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不同,对言辞的接受程度也有所差别。俄罗斯有一句谚语说:“男人靠眼睛来爱,女人靠耳朵来爱。”这就指出性别对于言辞的接受是有影响的。无论是言辞涉及的内容,还是言辞表达的程度、声调都是如此。
一般说来,男士大多爱谈的是时事、政治、法律、体育、文化、社会问题、经济动向等;
而女士爱谈的则是服饰、孩子、丈夫,日常经济,消费心得等话题。说话者必须依据性别来选择说话内容,努力使自己的言辞吻合接受者性别的需求。
在对说话者表达方式的接受程度上,一般说来,男士较能承受率直、干脆、粗放、客观的话语……而女士则喜欢委婉、轻柔、细腻、主观的话语。说话者必须依据接受对象的性别来选择自己的表达方式与程度。在通常情况下,说话者如果是男士,而接受者又并非自己的妻子、恋人或关系很密切的姐妹,那么言辞就应当严格把握分寸,在内容上、方式上都要充分注意女性的接受特点。可以向男士说的话,不一定能向女士说;可以向男士使用的表达方式,不一定可以用之于女士。
例如,对于陌生或不太熟悉的女性就不宜轻率地询问她的年龄,也不应贸然询问她的家庭住址及家庭情况。即使对那些十分熟悉的女性,也切忌因某事而讪笑人家,也不能说其他女性的坏话。
对男性,说得随便一些、重一些、粗放一些,甚至偶尔带点骂辞、脏语,也无多大关系……但对女性就不能这样,并且涉及性、爱的话题,要力求回避。尤其是男女之间的个别谈话……以及开玩笑、逗趣之时,就更要注意区别使用适宜的言辞。
要善于根据男女性别心理上的差异巧妙说话,从而顺利地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
举个例子,对于“老”字,男人一般觉得没多大关系;但若说某位女性年龄大、老,她便会非常不悦。
冬天,在电影院里,常有年轻女观众入场后不摘下帽子,影响后面的观众。为此,放映员多次广播:“影片放映时请不要戴帽子。”但许多人依然我行我素,不予理睬。后来,放映员干脆说:“本影院为了照顾年老体衰的女观众,允许她们照常戴帽子,不必摘下。”
结果,所有戴帽子的女性全都摘下了帽子,因为她们都不愿意让别人认为自己是衰老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