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大事系年
1328年戊辰元文宗天历元年
10月21日(九月十八日),朱元璋出生。
1344年甲申元顺帝至正四年
春,淮北大旱,继以瘟疫。元璋父、长兄、母,相继病故,元璋入于觉寺为僧,云游淮西、颖州一带。
1347年丁亥至正七年
元璋返回于觉寺。
1348年戊子至正八年
方国珍起事。
1351年辛卯至正十一年
5月28日,刘福通起事,据颖州,红巾军起义爆发。方国珍就抚。8月31日,李二、彭大、赵均用据徐州。同月,彭莹玉、徐寿辉起义。11月,徐寿辉称帝,据蕲水为都,国号天完,建元治平。
1352年壬辰至正十二年
2月16日,定远人郭子兴等起义,据濠州。4月15日,朱元璋投郭子兴。
1353年癸巳至正十三年
6月30日,张士诚起兵。
1月25日,张士诚据高邮,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建元天祐。
1355年乙未至正十五年(宋龙凤元年)
3月16日,刘福通迎立韩林儿为帝,又号小明王,建都亳州,国号宋,改元龙凤。4月,郭子兴卒,韩林儿檄授朱元璋为左副元帅。10月,郭天叙、张天祐攻集庆,阵亡,朱元璋遂为郭子兴部最高首领。
1356年丙申至正十六年(龙凤二年)
4月,朱元璋克集庆,改为应天府。张士诚自高邮徙居隆平,改称周王。
1357年丁酉至正十七年(龙凤三年)
9月,张士诚降元。
1359年己亥至正十九年(龙凤五年)
9月10日,元兵破宋都汴梁,刘福通奉韩林儿走安丰。
1360年庚子至正二十年(龙凤六年)
1月,陈友谅挟持徐寿辉于江州,自称汉王。4月,朱元璋征浙东四先生至应天。6月,陈友谅破太平,杀徐寿辉,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发兵攻应天,朱元璋大败之。明玉珍自立为陇蜀王,塞瞿塘,与陈友谅绝交。
1362年壬寅至正二十二年(龙凤八年)
3月29日,明玉珍称帝于重庆,国号大夏,建元天统。
1363年癸卯至正二十三年(龙凤九年)
2月16日,张士诚发兵攻安丰,刘福通战死。3月16日,朱元璋援安丰,迎韩林儿居滁州。6月5日,陈友谅发大兵围洪都。8月29日,陈友谅与朱元璋大战鄱阳湖。10月3日,陈友谅中流矢死,众溃,部将张定边护陈理奔武昌。张士诚自立为吴王。
1364年甲辰至正二十四年(龙凤十年)
2月4日,朱元璋自立为吴王。3月,朱元璋攻武昌,陈理降,汉亡。
1366年丙午至正二十六年(龙凤十二年)
3月,明玉珍死,子明升继立,改元开熙。9月,朱元璋发兵攻张士诚,克湖州、杭州,围平江。
1367年丁未至正二十七年(吴元年)
1月,朱元璋沉韩林儿于瓜州江中,宋亡。10月1日,徐达克平江,执张士诚,东吴亡。11月13日,朱元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挥师北伐。12月,方国珍降于朱元璋。
1368年戊申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元年)
1月23日,朱元璋即帝位,定国号曰大明,建元洪武,以应天为京师。9月10日,明师入通州,元顺帝出奔上都。14日,明师入大都,元亡。
1369年己酉洪武二年
3月9日,诏修《元史》。5月17日,诏编《祖训录》,定封建诸之制。7月,章溢卒,终年65岁。明师克开平,元顺帝奔和林。8月,常遇春暴病卒,年40。10月,诏以临濠为中都。11月,诏天下府、州、县皆立学。
1370年庚戌洪武三年
3月,诏续修《元史》。5月,封皇子9人为王,元顺帝病死应昌。6月,开科举,李文忠克应昌。7月,续修《元史》成。8月,诛杨宪。11月,大封功臣。
1371年辛亥洪武四年
明军入四川,明升降,夏亡。元平章刘益以辽东降。
1372年壬子洪武五年
明师三道北伐王保保。7月,作铁榜申戒公侯。
1373年癸丑洪武六年
3月,始设六科给事中。
1375年乙卯洪武八年
4月25日,以僭用龙凤章服不法事,赐德庆侯廖永忠死。5月,诚意伯刘基病故,年65。11月,改在外都卫为都指挥使司。
1376年丙辰洪武九年
兴空印狱。6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
1377年丁巳洪武十年
