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27700000008

第8章

再談奇哉者。謂眾生煩惱垢染身中。而有圓明佛智。如貧女而懷輪王胎。弊衣而裹無價寶。可謂奇異。若后妃懷王。錦囊貯寶。則非異矣。但以妄想迷惑。久而不見。故我須教離妄想。自見智慧。如破微塵。出大經卷也。

評曰。我等多劫。未遇真宗。不解反自原身。

真宗者。即華嚴一乘實教也。多劫未遇者。闕勝緣故。不解反自原身者。闕親因故。即內無始覺了因之智。大抵佛法假藉因緣既因緣。俱闕。何由得悟。

但執虗妄之相甘認凡下。或畜或人。

既迷真性。所以執妄。由執妄故。永處下流。故裴相國發菩提心文云。我有真身。圓滿空寂者是也。我有真心。廣大靈知者是也。捨而不認。而認此身妄念。隨死隨生。與禽獸雜類。比肩受苦。為大丈夫者。豈不羞哉。上辨昔迷。

今約至教原之。方覺本來是佛。

此顯今悟。遇至教為勝緣。解心內發為因。了妄即真。反迷成悟。其猶大富長者。諸相具足。忽因惛睡。夢作貧賤醜陋之身。乞丐受苦。無所不至。忽人呼覺。方知元是福德之身。從前夢境。全成虗妄。故屏山云。原人一論。即覺者之一呼也。

故須行依佛行。心契佛心。反本還原。斷除凡習。

此言依悟修證也。依佛行者。稱性悟入故。前言悟者。即屬解悟。此言悟者。通證解故。返本還源者。與體相應也。斷除凡習者。達妄本空。無斷而斷也。言凡習者。即二執二障也。然諸障品有三。謂種現習。於此三中。習氣最細。舉細況麤。且言習耳。然依此宗說斷證者。大疏云。照惑無本。即是智體。照體無自。即是證如。謂迷時說惑。悟時說智。惑體智體。無二體故。故知妄惑性空。全是智體。即此智體。從緣無性。無性之性。全是真如。又即寂之照曰智。即照之寂曰如。寂照雙融。如智一體。實教斷證。大意如是。又十地經云。非初非中後。非言辭所及。天親論釋上句云。是斷結相。此智盡漏。為初智斷。為中。為後耶。答云。非初智斷。亦非中後。偈云。非初非中後故。若爾。云何斷耶。論云。如燈焰。非唯初中後。前中後取故。謂唯取一時。則不能斷。三時總取。方說能斷。假三時斷。則無定斷性。謂初若能斷。不假中後後若能斷。不假初中。既假三時。故知無性。一一准徵。三皆不斷。是故經言。非初非中後。由三時無斷。方能斷結。是故輪云。前中後取故。論主總取三時。方顯三時無斷。經論言反。意乃相成。經則約性。論別約相。性相無礙。方能斷結。此通實教。若直就圓教說。一障一切障。一斷一切斷。良以一念迷處。法界皆迷。而稱性斷一惑時。一切皆斷。由一與一切。互為緣起故。一法稱性。遍一切故。不壞相故。不妨別斷。以別該同。皆是華嚴圓宗斷證。

損之又損。以至無為。

此由斷習起證也。損之者。即能斷也。又損者。遣能斷心也。良以了妄本空。假名曰斷。執有實斷。安能造玄。故併斷心亦遣之耳。則能所雙亡。方契無為矣。此言無為。即真如性也(然此二句語借道經。彼云。為學曰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彼意謂為俗學者。務求多聞。日有所益。修道之士。絕學棄智。反其樸素。故曰無為。今但文同。義則各異)。

自然應用恒沙。名之曰佛。

前心契佛心。即同佛體。今顯即體之用。塵塵出現。念念圓成。故應用恒沙。葢迷時成恒沙塵勞。悟後成恒沙妙用。故清涼心要云。心心作佛。無一心而非佛心。處處證真。無一塵而非佛士。良以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故得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當知迷悟。同一真心。

前文廣說迷悟之相。皆約於人。謂迷時號眾生。悟時名佛。而其所迷。即同所悟。一真心體。本無異也大鈔云。動靜迷悟。雖有二門。所迷真性。一源莫二。莫二之源。即一體也。大經云。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故曰。同一真心。

