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石山在写到“自身”时,那种正视自己灵魂(无论是崇高还是卑微)的态度是值得推崇的。他不掩饰、不做作、不自暴自弃、也不自以为是;他对自己的生存经历的拷问是诚实而潇洒的,甚至还有点儿刻薄无情;不言而喻,其中还有着一个作家的机智成分的参与或调节。质朴愚拙也罢,从山沟里来的也罢,不会耸肩不会言语也罢,他始终守护着自己的灵魂,守护着那种充满浓郁乡情及传统文人品格的内心世界。诚然,这不是他的宣言,他也不会如此地宣言,但他的那些“忆旧”文字所包孕的,就是这样一种虽称不上完美,但又或多或少拥有脱俗意味的精神。从儿时生活开始,韩石山的经历是艰辛而幸运的。他总是轻松地诉说过去,无论是苦涩还是记忆中的温情或愉悦,但还是可以让人感悟到一种沧桑变迁的无情,一种时光似水的匆促,一种因记忆中的美好正在逐渐消失而滋生的隐痛。可以想见,韩石山的“忆旧”,绝不是为“忆旧”而“忆旧”,而是为了某种表达,或某种与现实相关的感叹一在那篇《光光的麦场》中,韩先生在“永别”了那“欢乐的少年时光”、那家乡的“光光的麦场”之后,他的感叹复杂到“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可以想见,此“喜”此“忧”,既为昨天亦为今天。在这“喜”或“忧”的传达中,在这“忆旧”的点点滴滴记录中,细心的读者还可以收获到一种可以被称为“文化”或“历史”的东西,或一种拼凑中国当代形象的零星而珍贵的“资料”,这种特点是一般“青春期散文”所无法企及的一其中的原因,自然不仅仅在于作者的描写的细腻生动,而且在于或主要在于作者的阅世本领及亲历底层生活的诚挚感情。
韩先生并没有以炫耀学问的方式直接抒写或感慨“历史”或所谓“文化”,但他以“渍痕”的形态,把“历史”或“文化”还原为活生生的、甚至“凡俗”的生活内容,并由此而显现出一个作家的本分。
我们常说,作家“写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写”。这“怎样写”才可能真正体现一个作家的特点。就散文的“忆旧”而言,中国的散文作家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而同代作家的经历更是“大同小异”,所以真正可能显示独特性的,传达方式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那么,韩石山的散文传、达有些怎样的与众不同呢?我想,最主要的便是幽默、自嘲(所谓“调侃自己”)甚至是“自轻自贱”,若要说得准确一点儿,那则是以上几种成分的综合,因为其幽默中往往掺杂着自嘲的因素,或他的“自轻自贱”往往就是一种幽默的方式,一种自我嘲讽的体现……收在《我手写我心》中的《闲话文人.要会调侃自己》,则是一篇透露了韩先生“秘密”的文章。他说:“调侃自己,或者说自轻自贱,是写文章的一个诀窍,也是一种胸怀,一种风度。”这话自然有点儿毛病,或者说是过于“拙”,因为既然是胸怀与风度,那便不是一个“诀窍”的问题了:说“诀窍”,或多或少折损了调侃自己(或自嘲或幽默)的本意。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调侃自己”是他的一种散文追求。不过,韩先生也可能会遇到麻烦,即无论是“调侃自己”(自嘲)还是“自轻自贱”(包括其中的幽默),究竟实施到何种程度?其中总有限度或分寸,一不小心过了头,那岂不真的糟践了自己,而韩先生从心性上说,本是一个自信自尊的人,一个孤傲而藐视媚俗的人。但可以庆幸的是,韩先生把握得甚好,即便是《我的小气》、《拂不去的饿》、《狂态》之类的“调侃”或“自轻自贱”,也没有给自己脸上“抹黑”;相反,还多了几分有意味的情性袒露。在这儿,倒可以说既见了胸怀与风度,也贯彻了必不可少的“诀窍”。
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韩石山散文中的“调侃”或“自轻自贱”,那仅仅是一种方式或途径,所企图通向的,则是自信或某种执拗的传达。他说过:“调侃自己,也可以说是幽默的一种。所不同者,幽默可对人也可对己,要的是聪明,而调侃自己,专对己,要的却是自信,那种源于学识和才华的双重自信。”这话自然是道出了作文或处世的真理(或“诀窍”),但以此来诠释自己的“调侃自己”(或“自轻自贱”),那便有了“露馅”的嫌疑。实际上,自信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心境平静,或说持有一颗平常心一一还是那句话,千万不能一不小心过了头;何况,“调侃自己”总是含有对抗世俗的意味,而任何方式的“过火”,都可能令读者生疑,弄不好会让人感到写作者的“故作轻贱”,或留下“炫耀羽毛”(学识和才华)的印象。可以想见,“调侃自己”的分寸,“自轻自贱”的程度,自然是对作家机智的一种考验,但更甚于分寸或程度的考验还在于:“调侃自己”一调侃什么?或此事此情是否值得“自轻自贱”?甚至可以说,你的“调侃自己”及“自轻自贱”的内容与走向,能不能沟通读者的期待,并最终引起共鸣?这便成为一个大问题。说到底,作家的素质、修养、见解与判断力,才是创作的关键;这些看不见、摸不着也没有尺度衡量的东西,却在冥冥之中成就你或毁灭你。
