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2001年7月,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8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全面深入地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他指出,“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如何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就其外因来讲,必须持续推进改革开放,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就其内因来说,一要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作为第一要务;二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落后的生产方式;三要大力发展适应历史趋势的产业和产品,实现生产力发展的跨越。综合内外因素,实际上就是对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制度结构、组织结构、劳动力结构等诸多要素的调整和优化。因此,在进入新的世纪之后,全面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经成为整个经济活动的重中之重,经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这条主线来进行。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立足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对于经济结构适应性调整来讲的。战略性调整同适应性调整的根本区别,在于对市场的认识和把握。回想过去多年的经济结构调整,之所以称之为适应性调整,很重要的原因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等各个方面的调整,都是在简单地跟随需求、适应市场,或者说是“一相情愿”地优化供给结构,而对需求的变化和增长研究不多、运用不够。在短缺经济时代结束、买方市场业已形成的今天,产品供应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毫无质疑地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因此,在目前的条件下,经济结构的调整,必须不适时宜地从优化供给转变为刺激需求,从适应市场转变为创造市场,这是战略性调整的一个本质内涵。
一、结构调整的市场驱动力
与优化供给向刺激需求、适应市场向创造市场转变的本质内涵相对应,战略性调整的外延,主要表现在依靠市场的导向力、渗透力、创造力来调整产业、产品、组织形式和地区等方面单一的不平衡的外在结构。那么,什么是市场的导向力、渗透力和创造力?
(一)市场的导向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或企业经济行为,都必须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市场对经济发展起着导向作用。这种作用即为市场的导向力。
市场具有层次性。如按地理细分,不同的国家、地区、城市、乡村、城市规模、人口密度、气候带、地理地貌等,其市场需求的表现不同;按人口细分,人口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民族、宗教信仰的差异,决定了对市场需求的差异;按心理细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个性等心理因素的定型或变化,必然影响其需求的定型或变化。正是由于市场的层次性的客观存在,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就成为市场经济的一个不可变更的支撑和表现。现在,多数产品特别是工业产品市场疲软的表象,隐含着结构与市场脱节的事实。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和产品结构的初级性,其结果必然是市场空间越来越小,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不断破除畸形的结构“陷阱”,进而扩大商品市场份额的过程。
适应世界环保发展的要求,世界环保卫生组织签发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对氟利昂产品实行强制淘汰。这一强制措施,对使用氟利昂产品的相关行业是一个致命的影响。其实,这就形成了一个市场的导向:氟利昂产品已经背离了市场的需求,但与此相关的行业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并不能因此而坐以待毙,必然需要寻求一种替代产品来实现行业的价值。这种导向作用于企业,就产生了一种导向力——开发替代产品。上海三瑞化学有限公司在调整结构的时候,顺应这种导向,发现了千载难逢的市场机会,开发出氟里昂替代产品的喷雾剂产品,并以这一产品为突破口开发符合世界环保产品发展新方向的系列绿色清洁产品。短短一年多时间,三瑞公司在国内清洁行业中已小有名气,靠产品、靠技术、靠市场开拓、靠特色服务与大牌跨国公司抗衡,赢得了市场。用三瑞年轻人的话来说:“市场是根本,客户是上帝。”
市场如战场,经济结构调整需要以市场为依托、为导向,脱离了市场需求的结构调整是盲目的,也是危险的。生物概念是21世纪的市场热点,也是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值得关注的产业方向。这一点毫无疑问。我国的生物产业从1971年开始一直是飞跃式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形成产业化。然而,值得警惕的是,众多的生物企业大规模投资在国外已成熟的16个品种上,出现了严重的重复投资。究其原因,是市场的盲目性带来了投资的盲目性。由于在旧的新药审批办法中没有专利保护,每一种新药证书都可以无限制地转让。结果企业不顾市场需求的导向,纷纷争上生物药,往往是一种新药证书正本加副本转让10多家,在短时间内建起了众多生物制药厂。仅生产干扰素的药厂全国就有16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生产厂家国内也有12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FS)生产厂家全国已有30多家,而这些产品的生产企业任何一家的年产量都可以满足国内目前的总需求,CFS的全部产量足可满足全世界的需求。由此带来了生物药业早上项目早死的现象。尽管在美国也有90%的生物技术公司失败,但与之不同的是,我国大多数倒闭的企业在结构上没有创新,品种雷同。调整产业结构的好心,因背离市场需求的导向,办成了债务累累、苦苦支撑的坏事。
(二)市场的渗透力
市场的渗透力,是指企业在占领市场空间、扩大市场份额的过程中,市场对企业所形成的反作用力。企业占领市场空间、扩大市场份额的过程,就是市场渗透的过程。
