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常鸿到了学校报到,一切都是新的,全新的环境,全新的生活,全新同学,全新的老师,大家匆匆的来匆匆的去,互相也不打招呼。只是见到常鸿的眼神,有些异常,常鸿到洗手间去,在镜子里仔细观察一下,别人怎么见到自己会反应异常呢?和在家一样啊!正看着,进来几个“老生”,她们不约而同地“扑哧”笑了,常鸿才发现,自己的打扮很特殊,用当时的话说:***的头型,娘子军的军服,长征的鞋,阶级斗争的表情,大寨人的肤色……太可怕了。
不怪别人看我都偷着乐呢,常鸿急忙到了学校的小卖部去买些日用品,临走时哥哥偷着塞给他20元钱,让她买些东西,妈妈一毛没拔:“你们是国家供着,不用自己花钱吧?”常鸿先买了一小袋润肤霜,她有生以来第一次用润肤霜,真香啊,又买了几个发卡,把头发掐起来,再去洗手间看看,哇——像变了个人似的,特别是那个发卡,带一点金边,把留海往一边一抿,露出两弯柳叶眉,眉下忽闪着一对大眼睛,嘴唇不用化,是天生红嘴唇,用舌头一舔嘴唇,露出明显的唇线,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我是漂亮的天鹅呀!
常鸿有看看洗手间进来的“老生”,像没有看见她似的,人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笤帚疙瘩插上几朵花还有三分人相呢,真是如此啊!奥——我胜利了!衣服怎么办啊,只有一件衣服,晚上洗了,在暖气上烘干,白天再穿上,没事,马上就好了,学校发助学金了,她第一件事儿就是买一件好看的衣服。这天晚上她失眠了,是高兴的还是激动的。她住下床,上床是城里来的,她也没睡着,翻来覆去的,上床一动下边就发颤,都不认识谁也不敢吱声,十点钟导员在喊:“熄灯了!”谁也不敢动了,有的家庭条件好的带来手电筒,带来零食吃,常鸿自然什么也没有,只能听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入睡的。第二天一大早,常鸿就起床了,洗漱之后,导员到各寝室发饭票,到食堂吃饭,虽然饭很粗糙,但是比起家里的饭食,还算好的,一碗稀粥,一个馒头,一碟咸菜,这对常鸿来说就是过年饭,起码不用自己做啊!吃现成的,别人觉得太差了,吃不下,咽不下,常鸿觉得他们太娇气了。
吃完早饭,导员说:“到教室搞卫生。下午到饭堂,也就是礼堂,开联欢会。”新老生联欢,导员来到女生宿舍,问:“我们78、4班谁能表演节目?”有人说:“总听见梳着‘柯湘’头型的那个女生哼着曲,也许她会唱歌。”说的就是常鸿,常鸿爱哼曲是她的习惯,导员真的来找她了,常鸿想,刚开始新的生活一定要有新的起色,不能让别人看不起,就欣然答应了,她发愁了,表演什么节目呢?已经快到演出的时间了,怎么办啊?怎么办啊?常鸿后悔答应导员了,她突然想起有人说她梳“柯湘”头型,反正衣服是娘子军的,就来个《杜鹃山》里的唱段:“家住安源”吧。
到常鸿表演了,到台上,首先给大家的印象就是有战斗气息,“我给同学们表演一段现代京剧《杜鹃山》选段,‘家住安源’”。唱得不好,请同学们多包涵。“嗯——没有伴奏,我就清唱吧。”刚唱半句,一个教师模样的人走上舞台:“我来伴奏。”舞台上就有架钢琴,这个人琴弹得非常娴熟,常鸿从来没有和着钢琴唱过歌啊,这真是太激动了,一激动常鸿忘了紧张了,因为太投入了,好像这个世界只有她和弹钢琴的人似的。唱完了,她还在看着这个弹钢琴人,傻了,不知道谢幕了,台下的“观众”,也掌声不断:“再来一个……再来一个”,报幕的上来了,常鸿这才清醒过来。同时弹琴的人也傻了,他想,这身打扮,这人的装束,和表演的节目,恰到好处。其余的节目常鸿根本没听进去,光想自己的事了。散场了,同学们各自回到自己的岗位,常鸿也回到自己的宿舍,还是哼着曲,还沉浸在演出的喜悦当中呢。这回人们都认识她了,有人叫她柯湘头型的,有人叫她唱京剧的,不管怎样,她不再是默默无闻了,人说:新单位头三脚,这第一脚是踢出去了,踢得怎样还不知道呢,反正是没出丑,导员也很高兴,78、4的节目没空场,反应也不错,同学们见面也打招呼了,但是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只是“嗨——”的一声。
