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是什么?或者,怎样的“文章”可以被称为“散文”?这问题恐怕永远说不清。但说说是可以的,因为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谈论过程:其中总会产生一点儿意义,就如人的生命探讨一般,意义在哪里?也无非在探讨的过程之中。散文的问题亦如此。
散文的界定最难。散文不像诗、小说、报告文学,也不像影视文学或戏剧文学,更不像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散文几乎找不到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可以被称为特征的特征。
有人说,散文是文学的“散步”;“散步”没有目的地,随心所欲,走到哪里就是哪里;既无固定的路线,也就没有规律性的程式;倘若说到“散步”的好处,即为什么要“散步”,那只能说是为了活动活动,或为了陶冶身心的需要。所以,散文是“散步”的说法,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说法罢了,因为其中并没有真正回答散文究竟是什么的问题。然而无论怎样,这种解释也包含了一种机智的启示,那就是因了散文恰似“散步”的自由特性而提醒人们不要过问“散文是什么”的课题了。
但我们所见到的众多报纸杂志的栏目里,又偏偏白纸黑字呈示着“散文”的标志,于是无论写家还是编辑,便产生了“对号入座”的选择,也有了它为什么是散文的判断尺度,同时还培育了很多专门炮制这一类文字的所谓散文家。
在这几十年的散文创作中,人们(特别是那些院校里的文学理论教授)也试图给散文或散文创作归纳出一些“艺术特征”,作为辛勤耕耘的成果,最常见的便是抄袭了古人的所谓“缘物抒情”,或所谓“情景交融”的“诗化”品格,以及那个老而又老、老掉了牙的所谓“形散神不散”。
先说“诗化”。
当然,首先应该弄清楚的,是“诗化”这一词组中的“诗”。倘若弄不清楚“诗”,何谈“诗化”?
实际上,某些散文写家或理论批评家所理解的“诗化”,几乎是“抒情化”或“富有抒情色彩”的同义语。因为“诗”常常被理解为“抒情”。记得有一位当代著名诗人曾说过,诗是什么?诗的旗帜上写着“抒情”两个大字。这不仅是浅释了诗,而且是误解了诗,贬低了诗。我不想在这儿给“诗”下定义。我只想说,“抒情”作为一种人的表达方式,可以体现于诗,也可以体现于小说或报告文学,即使是某些被称为学术论文的文章之中,也不乏论者的主观抒情成分。
当然,抒情可以频频青睐于某些散文的创作,或可以成为散文营构中的一种重要艺术因素,但不可能成为一种艺术特征。所谓“特征”,只能是某种“非他莫属”的特别性。若以此推断,“诗化”还能成为散文创作独有的艺术特征吗?人们早就发现,在现代小说的思情结构中,也时常呈现出“诗化”的审美追求。不言而喻,散文可以实现“诗化”,小说也可以把“诗化”作为自己的表情达意方式。“诗化”本是一种文学乃至其他艺术样式的审美方式——非但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可用,美术、舞蹈、影视创作也可用。
“诗化”的审美方式,或多或少体现了东方艺术精神的某些特点。中国传统文论中反复强调的“言外之意”或“弦外之音”,以及那种微妙的“意象”见解,倒是可以被视为“诗”的特征的,甚至可以认为是中国传统文人对“诗”所作出的一种富有观念意味的理解。
我在谈论小说中的“诗”时,曾经引用过朱光潜先生早年说过的几句话:
“文学到了最高境界都必定是诗”;“第一流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枝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持一园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这些故事以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
解释了小说中的“诗”,也等于解释了散文中的“诗”。
中国的传统艺术精神格外讲究含蓄,因而可以认为,第一流的散文家不尽是善于抒情的人,而且是(或更倾向于)寻找与感悟“言外之意”或“弦外之音”的人。以此来看待或衡量当今的散文世界,这样的写家实在是太少了。而所谓“诗化”的口号,多少有点儿虚晃一枪的味道,或干脆是根本不理解“诗化”是怎么一回事。至于那种把“诗化”指定为散文特征的观点,也就不必再作解释了。
现在来说说“形散神不散”。
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艺术观点,一种很精彩很形象的、充满了东方审美色彩的传统。所以我不想否定先人的智慧,而且也不同意这样的看法,说现今的散文创作“‘形散神不散’的被冷落,表明了散文正在向自身复归”。实际上,“形散神不散”并没有被冷落,而且“复归”(莫名其妙的“复归”)也不必非要冷落“形散神不散”不可。这里只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形散神不散”是不是散文创作的唯一模式?如果“形散神亦—散”呢?或者说,“形散神亦散”能不能导致出色的散文?