2月,翰林学士承旨宋濂致仕,年68。7月,令臣民言事者,实封直达御前。8月,置通政司,掌出纳诸司文书、章奏、封驳。
1378年戊午洪武十一年
1月,续封皇子5人为王。4月,命礼部定奏式,禁天下奏事关白中书省。
1380年庚申洪武十三年
2月,诛左丞相胡惟庸、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罢中书省,废丞相等官;升六部秩,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
1381年辛酉洪武十四年
傅友德征云南,元梁王兵败自杀。大造黄册,编里甲。
1382年壬戌洪武十五年
云南平。5月,改仪鸾司为锦衣卫。9月,皇后马氏病故,年51。
1384年甲子洪武十七年
3月,颁科举取士程式。曹国公李文忠暴卒,年46。
1385年乙丑洪武十八年
4月,征虏大将军魏国公徐达病故,年54。5月,户部侍郎郭桓贪污案发。11月,《御制大诰》成,颁行天下。
1387年丁卯洪武二十年
冯胜征纳哈出,金山平。命国子监生分行州县,查粮定区,编鱼鳞图册。
1390年庚午洪武二十三年
7月,以曾参预胡惟庸谋反事,知而不举,诛韩国公李善长,同案牵连死者甚多。颁《昭示奸党录》。
1392年壬申洪武二十五年
5月,皇太子朱标病故,年38。立皇长孙朱允炆为太孙,时年16岁。
1393年癸酉洪武二十六年
3月,杀凉国公蓝玉,功臣宿将清除殆尽。颁《逆臣录》。4月,以边务委寄晋王朱桐、燕王朱棣。5月,刊行《诸司职掌》。
1395年乙亥洪武二十八年
2月,赐宋国公冯胜死。8月,信国公汤和病故,年70。10月,颁《皇明祖训条章》。
1937年丁丑洪武三十年
5月,颁行《大明律》,以《钦定律诰》附。7月,驸马都尉欧阳伦违禁贩私茶,赐死。
1398年戊寅洪武三十一年
3月,晋王朱病故。6月24日,朱元璋病故,年71。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开始削藩,废周王朱木肃为庶人,徙云南。
1399年己卯建文元年
废齐、代、岷三王,湘王自焚。8月,燕王朱棣举兵“靖难”。
1402年壬午建文四年
7月,南京破,建文帝不知所终。朱棣即位,杀建文帝臣不附己者甚众。北元鬼力赤杀坤帖木儿,废元国号,称鞑靼。
1403年癸未永乐元年
2月,改北平为顺天府,称北京。
1405年乙酉永乐三年
7月,太监郑和率船队首次出使西洋诸国,至1407年10月还。
1406年丙戌永乐四年
发兵征安南。诏以明年6月建北京宫殿。
1407年丁卯永乐五年
安南平,置交阯布政司。《永乐大典》修成。
1409年己丑永乐七年
鞑靼可汗本雅失里杀明使,丘福率明师征伐,全军覆没。设奴儿干都司。
1410年庚寅永乐八年
成祖亲征本雅失里,于斡难河大败之。
1413年癸巳永乐十一年
始设贵州布政使司。明宦官亦失哈第三次到奴儿干及库页岛巡视,秋天建永宁寺。
1414年甲午永乐十二年
成祖二征漠北,在忽兰忽失温大败瓦剌马哈木,杀伤相当。
1419年己亥永乐十七年
西藏黄教领袖“西天佛子大国师”宗喀巴逝世,终年63岁(1357—1419年)。
1420年庚子永乐十八年
唐赛儿起义于山东益都,被明军镇压。置东厂于北京。
1421年辛丑永乐十九年
迁都北京,改南京为陪都。
1422年壬寅永乐二十年
成祖三征漠北,讨阿鲁台。
1423年癸卯永乐二十一年
成祖四征漠北,讨阿鲁台。
1424年甲辰永乐二十二年
成祖五征漠北,不遇敌而还,病故于榆木川,终年65岁。皇太子朱高炽继位,是为仁宗。
1425年乙巳洪熙元年
仁宗病故,终年48岁。太子朱瞻基继位,是为宣宗。
1426年丙午宣德元年
明宗室汉王朱高煦反,宣宗亲征,朱高煦降。
1427年丁未宣德二年
罢交阝止布政司。
1428年戊申宣德三年。
宣宗巡边,击兀良哈部于宽河。
1430年庚戌宣德五年
诏命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始设各省巡抚。
1432年壬子宣德七年
亦失哈率官军第十次巡视奴儿干,次年重修永宁寺。
1433年癸丑宣德八年
4月,郑和逝世,享年63岁。8月,使西洋船队返抵南京。
1435年乙卯宣德十年
1月31日,宣宗病故,年37岁。9岁皇太子朱祁镇继位,是为英宗。10月,王振入掌司礼监。
1441年丙寅正统六年
2月,以蒋贵为平蛮将军、太监曹吉祥监军、兵部尚书王骥总督军务,发兵征麓川思任发。11月,英宗亲政。