正式上课了,大学的课和中学的课一点联系也没有,上课的方式也不同,刚开始谁都不适应,慢慢地就适应了,第一天发了十几本书半年要完成四门必修课两门选修课,导员给大家开了个见面会,一、交待学校的规章制度;二、奖学金制度;三、挂科处理制度。最后,大家互相认识一下。说一说自己来自何方,年龄爱好等。按照报到顺序开始吧,常鸿是第四个报到的,第一个是个女生,叫金英吉,是个鲜族人,开头说得很好又全面,导员表扬了她,第二三个是男生,说话像连珠炮似的,真像个男子汉,别人在说的时候常鸿就在想:我该用什么方式说呢?既简单又精炼,又有特殊性。
她想自己的诗歌写作有天赋,就这样吧:
“和着跃进的号角,我向人间奔去,新春的爆竹响过五天,我睁眼看到晨曦,从黄土高原“晋”城省会,跑到山区。十年之劫完成了学业,跌跌撞撞来到这里。”
说完后有的鼓掌有的嘘声,有一个男生举手说话了:“我再给你猜一猜吧,生于1958年,正月初五卯时,从SX太原下乡到山沟的,对吧?”同学们一片掌声,比常鸿发言的掌声还热烈呢。大家以后的介绍各有千秋,还有唱歌的,导员也是个年轻人,他也爱热闹。过后,那个男生找到常鸿,问:“你怎么想起来用这种方式来介绍自己啊?你好聪明啊!”“你不是更聪明吗?马上就能猜出我的情况。”他们还聊了一些其他的情况,刚到这里,常鸿不想招惹是非,寒暄几句就匆匆告别了。
第一个月的助学金去掉饭火钱省了八块钱,临走时哥哥给的二十元还没花完呢,常鸿想买一件衣服,她到小卖部去看看有没有便宜点的,那里哪有贵重的东西啊,都是些日用品,常鸿没有上过街,她在小卖部站着,想着,小卖部的店员看出了心思,问:“新生吧,想买什么?日常用的啥都有。”
“我想买一件衣服,不知道哪有,上街怎么走,我也不知道。”常鸿想打听一下出校门的方式路线。
热情的店员急忙说:“买衣服,好说,想买什么价格的?”
“当然是便宜点的了。”常鸿像见到救星似的,店员摆摆手,让她进来,常鸿犹豫一下。
“孩子,我看出来了,你是农村来的,家里也不富裕吧,买点便宜的既省钱又好看,我这有老生留下的衣服,还挺新的,我看扔了怪可惜的,我就收了来,不摆在柜台上,别人看见了难为情,你看相中哪件了?”
常鸿在那些衣服里看着选着,哪件都比自己的好。店员猜测常鸿的心里,“没相中?怕钱贵?”店员看着常鸿好像嫌旧,又拿出几件好的,“便宜点,买一件一元,买两件一元五。”常鸿瞪大眼睛看着店员没说话,店员以为要多了,常鸿认为:这么好的衣服才这么点钱啊,简直拣了个大便宜。常鸿的犹豫倒是个好事,“那好吧,我拿两件。”常鸿抱着衣服一路小跑,到了宿舍马上换上了,跑到洗手间去照镜子
“哇——好漂亮啊!”
以后常鸿不管买什么东西都到小卖部去找,真的什么都能买到。常鸿还在那没花钱得了一面小镜子呢,她没有好钢笔,到那看看有没有老生留下的稍好些的钢笔,店员拿出一支金笔,就是笔帽破了,是后配的,但里边都是好的,常鸿给他五毛钱,店员就送给她一面小镜子,也是老生留下的。
原来,每到老生毕业走的时候,店员就到各个宿舍去收旧东西,有的花五毛钱,一毛两毛,还有的不花钱,收来之后店员就把它洗干净,叠起来留着卖给有困难的新生,像常鸿这样的。简短捷说,这半年的学习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期末成绩出来了,常鸿的成绩排年组第二,得了30元奖学金,加上平时积攒的,一共82元6毛回家的路费是半价,才1.20元。说实话,她真的不愿意回家,到哪去啊,这点钱好不容易积攒的,在外面几天就没了,咳!还是回家吧。踏上回家火车,一路上,她思绪万千,想想这半年,是有生以来最幸福的,回想起在家的漫长的岁月,上中学的时候,真是后怕啊,也不知道哥哥,妈妈,石芳菲,杨柳青……他们现在怎么样了。她曾经给家里写过信,还给哥哥寄去20元钱,就是没有回信,不知道哥哥收到没有,怎么没有回信呢?