大哉妙門。原人至此(然佛說前五教。或漸或頓。若有中下之機。則從淺至深。漸漸誘接先說初教。令離惡住善。次說二三。令離染住淨。後談四五。破相顯性。會權歸實。依實教修。乃至成佛。若上上根智。則從本至末。謂初便依第五。頓指一真心體心體既顯。自覺一切皆是虗妄。本來空寂。但以迷故。託真而起。須以悟心之智。斷惡修善。息妄歸真。妄盡真圓。是名法身佛)。

包括凡聖。徹究真源。故曰大哉。聖智悟入之所由。故曰妙門。過此以往。更無妙門(註意欲釋殘疑也。恐人疑云。前之五教。皆是佛說。此既玄妙。即應前四皆無用耶。釋曰機有勝劣。設教多方。若唯一門。逗機不足。又問既有五教。未知所被之機。皆要歷此五否。答曰。機有頓漸。或歷不歷。不應一準。下機者。先從人天。次入小乘。漸漸經歷。乃至第五顯性。中機者。不由人天。便從小乘。或從法相。乃至顯性。上根者。不歷前二。或從法相。或從破相。便入實教。中間更有不定之機。或從人天。不歷小乘。便入大乘。或從人天。直入顯性。或從小乘。直入顯性。良以眾生根性。有多差別耳。注中不言上根者。文影略故。故今補之。上上根者。即圓頓機也。從本至末者。即以顯性為本。漸次乃至人天為末。謂最初頓指一心。是顯性教。便悟本來空寂。即破相教。又悟託真而起。即法相教。然後斷惡修善。即通大小乘及人天戒善。但以悟真之智斷修。異於前漸不悟而修也。良以此宗先悟毗盧法界。後修普賢行海。雖人天戒善。亦靡有遺。是故不悟而修。如土作器。器器皆瓦。先悟而修。如金作器。器器皆金矣。息妄歸真者。應有問言既悟一真心體。了知法法全真何心更須息妄。答曰。楞嚴云。理則頓悟。事須漸除。良由無始習深。云何頓去。其猶。聖王登位。欲與萬國同休。苗頑不庭。必須用武。直得車書混一方能坐拱無為耳)。

四會通本末。(會前所斥。同歸真源。皆為正義)。

前儒道。人天。小乘。法相。破相。顯性。次第相望。前前為末。後後為本。若以顯性望前。前皆為末。顯性獨本。前以執末迷本。故須斥之。今以本該末。則前所說。皆是即本之末。無非了義。又以華嚴宗。具全收全揀二門。前約別教一乘。揀則全揀。今約圓教。收則全收。

真性雖為身本。生起葢有因由。不可無端忽成身相。

問曰。前四教未顯真性。故非了義。今既直顯。已是盡理。何須更會前所說耶。答曰。真性為本。固是盡理。然性起為相。必具眾緣則前八識惑業等。皆其緣也。不可下。反顯。如湛靜水。要藉風緣。方成波浪。不可無風便成浪也。

但緣前宗未了。所以節節斥之。

問曰。真性成身。既假八識等緣。則應前說識等為本。亦未違理。何以斥之。答曰。前宗所說。未明真性。但以識等便為身本。如執風緣便為波浪。豈盡理耶。

今將本末會通。乃至儒道亦是(初唯第五性教所說從後段已去。節級方同諸教。各如注說)。

初總彰所本。即標性起以為宗極。後依本會末。即次第會前諸教。大抵全用起信論意。分判諸教淺深。如指諸掌。起信初說一心。即華嚴一法界心。故彼立義分云。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一者法。二者義。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即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次依一心開真生二門。云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一心真如門。二心生滅門。云云。三依生滅門。開覺不覺二義。文云。生滅門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乃至云此識有二種義。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四依不覺義生三細。文云。依不覺故。有三種相。與彼不覺。不相捨離。云何為三。一者業相。二者能見相。三者境界相。五依三細生六麤。文云。以有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一者智相。(法執俱生)二者相續相。(法執分別)三者執取相(我執俱生)四者計名字相。(我執分別)五者起業相。六者業繫苦相。今顯性教。詮至一心。若依賢首。開頓教。即當真如門。今論不開。即以真如門。合在顯性教中。破相齊生滅門覺不覺義。法相齊三細。小乘齊後四麤。人天齊起業受報。(即業繫苦)儒道所說。尚不知受報中六趣差別。但於人趣中以義攝之。庶盡內外原人之義耳。

