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生活水平高了,人们的健康保健意识也提高了。但是病痛并未因此远离我们,依然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在我们追求健康的过程中,尽管我们努力降低病痛,求医问药,却依然有很多疾病防治的误区困扰着我们。怎样才能把我自己的建行?越过这些疾病防治的误区?下面,就让我们听听专家的建议。
没病没痛就是健康
身边误区: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无病无痛,就是身体健康。其实并非如此,多数人由于生活压力大、工作紧张、缺少运动、饮食不合理等,常感疲劳、情绪低落,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这是一种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医学上称之为亚健康状态。这种亚健康状态也是不健康的表现。
专家分析:
亚健康状态在各个年龄层次的人身上都会有表现。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是十分危险的。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猝死趋向低龄化,发病原因除劳累、疾病、遗传等因素外,还有酗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和精神因素,大部分猝死前都没有征兆。医生认为,很多人因为平时不注意自己的健康,遇到身体不适是能扛就扛过去,不去医院及时检查诊治,缺乏对自己健康的关抓,结果使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一旦发病,异常危险。
专家支招:
健康的概念应该是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状态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一不可。如果感到自己身心有所不适,就要积极地到医院检查,及时排除患病的可能。
专家解难:
问:长病是不是就要长期服药?
答:一些失眠或焦虑患者可能会选择长期服用镇静药,这可能会对缓解不安情绪有一定的作用,但却并不能根治。服用少量镇静药对症状几乎没有改变,但稍微加大剂量就可能会导致全身乏力、头脑不清、精神萎靡等现象,这可能就是药物引起的中毒。所以,即使长病也最好不药过于长时间依赖药物,最好通过饮食、运动等方式适当调节。
耳鸣不是病
身边误区:
许多人出现耳鸣状态时,都不以为然,认为不是什么病。实际上,耳鸣虽只是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病,但却是由病症引起的,要引起警惕。
专家分析:
引起耳鸣的原因很多,如药物中毒的患者在链霉素、庆大霉素的早期中毒时就会出现耳鸣。引起耳鸣的全身性病变有脑外伤、酒烟过度、一氧化碳中毒、低血压、糖尿病、贫血、神经官能症等。单纯的耳鸣可能还有神经性听力下降的可能。
专家支招:
如果出现耳鸣症状,要重视耳鸣的警示,到医院查清耳鸣出现的原因,及时对症治疗。
专家解难:
问:儿童捏鼻孔擦鼻涕易导致中耳炎吗?
答:儿童从耳朵到咽喉的通路——耳咽管,要比成人的短而平直。如果感冒后流鼻涕,儿童就会模仿大人用手指捏紧鼻孔擦鼻涕。虽然这能将鼻涕擦干净,但却会造成细菌反向通过耳咽管抵达中耳,诱发中耳炎,所以学龄期孩童还是用手帕擦鼻涕较好。
牙痛就是牙病
身边误区:
我们往往都认为牙痛是由牙病引起的,很少考虑其他原因。其实,出现牙痛可能也是其他疾病的表征。
专家分析:
牙痛并非只是牙病的表现,可能是许多疾病的症状,大多数牙痛是由牙齿本身的疾病引起,但也有的是牙周组织疾病所致。近邻组织疾病的疼痛也波及到同一神经支配区域的牙齿,导致牵涉性疼痛。
而一些全身性疾病有时也会引起牙痛,如引起牙痛的牙齿疾病有龋齿、牙髓炎、牙髓石、牙本质过敏等,牙周组织疾病如牙根尖周炎、龈乳头炎、冠周炎、坏死性牙龈炎、牙周脓肿等,急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中耳炎等,也都会使牙齿出现牵涉性疼痛,而三叉神经痛、癔病、流感、绝经期和神经衰减等,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牙痛。
专家支招:
一旦出现牙痛,不要单纯认识只是患了牙病,也要考虑到除牙本身疾病以外的其他毛病。
专家解难:
问:牙痛能不能拔掉?