企业与市场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在产品开发之初,市场的导向力决定了产品的开发方向。但更重要的是,开发出的特色产品如何转变为商品,进而形成社会生产生活的消费品。在推进这一转变中,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必然产生一个反作用力,拉动企业发展。海尔集团从海尔的国际化到国际化的海尔的历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海尔的目标是实现国际化的海尔,即以世界市场作为海尔的发展空间。为此,海尔确定了“三个三分之一”的全球化战略布局(国内生产、国内销售1/3,国内生产、国外销售1/3,国外生产、国外销售1/3,主要指三种不同的经营形式)。但是,要成为国际化的海尔,必须先做到海尔的国际化,也就是海尔必须把自己的产品渗透到世界市场之中。在进入国际市场之初,海尔一反常理,运用逆向思维,采取“先难后易”的战略,靠质量让国外的消费者认同海尔品牌。所谓“先难后易”,就是先打开发达国家的市场,然后再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发达国家中德国对待质量最认真,通过德国的质量认证也最难,海尔就以电冰箱为主专攻德国认证,而且取得了成功。其中有一项电冰箱漏电试验,把电冰箱悬挂在空中,从不同的角度向电冰箱喷水,然后再查看试验结果。海尔很顺利通过了试验。但挑剔的德国人对海尔电冰箱的信任度仍然不高。于是,海尔面对德国25名经销商,进行了技术性能的全面对比试验。德国市场上所有的电冰箱和海尔电冰箱一起揭去商标后,统一进行技术考核。考核结果海尔电冰箱的综合技术性能指标名列第一,超过了德国本土的“利勃海尔”。德国人当场签订了2万台的供货合同。
海尔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在世界各地得到一定的认同后,便开始实施设计、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本土化战略。因为如果不成为本土化的海尔,海尔就永远被认为是中国出口的一个产品,认同感就得不到提升。海尔一进美国市场,便全力推进本土化经营。海尔在洛杉矶设立了设计中心,在南卡罗来纳州设立了制造中心,在纽约设立了营销中心。这样,便可以针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并根据美国当地的需求在洛杉矶进行设计,然后通过纽约直接向设在美国各地的销售和服务网络进行铺垫和控制,南卡州随时制造出来并运到全美各地。特别是设计和营销中心的所有雇员均为美国人,更加速了海尔与当地市场、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对接。前面提到的海尔酒柜,就是本土化战略在美国的一个成功范例。2001年4月,为答谢海尔对当地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南卡州卡绍县政府决定无偿将美国海尔园附近的“协作大道”命名为“海尔路”。这是在美国唯一一条以中国企业品牌命名的道路,标志着海尔文化与美国文化的融合,标志着海尔本土化战略的成功。2001年6月,海尔集团收购意大利迈尼盖蒂公司所属的一家电冰箱厂,这既是中国白色家电企业首次实现跨国并购,也使得海尔集团继美国海尔之后在欧洲实现了设计、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经营。随着在当地融资、融智步伐的加快,海尔全方位渗透入了国际市场之中,也真正成为了国际化的海尔。
市场的渗透过程,不能简单理解为销售产品的过程。诚然,工业化后期,企业的发展取决于销售,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变化,人们看中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更注重消费产品时所带来的服务享受,或者说是消费的便利,如现在涌现出并快速扩张的连锁店、超级市场。经济学家称这种现象为需求变化。因此,市场渗透的过程包含了产品销售——服务——售后服务等诸多环节。在意大利,一台海尔空调能卖到1600多美元,为什么意大利人还竞相购买?严密而周全的服务网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意大利卖出一台空调,至少要上门服务三次。第一次,观察室内外环境,看空调怎么安装;第二次,拿着用电脑设计出的几种安装方案征求用户意见;第三次,按照用户要求改进后的方案,打眼安装空调。在荷兰的海尔经销商,为实施“海尔星级服务一条龙”方案,一次就安装了2000门咨询电话,为顾客提供咨询服务。美国《财富》杂志2001年度评出的100家最大公司中有64个是服务业公司,而且名列榜首的也是服务业公司——阿肯色州的沃尔玛百货公司。沃尔玛的成就标志着一个重要的经济转变:从生产商品向提供服务转变。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从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里,制造业将创造130万个就业机会,而服务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将高达2000万个,即使在制造业中,服务在业务经营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正如比尔·盖茨在他所著的《未来时速——数字神经系统与商务新思维》一书的序言中所言:“如果说80年代是注重质量的年代,90年代是注重再设计的年代,那么21世纪的头10年就是注重速度的年代,是企业本身迅速改造的年代,是信息渠道改变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企业期望的年代。质量的提高和商务流程的改进将快得多。当速度提高到足够快时,商务的本性就会发生变化。对销售变化在数小时内而不是数周内做出反应的制造商或零售商,其本质上已不再是制造产品的公司而是提供产品的服务公司。”
(三)市场的创造力
从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六大,中国经济的强项是投资和出口,而不是消费。怎么扩大消费呢?在市场经济中,创新就意味着财富,对于现有需求可以去开拓,对于未来的需求则需要创造,这种创造作用于市场所体现出的作用力,就是市场的创造力。关于这一点,第一、二章已作了详细的论述。在此,突出强调的是创造市场的条件准备,或者说创造力在市场中的体现形式。简单讲,“敢想、敢干、敢闯”是最为明了的概括。对于人们未来的需求,往往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物质的表现形式。发掘这种需求,必须展开丰富的想象,研究人们的心理变化,寻求心理需要同物质供应之间存在的空白。这种敢想的精神,表现在市场中,即为超前性的企业策划。一个美好的想法,转变为一个广阔的市场,关键在“敢干”。这就要求,敢于摈弃现有的不适应未来需求的一切因素,包括一切推动现有成功的条件,如成熟的技术、先进的工艺等,开发适应未来需求的技术。这种敢干的精神,表现在市场中,即为创造性的技术破坏。心理需求转化为市场需求,没有一股敢闯的劲头,完不成这个占领市场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同人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斗争过程,进而形成同人们潜在需求的吻合过程。当形成强有力的消费引导作用时,这种敢闯的精神,表现在市场中,即为快速性的市场扩张。超前性的企业策划、创造性的技术破坏、快速性的市场扩张,构成了市场创造力的主要特征。
