儿寡母的王莽母子还是很同情的,特意把他们接到后宫居住。和王氏诸叔伯兄弟封侯拜爵,飞黄腾达相比,王莽的确是幼孤卑穷。在这样的境遇下,王莽生活是异常俭朴,事事恭顺勤劳。在家中,他既要侍奉母亲,还要抚养早逝的哥哥留下的寡嫂和侄儿。在社会上,他广泛结交文人学士,对他们谦恭有礼,谈吐儒雅。对在朝廷中执掌大权的伯、叔们,是事事小心,恭顺备致。
公元前22年(成帝阳朔三年),王莽的伯父,大司马大将军王凤生病,为了侍候王凤,王莽一个多月没离左右片刻,为王凤煎汤尝药,擦洗梳理,自己却顾不得洗脸理发,弄得蓬头垢面。王莽的孝心和诚行,使王凤大受感动,临终前,把王莽托于妹妹王政君和成帝。故王凤死后,王莽就被任命为黄门郎,不久又升迁为射声校尉。从此,王莽步入仕途,时年二十四岁。
养母及寡嫂极孝、事诸伯叔极恭、交儒生名士极诚,使王莽得到了极好的社会声誉,说他有远大志向、奇才异能者有之,称其慷慨谦恭、为世之楷模者亦有之。这些都为王莽的仕途开辟了坦荡大道。
公元前16年(成帝永始元年),王莽的叔父、成都侯王商上书成帝,表示愿把自己封邑的一部分分给王莽,朝廷中的儒学名士也纷纷在成帝面前举荐王莽。成帝因此封王莽为新都侯,晋升为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从此,王莽便成了在皇帝左右颇有影响和权力的大臣。
记得白居易曾写过这样四句诗:“周公恐惧流言曰,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事实上,王莽的谦恭下士——至少是在他步入仕途后——是他笼络人心、沽名钓誉的一种手段。例如,王莽的侄儿跟随一儒生学习儒家经典,王莽便经常带着酒肉、礼物上门拜访慰问,在酒席上亲自向老师和其侄的同学们祝酒。作为朝廷命官的王莽,这种表现平易近人之举不是有点过头了吗?
“事亲以孝”也是时人公认的王莽的美德之一,在汉以孝治天下的思想背景下,王莽的这一美德,更为王莽带来了很大的声誉。但王莽的孝行也有沽名钓誉之嫌。例如,虽然王莽的儿子比其侄子年龄要大,但二人成年后,王莽有意安排他们同日完婚,以示对子侄一视同仁。子侄举行婚礼的那天,在宾客盈门,觥筹交错的婚宴上,王莽在殷勤地招待各路贵宾时,数次离席,声称是去为生病的母亲服药。其行为在宾客的众目睽睽之下做得那么自然、那样得体,的确是呈现了一个孝子的至孝之心。但是,公元7年(王莽居摄二年),其母去世时,王莽正紧锣密鼓地忙于做名正言顺的皇帝,所以以孝昭彰于世的王莽把他母亲的丧事草草地料理了,一切孝和礼和规定都被王莽忘得一干二净。
王莽的这些沽名钓誉的行为,虽然有时候露出过明显的表演的痕迹。但在统治者荒淫腐朽的西汉末年,在王氏家族飞扬跋扈的时代里,却显得与众不同,因而得到朝野人士的称誉。
在王莽的政治生涯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除掉了政敌淳于长。
淳于长是成帝时皇太后王政君的外甥。成帝时,当王凤死后,是由王根继任大司马大将军。王根由于长久生病,便上疏成帝请求免职休养。依照当时的地位,接替王根的应是淳于长。因为淳于长不仅是皇太后的外甥,同时因帮助成帝立宠妃赵飞燕为皇后有功,而深得成帝的重用,并赐爵关内侯,后又封为定陵侯。淳于长还担任着卫尉这一要职。但是,淳于长生活骄奢淫逸,胡作非为,在朝廷内外,声名狼藉。为搞掉自己的这一对手,王莽便派人查访淳于长的劣行,终于发现淳于长和已被成帝废掉的许后的姐姐私通。王莽先向王根说,“淳于长看到您病重很高兴”,挑起王根对淳于长的不快,然后又把淳于长的劣行一一报告给太后,太后听后,对淳于长如此作为也是大为恼火。很快,淳于长就被以“大逆”之罪入狱,最后死于狱中。淳于长被除掉后,公元前8年,当王根正式告退后,三十八岁的王莽便顺顺当当地坐上了大司马的位子。王莽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借口,杀了淳于长的儿子,斩草除根,以免后患。