再说哥哥吧,自从妹妹走后,哥哥就一蹶不振,整天往外跑,村里有个盲人,是个光棍,没事儿就说说唱唱的,打板儿、拉胡琴,天南地北,古今中外的,消磨时间呗。常阳在盲人那呆着,躺着唱唱小曲,跟盲人说说话,唠唠闲嗑,盲人没有白天黑夜之分,常阳家搬来的那天盲人就在场,那天是黑夜,别人没看见他,他却知道谁在场,石芳菲疯了,他也知道,整天抱着的东西,嘴里不停地叨念的话语,他也知道,盲人的记忆力相当惊人。常阳从他那里得到了乐趣,同时也分散了常阳的郁闷。
妈妈也看出了哥哥的心思,想妹妹了,于是就和哥哥说:“要不就到学校去看看妹妹,告诉她别找对象,毕业了一定回来和你成亲。”不说倒好,一提起这事,哥哥更难过了,妈妈又开腔了,“给她写信,经常联系点,咱们养她这么大,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呢。她要是真的嫁给别人,我就朝她要抚养费……”哥哥不愿听妈妈唠叨,就整天不回家,吃完饭就走,有时半夜才回来,回来后就在自己的屋里写写画画的,妈妈也偷看过儿子的东西,她不认字,也不知道写些什么,画些什么,总之,妈妈不敢惹儿子,哥哥是常家的唯一男孩,常家就指望他传宗接代呢。
一天,哥哥接到妹妹寄来的20元钱,还有一封信,哥哥对钱不感兴趣,把钱塞给妈妈,拿起信就跑了,打开信一看,傻眼了,就三行字:爸妈、哥:你们好!我在学校很好,别惦记。随信寄回20元钱,收到后回信。爸妈要注意身体,哥哥要好好照顾爸妈,谢谢你们的照顾和养育之恩。哥哥看完之后,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这分明是断交的信,20元钱是我偷着给她的,还了,养育之恩,谢了。”哥哥陷入了绝望的地步,他哪里还有心思生活啊?爸爸是个老实人,一天一天的也不说一句话,家里只听见妈妈叽里呱啦地喊叫,一天爸爸到哥哥的屋里:“丫是个好孩子,也是个苦孩子,她那么懂事,不会忘了咱家的。你呀,配不上人家,别糟践人家孩子。”
哥哥心想:我怎么不知道啊,但我就是走不出这个死胡同。这是真的,当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的时候,他(她)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这个人身上,他(她)的一切,包括生命,都属于这个人的。哥哥就陷入了这个漩涡,不能自拔。当一个人陷入了情网,他的智商就是零,自己的生活也不能自理了,思绪也乱套了。每到这时,他就去盲人那里去唱小曲,自编自唱,把自己的心里话都唱了出来:“小妹妹去上学,哥哥在家里盼着你,什么时候跟我成亲,哥哥心里没有底。莫非你有了心上人,忘了哥哥的情……”盲人听了“哈哈”大笑,“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难啊。”常阳听了停住了,他没有生气,觉得盲人说得实在,比喻恰当。小妹是个活泼的孩子,在学校上中学,老师都说:“你姐姐那么优秀,你也一样,能有出息。”听着这话,妹妹别提有多高兴了,她还劝哥哥:“对姐姐好一点,她是我们家的骄傲,你还是哥哥呢,应该你比姐姐好才对呢,反过来你倒落在姐姐的后边,不知羞耻,哦——。”
哥哥那里听得进去啊?眼看快放暑假了,常鸿回家怎么面对哥哥,反过来,哥哥这样的情绪,怎么面对妹妹啊?哥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想及时调整一下情绪:“爸爸的话有道理,自己要走自己的路,不能依赖别人,何况我还是个男子汉大丈夫,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这辈子,常鸿就是我的知己,我为了她,宁愿献出一切……”哥哥终于想出头绪来了,出去走走吧,到野外换换空气。一出门就碰上了一个老头,是村里的老党员、老革命,:“阳子,干啥去。”哥哥叫常阳,都叫他“阳子”。“到野外去走走”。哥哥随口回答,“不会是想你妹妹了吧?”“他怎么会知道?莫非他能掐会算?”哥哥很纳闷,“常鸿在家的时候经常上山,我遇到好几回呢。”老头说者无意,哥哥听者有心,哥哥用惊讶的目光看着老头,老头以为说错了话,转身离开了。哥哥在想:这些情况,我怎么一点也不知道呢,妹妹上山做什么?还经常上山,山上有什么可看的,正当哥哥在想的时候老头已经走远了。
哥哥后悔刚才应该多问他几句,算了,自己去寻找吧,也许能找到妹妹的隐私,也许能找回他们之间的爱……
常阳能找到自己的爱吗?山上有什么东西在吸引妹妹?他能找回爱的真谛吗?下回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