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界最权威的世界级奖项无疑是著名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今年(2012年)是诺贝尔奖诞生的第111年。但回顾这一百多年的历史时,我们不无尴尬地发现,一直没有一位中国本土的自然科学家能够获此项殊荣。这就是中国持续多年的诺贝尔奖情结。据统计,在已经获得诺贝尔奖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一个国家在建立30年左右就出现一位“诺奖”获得者!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了,怎么就没有一位自然科学家能够斩获此奖呢?人们不止一次发问:“我们距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在这里,我们将从科学文化的角度对此做一简要的分析。
(一)“诺贝尔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首先,应该弄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诺贝尔奖”对我们的意义何在?正如国人的奥运会“金牌”情结一样,我们为奥运金牌获得者欢呼雀跃,激动兴奋,甚至举国欢庆。但其意义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理性看待这些“金牌”呢?确实,如果“诺贝尔奖”仅成为一个纯粹的“金牌”战略,那恰恰违背了“诺贝尔奖”的初衷,更违背了我国科学健康发展的客观规律。举国之力,即使培养出了几个“诺奖”获得者,那也不能说明我们真正是“科技强国”了。只有当我们的科技研发水平真正提高了,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那“诺贝尔奖”将是水到渠成的事。
因此,反思“诺贝尔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是为了让我们更好、更理智地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是为了“奖金”本身,是为了面子?偌大的中国迄今为止竟然还没有人获奖,多没面子!这只是问题的一个小的方面,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要积极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所以,我们应该客观而理性地看待“获奖”问题,做到既不妄自菲薄,又不盲目排斥。中国没有本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确实说明我国在科学教育、科学培养等诸多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我们的科学研究还远远达不到世界发达水平。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确确实实需要我们彻底地反思。在这方面,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讳疾忌医,应该大胆向先进国家学习,努力提高我们自己的科学水平。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完全否定现在的科学教育,认为它是彻底失败的,没有希望的。从历史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毕竟有了长足的、令人自豪的发展。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己较为完善的科学技术体系,并且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文化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显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些成就的取得是有目共睹的,是我们科学事业最重要的,相比于“诺贝尔奖”,这才是真正最有价值的。
其实,中国的科学技术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即中国的科学技术有自己的国情,中国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不能完全照搬欧美现成的模式。不想动脑筋就直接照搬别人的模式,注定是行不通的。因为科学技术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工具或程序,我们“拿来主义”就可以了,科学技术已经内化到了社会的基本结构之中,用本书的语言来说就是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其健康的发展必须与整个社会的有机整体相一致、相协调。如果单纯以国外标准来衡量、评价我们科学的成败,那是有失公允,而且可能是有害科学发展的。当然,我们这里不是说要反对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而是说必须循序渐进的、以中国国情为基础的有序进行。一言以蔽之就是我们的科学技术发展既不能自卑,更不能妄自尊大。
(二)“诺贝尔奖”的文化借鉴
诺贝尔奖颁奖百年来,共有近一千名获得者,其中美国人就超过三百人次,近几十年来美国更是优势明显。特别是在自然科学奖项(物理学、化学和医学生理学)方面,更是无出其右。有人做过统计:从1985年到2005年的20年间,共有52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其中34人工作在美国;在47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中,其中有28人在美国从事科研工作;46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中,28人在美国工作。在1983年和2006年,美国人更是包揽了三大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下表是201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
美国人口只占世界的5%,却囊括了近70%的诺贝尔奖。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恐怕不是一两句话可以回答的,但我们还是可以从社会文化层面简单分析一下。
