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愚人食盐
古时候,有个愚人,到别人家作客。主人端上饭菜给他吃,他嫌饭菜味淡。主人听说,忙给他再加一点盐,这时愚人食起来,觉得味道特别鲜美。愚人暗想:饭菜味道那么鲜美,原来是盐的缘故;只有少许的盐就那么鲜美,如果多一点不是更好吗?这愚人一点生活常识也不懂,他一回到家里,便找盐吃起来。食后,胃口感到苦涩难受,想说也说不出话来,家人以为他着了邪,大家慌着,不知如何是好。
[简评]凡事都有个“度”,超过一定的限度,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第二节)猴求阎王
有只猴子死了,它求阎王,让它来世变成人。阎王说:“你想做人,须把身上的毛全部拔掉。”阎王就叫鬼卒给猴拔毛。猴忍不住疼痛,直啼哭起来。阎王忍俊不禁笑着说:“看你,一毛不拔,怎能做人呢!”
[简评]是吝啬鬼,至死也吝啬。
(第三节)截竹竿
鲁国有个人,扛着一根竹竿进城。
走到城门口,这人犯愁了:竹竿太长,横着吧,进不去,竖着吧,也进不去。他左试右试,急得满头大汗,却一个办法也想不出来。
正在这时,来了一个老头儿。他踱到跟前,对着竹竿打量了几眼,这才捋着胡子,慢慢悠悠地说:“怎么,这点小事就难住人了?我虽说不是个圣人,可什么世面没见?快去找把锯来,把竹竿截开,不就进去了吗?”
这个人真的按老头的话把竹竿截开拿进城了。
[简评]帮倒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第四节)罚吃猪肉
古时候,有个将军,吃腻了大鱼大肉,一闻到猪肉味就恶心。他觉得天下最难受的事,就是吃猪肉了。
一天,将军领着军卒外出巡视,部下两个士兵忽然打起架来。将军大怒,喝令手下人把这两个士兵捆起来,然后派人飞马赶到营房取来一大盘猪肉,罚这两个士兵当众吃干净。将军骑在马上,得意地训戒说:“大家都看见了吧,这是初犯,便宜了他俩,只让他们吃顿瘦肉;今后再有人打架,本帅非要罚他吃一盘肥肉不可!”
[简评]自己所憎恶的,别人难道都憎恶吗?
(第五节)硬充好汉
有个人非常怕老婆,三天两头,就得挨老婆一顿打。
有一次,他被老婆打急了,就一头钻进床底下,死也不肯出来。
老婆手持鸡毛掸子,双手叉腰,厉声喝道:“快给我滚出来!”
他在床底下壮着胆子说:“我不出去!”
老婆怒气冲天,用鸡毛掸子敲打着床沿,大声说:“你到底出不出来?”
他使劲蜷缩着身子,估计老婆打不着他了,就充起了好汉,大声答道:“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说不出,就是不出!”
[简评]从屈辱中求得精神胜利,始终免不了失败的可耻。
(第六节)偷肉
有个厨子,长年在外干活,每逢人家有红白喜事,他总要偷块肉带回来,天长日久,就成了习惯。
到了年底,厨子回到家里,准备过年。除夕那天,他的妻子买了几斤肉,让他到厨房里切一切。他刚刚切完,就急忙拣了几块好肉,顺手揣在衣袋里。
他的妻子看见了,就骂他说:“你瞎了眼!这是自己家的肉,你偷给谁?”
厨子愣了半天,这才明白过来,连忙把肉掏出来说:“咳,顺手拿惯了,不是你提醒我,我倒真的忘了这是谁家的肉!”
[简评]癖好难改,坏习也难改。
(第七节)夫人属牛
从前有个县官,贪得无厌。
在他生日的时候,下属们知道他属鼠的,为了巴结他,就合伙铸了一个金老鼠做寿礼,恭恭敬敬地送给他。
县官接过金老鼠,喜笑颜开,连连点着头说:“好!好!难得你们一片盛情!”
送客的时候,县官一拱手,说道:“再过些日子是我家夫人的生日,诸位请来喝杯水酒。我家夫人比我小一岁,她可是属牛的啊!”
