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到处充满虚情假意,诚信成为像黄金一样珍贵的东西,其实,诚实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人性中非常稀缺的品质。关于诚实,有这样一个非常典型的故事:
从前,一个贫穷的农夫在坐船时不小心把斧头掉到河里,农夫很着急,因为这把斧头虽然很旧,而且齿也不锋利了,但对于农夫来说,它仍是维持生计的重要工具。农夫越想越伤心,不禁眼泪汪汪起来。这时,一个衣着华丽的人出现在农夫面前,问他为何如此伤心,农夫一五一十地讲了实话,那个人笑呵呵地说:“这个不要紧,我来帮你捞。”于是他伸手从河中捞出一把金光闪闪的斧头,农夫看后摇了摇头,“这不是我的斧头。”那人又捞出一把银光闪闪的斧头,农夫仍摇了摇头,“这也不是我的斧头。”直到那人捞出一把陈旧的铁斧头,农夫才开心地笑了。那个人见农夫很诚实,就把金斧头和银斧头一并送给了他。
这事被与农夫同村的一个人知道了,他很贪婪。听说农夫遇到了好运后,他买了一把新的铁斧头扔到了河里,并装作很伤心的样子,很快,河神又出现了,他问了贪心人同样的问题,并帮他捞出了金光闪闪的斧头,那个人非常高兴的接下了,并贪婪的说仍有一把银斧头也掉到了河里,河神见他不诚实且贪心,于是带着那把金斧头一起消失了。结果,贪婪的人连自己的斧头也没能找回来。
很多人都以为欺骗、说谎是一种有利的行为,以为欺骗的手段很值得使用。譬如商家欺瞒商品的缺点,文字媒体刊登骗人的消息等等。甚至很多人还认为,欺骗是很必要的,缺少这种手段,就缺少了竞争力。
然而,在任何时候,诚信都是不可缺少的。欺瞒可以瞒过一时,却无法瞒过一世,当别人发现你使用的是欺骗手段时,对你的信任以及日积月累起来的好感都会消失殆尽。也就是说,不仅没有巩固良好的关系,反而破坏了原本的关系。最终,你会发现朋友、客户等都会离你而去。
天下没有一种广告能比诚实的美誉更能赢得他人的青睐。诚实是人性的一道光辉,尽管诚实的人有时会被人嘲笑,但最终会像斧头掉进河里的农夫那样得到奖赏。待人应以诚信为本。不虚伪、不隐恶,有一是一、有二是二。宋朝丞相张知白向朝廷推荐年轻的晏殊。朝廷召晏殊来到宫殿,正逢真宗皇帝殿试,就命令晏殊参加考试。晏殊见到试题后说:“这首赋我在10天前已作过,请皇上另出别的试题。”他的诚实博得了真宗的喜爱。之后,晏殊担任了官职。有一天,东宫太子处职位有空缺,内廷批示授晏殊担任。主事官不知道是何原因。第二天皇上对他说:“近来听说馆阁里的巨僚,没有一个不宴乐玩赏的,只有晏殊埋头读书,如此谨慎持重,正可以担任东宫官。”晏殊接受了任命,皇上又当面向他说明任命他的原因。晏殊听了后,说:“臣下不是不喜欢宴乐和游玩,只不过是因为贫穷玩不起啊。臣下如有钱,也想去玩的。”皇上对他的诚实倍加赞赏。宋仁宗时,他终于做了宰相。虽然有些实话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或误会,但终究会被人理解,博得对方的信任。
诚实是待人处世的绝妙法宝。虽然对人诚实,你可能付出一定代价,但日后你得到的,将远比付出的多得多。
古今中外,都有无数的例子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诚实,没有诚信做基础,再好的教养、学识都会一无是处。在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著名学者曾参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以身作则、恪守诚信的人,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谙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
诚实是人世间最珍贵的宝物,是每个人都应当坚守的伟大情操。就算是向人诚实承认自己的错误,而受到严厉惩罚,你也应该这样做,因为做人理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