市场的导向力、渗透力和创造力不是孤立地存在的,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市场的导向力是基础,只有把握正确的市场导向,市场的渗透和创造才不会背离现实或未来的需求;市场的渗透力是手段,脱离了市场渗透,市场的导向力和创造力就无法形成整体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市场的创造力是核心,只有不断创造市场,市场的导向和渗透才能得以无限地扩张。这三种作用力,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市场驱动力。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科学把握市场的导向力、渗透力和创造力,有利于保持结构调整的正确方向,有利于扩散结构调整的整体效果,有利于实现结构调整的战略意义。
二、结构调整的市场选择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选择市场经济的道路,实际上就是选择了以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须紧紧围绕市场来进行。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只有把握准市场选择,才能把握住结构调整的趋势。对于这个问题,仍然可以从需求的角度加以分析。需求是由消费、投资、出口和存货四个部分组成。通过刺激需求来创造市场,就是要让这四个部分有所增加。但是,若存货增加过度,必然导致产品积压;而消费和投资又存在密切的联系,一般说,没有消费热点,也难以形成投资热点。这样,需求实际上就可以归纳为消费和出口两大因素。因此,在目前的条件下,经济结构调整的市场选择,也应围绕消费和出口来进行。基于这样的认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市场定位必然是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参与外循环、强化内循环、激活微循环。
(一)参与外循环——接轨国外市场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加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已经逐步融入国际经济的大背景之中。2000年,我国的GDP接近1万亿美元,而进出口总额是3209亿美元,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为30%,也就是说,我国经济1/3的发展要靠和国际上打交道。特别是经过十几年艰苦的谈判,进入新世纪之初,世界贸易组织敞开怀抱接纳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中国。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这样的形势下,接轨国外市场,深入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既是中国企业发展绕不过去的“坎”,也是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战略举措。到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已达21738亿美元,在世界的位次由2002年的第六位跃升至第三位。
为了切实推进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很有必要对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特征作一下简要的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进步,生产能力及生产规模迅速扩展,生产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各国之间比较利益的差异不断扩大,推动了商品、劳务等要素的跨国界流动,进而导致国际分工及协作进一步加深,形成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现在来看,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市场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技术全球化。
市场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标志。例如,1950年美国的进出口总额为1138亿美元,同年GDP为12037亿美元,这一年美国的外贸依存度是9.5%;1980年美国的进出口总额为7200亿美元,GDP为31871亿美元,外贸依存度是22.6%;1995年美国的进出口总额是13555.95亿美元,GDP是69520.2亿美元,外贸依存度是19.5%。再比如,1995年巴西的进出口总额为1002.89亿美元,GDP为6880.85亿美元,这一年巴西的外贸依存度是14.7%。从外贸依存度的变化,可以看出,过去一直主要依靠国内市场的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近年来已经不可逆转地走向市场的全球化,即使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美国也不得不依赖市场的全球化。
资本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量。在此,仍以美国为例加以说明。由于美国有一个效率高、信誉好、组织出色的金融市场,吸引了许多国外投资者把大量剩余资金投放于美国债券市场或存于美国银行系统,以期获得稳定的收益。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外国所持有的美国国债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在近几年增长速度极快。1997年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资产价值高达15000亿美元。但是,占比重最大的还是在美国的证券投资。1990年美国的道·琼斯股指只有3000多点,十年间上升到11000多点,年均增长17%;1999年底,纽约债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2万亿美元,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5.2万亿美元。这部分为美国政府、银行所掌握和支配的资金,通过发达的市场机制,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美国资本的总周转,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