謂初唯一真靈性。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變不易。

此即同起信心真如門也。

眾生無始迷睡。不自覺知。由隱覆故。名如來藏。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相(自此方是第四教。亦同破此已前生滅諸相)。

此即同起信心生滅門也。如來藏屬顯性教。生滅心者。屬後破相教。相躡而起。注自此下。依本會末。分之為五。初會破相教。然破相教義通兩勢。若取空為大乘初門。即合入始教。若取破相顯性。即同終教。圭峰以終頓圓。合為顯性。為與法相躡迹相破。故開破相。而以賢首終教義當之。故此所明。全同終教。

所謂不生不滅真心。與生滅妄想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賴耶識。此識有覺不覺二義(此下方是第三法相教中亦同此說)。

此會破相教也。龍樹論不生滅即真如。生滅即根本無明。謂眾生迷時。根本無明起用。名獨力業相。能熏真如。真如被熏。起隨染用。名獨力隨相。真妄和合。名俱合動相。即黎耶細相。故曰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等。良以單真不立。獨妄不成。故黎耶中。通真及妄。方名真具分唯識也。非一非異者。即顯真妄不即離義。由真上隨緣。妄上體空。故真妄不異。由真上不變。妄上成事。故真妄不一。故勝鬘云不染而染。難可了知。染而不染難可了知。賢首用楞伽經意以如來藏為不生不滅。以七識為生滅。此二和合。成黎耶識。故黎耶具生滅。及不生滅。應知此中真妄和合。諸識緣起。總作四句。一唯不生滅。謂如來藏。如水濕性。二唯生滅。謂前七識。如波浪。三亦生滅亦不生滅。謂黎耶識。如海含動靜。四非生滅非不生滅。謂無明。如起浪風緣。言阿賴耶識者。即標真妄和合識心名也。亦云黎耶。亦云藏識。以諸眾生。取為我故。所以然者。良以真如不守自性。隨緣和合。似一似常。愚者不知。以似為實。執為內我。我見所攝。故名曰藏。由此二種我見。不起。位中。失賴耶名。又能藏自體在諸法中。亦藏諸法在自體內故。故論云。能藏所藏。我愛執藏。是此義也。此識有覺不覺二義者。由前不生滅真心。故有覺義。由前生滅妄識。故立不覺義。龍樹論云。覺義者。是真如氣。分故不覺義者。是無明氣分故(此下方是會法相教)。

依不覺故。最初動念。名為業相。又不覺此念本無故。轉成能見之識。及所見境界相現。又不覺此境但從自心妄現。執為定有。名為法執(此下方是第二小乘教中亦同所說)。

此會法相教也。覺義中有本始覺等義。自屬淨法上轉門中。非今所用。故略不明。但說不覺。言最初動念名為業相者。起信云。一者。業相。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疏云。此雖動念。而極微細。緣起一相。能所不分。即當賴耶自證分也。如無相論云。問。此識何相。何境界。答。相及境界。不可分別。一體無異。當知此約賴耶業相義說也。言又不覺此念本無故。轉成能見之識者。起信云。二者。能見相。以依動故能見。疏云。能見相者。即自轉相。依前業識。轉成能見。如是轉相。雖有能緣。以境界微細故。猶未辨之。如攝論云。意識緣三世境。是即可知。此識所緣境。不可知。釋曰。既云所緣不可知。即約能緣。以明本識轉相義也。此當賴耶見分。言所見境界相現者。起信云。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疏云。境界相者。即是現相。依前轉相。能現境界。即賴耶相分。此上三細。屬賴耶識。言又不覺此境從自心妄現。執為定有。名為法執者。即六麤中前二相也。起信云。以有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云何為六。一者。智相。依前境界。心起分別愛與不愛故。疏云。於前現識所現相上。不了自心所現故。創起慧數。分別染淨。執有定相。即法執俱生也。二者。相續相。依於智故。生其苦樂。覺心起念。相應不斷。故疏云。謂依前分別愛境。起樂受覺。於不愛境。起苦受覺。數數起念。相續現前。又能起惑潤業。引持生死。故名相續。即法執分別(此下方是下會小乘教)。