[简评]贪不觉厌,索不知耻。
(第八节)让他猜
兄弟俩在路边玩,过来一位老公公,笑眯眯地问道:“你们俩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呀?”
弟弟听见了,忙朝哥哥瞥了一眼,调皮地说:“哥哥,别告诉他,让他猜!”
老公公哈哈大笑起来,笑得眉毛胡子都在动。他一边笑一边说:“不用猜,我准知道他是哥哥,你是弟弟。看样子,他最多比你大三岁。”
[简评]若是孪生兄弟,恐怕难辨伯仲。小弟脱口叫兄保守“机密”,谁知无意中露了“机密”。世人最怕无意中泄露机密。
(第九节)郑人买履
古时候,郑国有个人要去买鞋,事先他量好自己的脚,然后把量脚的尺码放在座位上。等到往集市买鞋时,却忘记带上尺码。
他看中了一对鞋,准备买了,但不知是否合适,也不会用脚去试,只恨自己没记性,就自责地说:“唉,我真没用,尺码却忘记带上来。”说罢,他丢下鞋子转回家去拿尺码。
等到从家里转回来,集市已散,鞋也就买不到了。
旁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呢?”他回答说:“我宁信尺码,也不信自己的脚啊。”
[简评]办事有个准则比较好,但墨守成规,什么事也办不好。
(第十节)刻舟求剑
古时候,楚国有个乘船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去了,于是急忙用刀子在船边刻个记号,说:“这就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等到船靠了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那把剑。谁知船走了,剑却没有走,像这样去找剑,不也太糊涂吗?
[简评]客观情况变了,若仍照老规矩行事,必定事与愿违。
(第十一节)赵人患鼠
从前,赵国有个人,家里被老鼠糟踏得没办法。
于是,他到中山去借猫灭鼠。中山人给了他一只猫。
这只猫很会捉老鼠,但也爱咬鸡。一个月后老鼠被捉光了,但鸡也全被咬死了。这时他的儿子犯起愁来,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这只猫赶走呢?”他的父亲说:“这不是你所晓得的,我担心的是老鼠,不在于没鸡。若有老鼠,它就偷食我们的食物,毁坏我们的衣服,钻穿我们的墙壁,弄坏我们的家具,这样,我们就会忍饥受寒的,这比没鸡不是更惨吗?没有鸡,不吃鸡肉就罢了,离忍受饿寒之苦远着呢?为什么要把猫赶走呢?”
[简评]目光浅短者,只顾眼前小利;目光深远者,虑及根本得失。
(第十二节)青蛙和牯牛
青蛙看见牯牛走近来吃草,它下决心要尽最大的力量来赛过牯牛的庞大。
你瞧,它是怎样的用足狠劲鼓着气,胀起肚子。
“喂,亲爱的伙伴,告诉我,我跟牯牛一般儿大吗?”它对它的同伴说。
“不,亲爱的,差得远哩。”
“你再瞧瞧,现在我可胀大了。呶,你瞧怎么样?
我正在鼓出来吧?”
“我看差不了多少。”
“那么——现在呢!”
“跟先前一模一样啊。”
它始终赶不上牯牛的庞大,它的狂妄的企图超过了天赋的限度:它用力过猛,“啪”的一声胀破了肚子。
[简评]不自量力,狂妄有什么益处?
