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饭后半小时只适宜散步,而不适宜散步健身呢?
(1)避免消化不良。因为饭后肠胃内充满了食物,需要进行消化和吸收,这时肠胃不停地蠕动,肠液、胃液大量分泌,肠胃的这些活动需要较多的血液流入消化系统。这时流入大脑、肌肉和关节等器官的血液就相对减少。如果饭后马上进行散步健身运动,就打破了消化规律。同时,肌肉、关节、大脑等处需要较多的血液,必然从消化器官争掉一部分血液,造成肠胃等消化器官的血液减少,使肠胃活动和分泌消化液的功能受到限制。长此下去,不仅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还会引起肠胃疾病,影响身体健康。
(2)避免胃下垂。医学家李时珍认为,食后胃宜静,不宜荡,不宜抖。饭后胃撑得鼓鼓的,并往下坠,散步健身时,肠胃会随之震动,肠胃系膜拉得很紧,甚至会发生扭转,造成腹痛,甚至导致胃下垂发生。
(3)防止大脑神经和脑细胞过劳。散步健身是全身运动,需要脑神经有效、合理地支配各个器官协调工作。饭后半小时,食物在胃里基本上被消化了一半,需要的血液相对减少,此时散步健身,心脏就可以给大脑提供足够的新鲜血液了,脑细胞和神经系统就不至于疲惫了。
(4)要把散步和走路健身区别开来。走路健身要有速度、有强度、有时间、有距离,与散步有着本质的区别,散步关键是在“散”字上,速度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恬静轻盈,无忧无虑,逍遥自在,古人称为逍遥散步。
散步特别适合老年人健身,唐代名医孙思邈活到百岁开外,百岁时人们问他长寿秘诀,他笑着说:“我的秘诀就是长期坚持饭后逍遥散步。每日三餐后,稍做休息,就去逍遥散步了,少则几百步,多则上千步。”孙思邈认为:轻缓的散步,有助于消化饮食,养心宁神,活动筋骨,疏通血脉。
为了身体健康,吃饭后半小时再进行健身,因为这时食物消化过半,膀胱内储存的尿液也全部排出体外了,轻松外出行走健身,就不至于伤身体了。开始走路要缓慢,步速要控制在每分钟60次左右,用鼻子均匀呼吸,不能用嘴呼吸,以免把冷空气吸入胃里,使胃受寒。大约缓慢散步30分钟以后,身体适应了,再加大强度,提高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