散文与小说具有相同之处,那就是作品的出众很难说是由“主题”(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主题”)造就的:重要的是描写与表现的具体演示过程,是那种微妙的意味无穷的叙述结构或叙述秩序。过程也好,秩序也好,它们最终都是由局部构成的。局部的精彩才可能构成作品的整体精彩。散文的“散”,本来就是一种形态,而这种形态可能影响到“形”,也可能体现于“神”,其间并无特别的限制。
对散文创作来说,重要的并不在于“神散”或“神不散”,而是在于“神”的整体质地。就是说,即使抒写有点儿“神散”,但“神”的传达(哪怕是局部传达)很精彩,或者是拥有某种洗人耳目、启迪情智的韵味,那它依然是一篇佳作。所以说,我们一方面肯定“形散神不散”是个好主张,另一方面也承认“形散神亦散”的审美可能性。这样的理解可以提醒我们不要落入一种思路或一种套式的窠臼。
说到底,值得充分强调的是“神”,特别是“神”的质地,而不是所谓“神散”或“神不散”的问题。“神”的质地与“诗化”过程中的“言外之意”中的“意”、“弦外之音”中的“音”的质地是一回事。杨朔的散文或杨朔式的散文,在艺术质地上之所以引起某种诘疑,原因大都不在所谓“诗化”的套路上,也不在是否坚持了“形散神不散”的程式,而是在于(或主要在于)这些散文所体现的“神”在质地上比较肤浅苍白,对读者也很少提供一种启迪情智的新鲜发现,甚至谈不上“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存在。模式化是一种病,但说不上是大病,也许可以治愈;大病是精神上的贫血症,很难治愈:“神”的贫困就是如此。
现在是九十年代了。如今再回过头去对杨朔的散文或杨朔式的散文作一些反省的分析,大约是很必要的一不为前人,而是为后来者。或者说,这不是评价一代散文家的问题,而是为了复兴与繁荣中国散文家族的问题。
这使人想到一个例子,就是台湾的余光中对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剖析与解释。在余光中的目光之中,五四以后的白话散文作为草创阶段,不可避免地普遍存在着种种生涩现象,特别是那种时代性的知识分子感伤情绪的泛滥,所以认为把朱自清奉为散文经典与不可攀越的高峰是一种迷信。余光中的结论是,新的时代应该创作出拥有新的水准的散文(参见楼肇明所编《八十年代台湾散文选序》余光中的观点是否可靠,可以另作讨论。但那种客观态度中包含的探索精神,倒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当我们在苦苦思考“散文是什么”或怎样的文字才是散文时,翻翻陈年老账,清清现成思路,则不失为一种革新散文的途径。
杨朔是一位富有才华的散文家。抹煞杨朔的创作成就是不对的,但指出他的局限性又是十分必要的。他在散文创作上所表现出来的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他个人的局限性。应该说,这种局限性是时代留下的一种痕迹,一种绝不止于他一个人的缺憾。就他个人而言,他已经在被严格规范了的狭小舞台上跳出了尽可能优美的舞蹈。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审美水准。他以自己的才能创造了一种富有“美文”色彩的散文文体,一种六十年代最为辉煌的散文模式。但他又是一个值得惋惜的散文家。对于他的创作,既不应该轻率否定,也不应该盲目沿袭,而应该从他无奈的局限中走出来。
但令人遗憾的是,不少专事散文创作的写家(甚至是比较著名的写家),却深深地落入“杨朔模式”而不能自拔。他们模仿杨朔而没有意识到当今时代的急剧变化一诚不知,假如杨朔活到今天,也不可能再去写那些盲目讴歌的无奈文字了。或许,他也会如今天的一些散文家那样,把创作真正当作文学的散步,而且可能从生活底层的艰辛坎坷中倾听到一种真实的声音,并以无须掩饰的自由表情告诉读者……
如果要使散文创作出现大的突围或大的变革,那就有必要在“散文是什么”的观念问题上搞一点儿粉碎性的“破坏”;否则,散文界将难有大的出息或大的进步。诗人、散文家周涛曾说,对散文只有一句话,即“解放散文”一一把散文“从束缚下、从可笑的花拳绣腿下解放出来”。当然,文体模式的多样化或无限化,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解放”。
我们谈论散文一既然是谈论散文,就不妨把散文置放于文学世界的中心位置:我们可以发现,散文的左右上下便是诗、小说、报告文学、社会科学论文,乃至影视戏剧文学,而这些非散文的文学样式,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时时刻刻在向散文渗透,而且是那样自然,那样坚忍不拔、持之以恒。这种情形既是现代的事实,也是古代的事实。
比如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写下的那些篇章,你能分清哪是诗、哪是论文、哪是故事、哪是实录吗?现在大都被视为散文一这是比较恰当的。然而,人们不难从这些散文中见到诗的影子、小说(寓言故事)的影子、报告文学(史实记载)的影子、社会科学论文的影子……
如果把白话散文的判断视野放宽一些,那其中的景观何尝不是如此呢?