答:医治牙病应以保护牙齿为主,用不着拔时就不要拔,而且牙痛时也不能拔,否则容易感染。
胆固醇低了好
身边误区:
我们知道,血胆固醇过高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发冠心病。所以许多人就认为,胆固醇越低越好。其实并非如此,胆固醇过低同样不利于健康。
专家分析:
胆固醇是细胞膜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果它过低,细胞膜的脆性就会增加,血管壁就会变得脆弱易破。尤其是高血压患者,脑血管更易发生破裂,即脑出血。而且,胆固醇过低还会影响免疫细胞膜的稳定性,导致人体免疫功能降低。且会影响胆汁酸、维生素D及类固醇激素的合成及代谢,从而引起多种疾病。
此外,胆固醇下降也会使癌的发病率增加。因为具有吞噬能力的白细胞是依靠人体内胆固醇而生存的,如果胆固醇下降了,吞噬癌细胞的白细胞肯定会减少,活性降低,癌细胞就会借机繁殖。
专家支招:
人体内只要保持适量的胆固醇才能维持健康。保持血胆固醇在适宜范围的方法主要是调配膳食,均衡营养,少吃动物性脂肪,多吃蔬菜、水果等。
专家解难:
问:喝牛奶能预防胆结石吗?
答:胆结石主要是因为饮食不当、胆囊炎或胆固醇代谢失调等原因,使胆汁排出不畅而在胆囊内沉积凝结引起。牛奶具有刺激胆囊排空的作用,晚上睡前喝一杯牛奶,经过一夜后,胆汁就不会在胆囊内淤积、浓缩,从而避免了胆囊内小晶体的形成,预防胆结石的发生。
低血压不会患中风
身边误区:
有人认为,中风患者很多都是高血压患者,低血压者不会患中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专家分析:
事实上,血压过高或过低都有可能患中风。血压过低会造成心搏出量骤然减少,动脉血压骤降。由于血压过低,无力推动血流,大脑供血就会不足,从而导致各种症状,如缺血、缺氧、全身乏力等;且缓慢的血流还会引起血栓形成,阻塞脑部小血管,导致缺血性中风。
专家支招:
低血压同样需要引起重视,如果确诊是心源性低血压更应对症治疗;如果是体质性低血压则须调整食物结构,加强锻炼,使血压逐渐正常,减小中风的危险。
专家解难:
问:高血压患者降压是不是降得越快越好?
答:并非如此。因为血压降得过快或过低,就会使患者感到头晕、乏力,还可能诱发脑血栓等严重后果。
心电图正常心脏就正常
身边误区:
只要自己的心电图正常,心脏就不会有问题?并非如此。
专家分析:
心电图正常并不能完全说明心脏是正常的。胸痛心电图正常者,多见于不稳定性心绞痛和不稳定性心肌缺血的患者。而不稳定心绞痛和不稳定心肌缺血又是心源性猝死和急性心肌梗塞的前期发展时期。如果处理不当,很有可能导致心脏病或冠心病。
专家支招:
即使心电图正常,也要提高警惕,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使自己能够减少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和冠心病的病死率。
专家解难:
问:心口痛是不是就是患了心脏病呀?
答:其实我们平时说的心口是胃脘,大部分的心口痛都是胃痛引起的。心脏的位置在左侧胸部。当然,心脏病也会导致心口痛,但不能认为心口痛就是心脏病,具体应到医院请医生诊断后再做结论,不可私自判定或服药。
便秘就是大便干结
身边误区:
许多人都认为,便秘就是大便干结。所以一出现大便干结,就会当作便秘来治疗。
专家分析:
便秘是指排便困难,因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大便次数减少。因此,便秘主要指大便困难,但却不等于大便干结。
一般来说,便秘患者常有大便干结的症状,但也有少数人几天不大便,大便并不干结,只是排便困难。这类患者也属于便秘患者。大便不干结而感到排便困难者,常感到大便后有残便感,大便不成形,多溏滞不爽,这也是便秘。
专家支招:
在就诊时,要积极向医生陈述大便时间、性状及排便感觉等,以便配合医生诊治,不可自己随便服药治疗。
专家解难:
问:预防便秘有简易方法吗?