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微观主体是跨国公司。例如,美国波音飞机公司在海外设立了很多子公司,这些子公司的专业化和协作化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每一架波音飞机生产的过程中,美国国内只进行主机组装,而该飞机的机头、机身和上万个零部件则由设立在国外的子公司去完成。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不仅推动了国际分工与合作,更重要的是对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跨国公司的产值约占世界生产总值的1/3,跨国公司内部和跨国公司之间的贸易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3,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更占世界对外投资总额的90%以上。
技术全球化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近一些年来,在世界进出口贸易构成中,劳务出口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其中,技术输出占有一定的份额。例如,在近年来的美国外贸中,劳务贸易已经占美国进出口总额的30%,技术出口在劳务出口中已占到20%左右。特别是1996年12月,在世界贸易组织新加坡贸易部长会议上,经过与会国家的一致努力,最终达成了在2000年削减信息技术产品关税的协议,又把技术全球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总的来看,市场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技术全球化共同构成了经济全球化。市场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进出口贸易的强有力发展;资本全球化形成了世界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自由流动;生产全球化则有助于不同类型国家生产领域的密切合作;技术全球化又将对全球范围内一切经济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与国际市场接轨,必须着重发展跨国界的集团企业,从市场、资本、生产、技术等各个方面进入国际的大循环,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在利用国外资源、国外市场上有大的突破。具体的运作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1.打造具有国际品质的名牌产品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际品牌。资本、品牌、文化、人才被称为企业国际化扩张的四大必要条件。资本是船,品牌是帆,一个国际知名品牌会使企业更顺利地与国际市场接轨。没有名牌就等于没有市场。比如中国牌子的衬衣,再好的技术生产的衬衣在国外也好不到哪里去,可能40元都没人要;但一打国外的品牌,就能卖400元。说明什么?说明在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名牌的有无和大小也越来越成为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提高产品竞争能力,争创名牌,尤其是创出中国的世界名牌,已经成为重大的战略课题。二是国际质量。毫无疑问,只有严格按照各项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和经营,产品才能得到国际认可。借鉴海尔出口创牌的经验,与国际市场接轨时,应以高质量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争取尽早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以及主要发达国家的产品认证,拿到通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这是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物质基础。
2.构筑国际化的营销战略和营销网络
在日本,索尼是向国际化发展的企业中最先进的厂家之一。索尼公司向国际化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60年代,是索尼正式出口半导体收音机、半导体电视机的时期;70年代,是索尼与美国、英国等大企业一起在国外积极建立工厂,就地生产制造和销售产品的时期;80年代,是索尼向国际化企业飞速发展的时期。综观众多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的经营过程,都具有这种明显的规律性。一是产品输出阶段。这时企业还是以国内市场为主,但产品开始出口,并随着出口的增加,在国外设立自己的销售机构,增强竞争能力。二是跨国经营阶段。随着出口业务的进一步扩大,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分厂,以占领当地市场。三是全球化阶段。随着国外子公司数量的增加,逐步形成全球一体化的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国际级大企业的跨国发展大体上遵循了这一过程。认识和把握这种趋势,有助于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对与国际市场接轨具有借鉴价值。
3.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
