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心脏学会理事长曾渊如表示,散步不仅可以瘦身减肥,而且还可以降低心脏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减少心血管疾病及其导致死亡的危险性,以时速6~8千米走30~45分钟,每星期3~5次,是最方便、经济的心脏保健法。台湾新光医院心脏内科主治医师洪惠风也指出,对于那些刚开始没有习惯做散步运动的人们,也要从生活中逐渐学会并适应散步运动,而且,在进行散步运动的时候,不要一下子像跑步那样走得太快,而且,在散步前后要各喝一杯水,另外,晚上的散步运动还要在吃完饭30分钟之后进行,而不要刚吃完饭就开始运动。
还有专家指出,无论是中速行走还是行走,只要每天步行30分钟,每周坚持5大以上(包括5天),就可以改善心脏功能、降血压、减轻动脉压力、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减少胆同醇含量、降低血黏稠度、使心脏病发病率降低50%。洪惠风医师强调,对于那些本身已有心脏病或其他疾病的患者,在进行散步运动前,必须先跟自己的主治医师讨论一下,看自己是否适合散步运动,如果在散步运动的途中有胸痛、晕眩、恶心等症状,必须立刻停止,并马上找医师检查。
以上都是关于心脏病散步的方法,这类疾病通过散步来进行调理并没有具体的姿势规范,只要合理的运动量,并能够坚持下去就可以了。
在此,我们还必须强调的一点就是运动和心脏的关系。要知道,运动对心脏的影响是两面性的。
相信大家都在各种媒体上见到或听过某位年轻运动员在比赛中突然猝死的报道。所以,短时间、剧烈的运动,尤其是对那些从来没有锻炼过的人来说是有危害的。所以,我们所说的加强运动,增强身体素质,改善心脏病的发病危险,一定要掌握一个尺度,循序渐进。
其实,在进行运动锻炼的时候,一定要以身体感觉到很舒服,没有不适为前提,而不能按照具体规定跑多少米为主,对于这一点,无论有没有心脏病都必须符合这个条件。这个合适的标准可以以运动停下来以后,十分钟之内心跳要回到运动之前的基础水平为准,这就表示这一次运动的量是合适的。
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有很多运动方式如:拉力器、哑铃、杠铃、仰卧起坐、俯卧撑等,虽然能把肌肉锻炼得很发达,但却改善不了心脏的状况,对于心脏来说并没有什么好的效果。而比较合适的,应该是跑步、快步走、骑自行车、游泳、打球、跳舞和健身操等运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