答:首先,要经常清洁肛门与直肠,可选择喷枪用自来水便后冲洗肛门;若排空不全,可用低压灌进肛门少许水进行洗肠,清除积便。便秘患者还可每日做2~3次的胸膝位跪姿,使下垂的乙状结肠或横结肠上移,调整乙直交角及脾曲度,使角度变钝,促进排便;同时还可锻炼肠系膜动力。经常作提肛运动,排便时不可过于用力。
大便出血就是痔疮
身边误区:
“十人九痔”,一些人认为,有痔就会流血,所以大便出血就是痔疮。
专家分析:
大便出血绝不可轻视。有些人发现大便带血,又没有身体不适,所以就认为是痔疮、结肠炎或结肠功能紊乱,不加重视。其实大便出血是很多种疾病的先兆,最不能排除的就是肠癌。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各类结肠和直肠癌肿,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因为这种病没有异常表现,大多人都误认为是痔疮。这就使肠癌患者失去了早期诊断、早期手术的机会。
专家支招:
一般来说,内痔出血是无痛性的,血也是鲜红的;而直肠癌患者大便带血常伴有粘液,时有肛门坠痛不适及排便不尽的感觉,出血量也较少,呈鲜红或暗红色,大便出血久治不愈。如果感到身体不适,又伴有大量便血,一定要到医院做检查。否则一旦延误病情,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专家解难:
问:能不能通过服用番泻叶来缓解便秘?
答:番泻叶性寒味苦,主治热结便秘,但服用剂量过大或长期服用就会导致副作用出现。因为番泻叶内含有番泻叶甙、大黄酚等成分,有泻下、抗菌作用,若服用剂量过大就可能引起肠道炎症性充血和蠕动,使肠道水分急剧下降,肠内干燥少液,反而加重便秘症状。
营养不良会引起神经衰弱
身边误区:
神经衰弱是现在人群中的一种常见病。有些人认为,营养不良也会导致神经衰弱,所以就费尽心思地服用各种滋补品,希望能治疗自己的神经衰弱。
专家分析:
人体要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就必须要一定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但是,营养不良与神经衰弱间并无必然联系。
有研究证明,神经衰弱者与健康人的脑内并不存在营养物质方面的差异。营养不良会导致身体衰弱,而衰弱的身体又给疾病以可乘之机,神经衰弱也不例外。但因营养不良而导致的神经衰弱却很少见。相反,神经衰弱患者中绝大多数人营养并不差,有的还非常不错。而出现神经衰弱的原因,也与营养不良有一定关系;但除了营养不良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如社会心理因素等,这才是导致神经衰弱的主要因素。
专家支招:
如果出现神经衰弱,一定要请医生帮忙找出原因,积极调理,切不可自己私自进补。当然,营养不良也是导致神经衰弱的原因之一,平时也要注意补充营养。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神经衰弱的发生。
专家解难:
问:吸烟会引起神经衰弱吗?
答:烟叶内含有20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尤其是尼古丁含量最多。尼古丁是一种中枢神经毒麻剂,人吸入后,会使全身血管收缩,组织供氧不足,从而引起短暂的组织缺氧。经常如此就会引起脑组织缺氧,降低大脑的功能,出现头昏脑胀、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等情况。所以,虽然吸烟与神经衰弱没有直接关系,但因脑组织的缺氧会诱发和加重神经衰弱的症状,所以大量吸烟可能会促发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病、心脏病等严重疾病。
冬天戴口罩能防感冒
身边误区:
在冬天,一些人喜欢每天出门戴口罩,以为这样能防寒,有利于身体健康。其实,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
专家分析:
人的鼻腔中有很多血管,也有许多海绵状的血管网,使鼻腔的血液循环旺盛。鼻腔及整个呼吸道表面都覆盖着许多黏膜,黏膜下是微血管。当鼻子吸进外界的冷空气时,空气经过弯弯曲曲的管道进入肺部时,空气的温度已接近体温。人体的这种生理功能可通过锻炼得以增强,从而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如果每天出门的都戴着口罩,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就得不到锻炼,稍微受寒就会感冒。
还有一些人喜欢用围巾代替口罩,殊不知,围巾的原料多是羊毛和化纤织物。如果将围巾蒙在嘴上,人在呼吸时,纤维和细菌等就会被吸入肺部,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将围巾当口罩戴,也抬高了围巾的位置,容易使颈部受寒。
专家支招:
冬季要预防感冒,除了保暖外,还要注意多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当然,在野外行走,为抵御风沙和寒冷,或在有空气污染的环境中活动时,戴口罩也是有必要的,但时间同样不宜过长。
专家解难:
问:寒冬季节戴帽子有哪些好处?