所以说,散文是一种难以界定的文体,倘若非要寻找其特征的话,那这种难以界定其特征的“特征”,便是散文的“特征”了。
时下的一些论者很鄙视“传统散文”,但又不说“传统散文”是什么。依照我的理解,这“传统散文”之中一定包含了中国古代的优秀散文篇章。倘若如此,那鄙视“传统散文”的做法便有点儿轻浮无知了,其中也很容易使人怀疑鄙视者究竟读过“传统散文”没有?
实际上,中国古代的散文是很开放的,特别是在文体样式或文体规范上。在古代文人的观念中,并无今人的“散文”意识;除了诗就是“文”一只有写“好文章”的意识,而无怎样才是“散文”的意识,这样在文体上倒也自由自在而无人为的制约了。
“散文是什么”的问题,固然难以解答,但可以肯定的是,散文的样式或文体是丰富而千姿百态的,如游记、杂文、随笔、小品文、札记、书信、序跋、悼文、特写、传记、回忆录,乃至新闻领域中的消息、通讯,影视艺苑中的旁白、解释词……都可以成为散文世界的精品佳作。
散文的篇幅可长可短,题旨可大可小,趣味可淡可浓,抒写可张可弛……人们只注意到了文学杂志及报纸副刊上的散文作品,其实,散文创作的根须伸展得很深,蔓延得很广。比如在《读书》这样充满了学术气息的杂志上,也时常可以读到某些完全有资格被称为散文的作品,即那种熔严谨的治学精神与学子的胸襟情操于一炉的好文章,仅我读过而又能记住的,便有张中行的《黄宗江及其(卖艺人家)》、林斤澜的《读(卡门)杂感》、宗璞的《三松堂断忆》等。张中行的文章既写人又评书,林斤澜的文字全然是一篇颇为精彩的札记,而宗璞的“断忆”则是一篇怀念其父亲冯友兰教授的散记(说“回忆录”也可以这些作品情深意浓,理趣皆备,既有飞扬的文采,又有精湛的见解。读这些作品,实实在在是一种情理意趣沐浴下的精神享受。我还读过一本书叫《胡适杂忆》,作者为唐德刚,他原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这本书洋洋洒洒十几万字,以胡适在美国的“寓公”生活为主要抒写对象,在其点点滴滴的“杂忆”之中,又携带着自由轻松的评议,情感不薄,学识不浅,以及那种善意的嘲弄、诙谐的挖苦,那种一是一、二是二的叙述风度,都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一你说这样的文章不叫散文叫什么?
因此,若真心要解放散文,革新散文,或所谓要赋予今天的散文创作以“现代意识”,那首先要做的,便是周涛所言的“放足”(“放足”这一说法很形象很精彩所谓“放足”,就是要倡导散文样式、散文文体、散文思路,以及散文的传达方式与表现意蕴的多样化。我们无论如何不能画地为牢、作茧自缚。我们要豁达大度地敞开散文的大门,以便让形形色色的“文学散步”进入散文的艺苑。既不要提倡某种单一的模式,也不要人为地去归纳什么散文的特征,优胜劣汰,自由生长,总会有奇花异草的蓬勃,总会有参天大树的长成……
散文是什么?散文就是散文。
还能有怎样的回答呢?
一九九四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