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计划在推进不久就发现,它的最大意义在于能否形成国家标准。要想做标准,光联想一家是肯定不行的。必须团结一批业界厂商,形成一个全社会认可的厂商联盟。联想曾经为了市场销售的目的,组织过五花八门的“厂商联盟”,但这次是不一样的。这次是为了一项技术来组织厂商联盟,这在联想发展史上又是第一次。
组织这样的联盟,要考虑几点。首先,它的代表覆盖面除了IT厂商外,一定要有家电厂商,而且黑色家电、白色家电都要兼顾。其次,这些厂商要有明显的代表性,即在特定领域内(如彩电、手机、空调、冰箱等)应该是前三位的厂商。最后,这些厂商之间应该没有什么特别的问题,至少愿意坐在一起共事。从这些点看,选择厂商是有很大难度的。
从联想自己来看,联想基本上与家电厂商没有什么渊源,从未坐在一起谈论过这类事;联想与这些厂商在有些领域还可能有竞争关系;还有一点很关键,这个标准很大程度要进入传统家电领域,在这个领域,这些厂商能否愿意和我们一起“玩”也是问题。
对于选择什么厂商进入核心圈子,我们真的是大伤了一番脑筋。经过反复考虑,与公司高层不断沟通,总算有了初步的意见。这个意见只是我们认为可行了,但这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对方是否同意还不一定。随着我们大量细致工作的完成,我们圈定的主要厂商基本都商谈成功了。最后这个厂商联盟的核心成员是:联想、TCL、康佳、海信、长城。其中康佳是最积极的,一方面由于联想、康佳的最高层以往有些关系;另一方面,当时康佳的侯总上台不久,已基本把公司扭亏为盈,心气比较高。双方可以说是一拍即合,很快就达成了共识。在确定是否把TCL作为联盟核心成员时,高层出现了不同意见,一部分人认为TCL无疑是联想未来的主要竞争对手,与TCL合作无异于养虎为患;而另一部人分则认为,即便它是竞争对手也无妨,目前在国内,无论是彩电还是手机,它都是举足轻重的厂商,不拉住这样的厂商将不利于整个联盟的质量。在反复权衡利弊之后,同意将TCL列为联盟成员的意见占了上风,最终确定了五大联盟核心成员。
成员目标确定了,可那毕竟是联想的一相情愿,如何变成两相情愿,那就是我们要做的事了。五家中除了康佳与联想有较深渊源外,其他四家基本从未有过交往,用我们的话来说,就要“生磕”了。在“磕”海信时,我们掌握了一个细微的线索。在我们参与由海尔集团牵头的“家庭网络”国家标准工作组工作时,联想提出了自己的方案,虽然没有打进人家早已内定好的方案,却注意到为数不多的几个支持联想方案的单位,其中就有海信。就凭这点线索,我们找到了海信研究院那位参与标准组的负责人,专门给他们做了一次全面的讲解,讲B计划的理念和技术思路,希望他们加盟为核心成员。海信很快就有了积极回应,他们的一位副董事长邀请我们高层细谈,双方很快达成共识。同样用“生磕”的办法,我们又打开了长城的大门。尽管在几个部门中间绕了一些弯子,但很快传递到最高层,由王之董事长亲自指定负责人来负责此事。王之也与联想高层见了面,达成了共识。
最费力的要属与TCL的接触。其实我们与TCL的联系是最早的,我们希望两公司最高层能见面。在我们联系李东生董事长时,费了很大周折。由于李总十分繁忙,起初他曾经让一些子公司负责人与我们接触,这一级也换了几个。但是,由于这级人都没有决策权,事情一直没有定下来。最具戏剧性的是李东生一度指定TCL手机掌门人万明坚与我们商谈此事,万明坚那四川袍哥狂放不羁的性格是业界有了名的,这回我们算是有了见识。与他的秘书打交道就非常艰难,几次预约都被改变或推迟了,后来总算约定了见面的日子,我们打算组织包括刘军在内的高级代表团拜访万明坚。我也不知是哪根筋动了一下,在临行前一晚打电话给他秘书想再确认一下,结果一问,秘书说万总在重庆出差还未回。我问万总明天上午能否赶回公司,答复是估计回不来。我脑袋一下就大了,我说:“不是约好明天上午见面吗?”他说是约好了,可万总没有按原计划回来,他也没办法。我还是第一次碰到这样高层会面不能守约的,没办法只好汇报给刘军。刘军还不相信,认为是下面人没弄好,坚持要万明坚的手机号,他亲自给万总打电话。电话接通,几句寒暄后,万明坚说真的是不好意思,明天赶不回来,刘军也傻了,大概也是头回遇到这种待遇。没办法,我们只好取消刘军的行程,由孙育宁带队前行,第二天到广东惠州与万明坚下面的副总谈了一次。