答:人的头部是大脑神经中枢的所在地。头部的皮肤虽薄,但血管及汗毛却多而粗,所以体内热量常从头部大量向外蒸发。一个人如果只是多穿了几件衣服不戴帽子,就像热水不盖塞子一样,热气会源源不断地向外“输出”。寒冬戴帽子不仅能保暖,还可避免发生风寒感冒、咳嗽、头痛、面神经麻痹(即口眼歪料)等疾病。
感冒是受凉引起的
身边误区:
有很多人认为,感冒就是着量了,是受凉引起的。其实受凉并非引起感冒的根本原因。
专家分析:
感冒是因为人体感染了感冒病毒,导致感冒症状出现。受凉只是使人体抵抗力下降,使病毒更易入侵,它只是患感冒的其中一种途径而已。
此外,缺少睡眠,体内的细胞抵抗病毒力下降;过度疲劳,人体免疫功能下降;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过多会使呼吸道黏膜和肺部的抵抗力下降,而这些部位的毛细血管有很丰富,也为病毒滋生提供了条件;过多接触已患感冒者,或用脏手揉摸口、眼、鼻等,都是患感冒的途径,并非仅由受凉引起。
专家支招:
受凉并不是感冒的根本原因。要预防感冒,除适当保暖外,还要注意营养,积极锻炼,提高自身的抵抗力,从而有效预防病毒的入侵。
专家解难:
问:鼻过敏的人是不是更易患感冒?
答:这种说法并不科学,有时鼻过敏与普通感冒的症状不易区分。但是,有过敏体质的患者一旦出现有感冒,拖延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还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更易患急性鼻窦炎并发症,气喘患者还可能造成肺炎,甚至呼吸衰竭等。
年轻人不会得脑梗塞
身边误区:
许多年轻人都认为,脑梗塞是老年人的病,自己年纪轻轻,是不会患脑梗塞的。其实,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40岁以下的年轻人发生脑梗塞已非少见,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专家分析:
年轻人患脑梗塞的原因主要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脏病、脑动脉炎、急性酒精中毒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治疗脑梗塞的有效办法。虽然比起老年患者,年轻患者更易康复,复发率低,但大部分患者仍会留下程度不同的后遗症。所以,年轻人也有必要采取措施加以预防。
专家支招:
首先,有脑梗危险因素的年轻人应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病症,尽早治疗。其次要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平衡饮食,选择轻松、有氧的运动项目,同时要戒除烟酒。有脑梗塞危险因素的人应积极就医服药。
专家解难:
问:热水擦颈能预防脑疾吗?
答:预防脑疾除了要坚持低脂肪多蔬菜饮食外,还可每天早晚洗浴时以50℃左右的热水洗擦按摩颈部四周,以皮肤发红、发热为度。长期坚持,可使颈部血管平滑肌松弛,改善对血管壁的营养,恢复血管弹性,减少或化解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确保脑组织的血氧供应顺畅,预防大脑疾病。
静脉曲张不治没大碍
身边误区:
一些静脉曲张患者认为,静脉曲张不过只是青筋暴露,形象难看一点,并无大碍。
专家分析:
静脉曲张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形成红肿、溃烂现象,严重者甚至会坏死、截肢。尤其是病变发展深入深部静脉腔内时,会使静脉壁严重受损,改变血流状态及血液高凝状态等,导致深部静脉血栓形成,静脉回流障碍,从而引起血栓远端静脉高压等病。
专家支招:
一旦患了静脉曲张,应尽早去医院治疗,严重者应行手术,不能等造成严重后果时才后悔不已。
专家解难:
问:久坐或久站易患下肢静脉曲张吗?
答: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俗称“浮脚筋”。曲张的静脉像蚯蚓般盘旋在一侧或双侧下肢,患者常因下肢酸胀、疼痛、乏力、色素沉着及溃疡形成等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是由于静脉血需要回流心脏,其中静脉瓣膜起着血液回流中单向限制的“阀门”作用。若瓣膜有缺陷或被破坏,单向限制作用就会丧失,从而引起血液倒流,对静脉壁产生巨大压力,结果引起静脉相对薄弱的部分膨胀。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妊娠、长期便秘患者等,均可使静脉内压力增高,加剧血液对瓣膜的冲击力和静脉壁的压力,也更易患静脉曲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