首先,是在科学文化教育方面。美国的科学文化教育是比较完善和系统的,这对美国科学研究和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在1996年正式公布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NSES),这是美国科学教育史上第一个“国家标准”。在此之前,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于1990年制定了“2061计划”,全国科学教育协会在1992年制定“中学科学的范围、程序和协调方案”,它们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三个国家级科学教育方案。它们意在规范和统一科学教育的标准,进一步促进美国整体的科学素质水平的提高。关于中美教育的比较,我们有一个传统的看法,就是认为中国的中学教育要强于美国,但高等教育却逊色于美国。
给人的印象是,美国的中学生好像就是在玩中长大的,课程相对轻松,没有什么压力。如果从数学和科学测试成绩来看,美国的中学教育水平确实一般,落后于欧洲很多国家,而我们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中学是学生学习最辛苦的时期,课程排得满满的,课堂之外是去补课,还有大量的作业等着去做。有人做过对比,发现我国中学生的基础知识远远要强于美国同时期的学生,比如,在著名的“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方面,我们的中学生就具有非常突出的表现。但我们可能有一个误区,美国的中学教育并不是在“放羊”,它还是有着严格的规范和制度的。而大学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其教育水平很高,提倡学生不死记硬背,要求独立思考并更具主动性。
其次,是优越的科研环境。在科学研究软件方面,尽力为科学家们提供相对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政府或相关机构一般不对科研机构进行干涉和管理,也不存在对科研人员的量化考核,以便为科学家们创造活动提供最优保证。在硬件方面,雄厚的科研经费投入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以2000年为例,美国的科研经费支出相当于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等国的总和。而且,相对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占总研发经费(长期稳定在)的15%~20%。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市场导向对科学研究的影响,为美国科学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石。强调科学研究过程的创新精神,尤其是鼓励人们勇于挑战传统、质疑权威,注重科研中的交流与合作。
另外,很多人指出,美国每年成为诺贝尔奖大户的秘诀还在于人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这也是毋庸置疑的。美国五六十年代从世界各地引进的科技人才达四十多万,其中华裔人才就占到了1/3.为我所用是美国文化的重要方面,他们强调交流合作,心态开放,较少排斥心理。又比如,欧盟委员会已决定将研究经费的10%用于鼓励科研人员留在欧洲,吸引流失人员回归。科技人才是科学发展的关键。
(三)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科学文化体系
瑞典的林德斯滕教授深刻地指出:一个国家要想出诺贝尔奖获得者,投入大量的金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科学文化水平是科学发展的决定性条件。我国科学家徐匡迪院士说,中国要真正成为科学技术的强国,重要的不是得诺贝尔奖。中国当前的任务是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老百姓的生活搞好,把科学水平提高。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无独有偶,杨振宁在一次讲演中也提到:一两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对目前的中国并没有多大的用处。而且,李远哲在从美国回到中国台湾后,曾经想仿美国教育体系对台湾教育体系进行全盘改造,结果完全失败。我国的科技文化和科学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也不是简单模仿就能解决的,这需要我们逐步健全和完善一整套教育和文化机制。其理由是:
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文化的元素是相对缺乏的。虽然经过几十年的科学教育的实践,但传统的缺乏还是在影响着我们的科学文化教育。梁启超在讲演中指出,中国今日还得不着科学的好处,中国人今日依然是非科学的国民。其原因在于,国人对科学的态度,有三点根本不正确。其一,把科学看得太低了、太粗了。其二,把科学看得太呆了、太窄了。其三,把科学看得太势利了、太俗了。梁启超断言:中国人对于科学这三种态度,倘若长此不变,中国人在世界上永远没有学问独立,中国人不久必要成为被现代淘汰的国民。
在学生学习和老师教育两方面都表现出极强的唯“知识”论特点,而轻视动手实验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教育的重点在教,学生的重点在学,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灌输式的教育,只重视结论的传授,而轻视了科学教育的过程,忽视了科学文化和精神的熏陶,使得学生缺乏质疑、批判与创新精神,缺乏逻辑分析、求实论证精神等等。科学教育教学相长成为一句空话,尤其是在应试的压力下,素质教育往往只能流于形式,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影响下(包括家长和教育机构),我们很难苛责老师、苛责教育部门培养出知识、能力全方位发展的科技人才和人文人才。去功利化、去短视化,甚至去教育市场化才是根本,教育方面绝对是不能速成的。慢工才能出细活,科学文化和教育是一个耐心的积累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