(第十三节)掩耳盗铃
从前有一个人窃到一只铜钟,他想背着逃跑,可是,这只钟比较大,不容易背。他一怒之下,拿起一个锤子想把这只钟捣毁,但他一动手,钟就发出了巨大的响声。
这个人听到钟响,怕被人发现而被逮住,于是,他连忙把自己的耳朵捂住,以为这样,别人就不知道。结果还是被人逮住了。
[简评]自己欺骗自己,不要以为别人也受欺骗。
(第十四节)拔苗助长
有个急性子的宋国人,日夜盼望田里的稻苗快些长大起来。
有一天,他想出了一条妙计:到稻田去,把稻苗一株株地拔高了些。
他精疲力尽地回到家里,兴致勃勃地告诉家里的人说:“好累啊,辛辛苦苦地干了一整天!不过,田里的稻苗倒是都长高了好些了。”
他的儿子听说田里的稻苗长高了一些,连忙跑到田里去看。可是,糟得很,满田的稻叶开始枯萎了。
[简评]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规律,若不顾事物的特性及其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势必弄巧成拙,枉费心机。
(第十五节)画蛇添足
有一个楚国人,将酒菜祭过祖宗后,便把一壶酒留给办事人喝。
可是,办事人很多,这壶酒到底给谁喝呢?老半天,决定不下来。有人提议,各人在地下画一条蛇,谁画得快,就把这壶酒给他。
大家都认为这办法好。
于是大家就地画蛇。有个人画得很快。转眼间,就画好了,这壶酒就归他所得了。这时,他抬头看看别人都没有画好,他便左手拿住酒壶,右手拿了一根树枝,得意洋洋地说:“你们画得好慢啊,等我再画上几只蛇脚吧!”
在他画蛇脚的时候,另一个人已经画好了,那人便把酒壶夺过,说道:“蛇是没有脚的,你怎么画上了脚?第一个画好蛇的是我,不是你哩!”
那人说完,就端起酒壶喝了。
[简评]何必多此一举!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第十六节)王皓找马
古时候,有个叫王皓的人,生性迟钝,办事不大聪明。
有一天,他骑了一匹枣红马,跟随北齐文宣帝北伐。晚上,把马拴在树旁过夜。这时,天气很冷,夜里下了厚霜,所以,枣红马身上也蒙上了一层白霜,变成了一匹白马。王皓早起一看,不见自己的枣红马,心里很吃惊。马上吩咐他的部下说:“我的马丢了,快去寻找!”
那知道,太阳一出,马身的霜化了,白马又变成了红马。王皓看到自己的马没有丢失,惊奇地说:“我的马还在哩。”
[简评]不识破事物的假象,就无法认清事物的本质。
(第十七节)守株待兔
宋国有个农民,有一天,他在地里耕作,看见一只兔子突然飞跑过去正好撞到地边一棵大树的树根上,把颈子撞折了,死在树下,那个农民不费半点劳动,就拾到了一只兔子。
这农民自从拾到兔子后,就不再去种田了。每天坐在撞死兔子的树底下,等着拾第二只兔子。可是,等了许多天,再也不见第二只兔子来撞树。这个宋国人不但没有再拾到兔子,而且把田地也荒芜了,结果被宋国人所取笑。
[简评]事有凑巧,但偶然发生之事,并非必然再发生。
(第十八节)瞎子问日
有个生来就眼瞎的人,不认得太阳的样子,于是去询问眼睛好的人。
有人拿来一个铜盘,敲了敲,告诉他:“喏!太阳呀!是圆的,就像这个铜盘一样。”瞎子说:“哦!
原来这样,我知道了。”
过了几天,瞎子听见人家打钟,便问道:“这不是太阳吗?”旁人说:“不是。太阳还有光亮呢!像点的蜡烛那样。”同时,又拿蜡烛给他摸了摸。瞎子恍然大悟地说:“哦,原来如此!现在,我明白太阳是什么样子了!”
后来有一天,他摸到一支短笛子,就当做那是太阳。
太阳跟铜盘、短笛子的差别也够大的了,可是瞎子不知道它们有什么不同,因为他从来没有亲眼见到,只是向家人打听得来的。
[简评]百闻不如一见,单凭道听途说,是难以获得真知的,对事物缺乏全面的认识,也难以获得真知。
(第十九节)邯郸学步
从前,燕国寿陵有个小伙子,到赵国的首都邯郸去,看到那里人走路的姿势很美,就跟着学起来。
由于他不懂得赵国人的生活方式,结果他不但学得不像,而且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只好狼狈地爬回去。
[简评]机械地模仿别人,决不会学到别人的长处。
(第二十节)滥竽充数
战国时期,齐国国君齐宣王有一个嗜好,就是喜欢听吹竽,而且爱听庞大的队伍演奏。于是,他召集民间吹竽者,组成一个300多人的吹竽乐队。每天就让他们一齐吹竽,声音悠扬悦耳。齐宣王总是陶醉在竽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