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读过梁衡先生的两本散文选,即《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均为东方版前者的序为林非先生所作,后者的序为何西来先生所作。我读书总是循着写书人的心愿先读序,读梁衡的这两本散文选也不例外。说实话,何先生的序写得比较坦率,也诚实可信,虽则都是称赞的评价,但称赞得高屋建瓴,给人以启示;至于林先生的序,则让人感到某种难以名状的困惑:他谈梁衡的散文选择了一个所谓“精雕细琢”的角度,似褒似贬,其中的表述倒有点儿“精雕细琢”的圆熟。在我看来,“精雕细琢”也许是梁衡散文创作的重要特点,但绝非全部(何况,“精雕细琢”所可能说明的,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创作态度当然,林非先生是自由的,他可以这样写序,也可以那样写序一一特别是,我要谈论的是梁衡的散文。只是因为序是一种评价,所以也就必然地有一个掌握评价分寸的问题,或一个如何理解散文(或优秀散文)的问题。
实际上,我与林非先生的观点是相通的。梁衡的那些状写或“感思”名山大川的作品,并不是梁衡最好的作品,只是林先生很圆熟地给了一个“精雕细琢”的说法,甚至是将缺憾描述为一种特别的长处。我之所以认为这些“写景”的散文不是梁衡最好的作品,乃是因为这些作品的“感思”相对空隹的缘故,或者说,作品中的个性大都被“精雕细琢”的状写湮没了,因而便少了一些撼人心弦的思情,也少了一些启迪人性的感悟——尽管不一定都要见诸直接的抒写但作为散文灵魂的情调或意味,那是绝不可以“淡化”或放弃的。即便如《晋祠》,写得“美”是一种事实,但称其中“能够生发出打动读者心灵的清新淳厚的意境来”,便有点儿“溢美”的嫌疑。至于“让读者为之惊愕”的评价,那更是不知从何说起(评价只能从真实的感觉开始)……像《晋祠》这一类作品,我总觉得淡薄了或少了一些可以赢得读者呼应的“临场感悟”:对象被状写得“美”是一回事,而能否发现对象背后的“人生”或“精神”或与人相关的“理解”,则又是一回事。在这里,“精雕细琢”——作为创作态度及相应的谋篇过程,是不是一定能造就散文精品应该具备的“境界”,或一定能弥漫起那种让人感叹及联想的“情调”(或“意味”),其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对此,我以为梁衡先生是清清楚楚的。他不是那种盲目写作的散文家;理性之于他的创作思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是统治的地位换一角度说,梁衡先生通晓并钟爱中国古典散文的传统精神,譬如“缘物抒情”或“言外之意”之类,自然也明白其中的“情”或“意”的质量问题(感觉失去了质量便难以成为“艺术感觉”),特别是那种新的思情发现及新的艺术因素的提供。
在传统与现代(或现在)之间,隔墙是不存在的。
梁衡为《名山大川感思录》写有《自序:赏不尽看不够说不完的大自然》,所谓“赏不尽看不够说不完”,关键还在于“赏”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说”到了什么,一句话,最终是对人的感受力的考验。梁衡在谈及古代的“山水文章”时,提到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这篇短作之所以可以传世,原因自然不仅仅在于状写的到位,而是或主要在于“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在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谓由“清”而“幽”、由“乐”而“凄”,实际上是缘小石潭而抒写了贬谪中人的凄凉无奈的心境,而景与情的相融统一,也就可能超越时空地赢得读者的共鸣。就“心境”而言,谁没有凄凉无奈的一面?何况读者面对的,又是因主张改革弊政而遭贬谪的柳宗元的“心境”。所以说,“山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其中的奥妙在于摆好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就如梁衡在《自序》中说的:“大自然总是将它的艺术之灵传给那些最亲近它,最想和它求相通的人。”(其实何止是“艺术之灵”)在这里,人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还不仅仅是虔诚,更见轻重的是人的精神质地或能否在大自然(山水对象)中发现自己,而且是那个显现性情或思绪真实的“自己”。
梁衡的《自序》还提到了苏东坡的《赤壁赋》。作为传统的散文精神,《赤壁赋》是永恒的。但作品的精妙,也不仅仅是状写山水景物的“美”,而在于或主要在于人的心境的介入,或在于那种遭受迫害之后的人的精神状态与对象的碰撞及呼应。只因有了“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的感慨,才可能延伸出那种撼人心弦的喟然长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至于梁衡在《自序》中所欣赏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乃是以“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为前提的,其中有着“经世济民”的儒家抱负屡屡受挫后的叹息,也有着释道相融的自我安慰及看破世情的解脱。写山水而不为山水或不仅仅为山水,也就是“人化的自然”或“自然的人化”——在山水之间寻觅与自己的心境相通的思情,从古迹名胜中感受人生或顿悟世相或倾听历史的声音,波澜不惊而见解独特,机锋犀利而沉着含蓄,这才是“山水文章”的要义所在。至此,我们才能说“赏不尽看不够说不完”。倘若为赏而赏、为看而看、为说而说,不把一个真真实实的自己置放其中,那“山水文章”也就只能剩下“山水”而已(或许,“文章”还是好的,但离真正的“文学创造”呢我之所以对梁衡的“山水文章”有点儿苛求,即认为这些作品并不是他的最好的作品,原因也不是在这里:状写有余,“感思”不足。当然,无论是“人化的自然”还是“自然的人化”,都不是想“化”就能“化”的事,在散文创作中,“山水文章”是最难成就的品种一一从古到今,文人墨客们写下了数不清的“山水文章”,可经受了岁月考验的传世之作究竟有多少?在我看来,“山水文章”之于作家,创作之中隐含着多元的考验——绝不止于文学或所谓的文学功底问题。
对于包括“山水文章”在内的散文创作,梁衡先生有着自己的想法及追求——作为印证,我们可以在两本选集的《附录》中读到梁衡的一些谈论散文创作的文章,如《关于山水散文的两点意见》、《我的苦苦探求》、《我写晋祠》、《散文是“醉拳”》、《真实,散文的生命》、《散文形式的哲学思考》、《论“杨朔模式”对散文创作的消极影响》等等。其中的见解,譬如“真实”,“一忌牵强,二忌平”等,都很精辟可靠。特别是对于“杨朔模式”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中国当代散文史的一种反省或清理。他说,“杨朔模式的本质是一个‘假’,流弊是一个‘窄’”,这就很具有某种“寻根”的意味。实际上,杨朔的散文之所以苍白轻浅,原因便在那个“假”字,而不是“模式”的问题——杨朔的创作具有一种命定的悲剧性,他碰上了一个不能不“假”或只能造“假”的文学时代。梁衡在诠释“杨朔模式”时说:“杨朔模式的含义大致包括这两个方面:一是内容模式,涉及到题材;二是形式模式,涉及到体裁和创作方法。”其实,杨朔的散文创作是不是造就了自己的模式,显得并不十分重要,致命的因素还在于表达的“假”,而他的“物.人.理”三段式手法,也仅仅是对于“假”的顺应。
梁衡很反感散文创作中的政治色彩(作家都有选择的自由),他认为:“杨朔散文绝大多数是政治抒情,在他的代表作里,无论写景、叙事都服务于一个明确的目的——突出政治。”“突出”固然是一种时代烙印,但“政治抒情”之于散文创作,就本身来说是无可指责的:关键是什么样的“政治”,或以怎样的方式实现“政治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