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51000000024

第24章 1 技术战略规划

联想是从2000年年底,从整个公司层面开始做技术战略规划的。第一次做规划是在麦肯锡的参与下进行的。整个公司在请麦肯锡做公司三年业务规划时,技术战略规划是作为一个子课题进行的。当时,麦肯锡认为联想在技术战略规划方面的能力略强于业务规划能力,且麦肯锡在技术战略方面也不是强项,所以技术战略规划主要是靠联想自己人完成的。参加规划的成员包括:技术发展部(后改为产品链管理部)、研究院、各事业部研发负责人等。贺志强作为公司技术总负责人,理所当然是规划的牵头负责人。

经过规划组的努力,联想做出了第一部技术战略规划。它的正式名称是“公司三年规划R&D职能战略”。在这部文献中,第一次明确描述了公司R&D定位及指导原则、对R&D的需求、R&D方向及能力目标、SWOT分析及挑战、战略措施、R&D投入、考核原则等。这部规划在2001年初完成,并且与公司三年规划一起给总裁室做了汇报。从汇报情况看,基本得到了公司高层的认可,也得到了麦肯锡的好评。

现在回过头来反观这部规划,还是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探讨和反思的。

●从公司R&D定位及指导原则看,联想给自己的定位并不是高科技公司。其中关键词句是这样说的:在对市场需求和核心技术深度理解和创新的基础上,支持各业务群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方案,使公司成为产品、方案和应用技术的国际领先者(三年内国内领先)。这基本上是将公司定位在产品、应用技术这个层面。不要说核心技术,就是部件级技术也没有提。这个定位与公司愿景中的“高科技的联想”是有很大差距的。

●从R&D方向和能力目标看,许多没有达到。比如,在接入端深度发展方面、系统软件方面、局端技术方面、技术跟踪方面都有一些很具体的目标,但是显然没有达到。还有一些是界定比较模糊的,如从BOX到COMPACT,即从原来大盒子式的产品到紧凑型产品的开发,像笔记本、手机等。如果指的是做到板级设计开发,那至少在2003年年底还没有做到。这些没有做到的目标应占整体目标相当大的比例。

●研发实施能力目标,差距也很大。在规划中制定研发实施能力目标的初衷是很好的,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企业研发的水平,但是在实施中差距也较大。比如在前瞻性规划能力方面,要保障公司产品研发不出现技术方向上的重大失误。可是在当时三层业务上增长业务中的固线接入设备(主要指机顶盒、蓝色家电类产品)、ISP服务、ASP服务等都下马了,算不算技术方向判断失误呢?在核心技术组织能力,短期突破能力、掌握程度和组织队伍能力、自主、合作、引进比例等方面,似乎都没有做到。

●优劣势分析中有名实不符的现象。比如在SWOT分析中列出了三条优势:公司管理层对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持续有力度的资金投入、品牌及市场开拓能力。关于公司高层对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先不说是否真重视。即便重视,重视程度的不同也是会导致不同结果的。如果只是口头上喊重视,实际什么都不动是一种情况;而真的是切肤之痛,不抓上去就睡不着觉又是另外一回事。持续有力度的资金投入看怎么比,如果跟联想以前比,确实有很大提高,但是与业界公认的标准比,差距仍然十分巨大,即便与国内企业的优秀厂商比,也是有差距的。品牌及市场开拓能力代表的是营销能力,对技术能力的影响很有限。

●在挑战分析中对应措施软弱。在面临挑战中分析的几点是比较贴切的,像高科技人才匮乏、技术积累不足、研发管理的薄弱、创新氛围的缺乏等。但是对应的举措显得苍白乏力。比如技术人才匮乏的举措是:在引进技术的同时也直接引进人才;建立有吸引力的研发文化氛围及人才管理体系,以吸引和保有人才;有意识地进行研发梯队建设。其实不能吸引高技术人才的最根本原因是没有技术含量高的研发项目,这条解决了就能从根上解决问题,其他举措都很虚。

在无核心技术积累方面的举措是:建立知识管理体系(文档管理、知识产权);通过多种手段直接引进技术,收购兼并及合作;充分利用国内的技术资源,如企业、科研院所。其实无核心技术积累的根本原因是有没有坚决做核心技术的决心和信心,有了这点,其他只是具体手段而已。像建立PDM(产品管理系统)、专利系统都是后置的,如果没有做真正的技术,空有这些系统又有何用?