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接轨国际市场,不仅表现在按国际规则扩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比如,晚上在美国电话预订一家跨国航空公司的机票,接话员可能不在美国,而在菲律宾。为什么?一方面,美国比菲律宾的人员工资高许多;另一方面,在美国晚上用工要付加倍的工资。由于时差,美国是晚上时,菲律宾则是白天,菲律宾单倍的工资加国际长途电话费远低于在美国的双倍工资。因此,跨国航空公司为了有效降低成本,必然会选择这样的预订票方式。这就是对国际市场资源的一种整合。经济资源具有稀缺性和比较优势的属性。这种属性要求企业家从经济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只有高效率地利用国际大市场的技术、资本、人才等经济资源,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现在我国已经加入WTO,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有了更为便利的条件。从总体上讲,加入WTO机遇大于挑战。分区域而言,却不是均等的。在沿海及发达地区,机遇大于挑战;在中西部等相对欠发达地区,机遇和挑战应该是对等的;在落后的广大农村,挑战是远远大于机遇的。这种差别存在的根源,在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于市场发育程度的不平衡。因此,充分运用WTO规则,在国际市场中整合资源,不能够也不可能一二一、齐步走。但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都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都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如何缩短这个过程,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
(二)强化内循环——开拓国内市场
1999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不少人担心美国经济可能会陷入衰退。但实际上美国经济继续保持了增长,而且避免了发生全面衰退的可能。究其原因,很重要的是,个人消费开支保持在较好的水平。如果没有强劲的个人消费支撑,美国经济已经陷入衰退。1999年第三、四季度和2000年第一季度经济的增长率分别为2.2%、1%和2%,其中个人消费开支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分别为2.99、1.87和2.11个百分点。
其实,国内消费在推动战后美国经济增长方面始终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可以说是美国经济的发动机。美国经济学家拉里·莫兰和克林顿·麦卡利的研究结果表明,从1959~2000年,美国的个人消费开支年均增长3.6%,略快于国内总需求3.5%的增长速度,使得消费开支在美国国内总需求中所占的比重从62%上升到65%。
就我国的情况来讲,靠出口和消费拉动需求是国家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经济政策。目前出口仍然存在一定的增长空间,但在一段时间内出口增长空间不会很大。而在产品相对过剩、有着13亿人口的国内,消费空间的增长却很大。激活国内的有效需求,必然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如大规模发行国债、连续降低银行存贷利息等,刺激国内有效需求,带来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现在看来,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国内有效需求,已经成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的经济政策。这种经济政策环境,其实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国内市场导向。当前的有效需求不足,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造成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某些产品和生产能力的结构性过剩的市场表现。一方面,质量和效益水平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生产能力相对过剩,表现为加工工业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劳动密集型产品较多,而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品较少。另一方面,质量好、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的产品却做不出来或产量不高,不得不依赖进口。所以,从供给方面看,依靠科技进步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新的供给结构来适应新的需求结构,从而启动新的消费需求,拉动经济更快发展,无可厚非地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国内市场选择。
1.联通市场链条
市场不是孤立地存在的,有供给、有需求,才能形成市场。从这个角度讲,目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实质是供给和需求出现了断档。例如,由于全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处于转型时期,像彩电、冰箱等耐用消费品,在城市中已经趋于饱和;广大居民迫切需要改善住房条件,但由于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严重脱离居民的收入水平,令工薪阶层望而却步。居民买得起的不需要,迫切需要的又买不起。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消费断层,市场的链条就出现了断档。抓住这个断档,联通市场链条,就抓住了商机。这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一个市场导向。
名列《福布斯》2001年中国大陆100富豪之七、财富40亿元人民币的万向集团总裁鲁冠球,其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胆略,抓住了市场的断档。万向集团起步的小农修厂产品五花八门,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修什么。鲁冠球常常被弄得筋疲力尽。一条消息触动了他的神经。国家在安排1980年的国民经济计划时,汽车的货运指标达到5.4亿吨。有些专家建议,要缓减中国铁路运输紧张状况,必须继续挖掘公路运输的潜力。这样,汽车肯定要增加许多,要修理的汽车肯定相应增多。修理汽车需要万向节,而全民厂都不愿生产这种精确度要求高但利润薄的汽车零件。特别是进口车的万向节,型号多、批量小、工艺更精、利润更少,国家每年要花一大笔外汇去国外买。鲁冠球从北京中汽公司要回进口车万向节计划指标后,把已有70万元产值的其他产品全部调整下马,立即办起了萧山万向节厂,集中力量专业生产市场缺口很大的进口汽车万向节,并以此带动了大批量的国产车万向节的生产和销售,一举抢占了市场。后来发展为杭州万向节总厂,1990年创建万向集团。进口车万向节供给和需求的断档,成就了万向集团,造就了鲁冠球。2000年9月,在中国乡镇企业协会第三届第一次理事会上,鲁冠球当选为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会长,直接由在生产第一线的企业家出任全国性行业协会的会长,在国内尚属首次。