執此等故。遂見自他之殊。便成我執。執我相故。貪愛順情諸境。欲以潤之。瞋嫌違情諸境。恐相損惱。愚癡之情輾轉增長(此下方是第一人天教中亦同所說)。

此會小乘教也。即六麤中執取計名二相也。躡前相續相起。起信云。三者。執取相。依於相續緣念境界。住持苦樂。心起著故。謂於前苦樂等。不了虗妄。深起取著。由取著故。遂見自他之殊。便成我執。此即我執俱生。也貪瞋癡。即當計名字相。躡前執取相起。起信云。四者。計名字相。依於妄執。分別假名言相故。由不了順逆等境。及與名言。皆虗假故。計為定實。遂於順情名相境上起貪。於違情名相上起嗔。不了二境。皆由癡故(會人天中標舉如注)。

故殺盜等。心神乘此惡業。生於地獄鬼畜等中。復有怖此苦者。或性善者。行施戒等。心神乘此善業。運於中陰。入母胎中(此下方是儒道二教亦同所說)。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六十年后的谢罪

    六十年后的谢罪

    从不同生活角度描绘了都市生活的画卷。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微型故事、都市故事、乡村故事、校园故事、中篇故事。对各种发生在寻常百姓间的生活故事进行了极其新意的艺术加工。整部作品集更接近于精品的故事会的形式。令人读来不忍释卷。
  • 爱你入骨终成魔

    爱你入骨终成魔

    “楚宇杰,我们离婚吧!”她爱得卑微,直到失去孩子,她才明白他永远不会承认她。当她说离婚,他却开始慌了......
  • 鸿蒙诛神决

    鸿蒙诛神决

    鸿蒙肇判,风气始开。少年破生死,收凶兽,乱天动地,走向王者之巅!万恶阴谋,旷世奇恋,究竟谁是幕后黑手?!乾坤易变,星辰纵逝,断肠咫尺在天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蜀山剑主异世纵横

    蜀山剑主异世纵横

    蜀山剑修,魂穿异世,此生所求:以我掌中之剑,杀出一片独属于我自己的天下!——云战控天火,铸神剑,终成手中三尺锋芒、、、布剑阵,斩敌酋,看谁敢来与我争锋、、、天若欺我,我便战天、、、人若欺我,我便杀人、、、只要此身不死,便要一战到底剑技?我蜀山万年传承,光剑技便有无数本,都能把你活活砸死!剑阵?我有四相剑阵、五行剑阵、八荒剑阵……不够?那就尝尝我的万剑朝宗吧!PS:每日最少两更,第一更早八点左右!
  • 道士羞羞哒

    道士羞羞哒

    一个从深山野林里出来的懵懂少年,竟然是一个法力高深的道士...
  • 致幸我们的小美好

    致幸我们的小美好

    一个高颜值全能的学霸吴梓言,陆幸从初中就暗暗着喜欢着他,吴梓言是陆幸前进的动力,也是方向。她对他紧追不舍,吴梓言但却无动于衷,直到它们一齐考进了同一所大学,这时吴梓言才发现,不是陆幸对他紧追不舍……而是,我一直待在原地等着她。
  • 黑暗中的那扇门

    黑暗中的那扇门

    我在一隅,捧着手心正在吃东西。你过来,问我:好吃吗?我回答道:很苦,但是好吃;因为,这是我的心,想尝尝吗?
  • 顶级小农民

    顶级小农民

    小农民,大能量,虽然出身贫微,但却志向高远;凭借自身的小能量,创造无限的机遇;且看小农民如何步步高升,靠天时,靠人和。
  • 天眼:南海诡岛

    天眼:南海诡岛

    神秘莫测的南中国海域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远古变异物种,二战时日军为何要把浓缩铀藏在孤岛中,又与当年的纳粹德国有何关联?岛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比例巨大的恐怖生物?大量毒蛇保护着无数神秘财宝,这些都是从哪里来的?传说中能吞吃巨轮的史前奥特瓦生物又是什么?