王莽的大司马位子并没有坐多久,半年后,即公元前7年3月,荒淫无度的汉成帝死去。哀帝继位后,其祖母傅氏和母亲丁氏两家因而得势,同时哀帝也有意遏制王氏势力的发展。为了遏制傅氏、丁氏的发展势头,王莽先是和师丹等人联手,逼哀帝把要求给哀帝母丁姬上尊号的高昌侯董宏免为庶人。接着,一次在未央宫举行的宴会上,负责安排座位的内者令把傅太后的坐席安排在太皇太后元后王政君的旁边。这事被王莽发现后,他决不允许出现这种傅、王并驾齐驱的局面,便严厉的斥责内者令说:“傅氏是藩妾,怎么能和太皇太后元后并排就席呢?”并完全不顾哀帝和傅太后的面子,下令撤去傅太后的坐席,另设旁席。对王莽的这一行为,傅太后忍无可忍,在把王莽大骂了一通后,中途退席而去。王莽也不甘示弱,马上上书哀帝,以辞职相威胁。可王莽没有料到,哀帝竟能顺水推舟,同意王莽辞职,并赏以五百斤黄金,赐予安车驷马,让他闲居京师。二年后,又找了个借口,把他赶到封地南阳。在这期间,傅太后被上尊号为“帝太太后”,丁姬为“帝太后”。而王氏中的王根被哀帝下令离开京师,王商的儿子、成都侯王沉被免为庶人。王氏所引荐的大批官员也被罢免。
但傅、丁两氏,的确都是平庸、专横之辈。他们在朝廷上为所欲为,把朝政搞得一片混乱,引起大臣们的一片反对之声。前凉州刺吏杜邺在一次对策中,就直言不讳地指斥傅、丁外戚集团说:“外戚家的子弟没有一个是好东西,但却都能依靠裙带关系,位居列侯,或者掌握兵权,受宠得意。这种大富大贵的情况,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
对于朝廷的动荡,退居南阳的王莽一直是冷眼静观。他非常自信地认为,自己不久一定会东山再起的。所以,他不放过任何一个争取人心的机会,以扩大自己的影响。一次,他的儿子王获杀死了一个奴婢,尽管这种事情在当时的贵族中是层出不穷。根本就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但王莽却逼王获自杀偿命。这件事情一传出去,果然获得了很大的轰动效应。一时间,朝野上下都传颂着王莽的这一崇高德行。结果,在王莽退居南阳的三年间,就有几百名官员上书哀帝,为王莽辩诬,要求请王莽重回朝廷。
公元前1年6月,汉哀帝短命而死。在此之前,作为傅、丁外戚集团靠山的傅太后和丁太后都已先后死去,从而为王氏外戚集团的东山再起带来了机会。哀帝无子,元后王政君名正言顺地出来收拾残局。她驾临未央宫,攫取了象征最高权力的汉传国玉玺,同时派使者召王莽回京进宫,把朝廷的军政大权全部交给了王莽。王莽大权重握后,一改过去的谨慎谦恭,凶相毕露。在培植自己的党羽的同时,大开杀戒,铲除异己,进行政治复仇。他废掉了成帝的赵皇后和哀帝的傅皇后,逼令她们自杀;他把傅、丁外戚及其亲属全部赶出京城;他下令对傅、丁两后的坟墓进行掘墓暴尸;前将军何武和左将军公孙禄曾在满朝文武大臣一致推王莽为大司马时,持不同态度,且互相推诿,王莽掌权后马上把他们免官,并处死。
王莽在铲除异己时,并不是由自己出面。而是以胆小怕事,但又为太后王政君所敬重,同时又为天下景仰的名儒孔光为负责朝政的大司徒。凡是要治谁的罪,就让孔光上奏王政君,胆小怕事的孔光当然不能不听命。于是,附顺者拔擢,忤逆者诛灭,使王莽牢牢地控制了朝廷上下。
为了能长久地控制大权,王莽于公元元年立年仅九岁的元帝的孙子刘衍为帝,是为平帝。刘衍出生时即患有眚病,此种病发作时唇口手足十指皆青,一直没有治愈,形同残废。第二年,王莽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平帝,并立为皇后。
在牢牢地奠定了自己独揽汉室大权的基础后,王莽开始向权力的顶峰迈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