韩石山绝非“圣人”。他的作品(散文或其他)不可能篇篇都是佳作,或者说,多数作品精彩或比较精彩,自然也有不怎么精彩的,甚至是很平庸的作品。也有一些作品整体上一般化,但有些段落却十分耐读,以至让人拍案叫绝——什么原因?我觉得那是韩先生的见解或洞观的判断力在起作用。倘若能比较全面、也比较细致地阅读韩石山的散文,那读者便可察觉到,见解或判断力的概念在他的散文中是何等地重要。我们不妨这样说,在《亏心事》、《我的小气》这两本被标明为散文集的选集中,因了作品的叙事性倾向,见解或判断力大都隐含于字里行间,但在《韩石山文学评论集》、《我手写我心》这两本选集中,文体及行文方式都因表达而发生了变化;凡精彩的篇章,基本上都以直接赋予或直接表达见解取胜,也就是说,这些篇章之所以精彩,那是因了见解精彩的缘故:随感也罢,杂说也罢,笔记也罢,大都是如此。
我一直认为:“见解”是中国散文传统的支柱性因素,无论是含蓄委婉还是直言不讳:“见解”所体现的不仅仅是作家的功力,而且也是作家的人格或精神品位。一篇散文,不管选择了怎样的文体方式或叙述形态一就古代散文而言,不管它是记、传、论、疏、谏、书、札、序、跋、铭,见解的贯穿及不可或缺,不可淡薄的特点,却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诸如视点、态度、“叙述表情”(或情调八倾诉内容、可能的结论或倾向,等等,都隐含着作家的见解因素,更不用说那些直接表达时世判断及见解的文章了。没有见解或缺乏判断力,等于抽去了传达的灵魂。
在这里,我要更多地涉及韩石山的那些以前没有被充分注意到的随感杂说(与文化、文艺相关的随笔)。
读韩先生的文章才知晓,他对“批评”这一概念有着自己的独特理解。他对“文学批评”是极为不满的,但这种“不满”又是清醒理智的,也是符合实情的。他的《批评的焦虑》写于一九九二年,而如今的批评风气不是更为恶浊吗?平庸的说教,肉麻的吹捧,言不及义的表达,不读作品的“发言”,自以为是的“宏观把握”,东拼西凑的抄袭,等等,不是依然泛滥于文场吗?我起码同意韩先生的两大观点,一是抛弃因循守旧的局面,所谓“没有论战,怎么能造就批评家”;二是重新认识批评的功能,对作家、对批评家都应有此要求。
就这些与文化、文艺相关的随笔而言,韩石山表达是犀利直接的,一点儿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一当然,见解的可靠也就成为这些文章的脊梁。譬如他说:“一些游记文章,登在报刊上,给人的感觉,跟不道德的游客在古建筑的墙上刻上‘XX到此一游’没有差别。”(《漫谈散文创作》)可谓快人快语,一箭中的。又如他说:“如今这世道,有文化的没文化的都在大谈其文化。”这种“文化热”中的虚弱症或底气不足的病态,不是几笔就给勾勒出来了吗(《不羞不臊侃文化》)?韩先生对作家的所谓“学者化”说法也不以为然,这其中自有他的理在:“倘若没有那份才情,那份胸怀,作家的学者化,除了增添几个平庸的学者外,绝不会成就什么学者型的作家。”(《文学三思》)在这些随笔中,自嘲间夹带着对于时世的讽刺,而一些幽默,也明显地包孕起针砭的意味。可以想象,若无见解及判断力的支撑,这些随笔也就失却了起码的意义,更说不上新人耳目了。
韩先生的独特见解,还表现在从文学现象的角度直言不讳地指出一些名人名家的不妥。譬如说,他曾批评过王蒙为自己的短篇小说《坚硬的稀粥》所作的徒劳辩解。他说:“王蒙的过错在于,既有勇气写出这样优秀的作品,就应当有勇气扞卫它的纯洁,若不自信,获奖就该婉言谢绝。若自信,对那样粗暴的批评,则应当要么置之不理以示鄙弃,要么奋起抗争以示刚正。如今作出这样无力的辩白,形同乞讨……”(《是又怎么样》)虽则文章结尾写上了这么几句:“山野之人,粗鄙之人,不管当说不当说都一并说了,知我罪我,由他去吧”,但其中的“耿直”,还是一眼可以瞧见的一一实际上,这篇文章所“批评”的不仅仅是王蒙。而且是或更重要的是批评了无聊的时势及那种无聊“墨客”的粗暴无理。又如,韩先生从《文学报》读到这样的报道:“老作家汪曾祺十分喜悦地说,近几年散文创作空前的好,不仅三十年代一些名家的作品不如现在一些青年散文家的散文好,五十年代那些戴着面具的作品更是不能和现在的相提并论了。”当然,韩先生是敬重汪老的,但他还是觉得汪老说出了“昧心之论”。于是,他说了这样一番尖刻的话:“我不知道此老所说的‘三十年代一些名家’中包括不包括像郁达夫、朱自清、丰子恺、沈从文这几个人,其作品包括不包括《钓台的春昼》、《背影》、《缘缘堂随笔》、《湘行散记》这样的作品,若不包括我无话可说,若包括,那么‘且容小僧伸伸腿’。‘现在一些青年散文家的作品’中,可有一位有郁氏的酣畅淋漓,或朱氏的纤浓哀婉,或沈氏的沉郁自然,或丰氏的清纯风雅……”(《略工感慨即名家》)我不知道《文学报》的报道是否确实——若确实,那韩先生振振有词的“扶正”还是有见地的,且很能见出他的作文风格。
虽说韩石山曾劝诫别人“要打破一切规矩”,实际上,每个作家、特别是比较成熟的作家,总有一些“规矩”于冥冥之中规矩着他的写作。我想,韩先生的散文也不能例外读者总能寻找或感觉到他的一些“规矩”。
在创作上,韩石山很欣赏《红楼梦》中的那两句诗:“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其实,无论是“皆学问”的“皆”,还是“即文章”的“即”,都是有点儿疑问或偏颇的。于是,我给我的这篇批评文章起了一个似是而非的标题,叫做“世事洞明与人情练达之后……”
一九九六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