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上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有一定数量的国有经济。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曾经大力推行私有企业国有化。在一些国家,国有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一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西方私有经济国有化浪潮的出现有深刻的经济根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科学技术获得日新月异的发展,生产社会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私有经济的局限性日趋严重,财产分配不公日益加剧,引起社会动荡不安。于是人们寄希望于国有经济,试图通过经济国有化来消除私有经济的弊病,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增长及收入分配的公正,以维护社会稳定。
一、国有经济规模的国际比较
国有经济的规模可以用以下几个指标来测度:国有经济产值占GNP或GDP的比例、国有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国有经济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例;国有经济就业人数占社会总就业人数的比例。来自世界银行有关国有经济规模的国际比较资料。国有经济总产值占GDP的比例,世界平均水平约为10%,工业国不到6%,最高为非洲国家,但没有超过20%;国有经济占非农产出的比例,世界平均水平约为13%,工业化国家不到7%,最不发达国家约为17%,非洲国家达到近22%;国有经济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世界平均水平约为25%,工业国不到7%,发展中国家平均不到20%,低收入国家达到30%左右;国有经济就业人数在社会总就业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世界平均水平为10%左右,低收入国家达到16%,中等收入国家约为6%。发展中国家国有经济的规模大于工业化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低收入国家的国有经济规模高于中等收入国家。从区域看,非洲国家的国有经济规模最大,亚洲国家次之,拉丁美洲国家的国有经济规模最小。国别资料进一步反映了这一规律。
进入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又出现了国有经济私有化的浪潮,西方国有化潮流起始于英国,私有化浪潮也发源于英国。从1979年英国保守党政府首脑撒切尔夫人大规模推行私有计划开始,许多西方国家也先后程度不同地仿效。不仅历来主张经济私有化、自由化的右翼保守党上台执政如此,甚至左翼社会民主党也改弦易辙,转而推崇“市场社会主义”,提出搞“混合经济”,只实行“有选择的国有化”。国有经济的规模在缩小,西方国家通过大量出售国有企业的股票,把国有企业卖给私人。这样既搞活了企业,又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然而,国有企业私有化只是一部分,并不是全部。至今,西方发达国家,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资本主义国家,仍存在一定比重的国有企业。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发达国家里,国有企业产值占国内总产值的比重平均为10%左右,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平均为20%左右,占全国投资总额的比重平均为20%以上。其中,一些西欧国家相应的比重还要高些。例如,1993年,法国仍有2 700多家公营企业,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占全国投资额的25%。在发展中国家,上述各项比重平均分别为13%、25%、35%左右。这些国有企业承担着特殊的社会职能。同时,在经营管理制度方面进行改革,普遍实行股份公司化、经营市场化。多数国有企业也已在很大程度上按照私营方式经营。
从时间纵向来看,西方国家国有经济规模随时间消长。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国有经济虽然存在,但规模很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为了应付战争之需,纷纷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控制,国有经济规模加大,随着战争的结束,大部分企业被政府卖给私人。到二战之后,西方国家国有企业大规模扩展,主要是为了解决战争之后遗留的经济问题,重建经济秩序,以及在经济危机后尽快恢复国民经济。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国有经济的规模急剧膨胀。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有经济进入调整时期,在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一股非国有化浪潮。私有化浪潮的确使国有企业的数量有所减少,国有经济相对规模有所缩小,但国家总投资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大为增加了,也就是说,国有经济的绝对规模有所增加。私有化并没有波及许多要害部门的国有企业,这些企业仍然控制在国家的手里。到目前为止,西方国家的国有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政府投资平均占国内总投资的15%~20%。虽然西方各国国有经济的规模不同,但在国民经济的关键部门如钢铁、电力、机械、能源等基础工业,铁路、公路、邮电、通信等公用事业及科研部门占有重要的比重。例如,德国国有企业约占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17%,占总产值的12%,占水、电、气供应与交通部门产值的67%。
从产业分布来看,西方各国国有经济在各产业分布上随经济发展水平变化而变化。在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初期,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远远大于第二、三产业,但是,由于农业自身的特点,国有经济在农业中规模相对很小。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由于当时私人资本力量薄弱,加之工业具有资本密集程度高、技术水平高、投资周期长等特点,国家大量投资介入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门。因此,这一时期国有经济规模比较大。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国有经济不适于进入以生产小型化、多样化、复杂化、快速化、个性化为特点的服务性行业,因此,国有经济的规模在这一阶段有所缩小。
二、我国国有经济规模的变化
在中国,现代国有企业产生于晚清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时期。但由于中国特定的历史状况,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外国资本和官僚买办资本在中国仍占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通过没收、赎买、接管等方式将过去在私人手中的资本收归国有,使国有经济成为国家的主要经济形式。此后的五十几年,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1.我国国有经济规模的变化。
我国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以来,国有经济规模已有显著下降,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国有经济的规模仍然偏大。
我国国有经济总体规模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国有工业产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77.6%下降到1998年的28.2%,下降幅度很大,2001年下降到18.1%。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由 1980年的 81.9%降到 1998年的 54.1%,2001年进一步降到47.3%,虽然大幅下降,但仍远高于世界平均最高水平(30.5%),这说明国家大量增量资源仍被国有经济占用。国有经济占非农就业的比例与在社会总就业中所占的比例虽然也有大幅下降,但均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此外,与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的国有经济布局有明显的不合理之处。
我国国有经济在世界各国国有经济配置的重点部门如邮电、通信、运输、采矿、能源等基础性部门比重很低,而在一般制造业、商业等竞争性领域的比重很高,远远高于世界最高水平。从这些行业自身的特点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程度来看,并不需要国有经济高比例投入,这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来说是一种浪费。
2.我国国有经济规模的变化符合世界性潮流。
国有经济作为一种特有的制度安排,是当代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从历史上看,任何国家在任何时期都不是由某种单一的制度所构成,而是存在着多种制度安排,每一种制度安排的规模及其变动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马克思指出: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但是,历史又是由人类所创造的,作为历史活动的主体,人们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地对制度进行比较、选择,以期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满足经济主体的需要。经济主体对各种制度及其规模的选择正确与否,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资源配置效率。由此可见,社会的发展既是一个反映经济必然性的过程,又是经济活动主体积极选择的结果。
国有经济制度规模与其他制度安排的选择问题可以说从国有经济产生之日就存在争论,到20世纪20年代演变为计划与市场的争论,曾一度形成两种不同的理论学派,一种是市场经济派,一种是政府干预派,但争论的结果并不是一派战胜另一派,而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认为国家干预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发展所必须采用的手段。国有企业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之一存在于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说明它不是可以随意选择的工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有企业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迅速发展也说明了国有企业具有私人企业所不具有的功能。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国有企业存在的种种问题,对国有经济的改革又逐渐形成一股世界性的潮流,不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非社会主义国家,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有经济进行改革。这次改革不仅表现在对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进行变革,而且更重要的是许多国家对一部分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调整国有经济的规模。这种现象使得一些人对国有经济制度的作用产生了怀疑,甚至认为国有经济从此将走上“衰落之途”,而被其他组织形式所取代,这就需要我们对国有经济存在的理论依据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