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56500000014

第14章 知行合一(3)

现实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我们的政策,通常都由受过教育的人提出,但现在反思,不少政策是短视的、不可持续的或与环境不协调的……我们的工作应经得起“回头看”。面对现实,面向未来,有很多具体工作需要探索和落实,包括如何完善教学质量管理的过程,学校的各种评价如何结合进具体的工作中,如何使学生更主动地学习,如何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改善学风等。这有待于更大范围、更为深入、更加切实的文化建设。

现在大家都推崇蔡元培、竺可桢当校长时的北大、浙大的氛围和传统。2009年8月,我和几位老师还一起顺道去过西南联大旧址,感悟过去,思考现实。蔡元培当北大校长时,北洋军阀政府对大学内部事务很少干涉,只是抓进步学生。

竺可桢受命于艰难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教育部鞭长莫及,也管不着。老师对学生实施教学,恐怕也是一样的道理,即不能“管”得过多,例如在课堂上不能一股脑儿、不分主次地“满堂灌”。相应的措施,是给学生更多自学时间,在课堂上让学生有更多主动参与、讨论的机会。有学者针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指出要改革过去的教学方式,提倡启发式过程,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减少课堂教学,增加讨论课,增加实践的课程。这个说法当然有其实际背景。但问题在于这本身可能也只是一种形式,而形式不能保证效果。关键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如果讨论课流于形式,一个或几个同学积极参与,其他同学被动地听,甚至老师袖手旁观,那么,就整个学习效果而言可能更差。所以,在营造宽松、积极的学习气氛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教育的基本目的。就课堂教学而言,老师的最基本的责任是为同学们将疑难之处解释清楚。应当保证这个初衷的落实。这里的初衷有些教育家在半个世纪前就指出过,但还是不容易做好。教育改革任务之艰巨可见一斑。

2009年1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讲话中指出:

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当年倡导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这种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我想借这个机会,也给老师提几点希望:一要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传授知识,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合格的人才。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以培育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积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二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教师的日常工作虽然是平凡的,但教育工作的意义却是不平凡的。

教师应该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青少年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尊敬的人。三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和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

参考文献

1.吴则虞.晏子春秋集注(下).北京:中华书局,1982:425.

2.王德有.中国哲学小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105.

3.李申.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872-878.

4.王阳明.传习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35.

5.毛泽东.实践论.见毛泽东着作选读(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36.

6.林郁.爱因斯坦的智慧.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142.

7.燕南.中国书画故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13.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哲学批注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474.

9.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上海:东方出版社,1987:122.

10.吴晗.朱元璋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2.

11.陈晋.毛泽东的读书笔记(下).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1162-1165.

12.龚育之.送别归来琐忆.见郑惠,姚鸿.思慕集——怀念胡绳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68-311.

13.王子今.毛泽东与中国史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230-233.

14.翁长松.名人和书.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165.

15.朵渔.禅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100,135.

16.钟叔河.曾国藩教子书.长沙:岳麓书社,2002:21.

17.喻岳衡.左宗棠教子书.长沙:岳麓书社,2002:11.

18.陆陇其.三鱼堂文集·示大儿定征.见周山.中国儒林妙语.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42.

19.祝嘉、书法罪言.香港:中华文化出版社,1995:17.

20.二程外书.见朱熹,吕祖谦.近思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102.

21.董军.面向市场,服务学生——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建设与探索.见庄辉明.探索·创新·发展——华东师范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45-150.

22.[美]许尔文·努兰.蛇杖的传人——西方名医列传.

杨逸鸿等译.刘絮恺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449.

23.董军.贯通知识、强化能力、重视素质.华东师范大学第三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大会交流报告,2008.

24.董军.软件工程教育的过程观念及其“一体化”机制.

见全国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年会(2007).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49-252.

25.董军.计算机书法引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6.刘佛年.要为校长成为教育家创造条件.见俞立中.

大学之道(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94.

27.周桂钿.高坛阔论——中国文化五十小讲.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139.

书画、摄影资料

1.林风眠画集.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45.

2.中国书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5.