在创新氛围方面的举措是:从环境、体制、文化三方面培养创新氛围。这太简单了些,其实创新氛围是由企业的文化和基因来决定的,我不认为是“培养”出来的。后来研究院在实施中做了一些努力,比如比较宽松的着装要求,建立了咖啡屋、茶室、宽大的办公位设计等等。但是这些外在环境的营造很难解决根本问题。其实创新氛围的关键问题是诸如有否高技术含量的研究课题、高水平研发人员的保有量、高质量的专利拥有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了,创新氛围自然就出来了。

●研发投入原则是对的,可是缺乏与业务的呼应关系。如果研发投入的业务方向是错的,投入多少都打水漂了。这里业务方向是否正确就变得十分关键。所以在制定研发投入原则时一定要与相关业务建立某种制约关系。比如说,如果所投入的业务方向出了问题,相关的责任人要负什么样的责任?这方面显然没有相应的规定。

●考核原则正确,但操作性弱。考核原则从满足业务群需求、投资回报率、研发管理和培训、创新氛围等维度设立了一系列KPI(关键能力指标)。这些KPI的原则是正确的。但是这些KPI指标如何监控?完成了如何奖励?没完成如何处罚?特别是责任人是谁?出了问题谁最终负责?这些问题都没有明确。这样使得再好的KPI也无法落实。另外对创新氛围建设似乎没有硬指标用于考核。其实要真想考核,也是可以设定硬指标的。比如,在国家一级专业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在国际一级专业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被批准的专利数、某专业领域顶级专家数等等。

总的来说,这部规划如果单纯从表面看,应是不错的规划。可是最大的问题有两点:一是与公司愿景的关系没有解决,即目前的R&D定位与“高科技的联想”基本上是脱节的;二是定了一些不错的目标,而后面的执行严重不到位。

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个看似不错,却不能执行到位的规划当初没人提出异议?在总裁室也顺利通过?难道仅仅是执行层推进不利吗?有没有更深的原因?

第一个问题应该是责任感问题。技术战略规划小组全体成员是否都把这个规划看成自己的责任,并做好充分准备去全力实施?这个问题应该是未解决好的。小组成员是抱着各种心态参加规划的,比较普遍的心态是先做着,至于能否实现,那是以后的事。甚至有的成员还持有“做完规划后,做不做研发这摊事还不定呢”的想法。后来一些小组成员也确实发生了岗位的变化。

第二个问题是对一些根本性问题没有展开充分讨论。比如到底要做产品公司还是技术公司,认识是含糊的,至少与愿景是不相符的。这个根本性问题的不确定,导致了后面几乎所有论点的含糊性。不知是主要负责人有意避开了这个根本性问题,还是没有想清楚,小组成员也没人去追究。反正这样一个带有根本立意性的问题就含糊过去了。

第三个问题是公司研发以前的固有观念基本控制了研讨氛围,没有人去想与以前习惯不同的东西。小组多数人员来自事业部系统,多年的工作惯性,使他们很容易就倾向于他们的习惯做法。一旦这种思维定式起了主导作用,结果是难以改变的。除非小组的负责人有很强势的引导、影响并说服多数成员,情况才有可能改观。

第四个问题是这个规划与公司的现状无疑是匹配的。这个规划经过小组无数次的讨论,最后又经过总裁室的认可,大家都没有看出明显问题,那只能认为这个规划是顺应了公司的大多数人当时的认识水平。

总之,技术战略规划是做了,第二年又做过修改,第三年在麦肯锡的参与下又重新再做。但是显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改变,这种局面麦肯锡也是无能为力。尽管他们给出一些模板,在各级访谈时尽量做些引导,但仍然不足以影响联想的大局。

同类推荐
  • 管理员工的22条天规

    管理员工的22条天规

    本书介绍了22条管理员工的天规,包括:一定要树立制度高于一切的管理思想、一碗水端平是管理者应常念的管理要诀、顺畅的沟通可以避免管理的滞碍等。
  • 真理就这么简单

    真理就这么简单

    毋庸讳言,这个世界已经变得如此复杂,以至于有人说:我们面对的困境不再是知识不足,而是信息过剩。人类也许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迷惘:书店里有很多书指导你如何生活、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应付这样那样的问题,杂志上也连篇累牍地告诉你如何说话、如何察言观色、如何八面玲珑。不用说,这些人生指南常常是相互矛盾,甚至是自相矛盾的。
  • 中国——欧盟公司治理比较与借鉴