从另一个层面讲,供给和需求的断档,其实就是市场消费的热点;联通市场链条的过程,就是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的过程。如以房地产为龙头,建材、冶金、机电、装修装潢和室内用品共舞,加上房地产二级市场的开放,必将搅起住宅消费的层层巨浪;旅游产值以年均10%的速度递增,大大高于世界旅游业的平均增长水平;信息消费异军突起,电信、电脑、网络方面个人消费量两年内年增速高达35%;服务消费潜力巨大,仅北京家政服务的市场潜力就达16.7亿元;假日消费魅力四射;娱乐消费、教育消费渐成气候,等等。在此,以假日消费为例。现在,一年约有1/3是假日。假日休闲娱乐的兴起,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形成或刺激如旅游、交通、餐饮、购物、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多方面的消费。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假日旅游热、购物热和吃喝热。1999年国庆期间,全国出门旅游人次超过1800万,旅游花费141亿元;铁路交通日均发送旅客347.8万人次,比春运还多42.4万人次,客运收入超过6.7亿元;北京王府井商业区每天的销售额高达上千万元;北京、上海、广州等十大城市饮食服务业经营额比1998年同期上升37.9%。培育并刺激这些消费热点,联通市场链条,开辟更多的消费领域,展现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广阔前景。
2.培育市场特色
毋庸置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当然,创新并非一味地标新立异、翻空出奇,而是从当地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市场,本身就是创新。人称“雪域高原”的西藏,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形成举世无双的自然风光和藏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风土人情,使之成为世界各地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空气中尘埃、水汽含量少,透明度高,是阳光辐射最多的地方,发展以太阳能利用为主的绿色能源产业,成为西藏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藏医藏药的传统优势与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工艺结合起来,吸收先进的管理、技术、市场营销等,医药业成为西藏的主导产业之一。特色的资源优势,造就了西藏的区域经济,培育了一方市场空间。各地的资源状况不同,地理条件不同,文化传统不同,这些都是培育市场特色的沃土。以创新的思路、体制和科技发展特色经济,经济结构调整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
但是,经济特色并不等于市场特色,经济特色总是相对的。正如西方的一句哲言:“不难预料到这样的结局,当你所持有的东西都是白银或黄金做的时候,你会渴望破铜烂铁。”加拿大的小麦、哥伦比亚的香蕉、日本的红富士、泰国的香米、荷兰的鲜花等享誉全球的特色农产品,之所以能行销全球而不衰,主要在于其生产的地域性、规模的有限性和消费的特定性。现在,国内一些企业一旦自己的产品冠以特色之名,便不问市场、无视需求,只顾生产;更有的往往以现实市场、虚拟市场为依据,生产能力按人口计算,一相情愿地设计特色产品产量。等特色产品批量入市时,才发现培育市场特色比培育经济特色复杂多了。因此,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发展特色经济,不在乎有什么特色,能生产什么特色,而在于市场需要什么特色,着重培育特色市场。
3.共享市场资源
多年来,美国泛美航空公司每到冬季就将一部分飞机租给国家航空公司,因为此时正是国家航空公司佛罗里达度假航线的旺季,而泛美航空公司的北美——欧洲航线却正处于需求锐减的淡季。美国的许多医院都共用一些特殊的设备,因为这些特殊设备的使用率低,没有哪一家医院能够充分运用这些设备。而这些设备又非常昂贵。由于共同负担了昂贵的费用,各家医院的成本都相应降低,并可以节省一部分资金。
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市场经济不仅仅是竞争经济,也是合作经济,共享市场资源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从生产力的角度讲,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构成了生产力的三要素;换到市场经济的角度,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又构成了市场资源的基本要素。市场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这些基本要素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性决定了市场资源的开放性。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不可能永久地拥有最有效的市场资源。推动这些要素的合理流动,在流动中实现有效市场资源的合理组合,共享市场资源,就成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题中之意。
在中国、特别是国内相对欠发达的地区,通过经济结构调整,走有效合作、共享资源的道路是非常必要的。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纵向比较,全国各地都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横向比较,地区和地区之间又存在着对市场资源占有的较大差异。东部沿海及发达地区,具有明显的资金、技术、人才、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等比较优势;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通过自然资源开发所形成的一定积累,也构成了不可忽视的比较优势。在开放的状态下,无论是东部还是中部或西部,仅仅依靠自有的比较优势所拓展的市场空间、实现的经济效益,远远小于两种比较优势融合后所拓展的市场空间和实现的经济效益,这就是“乘数”效应。因此,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必须推动地区与地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产品、技术、资金、人才、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各方面的合作,实现对市场资源的共享和由此所带来的无限市场空间。
4.完善市场机制