就这样,跟TCL的高层接触踢了几次皮球后,最终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总算在北京约到了李东生。刘军和我在李总下榻的北京饭店见到了他。尽管费了很大周折,李总本人还是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说话的力度、思维的开阔、决策的果断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仔细听了我们的介绍后,立刻意识到这是件好事,作成了对中国产业界一定会产生重大意义。后来,李总又利用到北京的机会,亲自到联想来拜会了杨元庆,两家合作的事也就定下来了。
在我们与几家高层都分别沟通后,一个重大的行动自然就准备进行了。我们要把所有厂商联盟的领导请到一起,共同启动建立国家标准的计划。这个日子经与几家反复磋商,最终定在了11月6日。由于此事还处于秘密阶段,因此经我们共同商定,此次会议将不请媒体记者,也不公开发布。某种意义上,这是一次秘密会议。但是考虑到要制定国家标准是件很严肃的事情,一定要请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参加。
11月6日那天,筹划已久的厂商联盟高峰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举行。这个昔日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宾的地方,那天被用来见证一次历史事件。联想总裁杨元庆、TCL董事长李东生、康佳总裁侯松容、海信副董事长夏晓东、长城总裁卢明出席了此次会议。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人是信息产业部的娄勤俭副部长、科技司主管标准的韩俊副司长。
那天天气不是太好,天下着小雨。为了缓解严肃的气氛,我在主持会议开场白时开了个小玩笑。我说:据说当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上海南湖开会时,天就下着小雨,但是后来改变中国前途命运的政党就在那个环境下诞生了。我希望我们今天的会也能在中国企业发展史上留下闪光的一笔。
在会上,孙育宁代表“智能互联标准组”,全面介绍了智能互联标准的理念、目标、推进计划等,还介绍了厂商联盟共同建立专利池的模式,并表示联想愿意将自己先期做出的一些专利在核心圈内免费共享。研究院的研发人员在现场给大家演示了“B协议”的实际功能。比如,那天演示用的笔记本和投影仪就是用B协议无线连接的,还演示了一个装有B协议的PDA,遥控打印了一些会议文档。这些演示引起了政府领导和各厂商老板们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表示坚决支持“智能互联标准组”的建立,并表示对能成为标准组的核心成员感到非常荣幸,也承诺各自企业后续将投入人力、物力,与联想一起把这个标准做成功,为中国民族企业整体进步尽一份力。娄部长也显得相当兴奋,他认为,先不说做什么事,就是这些中国企业巨头能坐在一起讨论建立一个国家标准,这件事本身就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种情况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现在,中国企业自身越来越意识到简单地在市场上拼杀,空间是越来越小了。要想长远发展,必须要考虑团结起来,共同构筑一些壁垒,而做标准是一条捷径。
在会后的宴会上,政府和企业的领导们推杯换盏,共庆联盟成立这一喜事。从他们的笑脸上可以看出,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件共赢的好事,此事作成都可以从中分得一杯羹。
那次会议之后,“闪联”联盟就正式成立了,各大媒体也在不久后公开报道了“闪联”联盟成立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