3.百年翰墨——浙江大学书画作品选.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36.

4.艺苑掇英.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52:38.

5.民国书法.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89:35.

6.中国历代艺术·书法篆刻编.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159.

7.艺苑掇英.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50:21.

8.邓拓诗词墨迹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114.

9.董其昌书画集.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92.

10.Likeness& Unlikeness:Selected Paintings of QiBaishi.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1989:107.

11.民国书法.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89:150.

12.冰上飞鸿——黄宾虹书画集.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1.

13.埃舍尔魔镜.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9.

14.北京文物精华大系·书法卷.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229.

15.李政道先生随笔画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0.

16.李可染画集.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12.

17.傅雷家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墨迹之四.

18.民国书法.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89:219.

19.马一浮遗墨.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168.

20.朵云轩藏品第七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98.

21.丰子恺遗作.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56.

22.中国书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65.

23.毛泽东手书选集·古诗词卷(下).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62-63.

24.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名人墨迹.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54-55.

25.民国文人书法性情.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6:131.

26.祝嘉书法集.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75.

27.中国书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6.

同类推荐
  • 五环辉映下的金陵:2014南京青奥会知识读本

    五环辉映下的金陵:2014南京青奥会知识读本

    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TheYouthOlympicGames,YOG),简称为“青少年奥运会”或“青奥会”。青奥会是当今世界的新型体育运动赛事,它是国际奥委会为贯彻“奥林匹克宪章”而增设的一项国际性的体育盛会,是专门为全世界青少年而开设的一个集体育比赛、文化和教育于一体的青少年的交流平台。
  • 现代编辑论

    现代编辑论

    关于“编辑”一词,在英语中有两个单词来表示我们所提及的相关事物:“editor”“edit”。其中“editor”指从事编辑业务的人;而单词“edit”则指编辑们的职业行为和职业范围。前者是名词,在传播学中被称为“把关人”,其职能通过后者(动词)具体体现为:负责对信息进行选择,决定取舍。在汉语中,“编辑”一词一符多义,有动名两种词性,作为前者系指编辑活动,作为后者意为编辑者,系指从事编辑活动的人员。运用时,若无特定的语境,词性是很难区分的。
  • 主持人语言逻辑与管理制度研究

    主持人语言逻辑与管理制度研究

    对于主持人而言,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堪称主持人最重要的“武器”。从逻辑层面来研究主持人语言,既将此类研究大大推向深入,同时也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无疑具有开拓意义。此外,主持人队伍曰益壮大,对这一群体的管理也越来越成为“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既熟悉主持工作又精通管理,还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人来攻克。
  • 导学与导研并重——大学教学改革新视野

    导学与导研并重——大学教学改革新视野

    《导学与导研并重——大学教学改革新视野》可谓在后现代与现代之间,抓住了平衡的着力点,紧紧扣住“导学与导研相结合”这个主题,围绕教师行为“导”与学生行为“学、研”的矛盾悉心探索,总算让人在紧张中有一种松弛。
  •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中、美、英、德、法、俄、日等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轨迹,指明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使命,明确了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提出当代新闻传播教育应弘扬人文主义精神,以高等教育为主体,以复式专才教育为途径,以社会责任为专业理念,以国际化为发展目标,以高素质的师资和雄厚的资金投入为保障。本书的读者对象是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新闻传播从业者、新闻传播史论的研究者和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学生。
热门推荐
  • 高手的篮球

    高手的篮球

    开学的第一天,他被美少女诱惑,骗入近十年战绩很烂的青鸾篮球部,从此踏上令人热血沸腾的篮球竞技比赛!那么,美女为什么要骗他加入篮球部呢?故事还得从开学的前一天讲起!
  • 捡到超能男神

    捡到超能男神

    霍兮发现自己能听见异音时,已经被送到精神病院了。当她郁郁不安,觉得这辈子快要完蛋时,一个叫顾矣的男人从天而降。“我这是……见鬼了?”霍兮惊悚的声音颤抖到极点。“确切地说,见过我的人都已经见鬼去了。”顾矣清冷的语调透出一丝愉悦。霍兮赶忙捂住双眼,脑子里反复回想此生诡异而滑稽的际遇。“想出去么?”他问。霍兮抬头,这是她来到这里后听到最温暖的问候。至此而后,一场华丽而刻骨的深情将覆水难收。
  • 红绫骨豆两生愿