这里主要指通过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体系,支持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能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关键看能不能通过改善供给结构达到刺激需求结构的改善,进而激活消费市场。深刻分析我国经济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很重要的是近几年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人们的购买力降低。人们对未来收入增长的期望在减小,而对未来消费的预测却在不断增加,由此导致人们不断压减日常开支,以满足未来的医疗、养老、教育、购房等大宗消费。再加上科技进步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就业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如果人们的购买力得不到有效提高,激活消费市场仍然是一个问题,这样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是一个极大的掣肘。因此,作为受益方的企业必须同政府共同努力,一方面,建立和完善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体系,化解和消除人们对未来的担心,增强安全感;另一方面,始终致力于扩大就业,特别是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既是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的需要,也是扩大就业、增加人民收入、提高购买力十分有效的途径。因为,与国有和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大量减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镇私营个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从业人员明显增加。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国的经济发展中已由“必要的补充”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非公有制经济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三)激活微循环——创造农村市场
农村聚集着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被称为“消费超级市场”,但由于种种原因,事实并非如此。农村消费不旺,“三个农民抵一个市民”的低消费水平,是我国买方市场早熟的重要原因。根据我国农民生活消费对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直接贡献的投入产出分析,受农民消费影响最大的是农业、旅客运输业、食品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和饮食业5个部门。它们12%以上的总产出为农民所最终消费。另根据测算,一方面,农民每消费1000亿元,对农业、工业、运输、邮电、商业饮食及其他服务部门分别产生427亿元、395亿元、36亿元、85亿元、57亿元的直接需求;另一方面,农业、工业、运输、邮电、商业饮食及其他服务部门为生产1000亿元的农民消费,并分别产生了1102亿元、706亿元、37亿元、102亿元、61亿元的间接需求。综合推算,农民每消费支出1000亿元,将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2008亿元的消费需求。如果农民的消费水平提高到城镇居民的层次,可拉动我国经济总量增长2~3倍。由此,在目前国内需求不足、城镇居民消费不振的环境下,激活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是扩大内需的关键之举,也是经济结构调整市场选择的成功之路。江泽民同志在苏南考察时曾经指出:“谁率先打开农村市场,谁就能获得大发展的广阔天地。”所以,在经济结构调整中,要立足激活微循环,潜心研究农村市场、创造农村市场。
1.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让农民“吃”起来
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使农村生产力大大解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一方面,这是一个历史性进步;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新问题,突出表现为农村生产力落后于市场新需求,传统农产品相对过剩。适应农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瞄准市场需求,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实现转化增值,使农业成为有活力的现代产业。有人说,“农”字里面出黄金,确实是这样。1994年,《福布斯》首次排出中国大陆富豪榜,四川希望集团老总刘永行及其兄弟以6亿元人民币身价稳占第一。2001年,《福布斯》再次排出中国大陆富豪榜,刘永行兄弟仍居榜首,但其财富却增加到83亿元人民币。1982年他们从养鹌鹑、养鸡起家,九年后转向饲料生产,直到现在,饲料仍然是集团的主要经营行业。希望集团的成功,就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功。现代的经营理念附加到传统的农业生产之上,坚持产业化经营,展现了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应鼓励一些企业从第二产业中退出来,进入第一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开辟广阔的农村市场。
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70%以上的人口积聚在农村,农业产业化的生命也维系在农村市场。过去我们有一种片面的观点,一说搞“菜篮子”建设,首先强调的是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现在情况有了变化,农副产品消费的最大主体应是农民。作者曾在一个人口40多万的县级市做过一项调查,该市历史上就有养猪的传统,高峰期农村家家户户都养有猪,每年生猪出栏超过10万头,户均1头。假定全国各县市都是如此,生猪全部卖到城市消费,粗略算一下,一个市民一年得吃掉一头猪,一个市民家庭每天吃1斤多猪肉。事实上,这是根本不可能的。那么,市民消化不了的猪肉卖给谁?只能是农民。如果农民都吃起来,再加上周边市场需要,在一个40万人口的县级市一年消化10万头存栏猪,是不成问题的。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必须既满足城市市场,同时又要激活农村市场,满足农民的消费需求。如果不开发农民消费市场,农业产业化经营迟早会走入死胡同。