    中国——欧盟公司治理比较与借鉴

    本书由中国一欧盟小项目便捷基金资助出版。全书内容共分10章。具体分工如下:聂元贞负责全书体系的设计和内容的审定,并完成第4章、第6—7章和第9章内容的撰写;刘景兰负责完成第1—3章和第5章、第8章内容的撰写;于倩负责完成第10章内容的撰写。
  • 意志力销售法:实现持续高成交的销售法则

    意志力销售法:实现持续高成交的销售法则

    《意志力销售法》的作者既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又具有系统性的理论。在创作该书之前,作者就在销售的工作中摸爬滚打了数十年,他深刻理解销售人员的辛苦,并懂得销售工作的难题:如何持续地实现高成交率?为了给自己以及团队解决这一难题,他一直苦苦探索解决之道,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销售难题之后,形成系统化独特的销售方法,《意志力销售法》正是作者水到渠成的作品。通过本书,销售人员能够解决工作中的困难,找到真正的捷径。
  • 金牌营销员必备

    金牌营销员必备

    这是一本看了就能懂,拿来就能用,来源于实践,又能全盘指导实践的营销培训手册。本书从专业角度出发,针对性强,内容翔实生动,但阅读门槛低,便于各种层次受训人员快速掌握。本书涵盖了大量经典的营销实例,举一反三之后你将受益无穷,因而本书不仅是营销员提高自身水平的专业宝典,更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必备读物。读者能够在轻松阅读的同时,领悟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技巧。结合实际工作,你将很快成长为一名万众瞩目的金牌营销员。
热门推荐
  • 终是人间终是你

    终是人间终是你

    每个来到世界的人都渴望着能够寻找到与自己为终的人。
  • 处世三国

    处世三国

    项天乃项羽之后,一介孤儿。后师从左慈,习得仙术。后追随关羽,从刘备,成霸业。
  • 我有一尊炼妖壶

    我有一尊炼妖壶

    家族弃子意外获得上古神器炼妖壶,从此沉迷炼妖壶的合成功能无法自拔。灵草?秒变仙药。契灵?秒变神兽。矿石?秒变神器。你最好别惹我,不然我把你丢进去试试。
  • 淡泊仙路

    淡泊仙路

    漫漫长途修仙路,过江之鲫求道者。仙路多艰难,又有几人能够屹立巅峰。玄清发迹于微末,誓将仙路变坦途。
  • 快穿之铃铛要抱抱

    快穿之铃铛要抱抱

    假如你有一本神奇的书,你会做什么?穿越在各个世界里的木铃铛就有这样一本书,书中记载着很多人的故事,假如有一天你翻开这本书,希望你能找到属于你的故事
  • 奇葩班的历史课堂笔记本

    奇葩班的历史课堂笔记本

    想看看你们历史书中的历史人物在我们手下的样子吗?被赋予了其他性格和人设的历史人物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 沧浪三国

    沧浪三国

    现实的绝望让他在新的世界点燃了期望,不依靠火药枪弹,不依靠现代科技,实事求是的还原三国历史风貌,最大限度保留传统历史文化,让你跟随主角畅游你所不知的三国,认识真实的历史。如何生存,如何融入社会,如何让一个现代人从零开始拼搏。儿女情怀,兄弟情义,父母孝道,在战乱中苟且偷生?还是勇往直前!当你读到这本书,了解的不单单是历史,还有众多更有价值的东西。
  • 洛神,洛河,洛天依

    洛神,洛河,洛天依

    这是小白列了好久才写的洛天依同人文,后面可能有点虐,我自己都想哭,本书中洛天依是洛神的化身,乐正绫的身份则是一个将军,本文中会出现锦依卫和御绫军的哦。写的不好的话欢迎指点,请喷子轻喷。么么哒,还有这乐正绫与洛天依的百合故事哦
  • 尹雅之暗夜深巷

    尹雅之暗夜深巷

    十三年前,他还是名男婴,不过,他已成为了一名火行法师。十三年后,尹雅虽不承认自己是名法师,但是,命运已为他选好了未来的路。这名火行法师,遇到了自己的朋友,也来到了......五行大陆。尹雅将接受并学习法师的课程,遇见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但是,尹雅在五行大陆将面临着空前的痛苦,幸好,他遇见了一位黑衣人......
  • 我是喵喵的喵喵

    我是喵喵的喵喵

    妖精属性的耿鬼,超能属性的喷火龙,格斗属性的皮卡丘……你不是非常棒,你简直就是外瑞顾德。就是这样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