    红绫骨豆两生愿

    三千年前,他为救她遭受重创,魂飞魄散,飞灰湮灭…她为他甘愿忍受天谴消耗万年修为沉睡了三千年只为帮他改变命运,聚集七魂六魄,使他可以转世投胎…三千年后,她从沉睡中醒来,得到的却是转世投胎的他机关算尽只为心爱的女人谋夺天下,可是那个女人不是她…曾经的海誓山盟被他遗忘在三千年的岁月长河中,只有她还迟迟不愿醒过来…]
  • 夜空中最亮的星是你

    夜空中最亮的星是你

    ”阿瑶,我忘了写了。“洛叁淡淡说道。“姐姐,这是我打算参赛唱的歌,快写快写。”墨瑶在一边催促着。“啊。。。”洛叁又睡了。-------------------------------最后的最后,她们依旧是如此。
  • 我的妹妹是捡的

    我的妹妹是捡的

    “你为什么要跟着我?”“你家人呢?”“家住哪里知道吗?”“饿不饿?”“我请你吃糖葫芦好吧?”“包子也行?”她只是拉了拉我的衣角,怯生生地看着我。那天,张生捡了个妹妹。这是一个轻松向,温暖的故事。
  • 音初服

    音初服

    喜欢初音未来的人,会看的一本书,123456
  • 圣女之妖王唯我独尊

    圣女之妖王唯我独尊

    她是大地圣母,圣女族的第一百十八代传人,而她却有着魔族的血,她有一次跑的凡间去玩,遇上了统领神界的他,他们相爱了,她因为仇恨而成了魔,而他却为了天下,为了一个不熟悉的女人,一剑刺穿她的心胀,而她为了爱,定下了千年之约。千年后,她醒来了,但她却什么也不记得了,她到凡间游历,她遇上了统领魔界的他,渐渐的他爱上了她,然而,前世的情人,却变成了今生的敌人。
  • 白衣神君

    白衣神君

    一条血海深仇之路,一条寻母之路,一条踏上武道巅峰之路。强大的功法,法灵小天龙的帮助。逆境中突破,阴谋中险生,什么艰难险阻也不能阻止他的路。一袭白衣,傲立四大陆。李白衣,令无数邪恶之人闻风丧胆的名字。他说,他不是圣人,也不想当圣人。
  • 不完美,很幸福:一个幸福主义者的育儿手记

    不完美,很幸福:一个幸福主义者的育儿手记

    作为妈妈,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表现得出色和出众,凡事都要“占上风”“抢风头”,唯有如此方能显示孩子是优秀的,心里才会踏实和高兴。其实,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举手、不发言,不等于不优秀。一是,孩子可能有自己的想法;二是,孩子的格可能比较害羞。小孩子的一些表现谈不上“好”或“坏”。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个性,只要不影响他们的发展,就让他们顺其自然地去成长吧!家长不要着急,不要批评孩子,更不要因此对孩子失去信心。
  • 月儿弯弯

    月儿弯弯

    温词月一直跟着师父做古建筑修复,师父接到一个新任务,做舟江市听风巷的一座古宅修复,温词月做为交换生,恰好要到舟江的Q大读大三,于是先过来看看古宅情况,阴差阳错遇到扮相古怪的江时延,两人相识。从第一面开始,温词月过人的第六感就认定江时延是个值得信任的好人,两人日常相处中朝夕相对,温词月修复老宅,江时延则以监工的名义,整天热汤热饭地送着,她想找兼职,他为她提供博物馆工作。说不上来为什么喜欢她,可就是怕她受委屈,怕她不快乐,想让她永远无忧无虑。就在江时延决定袒露心迹之时,意外接踵而至,两个人在误会中互相体谅,最终解开误会,相守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