2.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让农村“美”起来
全国为什么会在人均GDP不足800美元的时候就出现了“生产过剩”和买方市场,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城市化水平低。城市的市场化程度已经很高,而农村一定程度上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因而限制了工业品的消费和市场的扩展。如果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都进入大中城市,则需要在几年内新建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160~200个或50万~100万人的城市300~400个。显然,这是根本办不到的。比较现实的办法只能是加快建设小城镇,让农民离土进镇,变为城镇居民。发展一批结构合理、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就等于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架起了桥梁和纽带,形成了城市—小城镇—农村一体化的格局,克服了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不一样、信息也不对称的弊端。依托小城镇的集约优势,乡镇企业就能实现集约经营,农村第三产业就能得以快速发展。因为,散布在各个村落之中的乡镇企业,不可能共享能源、交通、信息市场,也就没有集约可言;没有一定的人口规模,就没有一定数量的服务对象,第三产业就不可能发展起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动农民向小城镇转移,农民的游动必然形成强大的人流,人流的聚集就会带来物流、才流、资金流的积聚。积聚效应产生之日,就是农村市场繁荣之时。在推进小康建设的实践中,作者曾提出过一个观点:跳高一步,瞄准现代化抓小康,瞄准小康抓脱贫。这种超前性主要体现在工作思路、产业规划特别是小康基础设施建设上,应立足于现代化。从需求的角度讲,这个过程也是刺激投资需求的一个有效过程。如在改善环境质量、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随着农民住房条件的改善,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建设的加快,必将带动建筑业、装修业和建筑市场的发展;小康生态园林化建设,必将带动苗圃业、花卉业市场的发展。也就是说,农村环境“美”起来,必将开启农村广阔市场的大门,推动微循环。
3.解放思想,扩大开放,让农民“游”起来
农村市场发育程度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产业基础薄弱、市场信息闭塞等,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的落后。“故土难舍”等传统观念的负面效应,牢牢把农民束缚在那个狭小的天地之中。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固守家园既得不到信息,也得不到市场,能得到的只是横看竖比总觉得自己还可以的“小富即安”、“小康即满”的小农意识。不断地解放思想,对于农村来讲,不仅刻不容缓,而且难度更大。因此,走出去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就成为激活农村市场的关键所在。农业人口占90%以上的山西省泽州县,1995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百日解放思想大行动,组织农村支部书记、农民企业家大规模地南下北上考察学习。几年间,以乡镇、以村、以企业为单位,进行了无数次的外出考察。有的农民“闯”入中国科学院的神圣殿堂,洽谈调整产业结构的项目,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有的农民走出了国门,到发达国家和地区感受市场经济发展的辉煌及历程。“走出泽州看天下、对照全国找差距”,推动了全县农民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忧患意识有了极大的增强。以设备落后、市场萎缩的县农修厂为基础的钢岭地稀土合金公司,瞄准市场空缺,研制开发出了低钛稀土合金系列产品,并迅速打入了韩国、日本市场。一个贫困山区的农民转变为药材经纪人,跑遍了全国药材市场,不仅沟通了当地药材种植户与全国市场的信息,而且带动了一批农民经纪人的成长。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体的泽州县在“九五”期间实现了较快的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连续5年名列山西省第一。
4.加快农民知识化进程,让农民“学”起来
人的消费意识有两种:一种是对物质消费的需求;另一种是对精神消费的需求。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的物质需求是有限的,而精神需求是无限的。科学和文化消费既是人们精神世界的需求,也是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人力资本的投资。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终身教育成为社会的基本需要,教育中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已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距普及高中教育差距仍然很大,相当部分的初中毕业生升不了学,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农村。他们是潜在的教育消费群体。另一方面,随着新一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兴起,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随着科技兴农力度的加大,农民对科技知识的获取愿望不断增加。培训农民,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对农村教育、农民终身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因此,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文化教育产业的发展,其意义不仅拉动了农村精神产品的消费,更重要的是加快了农民知识化的进程。农民在“学”的过程中,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增加,对新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会大大提高,反过来必将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