1442年壬戌正统七年
太皇太后张氏病故。
1447年丁卯正统十二年
叶宗留领导银矿工人于福建政和起义。
1448年戊辰正统十三年
邓茂七在福建沙县领导农民起义,号“铲平王”。广东黄肖养起义。叶宗留中流矢死。
1449年己巳正统十四年
3月,邓茂七中流矢死。4月,福建义军失败。7月,也先率瓦剌兵大举侵明,王振挟持英宗亲征。9月1日,战于土木堡,明年全军覆没,英宗被俘。成阝王朱祁玉监国,22日即帝位,是为景帝。10月,明朝军民在兵部尚书于谦的领导下,力挫也先于北京城外,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1450年庚午景泰元年
瓦剌数扰边境,被明军击败。英宗返回北京,幽居南宫。黄肖养中箭死,余部继续奋斗十余年。
1451年辛未景泰二年
初立团营。也先杀脱脱不花可汗。
1452年壬申景泰三年
册立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废英宗长子、皇太子朱见濬(即朱见深)为沂王。更定团营,听于谦、石亨与太监刘永诚、曹吉祥节制。
1453年癸酉景泰四年
也先自立为可汗。皇太子朱见济夭折。
1454年甲戌景泰五年
也先为知院阿剌所杀。
1457年丁丑景泰八年(天顺元年)
2月11日,石亨、徐有贞、曹吉祥发动夺门政变,英宗复辟,执于谦。15日,诏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16日,于谦被害,时年60岁。景帝被废为郧王,不久死,年30岁。
1461年辛巳天顺五年
太监曹吉祥及其嗣子曹钦举兵反,被平定。
1462年壬午天顺六年
蒙古毛里孩部入居河套。
1464年甲申天顺八年
2月,英宗病故,年38岁。皇太子朱见深即位,是为宪宗。
1465年乙酉成化元年
讨大藤峡瑶民,改峡名为断藤峡。荆襄流民起事,刘通称“汉王”。工部尚书白圭率师讨荆襄流民。雪已故兵部尚书于谦冤狱。
1466年丙戌成化二年
白圭俘斩刘通、石龙。
1468年戊子成化四年
英宗皇后钱氏死,科道官80人伏哭文华门外,钱氏得与英宗合葬。
1470年庚寅成化六年
荆襄流民再次起义,李原称“太平王”,右都御史项忠督兵会剿。
1471年辛卯成化七年
项忠平定荆襄,滥杀无辜。宪宗因星变召见内阁大学士于文华殿,此后不复召见大臣。
1476年丙申成化十二年
开设湖广郧阳府。
1477年丁酉成化十三年
2月,置西厂,以太监汪直提督,屡兴大狱。6月,罢西厂,7月复设。
1482年壬寅成化十八年
3月,罢西厂。11月,宪宗诏取太仓(户部银库)银40万入内库。
1486年丙午成化二十二年
热那亚水手迪亚士奉葡萄牙国王亨利之命,开通欧洲至南非好望角航线。
1487年丁未成化二十三年
2月,万贵妃暴卒。9月,宪宗病故,年41岁。皇太子朱祐樘即位,是为孝宗。
1492年壬子弘治五年
户部尚书叶淇奏改盐法,召商纳银运司中盐。
1497年丁巳弘治十年
达·伽马开通好望角到印度加尔各答航线。
1500年庚申弘治十三年
修《问刑条例》。
1502年壬戌弘治十五年
《大明会典》修成。
1505年乙丑弘治十八年
6月,孝宗病故,年36岁。皇太子朱厚照继位,是为武宗。
1506年丙寅正德元年
顾命大臣刘健等人发动铲除“八虎”宦官集团的斗争,失败。刘健、谢迁被迫致仕。“八虎”之首刘谨升任司礼太监,丘聚、谷大用提督东、西厂,张永督十二团营兼神机营。
1507年丁卯正德三年
建造豹房,不久,武宗从乾清宫迁居豹房。
1508年戊辰正德三年
刘瑾设立内行厂,亲自掌领。
1509年己巳正德四年
山水画家沈周逝世,终年83岁(1427—1509年)。
1510年庚午正德五年
宁夏安化王朱寘钅番发动叛乱,被执至京。刘瑾下狱,诛。西厂、内行厂同罢。文安人刘六(刘宠)、刘七(刘宸)在霸州发动起义。葡萄牙殖民者攻占印度果阿。
1511年辛未正德六年
刘六、刘七起义军兵锋逼近京师,北京戒严。明廷调边军助战。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满剌加(马六甲)。
1512年壬申正德七年
刘六、刘七起义失败。
1514年甲戌正德九年
葡萄牙船队到达广东屯门岛,不得登大陆,脱售货物而去。
1517年丁丑正德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