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壮志未酬,病逝永安宫,长子刘禅继位,史称蜀汉后主,而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末代君王。丞相诸葛亮受托孤重任,他尽心辅佐幼主,独木支天,实践着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但面对“扶不起的阿斗”,蜀汉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幼主刘禅
刘备死后,长子刘禅继承皇位,史称蜀汉后主。刘禅,字公嗣,小名阿斗,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是刘备与甘夫人所生。刘禅幼年跟随刘备东奔西走,颠沛流离,几度陷于危难。长坂一役,刘备溃败逃亡,刘禅母子陷在敌围,多亏大将赵云冲入乱军救出母子二人,才免于死在敌手。
但没过几年,甘夫人病逝荆州,年少的刘禅早早就失去了母爱的庇护。刘备与孙权之妹结成“政治婚姻”后,刘禅就由年轻的孙夫人抚养,但孙夫人性格刚猛,连刘备都有些畏惧,幼小的刘禅遭遇就可见一斑了。这期间,还发生了孙夫人要挟刘禅回江东的事件,多亏张飞和赵云乘船横江阻拦,才将少主安全地留了下来。
刘禅动荡而不幸的童年不仅使其缺乏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锻炼,而且养成了他贪玩、不务正业的恶习。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在汉中自立汉中王,刘禅被册封为王太子;两年后,刘备登基称帝,建立蜀汉,刘禅被正式立为皇太子。蜀汉章武三年(223),刘备病逝永安宫,刘禅继承皇位,成为蜀汉第二位皇帝。同年,改元建兴。依照刘备遗诏,由丞相诸葛亮辅佐刘禅。那一年,刘禅刚刚十七岁。
诸葛亮事必躬亲
接受先帝托孤,丞相诸葛亮承担起了辅佐少主刘禅,振兴蜀汉的重任。从接任的那一刻起,诸葛亮就履行着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成为蜀汉的撑天之木。
依照刘备遗诏,诸葛亮统管起蜀汉的大小政务。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朝中事无巨细,全由诸葛亮决策。诸葛亮约束百官,修订法制,对内鼓励生产、发展经济,对外积聚实力、联吴抗魏。他每天殚精竭虑,日理万机,为保证取得良好的效果,他几乎是事事过问,亲力亲为,甚至有一次连校对书簿这类小事都亲自来做。主簿杨颙见诸葛亮如此,直言向他进谏:“治国有上下之分,相互不可侵犯。有一个人,他令仆人负责耕种,奴婢主管烹厨,鸡打鸣报早,狗看门防盗,牛负重拉货,马远行跋涉。自己的事情都没有耽误,所有要求都得到满足,自己光是享用就可以了。忽然有一天要让他自己亲自来完成所有这些工作,他竭尽全力却也不能胜任,搞得形神俱疲,一事无成。这难道是他智力不如奴仆和鸡狗么?是因为他不会做一家之主的办法。因此古人说:‘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诸葛亮感谢杨颙的好意,却仍不能放下心来,依旧事必躬亲。
也正是在诸葛亮如此这般的操劳下,建国未久又遭变故的蜀汉新政权,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开创出一片政治清明、人民安居、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扶不起的阿斗
尽管诸葛亮鞠躬尽瘁,尽心辅佐幼主,然而刘禅却是一位庸碌无能之君。他继位之初,由于年少,政事交由诸葛亮统管,这倒在情理之中;然而他成年后,却依旧不思政事,乐得让诸葛亮继续负责,自己则整日在宫中玩耍。诸葛亮肩负保国克敌、兴复汉室的大任,眼见后主缺乏必要的理政能力,也就不再多此一举,而是继续按部就班保持对朝政的统筹。君臣之间,一个放权踏实安心,一个掌权忠心无二,于是便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君臣相安互信的局面。
然而,诸葛亮凭一己之力能够“扶助”起一个蜀汉王朝,却“扶植”不出一个合格的君主刘禅。诸葛亮死后,蜀汉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诸葛亮死后,刘禅又按照诸葛亮临终的布置,将朝政大权全权委托给了老臣蒋琬和费祎。然而不久,年事已高的蒋琬和费祎又先后去世。失去元老的辅佐和鞭策,刘禅变得更加昏庸无道,贪图享乐,不理朝政。宦官黄皓乘机取宠弄权,结党营私,残害忠良,连之后身担国家支柱重任的大将军姜维也因害怕被加害,自请外放种麦以求避祸。这种情况下,蜀汉王朝的寿命也就屈指可数了。
刘禅的昏庸无能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后人常用“扶不起的阿斗”宣泄对无能的刘禅的不满和无奈。后来,这一句话也用来比喻那种懦弱无能、没法使他振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